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媒体聚焦】黄河岸边的时代报告——山西省河曲县乡村振兴大扫描

 平头哥68 2022-11-02 发布于北京
中国发展网 河曲视窗网 2022-11-02 00:00 发表于山西

   山西省河曲县位于晋、陕和内蒙3省区交界之处,为古代中国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地带,黄河、长城在此“双龙相会”,享有“陕东重镇,晋右严疆”“白朴故里,民歌海洋”“杂粮基地,煤电之乡”美誉,河曲民歌、二人台、河灯会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全县旅游资源丰富,有黄河上唯一住人的小岛娘娘滩,有省级文保单位海潮禅寺、翠峰山、龙口峡谷、古长城等。

  近年来,河曲县委、县政府大力营造对标一流、奋勇争先的创业氛围,全面激发比学赶超、担当作为的干事活力,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谱写出一曲精彩纷呈、亮点迭出的乡村振兴之歌——

  集体经济:“6种模式”+“产才融合”强力推进

  今年以来,河曲县将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引领农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等紧密结合,立足于夯实乡村全面振兴的物质基础和乡村治理体系的组织基础,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实行县级领导包联制度,强化政策保障和人才支撑,精准选择项目,开展结对帮扶,构建长效机制,创新性打造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河曲县委书记石光源介绍,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全过程,确定了“县级统筹、乡镇谋划、村级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示范先行、梯次推进,农民主体、共同富裕”的工作原则,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县委副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吸收纪检、组织、宣传、发改科商、财政、规划自然资源、农业水利、市场、税务、农商行等部门和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先后3次逐村研究、谋划产业项目,分别召开了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暨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专项清理整治安排部署会议和推进会议,印发了《河曲县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河曲县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实施方案》,核定了55个集体经济示范村、21个集体经济薄弱村、26个村企结对帮扶对象,在县级设置5人专班,乡级设置3人专干,聘请专业团队分类分村对乡村两级干部进行“一对一”精准培训,规范集体经济组织运行和财务管理。

图片

 河曲县委书记石光源(右)在楼子营镇罗圈堡村调研农村产业发展。张宇/摄
 

  另一方面,该县21名包乡镇县级领导每人联系1个集体经济薄弱村;结合“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由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组建帮扶团队,与11个乡镇76个村结对,每队3~5人,帮助谋划项目,指导生产经营;成立县国有平台公司,委托国兴丝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营;县财政安排2500万元专项基金用于集体经济组织贷款风险保证金,撬动融资担保贷款2.5亿元,并拿出50万元评选和奖励集体经济发展“十佳村”。

  为给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核清家底、廓清航道,这个县组建了由县委副书记县长徐晓兰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建立了“县主抓、乡主导、村主体”的工作机制,全力推进集体合同、集体资产、集体资源“清化收”工作,所辖11个乡镇摸排合同2153个,发现问题合同1201个,解除问题合同178个,完善合同1023个,完成率100%,追回集体收入1207.37万元;清理债权166.08万元,化解债务395.36万元;核清应收费村集体耕地面积13220亩,新增资源实际收费金额876.7万元。全县通过“清化收”工作总计增加农村集体收入金额2250万元。

图片

 河曲县委副书记、县长徐晓兰(左三)在沙泉镇赵家沟村调研乡村振兴情况。张玉洁/摄
 

  河曲县根据地域和资源特点,将所辖行政村分为5类:一是城中(郊)村和整村搬迁村。利用区位、交通、环境等优势,创办物业管理公司、家政服务公司、保洁公司、劳务合作社或劳务中介机构等经营实体。二是涉煤涉企村。围绕企业需求,组建劳务合作社或劳务中介机构为企业输送劳动用工,或创办运输公司为企业提供生产原料、生产废料运输服务等。三是有产业项目的纯农业村。依托原有种植、养殖、加工等产业项目,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等组织形式,大力实施特色种养殖、农特产品加工等产业项目。四是无产业项目的纯农业村。通过土地流转,或与涉农龙头企业合作经营,或联村“抱团”,发展规模化特色种植、养殖。五是旅游资源富集村。结合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充分挖掘、提升、改造现有的生态旅游资源,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开发“农家乐”、“渔家乐”、度假村、采摘园、休闲农庄、民宿等产业项目,实现农旅融合发展,促进村集体增收。

