分享

应用写作应强化写作主体的语体意识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2-11-02 发布于甘肃
语言是文章表达思想内容不可或缺的工具。离开了语言,思想无法存在,文章无从写起。在文章写作中,不同的文体,需要有不同特性、不同风格的语言体式与其相对应,才能更好地表达和交流,这就是语言的得体问题。得体的语言有助于文章达到所要达到的写作目的,收到良好的效果。反之,则可能有伤大雅,甚至啼笑皆非。如写散文,通常要运用文艺(文学)语体;写公文,要用事务语体;写新闻稿,要用新闻语体;写评论性文章,要用理论语体。可以说,凡写作,要做到语言得体,还必须掌握一些有关语体的知识。
所谓语体,是指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交际内容、交际方式,在特定的语境中表现出来的、反复使用语言材料而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的语言特点的有机统一体。简言之,语体是指因文体不同而形成的不同语言风格特色和语言运用体式。如用于口头交流的口语和用于写作的书面语是不同的,口语通俗活泼,句式简短;而书面语则严谨、准确、规范、富于变化。学习写作,写作者的语言表述要有语体感,要善于根据表达的需要来选择语体、运用语体,所选择和运用的语体能够胜任文体所需要的整体表意功能。对于在生活实际中越来越发挥出显著作用的应用文写作来说,除了要遵守运用语言的一些基本要求,还要符合语法、逻辑的基本规律,做到准确、精炼、平实。同时,应用写作还有自身对语言的一些特殊的要求,即要得体,符合特定的语体特点。与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不同,应用文是为了处理事务、解决问题而作,其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庄重、朴实,语义要单一,少用疑问句和感叹句,少用描述性、表情性的词语,多用陈述句、判断句,注重客观实际,讲求实效,具有简明性、模式化的特性。下面,笔者仅就应用文写作中如何强化写作主体的语体意识的问题,结合多年的写作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一二。
 一、客观而平实
应用文就其整体而言,追求的是表意的准确,而不是文辞的华美。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这确切地道出了文学语体与文章语体的区别。应用文语言的客观平实强调平易质朴,明白晓畅,反对矫揉造作,反对华丽辞藻,不需要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问题,讲清事实和道理,注重实用性。具体讲,应用文的客观平实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主要使用叙述、说明和议论,少用(公文、法规性文件甚至忌用)描写和抒情。使用叙述、说明和议论,也多是概括平直的叙述,准确、客观的说明,切实、冷静的议论。比如,有些学生在写学期总结时,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爱运用文艺性的笔触,发些小感触、小抒情。“光阴荏苒,时光如梭。转眼间,我的大学生活已翻过了一页,回首过去的2012年,岁月峥嵘,历历在目。”还有,一位学生所写的暑期家乡基础教育调研报告,开头这样写道:“回到久违的故乡,行走在古镇弯弯曲曲的青石板路上,耳畔传来古寺饱含愁思的钟声,再看着学校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我不禁陷入沉思:家乡的教育究竟有了哪些新的面貌呢?”似这等例子,很显然是写作者没有很好掌握应用文的语体特点,还是习惯于用写文学作品的语句进行渲染。其结果只能是因文学味太浓而使所写的应用文失去了庄重感。
再譬如,某仓库因人为原因,不慎失火,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事后,仓库主管在给上级领导的汇报材料中,初稿是这样写的:“市××仓库506库房保管员李××于2013年7月3日晚上值班时,违反仓库规定,带了5岁女儿在仓库烧煮食品,9时许,又抱着女儿外出采购食物。一小时后,当他匆匆回到仓库时,只见506库房吞没于滚滚浓烟之中,火舌还频频上窜,他顿时手脚失措,呆在一旁。当总值班等人闻讯赶到时,立即打电话呼救,大火才得以熄灭,但库房已化为灰烬,直接造成库存粮食损失×万斤,给国家造成×万元的巨大经济损失。”这段文字的表述由于采用了大量描写性的文字,面面俱到的叙述火灾事件的全过程,头绪繁多,致使批评的色彩淡化。不仅如此,由于叙述自然情况过多,极易给人留下该单位防火工作做得不够细致主动的印象,产生负面影响。后来,这份汇报材料在定稿时,写作者进行了修改,“2013年7月3日,市×仓库保管员刘××,在506库房值夜班时,违反规定,私自燃火烧煮食品后,又私自离岗,以致酿成火灾。事发后,在慌乱中未能及时报警,失去救火时机,后果严重,给国家造成×万元的巨大经济损失。”这样的表述由于采用了事务语体,将事件的内容进行过滤提纯——逼真化再现,使文章的内容集中,批评的色彩明显,取得明显的实效性。
