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绞痛、心律失常

 自由自在中医 2022-11-02 发布于湖南

从脏腑别通关系,谈心系病的预防

 第四章 心绞痛、心律失常

有些症状要警惕,可能心脏的问题

心绞痛、心律失常这两个都是西医的病名,我们中医的病名在这个病就大体的归于心悸和胸痹的范围。心血管病是人类的第二大杀手,临床常见多发,所以我们选择这个病种来展开讲一下。

临床上我们要注意,很多患者心脏有病但不是专门来看心脏的,尤其是在基层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患者来看嗓子,说咽喉不舒服、发堵,我们要警惕其心脏有问题。还有的人是来看左臂、左肩膀、左肩胛痛,最典型的是左手痛,这实际上是心绞痛的放射。还有的患者是来看胃病的,但最终诊断是心肌梗死。我们在临床上一定要注意,很多患者表述的症状,不见得是其真实的病情和真实的病因。

从脏腑别通关系,谈心系病的预防

图4-1是脏腑别通关系图。心与胆是相通的,如果一个患者患有心脏病的同时又患有胆系统的疾病,这个病就很难治疗,说明相连属的两个脏腑都出了问题。我们上一章谈到了“子午觉”的必要性,子时胆经当令,午时心经当令,睡子午觉对于养心神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包与胃是相连的,所以为什么说吃得过凉就会伤心,因为人体的胃消耗的是君火,它消耗的不是相火。我们吃的食物是天地之精华,是要保我们的命的,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胃消耗的是君火。如果胃过食寒凉,就容易导致心脏也寒冷,一寒冷心血管就收缩,心梗就爆发了。

心梗的爆发时间一个是冬季,一个是夏季。夏季犯心梗的基本都是由于过食寒凉,比如冷饮、冰淇淋、冰镇啤酒等导致的这个疾病。很多人尤其是中老年男性有晨练的习惯,但到了冬季就经常出现不锻炼人没事,谁锻炼就死了这种情况,为什么?因为本身心脏就不好,又过早地跑出去锻炼,胃里吸进了冷气,伤了心包,导致心脏病。

胃吃得过饱会伤脑,吃得过凉会伤心。现在很多老年人平时都是自己生活,虽然可能吃得不太好但都比较规律。近几年流行过生日做寿,很多老年人就是因为过一个生日把命都搭上了或者搭了半条命。本来自己平时就喝一碗粥,过生日的时候儿女都回来了,这个让吃口菜那个让吃口肉,一来二去就吃多了。老年人的胃蠕动是缓慢的,消化不了,气血就往上顶,顶到头部就容易出现脑血管疾病。在临床我们见了很多起这样的事件,老人过个生日第二天就躺下了,一查是脑出血,很快人就没了。

另外从解剖学来讲,我们从胃镜看胃里面的沟回和我们大脑的沟回高度相似。中医认为脾主意,我们很多的记忆和思想是归脾胃管的,我们的肠也有记忆,近几年西医学也承认了胃肠有一部分记忆功能。

肝与大肠相通大家都知道,从西医解剖学角度也能认知,有一个肝肠循环。

肺和膀胱相连通,比较好理解。我们感冒了首先伤到足太阳膀胱经,紧接着一个症状很快就会咳嗽,因为两条经是相连通的,太阴肺经在里面,但跟膀胱经有通道,照常进去,所以人很快会咳嗽。

肾与三焦相连属,三焦是个大网膜系统,这个系统是无处不在的,肾一方面主纳气,另一方面主水。三焦是水和气的通道,它们之间也有相连属的关系。

脾和小肠是相通的,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归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有个脏腑别通的口诀:

心与胆通肝大肠,

心包通胃肺膀胱,

肾通三焦脾小肠,

六脏六腑相别通,

气机流布细推详。

《五脏穿凿论》(始载于明朝著名医家李梃的《医学入门·脏腑》)曰:

心与胆相通,(心病怔忡,宜温胆为主;胆病战栗癫狂,宜补心为主)

肝与大肠相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经为主)

脾与小肠相通,(脾病宜泻小肠火,小肠病宜润脾土为主)

肺与膀胱相通,(肺病宜清利膀胱水,后用分利清浊;膀觥病宜清肺气为主,兼用吐法)

肾与三焦相通,(肾病宜调和三焦,三焦病宜补肾为主)

肾与命门相通,(左肾右命门,津液胃虚,宜大补右肾)

此合一之妙也。

从脏腑别通关系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心与胆、胃的关系非常密切,也得到了日常的生活里的心系病预防的启发。接下来,我们要从一气周流的角度,把五大藏象气血运行的规律说清楚,再来看哪些环节出问题,会影响到心。

五大藏象气血运行图

图4-2是五大藏象气血运行图,如《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30条日:“大气一转,其气乃散。”