  在此基础上,该县各乡镇从村域经济基础、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出集体经济发展的6种模式:一是“物业租赁”模式。通过“集体资产+发包租赁+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利用集体所有的农、林、水、土地等资源,建设农业生产、加工、经营、服务等设施,通过自主经营、合作开发或公开发包等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二是“土地运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农业产业+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结合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基本农田改造和建设用地增减挂等项目,建设特色农产品种养基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现代高质量农业。三是“特色服务”模式。选择“文旅项目+特色产业+集体经济”发展路径,通过自主开发、引进本土人才等方式,打造特色村落,开发农家乐、采摘园、度假村,实施文化旅游和生态观光农业等项目,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四是“三变改革”模式。通过“村股份合作社+企业+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将折股量化后的村集体资源、资产和闲散资金,通过合法程序投入集体自办、能人领办、合作联营兴办的各类产业项目,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五是“政策帮扶”模式。充分利用县财政统筹整合资金,发挥扶持政策优势,把立地条件差、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列为重点扶持对象,相关部门提供项目支持,变“一次性”投入为“持续性”增收。六是“省校合作”模式。利用高校科研成果,发挥人才优势,高标准打造特色杂粮产业示范基地,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

  在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该县借助全省实施“乡村振兴万人计划”的契机,创新实践“产才融合”工作思路,出台了《河曲县引进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先后引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9名、招聘全日制大学毕业生164名,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到村工作大学生全覆盖;同时,选派44名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进一步充实乡村一线人才力量,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范永林表示,立足于发挥这一干部队伍中新生力量学历层次高、专业造诣深、创新意识强的优势,该县建立了“县级规划、乡镇指导、村级结对”3级联动模式,实施了以“引育一批带头人,设立一项创业经费,发展一批产业项目,形成一种指导模式”为主的“四个一”工程。一方面细化引进人才日常管理、教育培养、待遇保障等,另一方面组织其开展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和种植、养殖、经营服务、技术推广等领域专题培训,并采取“集体入股,人才经营,利益共享”的方式,支持其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组团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和资金,领办、创办集体经济产业项目,还设立了50万元专项经费,为其提供设计、咨询服务、设备购置、外出考察、培训深造等环节的经费保障。

  同时,该县在县一级通过实行专家、高校双指导制度,由县委联系的优秀专家每月深入乡村一线指导解决技术难题,与山西农业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聘请专家担任技术顾问,为在村工作大学生领办、创办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提供宏观规划和技术支持,帮助其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在乡镇一级,健全工作例会制度,帮助其立足实际、因村施策,为其谋划产业项目、提供产业指导和政策帮助,对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集思广益、集体研商;在村一级针对年轻人才不熟悉农村工作的现状,建立“导师帮带制”,挑选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老乡镇、现任或离任优秀村“两委”干部精准结对,“面对面、手把手”教带,帮助引进人才尽快接地气、进入角色,从而实现了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双提升,达到了“引进一个人才、创建一个产业、带动一个区域”的效果。

  河曲县有关人士介绍,通过盘活村集体闲置的土地、资产、资金,这个县的到村工作大学生已领办、创办12个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工艺品加工、文旅休闲产业项目,年底预计可带动13个村集体经济增收21.57万元。单寨乡到村工作大学生周之超利用村内闲置的养牛场,并争取到其他村入股资金2万元,抱团发展,养殖肉鸽。楼子营镇到村工作大学生杜鹰、程永生牵头组建创业团队,激活闲置鱼塘和宅基地,发展乡村垂钓和农家乐,初见成效。

  2021年,该县183个行政村中,有146个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有122个村达10万元以上,有36个村突破100万元。截至今年9月底,这个县共建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机构430个,包括342个股份合作社、9个经济合作社、79个村级联合社,并全部在农商银行开户,委托诺豪天成公司开发建设的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平台也已完成。全县投入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资金先后达6630万元,落地、实施产业项目83个,实现总收入2.19亿元,年底预计可达4.28亿元,其中,经营性收入1.83亿元,占比42.7%。