(二)在文风辞藻上,忌用大话、空话和套话,严格把握修辞手法的运用,少用或不用溢美之词。反映客观实际,既不能敷衍凑合,写一些不着边际的话,也不能任意扩大或缩小,更不能胡乱编造。
应用文并非不能使用修辞手法,但指示性公文、法规性文件等不宜使用。在使用中,对色彩强烈、描摹性强、修饰性强的词语也要慎用,更不要堆砌此类词藻。例如某外贸公司给外商的一封公函中这样介绍本厂的出口女装:“我公司出口的女装,品种繁多。有美如垂柳的长裙和睡衣;有艳如玫瑰的旗袍和裙衫;有花团锦簇、五彩缤纷的绣衣。艳而不凡,美而不俗。无论选用衣料,设计款式,还是制作,均经精心加工。”这里使用了许多比喻、夸张,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辞藻,不符合应用文体语言平实的要求。
还有,应用文的语言要通俗易懂,用词造语浅显明了,让人一看即懂,一听即明。但一般要采用规范的书面语,方言土话、俚俗口语不能乱用。如有一则“通缉令”,这样写道:“李××,×省×市人,男,35岁,右腿不方便……”不难看出,这里用“不方便”是不伦不类的,而改为“瘸子”虽然语义准确,但欠司法文书用语的庄严性,这里用“跛足”较恰当。“跛足”是一个具有古语词味的书面语,它不但指出了罪犯的身体特征,而且显示了司法文书用语的庄重和严肃。
二、准确而精要
准确是应用文的生命。应用文的政策性、实践性很强,一句话不准确,甚至一个词、一个字用得不当,都有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因此,规范地使用词语,准确地表达意图,是应用文语言最基本的要求。准确就是选用恰当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既要做到“意能称物”,又要做到“文能逮意”。
要做到用语的准确,写作者需斟酌掂量,认真辨析词义,仔细区别词的感情色彩、轻重程度、范围大小,遣词用语要规范,造句要合乎语法、逻辑,适当使用格式语、专业语。
如:“批评、批判”,“阻止、制止”,“灾害、灾难”,这三组词是近义词,前一词的语义要轻于后者。造句要合乎语法,通常须注意句子的成份要完整、词语的搭配要恰当、关联词的使用要正确以及消除歧义等。语句有逻辑错误,读者理解的字面意思往往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南辕北辙,甚至无法理解;要符合逻辑,就是说撰写的应用文概念要明确,判断要恰当,推理要有依据,不能有语病。如:“诉讼费用20元由原告负责。”“负责”一语在这里有多解,既可以理解为费用由原告承担;也可解释为,原告负责向被告收取,原告并不负担。句中“负责”与“诉讼费用”搭配不当,“负责”应改为“负担”。
用词要辨明词义,确信无误,方能定夺。特别是在一些政策性强和具有法律效力的应用文中,若是无法把握不同词语的精确意义,辨明同义词语的细微差别,稍一不慎,就有可能“谬以千里”,有时一字之差也会带来严重后果。如合同文本中“若甲方未能按本合同规定向乙方按时供货,可向乙方支付违约金2万元”,一个“可”字就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应改为“必须”。还有,在签订合经济合同时,交付的是“定金”还是“订金”,这都需要斟酌,以免后期产生纠纷。
语言的准确,不仅体现在遣词造句符合规范诸方面,还表现为语气的准确把握上。尤其是公文写作,应根据行文关系来选择恰当的语气,这样才会使语言显得得体。在上行文中,向上级请示时,就不应用“特此请示,请速批示”等字样,因为语气有逼人之嫌;在下行文中,给下级单位布置工作,就不能出现“希予以合作”字样;在平行文中,不能出现“希立即遵照执行”这一命令式语气的字样,只能取平等协商的语气。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应用写作表达要力求准确,含糊不清是应用写作用语的一大忌。同时,应用写作在反映情况、评析事物、表述决策时还要掌握好分寸。讲分寸,就不能把话说“绝”,而要留有余地。模糊语言是一种外延不确定的、表意上比较含糊、在运用上具有弹性的词语。应用写作有时选用模糊词语,这是表述人们实践活动的客观需要,也是作者表达上的特殊要求。在某种情况下,使用含义准确的词语不能完全说明问题,而用模糊语言,反而能反映事物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例如:“学院的评估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其中,“基本”、“很大”均属于模糊词语。模糊词语的使用,增强了文稿的科学性、灵活性和概括性,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