心属火,在上,红色标注;肺属金,在右,白色标注;肾属水,在下,黑色标注;肝属木在右,绿色标注。肝为青龙之脏,肺为白虎之脏,心为朱雀之脏,肾为玄武之脏,中间的脾胃为气机之枢。《说文解字》里讲枢是转动的门轴,我们把这个图想象成一个车轮,脾胃在中间就是车轮的轴。我们假设把这个图考虑成四季,肝为春,心为夏,肺为秋,肾为东,脾胃在中间。春生、夏长、秋收、东藏,脾胃旺于四季之末,每季最后18天,都是脾胃管。脏腑里管气的,最主要的有三个器官,肺主气,胃行气,大肠是降气,阳明主通降。医生一定要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人体气机有两个周天。一个是卯酉周天,脾胃在中间是中央戌己土,脾胃为轴,以肝心肺肾为四季,相当于人体自转,传统处方和经方里用的都是自转系统。另一个是子午周天,人体气机前后这么转,相当于人体的公转。子午周天是一个单独的体系,小小方就运用的这个原理,用二三十味药,剂量很小,效果也非常不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单独学习一下。

我们要把这张图时刻印在脑子里,我们就能知道我们五脏之间的关系,人体气血运行的方向。包括失眠那章里讲的,为什么用龙骨、牡蛎?龙骨是青龙,入肝脏的。牡蛎为水畜,入肺的,金能生水直接入肾。为什么大黄黄连泻心汤有两个?在《伤寒论》里大黄黄连泻心汤是两味药,水泡服。在《金匮要略》里泻心汤是三味药,多了一味黄芩,我倾向于两味药的,因为地二生火,天七成之。两味药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仲景也说“余素尚方术”,他懂得这些术数。

由小到大的视角,看心系病病机

1.心之本脏  我们既然探讨的是心系疾病,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心本脏出了问题。心属火,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火过旺的热证,一种是火不足的寒证。

 2.五大藏象气血运行  心与其他脏腑协调工作,才能形成“大气周流”的气化常态。对于气机运行来说,也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气不足的气虚证.一种是气机不畅的气闭证。另外,如果其他脏腑出现问题影响到了气机,比如肺部压力过大、肠腑不通等,也会影响到心,我们在病案中会讲到。

 3.气-血-水-神模型  上面提到的“气闭证”,心主血和脉,脉是脉管,如果脉管闭塞,气闭脉管闭,血液就通不过去。医院的治疗手段一般都是活血化瘀,口服一些抗凝药和中成药,输注丹红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川芎嗪等。我们中医治疗这种心梗,其实是很少用到活血化瘀药的。我们曾经做过临床观察和后续的3个月跟踪随访,用活血祛瘀药的基本没什么效。心绞痛真正按中医思维来说它主要不是瘀血造成的,虽然有瘀血类型的,但是特别特别少。临床上瘀血型的心脏病我30年也就见过3例。如果你还认为是瘀血,认为是冠状动脉有瘀血了,堵了70%了,就得安支架了,那就还是西医思维。包括以后会讲的中风,如果按瘀血的治疗思路疗效非常差。另外一种是水饮凌心,通过五大藏象气血图可以看到,心属火在上,肾属水在下,脾土在中间相当于一个大坝,如火气不旺,水气过旺,脾土还不坚固,水气就会向上泛,就叫水饮凌心。

心系病分型辨治要点

1.寒证

  症状:胸痛(寒主收引,我临床观察体会到,大部分人感受风寒,首先出现的症状是突然乏力,然后才会出现怕冷、发烧、身体痛。治疗这种乏力最好的方法不是补气而是散寒,用麻黄汤一散,人就会感觉轻松有劲儿了。西医可能会说麻黄有兴奋作用,但我们不是用的兴奋作用,我们是散寒,寒主收引,人就会觉得无力),心悸心慌,伴见怕冷畏寒,手足冰冷,喜热饮,大便偏稀或正常,小便清,睡不实,舌淡暗或舌质隐青,脉沉迟。

我们临床上看到的典型症状往往不多,如果患者都像教科书上写的那样生病,那学生们毕业就都会临床了。“善诊者,查色按脉先别阴阳。”我敢肯定地说在临床上有些时候我们连阴阳、寒热就真都辨不清。

处方1:回阳饮。

干姜30g 炮附子30g肉桂20g 炙甘草30g 人参30g 当归20g 熟地黄30g

赴方2:桂枝甘草汤。

桂枝45g炙甘草30g

2.热证

症状:心慌心悸(有热的话疼痛就少,基本上都是不典型的心绞痛),西医检查可见心律失常,面色微黄,无怕冷,可见乏力甚(乏力严重,少火生气,壮火食气,心火大就会把气吃了,而且这种火吃起气来会很严重,所以这个乏力都是特别严重的),甚至极度虚弱,舌偏红,苔厚,脉数或者偏数。(这类患者往往西医治疗效果不好,降心率的所有西药用上都没什么效果,但恰恰是我们中医治疗的长处

  处方: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15g 黄连15g(黄芩15g)

 3.气虚

  心主血脉,气能够行血,如果气虚推动无力,心脏也会产生疾病。

  症状:心慌心悸,或者胸闷,气短乏力(不同于热型的乏力,一般气虚的乏力比较普通,是一般的乏力);食少或者饮食乏味,胸痛少见,舌淡苔薄白,脉虚无力(前面的脉一定是实的,可以数也可以不数,但用力按脉一定是有力的,尤其是左关脉一定有力)。