  鹿固乡把产业振兴和村集体经济壮大结合起来,针对各村发展不均衡的实际,确立了肉猪养殖的“一乡一业”思路,并积极争取县级统筹整合资金2550万元,依托驻地企业河曲县乾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采取“集体入股,企业经营,利益共享”模式,从今年4月下旬起,在巡镇河会村的一座荒山头上,易地建设占地130亩的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带动所辖2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每年可获得经营性收入183.2万元,平均每个村8.33万元。到今年年底,该乡将有19个村经营性收入可望达10万元以上,占比79%。

  鹿固乡党委书记康建新介绍,寺嫣、祁家嫣和城塔3个村,通过土地流转、驻村企业固定回报、资源开发等途径,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在本年度内村均可达到百万元以上。其中,寺嫣村主动与河曲县乾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洽谈,流转土地8295亩,推广智能农业、农作物秸秆处理加工利用,发展休闲观光,每年可获流转金406万元;原村办煤矿在资源整合、关小并大中关停后,驻村企业晋神磁窑沟煤矿每年向村集体支付固定回报107万元,华鹿阳坡泉煤矿每年向村集体支付占地补偿40.8万元,2个煤矿每年并向集体支付供碳补偿款265.65万元;该村在2010年创办的村办企业河曲县顺驰运业有限公司,主要为晋神磁窑沟煤业有限公司提供煤炭外运服务,今年也可为本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940万元,同时吸收本村劳动力121人、周边5村劳动力55人为企业运输车司机,带动176户村民人均年增收10万元以上,合计年总收入1822.45万元。祁家嫣村今年获杨沙围排矸厂支付占地补偿款80.8万元,依靠驻地煤矿流转土地1035.38亩,每亩260元,集体每年收入26.9万余元,入股寺嫣村顺驰运业年收入56万元,合计163.7万元。城塔村集体依靠驻地煤矿流转土地4300亩,耕地每亩700元,非耕地每亩350元,撂荒地每亩110元,年收入220万余元;获西塔河矸石补偿款40余万元;入股顺驰运业实现收入7万余元,今年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合计将达267万元。该乡还在经济基础好、体量大的村,引导村民改变一直以来将集体收入“分光吃尽”的传统观念,每年从经营性收入中提留10%,作为公积公益金,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缴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或补助困难家庭,奖励当年新考录的大学生、研究生家庭,或入股驻村企业或发展产业项目,实现集体经济“滚雪球”式发展壮大、持续增长。

  辣椒种植是河曲县近年来的一项脱贫助农产业,仅西口镇面积就达1000多亩,秧苗需求量大,往年主要靠中间商提供。今年,这个镇的南元村抓住市场机遇,首次尝试利用15个温室大棚培育辣椒秧苗,并将其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产业项目。为了确保育苗成功,该村聘请有多年种植经验的老农和多年分管农业的退休村干部担任技术指导和管理,同时找省、市农业专家取经,不断提高种植和管理技术水平。这个村从今年3月14日开始整地,70天出苗,正好可解决1000种植需求。因为是自己培育的秧苗,长势旺、成活率高,而且购苗成本每亩地可降低150元左右,受到全镇辣椒种植户欢迎。

  南元村党总支书记张春生介绍,他们村共有223个产权属于集体的温室大棚,其中春秋棚202个、冬暖棚21个,是河曲重要的蔬菜供应地。近年来,南元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多措并举,突出本地特色,瞄准市场需求,统筹规划、精细化管理,通过出租、自营大棚,建设仓储冷库,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渠道,增强“造血功能”,实现集体经济从“建”起来到“强”起来,2021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今年,该村通过党建引领,进一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一是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规定,收回集体土地80亩,通过公开招标租赁,每年增加收入48万元;二是重点以瓜菜、糯玉米、红辣椒3大产业为抓手,选准、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项目,今年争取上级项目资金42万元,实施了村级集体经济提升工程;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自去年以来签约农业类或相关产业项目5个;四是培育集体经济发展经营主体,承接产业项目建设、特色农产品销售、发展种植经济等经营业务,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不久前,石光源与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范永林,副县长许旺全,先后实地调研、督导西口镇焦尾城村酿酒葡萄种植和生物质有机肥、唐家会村的腊八蒜深加工、鹿固乡史家山村的生猪养殖、巡镇镇曲峪村设施农业、社梁乡刘家沟村的食用菌生产、旧县镇杨家洼村红葱种植等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石光源强调,要充分利用好本地产业、资源优势,结合实际,着眼长远,精准施策,发展富民强村产业,多渠道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实现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助推全县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振兴:“海红果+富硒小米”闪亮登场