三、得体而恰当
在应用文写作中,写作主体首先必须找准自己的位置,要考虑你是站在什么角度、采用什么态度来写作的,要符合自己的角色地位。其次,还要考虑受文对象,了解受文单位的情况,以适应对方的角色地位,从而确定语言的表达方式和形式,做到有的放矢,语气恰如其分。
按照行文方向,应用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泛行文几种。不同的行文方向,体现着写作主体和受体之间不同的关系,或是上下级关系,或是平级、不相隶属关系,或是没有直接关系等。谦恭性的语言,用语礼貌、恭敬、谦虚、恳切、简要,体现出对上级机关的尊重和负责态度,适用于礼仪文书和私人信函、下级对上级的报告以及请示中;商榷性语言,客气、委婉,适用于公私信函、请示等文种;平和性语言,语气平和、沉稳,不卑不亢,体现出诚恳合作、协商共事的愿望,适用于简报、计划、总结、纪要、函等;规约性语言,既不同于商榷性语言那样有一定的回旋余地,也异于指令性语言那样过于强硬而给人以被动的感觉,分寸感的把握是关键;指令性语言,语气居高临下、不容置疑,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体现出领导机关的权威和政策水平,不能模棱两可,左右摇摆,在规章类文书中表现得最为典型,此外,在命令、指示、决议中也常使用。如:“遵照”多用于上行文,“准予”多用于下行文,而“为荷”、“恳请”则多用于平行文。如“对于那些违反中央的有关规定,私自修建的楼堂馆所,要想办法尽快停止施工。”这样的下行文所用的语言,模棱两可,软弱无力,既不庄重,也无法产生应有的震撼力。
在日常的写作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往往在写作实训中把握不好应用文的用语,语气不得体、不恰当。明明是模拟下级给上级机关的请求拨专项资金修路的请示,结尾却写道:“此事万分紧急,直接制约着山区百姓的致富与发展,希尽快加以办理。”“希”一般用在下行文,有命令的意味,错用在这里,显然不妥当。明明是模拟社区物业写一份关于停水的通知,有的学生却这样写到:“尊敬的各位业主:因城市地铁建设,需改造地下自来水管网,自来水公司将于14日21:00——15日21:00,对三环以北,四环以南,中州大道以西,南阳路以东区域降压供水,届时将直接影响本社区的水源供应,请各位业主提前做好用水储备。否则,一切后果个人负责。”似这般把通知写成通牒的,语气生硬,使人看了很不舒服。
综述以上所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应用文写作能力已成为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必备的基本技能,同时,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代共进的新型人才,也是当前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大变革,要提高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应用文写作的实际水平,这是学界同仁的共同呼声。对于写作主体来说,除了要掌握应用文写作的固定的格式、规范需要之外,还须强化写作主体的语体意识,既要“客观平实,准确简要”,还需明确自己的角色地位,掌握在不同语言环境下语气的得体运用。唯如此,才能撰写出符合应用语体的文章来。
综述以上所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应用文写作能力已成为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必备的基本技能,同时,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代共进的新型人才,也是当前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大变革,要提高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应用文写作的实际水平,这是学界同仁的共同呼声。对于写作主体来说,除了要掌握应用文写作的固定的格式、规范需要之外,还须强化写作主体的语体意识,既要“客观平实,准确简要”,还需明确自己的角色地位,掌握在不同语言环境下语气的得体运用。唯如此,才能撰写出符合应用语体的文章来。(作者:郑州师范学院初教院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