  处方:炙甘草汤。

  人参30g 桂枝45g生姜30g 麦冬20g 生地黄30g 阿胶10g(烊化) 大枣20g 麻子仁15g

  这个经方非常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药味比较多,效果也非常好,但是剂量一定要开对了,尤其是桂枝的用量不能小,它是开通心脉的。生地黄30g量不小了,剂量再大就往下走了,生地黄量再用大了就必须加黄酒。生地黄的作用是开血痹,在这里既不凉血,也不补肾,它是除痹的作用。

4.气闭

心主脉,脉管闭塞的疼痛就非常严重,属于中医胸痹范畴。

症状:心痛砌背,背痛彻心,可伴见心慌气短,大小便不畅(因为气闭,就会引起全身的气机都不通畅,如果患者说大便不畅,就按便秘治那就错了,一定要抓住气机闭塞的关键),舌淡暗,苔白,脉沉闭塞。

  处方1:瓜萎薤白白酒汤。

瓜蒌30g薤白30g 黄酒200mL

处方2:枳实薤白桂枝汤。

枳实60g薤白60g 瓜蒌30g 桂枝45g 厚朴10g

  酌加半夏15g.人参30g。兼气虚可加人参,但绝不可用党参代替,因为只有人参才能大补元气,元气才能推动作用。汉代的酒分为白酒、清酒、黄酒和醪糟,白酒的度数不是很高,也就十几度。所谓的白酒就是很清亮的那一层,没有什么颜色,不是现在60多度的白酒(蒸馏酒),所以我们还是选择黄酒来代替,黄酒就是8~12度。

  5.水饮凌心

  这属于气一血一水一神模型里的水病,是心病伴见水饮症状。

  症状:心悸眩晕,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恶心,欲吐,流涎,舌淡胖,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细而滑。

辨证要点:心悸、短气、浮肿,肠鸣。

处方:真武汤(神效五苓散也有效,但没有真武汤效果好)。

茯苓30g白芍30g 白术20g 炮附子30g 生姜30g

白术不要选30g,原方白术是二两,其他都是三两,所以白术如果用30g效果就不太好,胸闷会加重。药理上说白术健脾燥湿,实际上内证观察发现它更大的作用是增加腹腔的压力,所以很多人用大量的生白术治疗便秘很有效。白术还有一个作用是治疗月经过少,因为增加腹腔压力后,血也能顺畅地流出去。

6.心阳不足

心动过缓常常都是这个证型,因为阳气不足(阳主动,阴主静),心脏动力失代偿,或者兼有寒痹(一般是阳虚寒证)而造成的。舌淡苔白,脉沉迟或结代(舌脉最好一致,如果不一致,我更倾向于以脉为准。有的专家讲脉诊不科学、不客观,主观性太强,舌诊客观,其实不是这样的)。

  处方:补中益气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15g 炮附子15g辽细辛15g 人参10g 炒白术12g 当归10g 陈皮6g 黄芪15g 升麻6g 柴胡6g 炙甘草6g

麻黄附子细辛汤开三阴经之寒,补中益气汤从中间把中气往上一提,心脏也不寒了,气就够了,心脏的搏动又能恢复到正常。

病案实战

病例1  标准的阳气虚型脑梗合并心梗

高某,男,60岁。2004年3月2日来诊。

这位患者是我门诊的邻居,我和患者儿子每天一起出去锻炼,我知道他父亲有病,但是他也没有说让我看看,只是带着他父亲找全市的中医、西医轮着看,也不见好。

患者因为“心口疼”在多家医院检查,未查出原因(不知道是因为当时仪器不先进还是医生水平问题,总查不出原因),怀疑胃病、肺气肿,在市医院予治胃病的药物(具体不详),效果不佳,转来我门诊试探性治疗。刻下症:患者面色隐青,走路用手捂住心口,一走一喘,胸闷憋气,喘粗食少,右侧肢体不利,大便偏稀,小便清,睡眠差(因为胸闷),舌质隐青,苔白厚,脉沉紧。

  【中医诊断】胸痹——寒凝证。

  【处方】附子散合回阳饮、四逆汤。

  炮附子30g 干姜30g炙甘草45g 人参30g 肉桂20g 当归12g 黄芪60g

7剂,水煎服

四逆汤中炙甘草的用量一定要大于干姜和附子的用量,才会有效,等量尚可,如果炙甘草量用小了只开6g,就没什么效果。

【医嘱】高度怀疑脑血栓、心梗,建议做相关检查。

经过检查证实确有脑梗、心梗,患者家属心悦诚服。决定不去医院,在我门诊用中医治疗(也是因为患者经济不宽裕,那时农村还没医保和新农合)。

复诊:心口痛减轻,面色好转,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加重(脑梗是进行性加重,它有一个活动期是7天。在7天活动期内,不要来了就治,要告知患者或其家属因为这个病没走到那个头,就往往还会往坏走),舌质隐青,苔白,脉沉细弱(这才是一个标准的阳气虚型脑梗合并心梗)。

【处方】四逆汤合补阳还五汤。

黄芪120g当归10g 川芎6g 桃仁6g 红花6g 赤芍6g 地龙6g 炮附子15g 干姜10g 炙甘草15g

此方加减调理2个月,心痛消失,右半身肢体活动如常。期间加针灸治疗,隔日一次。(针无补法,除非医者是练功的。我们针灸大部分是泻法,所以针灸不要扎得过多,也不要每日都扎,给患者最好是隔一两日再做针灸)

病例2 壮火食气的严重乏力

曾某,男,43岁。2018年5月6日来诊。

患者(壮年,肤色黑,身体壮实)心慌,心悸,少气乏力(乏力非常严重),在某医院诊为心动过速、房颤,住院1个月,输液治疗药物不详,症状不缓解,经朋友介绍来我门诊。刻下症:心慌心悖,乏力甚,上一步台阶都吃力,饮食可,失眠,大便于,小便黄赤(问诊一定要问的,小便是辨寒热一个很关键的因素),舌质偏红,苔黄厚(为什么有黄厚苔?心和胃相通,这也是一个热证,本来热证舌苔是干的,舌苔厚主湿,腻是痰,滑是饮。这个湿是怎么来的?身体很热,不停往上浇凉水,湿热就裹挟在一起),脉滑数。

  【中医诊断】心悸——心火亢盛。

【处方】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15g黄连15g

7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服药以后,心慌减轻,睡眠好,3天后办理出院,较前有力,走路不再吃力,小便黄,舌红,苔白略厚。原方不变,再调理1周即正常上班。

很难说这个患者是个标准的心脏病。他是个工人,下了夜班不回家在外面吃夜宵,过食辛辣或者饮酒、烧烤之类的,导致湿热蕴结。如果是纯器质性的心脏病,治疗起来没有这么快的。

病例3  要放6个支架的心梗,用中药治好了

崔某,男,60岁。2012年2月16日来诊。

患者胸闷胸痛,在北京某院确诊为心梗,要放6个支架或者搭桥,气短乏力,活动后加重,饮食可,大便调,脉沉弱。

当时家属考虑如果放支架费用很贵,并且口服氯吡格雷费用也很高,一个月要几千块钱,后来患者家属因为信任我,就把患者送到了我门诊治疗。

【中医诊断】胸痹——气虚型。

【处方】炙甘草汤合当归补血汤(脉沉弱)。

人参30g桂枝45g 生姜30g 麦冬20g 生地黄30g 阿胶10g(烊化) 大枣20g 麻子仁15g 黄芪60g 当归12g 15剂,水煎服

当归补血汤的比例一定要黄芪十分,当归二分,5:1的比例。其他的比例应用疗效就差。

二诊:胸闷心悸减轻,较前有力,精神状态好转,舌淡,苔薄白,脉沉弱。

按此方前后加减调理3个月停药,至令能够从事简单农活,身体状态很好,未放支架。

病例4  这例主动脉夹层,没用到一味治心脏的药

大概3个月后,病例3患者的弟弟查出来主动脉夹层,病因就是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分为三层:浆膜层、基层、黏膜层。在基层长了个瘤,无论良性还是恶性都向里生长,穿破了内膜,这时心脏一收缩血液就打到夹皮墙里去了,这个病就叫主动脉夹层。当时在当地县医院查出来,后去北京安贞医院就诊,安贞医院建议患者做主动脉弓置换,换一个人造血管。现在西医很发达,又进一步做了核磁检查,发现他的血管从主动脉弓已经劈到髂动脉,这么长的血管就置换不了了。这个病的主要症状是血压持续升高,直到把血管挤爆为止。西医用硝普钠持续静点降压,速度还不能太快,每分钟8滴,太快会把血压降没了,而且该药还要避光,非常麻烦。

有一天下午,他家很多亲属去找我,我说这个病太凶险了,门诊又很忙,我真治不了。患者家属说我们就相信你,务必要去一趟。他们一直等到我下班,开车带我去患者住的当地县医院。我要求看一下患者病历,主治医生说这个患者没得治,需要换的血管太长,只能等死。我说既然患者家属已经请我过来了,看看能不能用中医办法试一下。咱们给患者一次机会,主治医生您再下一次病危通知,虽然他之前已经下了7次病危通知,但是也不差这第8次。我让家属当场表个态,问他们有没有“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家属说放心吧,既然请您过来,就算喝完药死了,我们就直接埋了,反正棺材、寿衣都早就准备好了。于是我就去病房丢看患者了。

患者面色如垢,就像多少天没洗脸那么脏,腹大如鼓,一张嘴伸舌,嘴里的味道臭得不得了,舌苔干得像锅巴一样。问患者大便情况,患者说半个月都没有大便了,吃东西也少,可能就没有大便。但是这些话旁人听听可以,但我们作为专业的中医人不能这么认为。无论患者吃东西与否,大便每天都必须有。从病房出来之后,我说这个病需要用到大黄最少60g,石膏最少120g。最后我用了宣白承气汤一半的剂量,开完之后急煎,2-3小时喝一次。病房主任签了字,药房紧急煎药给患者服用。之后我就跟病房主任去讨论这个患者的情况了,我让家属在患者腹泻时给我打电话,我们一直讨论到很晚,大约过了6个小时患者就腹泻了。

我们讨论期间病房主任问我,我看了你的方子,怎么一味治疗心脏病的药都没有呢?我说我也没看到患者心脏有问题啊,这个病是“痞满燥实坚”,无疑是大承气汤主之。因为长期卧床,肺部压力又高,又加上了白虎汤,合成宣白承气汤。心脏外面是肺,肺的压力高就会压迫心脏。

所以说这个方子开下去,6个小时后患者在医院的排便盆里泻了半盆多,特别臭,房间都没法呆,患者精神好了,坐起来了要吃饭,吃了一碗饺子、一碗粥。第二天早晨看患者挺精神,第三天患者就出院了。出院后来我门诊看,我开的下瘀血汤,因为患者还有点小便不利,合上了五苓散。又过了11天,患者又请我去家里,老头儿挺高兴我救了他一命,一是感谢我,二是讨论硝普钠怎么办,需不需要停用。我把脉看他的情况挺平稳,看不到什么凶险的迹象,但是突然停用药劲这么大的硝普钠,我心里也没谱,决定第二天再说,先在当地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5点多钟,家属跑来找我说可不得了了,患者昨天晚上睡觉把那个输液管蹬掉了(硝普钠是在患者脚上扎的),自己都不知道。我问患者怎么样,家属说没什么表现,该吃吃该喝喝,能走能跳的。我说这也许是天意吧,既然掉了就别再扎上了。后来随访这个患者,看他片子结果是无疤痕愈合。瘀血进入一个地方,24小时以后肉芽组织生长,这个名词叫机化,就形成纤维结缔组织,愈合之后应该是有疤痕的,但是奇迹般的没有疤痕。我还有1例患者也是这样无疤痕愈合。

病例5 通阳快还是温阳快?

  史某,女,64岁,2005年5月16日来诊。

  患者心慌,心悸,气短,乏力,身痛,大便数日未行,食欲差,经多家医院诊断为心衰、心动过速、房颤,中西药物治疗无效,家里已经预备后事。经人介绍来诊,是家属用轮椅推来的,舌淡,苔薄白,脉沉实。

【中医诊断】心悸——腑气不通,心脉痹阻。

【处方】厚朴七物汤。

厚朴60g枳实30g 桂枝30g 炙甘草15g 大黄30g芒硝20g(后下) 生姜10g 大枣10g 槟榔30g

3剂,水煎服

  我们分析一下这个病例,心慌、心悸是心系疾病的表现;气短乏力说明是虚证;身痛是有表证;大便数日未行说明腑气不通,又有实证。我们按病机辨证应该是虚实夹杂还兼有表证,这么多家医院治疗都没有效果,我们就要重归原始,考虑一下人体脏腑之间的关系。

我们讲五脏气血运行图的时候说过,与气机运行最密切的脏腑,肺主气,胃行气,大肠是降气,阳明主通降。肺主气,所以这个心脏受到的压力不是来源于心脏本身,这类患者的心脏问题来源于肺部的压力过大,肺主气功能不行,心包在肺里被压着,我们就不能再去治心,再走前医走过的道路。那我们怎么办?有两种办法,一种补气通腑,新加黄龙汤这个思路,再解解表;但思来想去我觉得不如来一个快一点的——通腑降气。

心系疾病很多是因为腑气不通,所以治疗思路就是先直接通大肠,包括我们治疗主动脉夹层,也是采取的通腑降气的办法。所以这个患者我决定先通腑,先用3剂看看效果,厚朴七物汤加槟榔,厚朴60g的作用就是降气而不是通气。

二诊:患者大便通,神清气爽,气短乏力明显缓解,已经可以步行1公里来门诊复诊。

【处方】

人参10g白术10g 当归10g 陈皮6g 黄芪15g 升麻6g 柴胡6g 炙甘草6g7剂,水煎服

  二诊我们就开始补了,补一点点中气,六腑已经通畅,再通就成泻了,善后法用补中益气法了。

善后1个月,随访一直很好。

厚朴七物汤照顾到了表证,患者有身疼就用桂枝通阳,桂枝、甘草、生姜、大枣,半个桂枝汤在里面,身痛的问题就已经解决了,如果一张方子开好了,我们什么都能照顾到。

什么是补?什么是泻?我在临床上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难道只有人参、黄芪、鹿茸才是补吗?我们看上面两个案例,六腑以通降为用,我们把腑气一通也是补啊。还有现在温阳派盛行,动不动就温阳,但通阳绝对比温阳效果要快,大家以后临床可以试验一下。

病例6  心里就像一股暖流吹了进去

患者7月15日晨起锻练后突然胸痛、胸闷,紧急打车去承德市医院,检查为心梗,医院强烈要求收住院,放心脏支架。患者家属打电话给我,想出院中医治疗,患者签字后果断出院,刻下症:胸闷、胸痛,肩背牵涉痛,脸色偏青,唇暗,手冷,舌淡暗,脉沉细紧。

  【中医诊断】胸痹——气闭型。

【处方】枳实薤白桂枝汤合瓜萎薤白白酒汤。

枳实60g薤白60g 桂枝45g 厚朴10g 瓜蒌30g 半夏15g 人参30g 黄酒200mL 3剂,水煎服

这个疾病发作病因很明显,就是患者晨练吸入冷气,导致冠脉收缩,血脉寒凝痹阻。

患者吃完此方1剂心里就舒服多了,心里就像一股暖流吹了进去,瞬间症状消失。

二诊:效不更方,原方继续服用7剂。

三诊:胸闷胸痛未再出现,饮食二便均正常,口唇红润,舌淡红,苔薄白,脉和缓略虚。阳气已通,气血不足。

【处方】回阳饮加当归补血汤加厚朴。

附子30g干姜30g 炙甘草45g 桂枝45g 人参30g 厚朴10g 黄芪60g 当归12g

加厚朴10g是因为要是通阳,只有用到20g、30g甚至60g才是降胃气,比如厚朴七物汤里厚朴是60g,那才是降胃气的。只用10g是通阳的,也可以用6g。小则通,大则补,用小量的通一下中阳。张锡纯治疗膝盖痛的振中汤里的厚朴就是6g,脾主四肢肌肉,这个思路就特别好,非得用小剂量才能通。用大了就成了泻了。

善后调理1个月,至今健康,每天都在广场跳舞。

病例7  温中阳以振心阳,原理是什么?

张某,女,65岁。

心率约40次/分(心动过缓),自己感觉心慌,心里没劲,不能劳累,气短,常拔气(想长吸气但吸不充分,是气陷的辨证依据之一),多方中西医治疗效果未改善。舌淡,苔薄白,脉沉迟结代。

【中医诊断】心悸——中气不足,阳气不振。

【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补中益气汤。

麻黄10g炮附子15g 辽细辛15g 人参10g 炒白术12g 当归10g 陈皮6g 黄芪15g 升麻6g 柴胡6g 炙甘草10g

选用麻附辛振奋三阳经,用补中益气汤提一下中气,症状很快就缓解了。遇到这样的病例我们都可以用来尝试一下。

  二诊:心率升至55次/分左右,乏力心悸均减轻。原方加干姜继续服用。干姜是温中阳的,心脏属火属阳,心包和胃又相连通,只要把中阳一温,心阳就够了,心率就上来了。

  三诊:心率已经60次/分左右,体力明显改善,已能够干一点简单家务。

  【处方】补中益气汤合干姜附子汤。

  人参30g 炒白术12g当归10g 陈皮6g 黄芪15g 升麻6g 柴胡6g 炙甘草30g 干姜20g 炮附子15g

病例8 虚实错杂,淸上温下

于某,女,44岁。2018年12月26日来诊。

患者心悸、贫血10余年,间断服用四物汤、八珍汤等,有改善但总不好。脱发,白发多;活动后心悸、胸口发紧、气短;失眠,多梦;眼干,皮肤干;身上肌肉嗣动;冬天指尖褶皱;胃酸,胃胀;便秘,大便干燥;月经期长(12天),月经期严重头痛。面白,舌淡,苔薄,脉细弱。

【中医诊断】心悸——心火亢盛,化源不足。

【治法】清上温下。

【处方】

生大黄15g黄连15g 黄芩15g 生地黄30g 生山茱萸15g 生山药30g 茯苓10g 泽泻10g 牡丹皮10g 菟丝子30g 桑寄生30

14剂,水煎服

我们看脉象没有显示热象,原因就是这个患者是真的虚。从舌上看不出热象,但是看症状,失眠、多梦、眼干,很可能是热象。但是胃酸、便秘、大便干燥。如果单纯的大便干燥不一定是热,但是有胃酸,指定是热。所以判断心火亢盛、化源不足。前面的医生把四物汤、八珍汤补气补血的药开了很多,但是为什么没效?再走前人的老路也很难取效,不如清上温下。用泻心汤清上面的热,用六味地黄汤加菟丝子、桑寄生温补下元。这么转换思路来治疗。

二诊:心悸减轻70%,服药后8年的肌肉嗣动消除了,无反酸,大便干燥好转,小便黄,脱发减轻,多梦减少。舌淡苔白,脉沉细弱。效不更方。

三诊:活动后心悸,腿沉;心揪着的感觉消除了,偶有肌肉明动(肉眼可见),无反酸,大便不干燥,每日2~3次;小便不黄。失眠减轻,多梦减少。感冒后胁下痛;经期头痛减轻。舌淡红,苔薄白,脉沉。

  【处方】

  茯苓30g 生白芍30g生白术20g 炮附片30g(先煎久煎) 柴胡20g 黄芩10g 红参10g(另煎兑服) 炙甘草10g 姜半夏15g 生姜30g 大枣10g

21剂,水煎服

因为热已经消除,也不能总清热,所以用真武汤合小柴胡汤,来调理一下气机和气化。

病例9  真武汤用小量很难取效

金某,女,62岁。2018年11月14日来诊。

患者心悸6个月,伴双下肢水肿。以前心动过缓,偶有心前区不适。今年因为腰不适,推拿拍打腰后出现心悸,2018年6月查出房颤。刻下症:心悸(心率120次/分),心前区不适;气短;近来双腿水肿;胃痛,胃胀,纳差;彻夜不眠,现服安定;恶寒;大便不畅,小便量少,小便时黄。舌淡,苔水润,脉沉紧。

患者服用抗凝药物,上月出现肝出血症状。西医检查:双房增大;心功能不全。

【西医诊断】房颤、心衰。

【中医诊断】心悸——水饮凌心。

【处方】真武汤。

茯苓45g生白芍45g 生白术30g 黑顺片30g 生姜45g

15剂,水煎服

  看这个病例,患者双下肢水肿,按气一血一水一神辨证属于水的问题,首选真武汤,里面白术30g,茯苓、白芍各45g。为什么用这么大的剂量?因为已经到心衰的地步了,量小了肯定不管用,而且温的是玄武之阳,用小量真武汤很难取效,小量的在上面飘着,大量的才在下面。

  二诊:服药后心率从120次/分降到90次/分,双下肢水肿消除,胃痛胃胀消除,偶有胃中灼热感,食欲改善,睡眠改善为每晚可睡3小时。舌淡,苔水润,脉结代,面黄。

  【处方】真武汤。

  茯苓45g 赤芍45g生白术30g 炮附片30g(先煎久煎) 生姜45g

15剂,水煎服

用真武汤共五味药,用的五之数,五是土之数,土在中焦,肾在下焦。肾是主水的,为什么用五之数?脾是什么?脾是土,是大坝,它是拦住水的,所以治下用五之数,古人的处方非常有讲究,《伤寒论》里的数字都特别符合术数,也不愧仲景说“余素尚方术”。

  三诊:近日因搬家劳累,心率100次/分,双下肢水肿轻度;下午腹胀,胃烧热感减轻;食欲改善;睡眠改善,可睡5~6小时,中途有醒。面黄改善,面有光泽。舌淡水润,脉沉细结代。

【处方】真武汤合防己黄芪汤加首乌藤。

茯苓30g生白芍30g 生白术30g 炮附片30g(先煎久煎) 生姜30g 生黄芪30g防己15g 首乌藤15g

   15剂,水煎服

为什么病轻了药反而多了呢?药越少,力量越专;药越多,力量越散但均衡。所以病轻了加上了防己黄芪汤和首乌藤。首乌藤有两个作用,第一是能够交通阴阳,改善睡眠;第二是能够增加回心血量,减轻水肿。在这里取得这两个作用,其实1g就可以了。首乌藤又叫夜交藤,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需要用到小小方的治疗,都是零点几克,比如治疗失眠,开阖孔的时候,可以桂枝0.1g,连翘0.2g,早晨服。桂枝0.1g,白芍0.2g,晚上吃。这样用药治疗失眠效果也很好。桂枝茌小小方里是开孔的,连翘是往出透的,早晨把心经的浮热透出去。透药有三种:薄荷、麻黄、连翘,都是往出透的。开孔的是桂枝,闭孔的就是黄芪,白芍是往内补充阴血能量的,所以晚上用桂枝开孔,加点白芍补充能量,睡眠也很容易改善。

四诊:腹胀减轻,食欲改善,水肿消失但停药后有反复。睡眠改善可睡5-6小时,中途有醒。舌淡,脉沉。延用上方15剂。

五诊:患者体力改善,每天能走7000步,心悸减,睡眠好,食欲好。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继续调理2个月以善后。

【处方1】真武汤合防己黄芪汤加首乌藤。

茯苓30g生白芍30g 生白术30g 炮附片30g(先煎久煎) 生姜30g 生黄芪30g防己15g 首乌藤15g

30剂,水煎服

【处方2】参苓白术散。

党参20g茯苓15g 生白术10g 生白扁豆10g 陈皮10g 莲子肉15g 生山药15g 砂仁6g(后下) 炒薏苡仁15g桔梗10g 炙甘草6g 大枣10g

30剂,水煎服

一个用前面的处方,一个用后面的处方,参苓白术散善后法,可以交替用,也可以先服前方再服下面的方子。

病例10  选药也在微妙之间

宋某,男,62岁。2019年1月9日来诊。

患者心悸,胸闷。反复感冒,常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大便多而不尽,排大便同时出小便也出;口干,口苦,舌黏,拉不动舌头;脾气急,烦躁;活动受限,爬楼不行,走一段就不行,劳力性心绞痛;失眠。小便闭,夜尿5~9次,每次尿不多,小便黄。舌红,苔黏腻垢黄。

【西医诊断】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胃炎;心脏肥大,心脏功能不全;高血压3级;陈旧性脑梗死。

  【中医诊断】胸痹——少阳枢机不利,心火亢盛。

  【处方】

   柴胡20g黄芩15g 桂枝15g 干姜6g 天花粉15g 怀牛膝15g 炙甘草10g 生大黄15g(后下) 黄连15g生石膏30g(先煎) 知母15g 粳米15g 白茅根159

15剂,水煎服

【医嘱】建议停胰岛素,辟谷。如果口干含梨片,或用舌抵住上颚。

舌抵上腭后很快嘴里就会湿润了,如果到沙漠或者干旱的地方,别人口渴渴死了,如果我们会这个方法,就能生金津和玉液,比别人多活几天的可能性就大很多。

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泻心汤、白虎汤加了一个白茅根,因为小便不利,有热又有小便不利,这时候最好不用茯苓、泽泻之类渗利的,如果要用剂量一定要小,否则越利他小便越排不出来,就尿不出来了。这种情况需要选用滋阴利水的,还要偏凉性的,可以选用白茅根、芦根之类的,既能利又能通,还能滋阴凉血,效果就好了。选药也在微妙之间。

二诊:患者心悸、胸闷有所减轻,大便较前通畅,情绪较前好转,精力和体力有所改善,能行走一段距离。舌红,苔厚,脉沉弦。

   【处方】小柴胡汤合五皮饮。

柴胡20g姜半夏15g 黄芩10g 红参10g 炙甘草6g 生姜10g 大枣10g 茯苓皮30g 生白术10g 陈皮20g 桑白皮20g 大腹皮15g

15剂,水煎服

因为这诊患者小便情况都好转了,所以反而换了五皮饮,消除水肿,因为患者水肿很严重,用的小柴胡合五皮饮。

患者继续综合治疗半个月后,体力恢复如常人,能够走2公里多。但是患者不太听话,我要求患者辟谷配合我的药物,我要给他根治糖尿病,答应得很好但是配合不太好。

病例11 房颤合并20多种病

  这个患者是我在东直门医院进修时,分管过的一个患者。老太太房颤为主,西医检查结果查出来20种病,眩晕症、梅尼埃病、心脏病、腹泻等。这个患者是我收入住院的,医院给下了一个病危通知,科主任觉得这个患者病这么重我还敢收,就说了我一顿,接了之后该怎么办?当时我觉得没什么大问题,但后来患者住院几天后越来越重,都起不来床了。我看既然是我接的患者,就我来解决这个问题吧,我跟科主任建议换用中药治疗。我把脉一看,患者就是“水饮入头则眩,水饮凌心则悸,水饮入肺则咳,水饮入胃则呕,水走肠间沥沥有声,水饮入肠则泻”,于是就开了神效五苓散。老太太吃完药第二天就下床了,吃完3剂就说不在这儿住了,因为她不爱看心电监护仪的显示器屏幕,就要求回家,出院了。

病例12  肾功能差能不能用神效五苓散

也是在进修时,有一次和老师一起值班,我聊到上面讲的这个患者了,这位老师说我们科也有这样一个患者,18种病,病危通知下了七八次了,家属也不走,让你去看看。患者是位老太太,身子底下垫的尿不湿往外流尿屎汤的,上面输着液下面尿流着。这种情况,就算“闭着眼”也能开出来神效五苓散。又过了1周,我问说那个患者吃药了没有,管床大夫说没有,我们主任说不能吃,西医检查肾功能不行是不敢利尿的。又等了几天还不好,我劝他赶快给患者用上,医生下定决心把中药用上,老太太就也好了。

这一章我们分享的好几个案例,都属于西医的不治之症。我们中医人审查病机一定要详细,我们治病就像打渔一样,渔网中间的那个眼叫“目”,渔网有一个总绳叫“纲”,毛泽东主席有句话叫“纲举目张”,我们纲一牧整个渔网都在动,这就是我们治病要抓住的提纲挈领。

赠语

 要在临病之时,存神内想,息气内观,心不妄视,着意精察,方能通神明,探幽微,断死决生,千无一误。

                 ——华佗《中藏经·察声色形证决死法》

有个先天性心脏病的病人,是我25岁时在农村老家接诊的。有个前院的乡亲的女儿生了一个小孩,这孩子从刚出生就开始频繁地住院,诊断是呼吸道感染。小孩咳也咳不上来,就那么低声地咳嗽、吐沫,连续看了1个多月的病也不见好,就去找我看看。农村的房子是大门进去东西各一间房,窗户上面是纸的,底下是玻璃的,我路过窗户的时候眼光一扫,看到孩子嘴唇的颜色,听到孩子呼吸的声音、哭声也是不正常的。我说我就不进去了,这个孩子是先天性心脏病,我就算进去了也治不了。这个孩子口唇紫绀,口唇漾沫,干哭无泪(无泪是真脏病的表现)。我让家属再把孩子送到医院,提醒医生检查是否有先天性心脏病。然后一检查,果然是有房间隔缺损。所以临床上面对这些病,是一定要学会中医的望诊和闻诊的。

还有一位老爷子,家里经济实力不错,他们家人有病都是把医生请到家里去看。这次请了7位医生,各大医院的都有,但不可能扛着CT、核磁去,所有医生到那了都是剩一个听诊器,怎么查都查不出病,按肺气肿、肺心病下诊断的都有。我是最后一个去的,那年我28岁,最后一个找到我。让大伙会诊,大家都这儿查查那儿摸摸,我也假装摸摸脉,看了一下,听大专家说了挺多,就一起治了几天还没有败果。因为我一直没发言,后来别人说小宋大夫你发表一下意见,我说诸位前辈在这儿没我说话的地方,你们说我执行。大家说这么多天也没什么效果,坚持让我发表一下意见,那我就真说了:这个患者得的是广泛性前间壁心梗。大家都那么看着我,说既然你看出来了,就你治吧,我们喝酒去了。留下我一个人看着患者,开了瓜蒌薤白白酒汤,原方原量,剂量很大。患者喝完药,呼一下地就坐起来说:“可痛快多了!”他原来的症状是冬天本来屋里很冷,但是不盖被子,把棉袄解开不停挠胸口,说热(这其实就是燥烦,不是“烦躁”,燥烦是阳虚,烦躁是阳盛,燥在前,烦在后,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冠脉梗阻之后有坏死的情况)。患者当天就能安稳睡觉了,治疗几天这个患者就好了。有一个主任后来是当地医院的院长说,我们那么多人,在你三根手指头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我们中医的确还是有优势的,只要吃饱喝足了,我们带上三根手指,就能够够行走天下。而反观现在很多医院的医生,离开设备和化验单就不会看病了。所以中医在设备上比不过,但在灵活应变上远远超过西医,我们也有长处,我们要把老祖宗的医学好好地传承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