  作为国内的稀有树种,海红果树主要生长在晋、陕和内蒙交界地区河曲、保德、偏关、府谷、清水河、准格尔等县(旗),已有800多年栽培历史。其中,河曲县现有种植面积约29700亩,处于盛果期的约6000亩左右,每株产量约250~300斤,每亩可产1万斤,在全县各个乡村均有分布,尤以鹿固、单寨2个乡为多,呈集中连片特点,年总产量约2.4万吨。

  海红果在当地俗名“小果子”,据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分析,其含有维生素B1、B2、C和胡萝卜素、柠蒙酸、磷、钙、锌、铁、钾、铜、锰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并有“果中钙王”之称,具健脾胃、增食欲、助消化等功效,特别对婴幼儿及老年缺钙症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徐晓兰介绍,该县土沟乡的榆岭洼村今年争取省级乡村振兴衔接补助资金300万元,由党支部书记张福田创办的民营企业无偿配套近553.36万元,通过提升原有果园、新建标准园、配套滴灌系统,建设占地1980亩的有机海红果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其中,本村已经挂果的成龄果树提升园1500亩。通过与山西农业大学开展校企合作,一方面选用名特优新品种进行高接换种,另一方面综合采取整形修剪、土壤管理、增施肥水、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和技术措施,提升品质、增强效益;流转相邻村沟村浅山经济林250亩,补植补种海红果树,并通过统一品种、统一生产技术、统一专业化服务、统一产品收购,实现幼树早果丰产,建设高效生产标准园;利用本村新整理的230亩土地,引进大海红果、“晋海1号”等新品种,应用智慧农业新技术,实施全程机械化生产,发展新品种展示园、机械化推广园、智慧科技园“3新”示范园。目前,这一项目已先后完成纳入乡村振兴项目库、专家可研初审、项目用地流转、果树栽植、水肥一体化等工作。

  项目建成后,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运行机制,通过流转土地可带动榆岭洼、村沟135户村民每年户均至少增收300元,通过组织果树栽种、日常养护可带动周边5个村234户户均劳务增收4000元,并可带动村沟村集体经济增收1.8万元、榆岭洼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余元。

  坚持以科技创新、加工流通、产业融合等手段,推动海红果产业链延伸、实现多元发展,榆岭洼村依托新成立的丰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发展海红果种植产业的同时,在县城东部的农业产业园区,建成了占地面积42.26亩的海红果深加工研发生产销售中心,以海红果汁饮料、碳酸饮料、速冻果、果酱、果丹皮、果干、罐头、果脯为主打产品,同时着手开发海红果酒、半甜干红酒、白兰地、浓缩海红果清汁等高附加值的产品。走进丰禾生态农业公司的二楼观光走廊,俯视一字型排列的4条洗选加工生产线,还有二楼左首的产品研发室、化验室等,仿佛听到这个县海红产业真正越入现代工业的步履声声。

  公司一位姓胡的姑娘介绍,到2026年,他们的海红果特色产业示范基地标准化生产率要达到100%,果品要全部通过“三品一标”认证,并全部实现加工转化,加工值将突破1亿元,带动村内乡亲户均年增收5000元;同时,以打造“高原特色海红故里,花果缤纷乡村美景”为目标,大力推进海红果产业与生态旅游、文化康养深度融合,策划海红果文化艺术节,打造集“观光、休闲、康养、体验、商贸”于一体的观光农业新业态。

  2015年6月成立的河曲县四海进通一品农夫果品开发有限公司,先后投入3600万元资金,引进国际先进的无菌灌装、瓶装生产线,建有1个化验检验室和水处理、配料、灌装、灭菌、包装及原料、榨汁、洗桶等9个车间,与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山西省食品工业研究所协作,先后研发出经典型、婚庆型、福寿型、“海红C+”等6个系列易拉罐装浓缩海红果汁,长寿果、海红蜜、燃点能量、燃点沙棘、燃点海红蜜5个系列玻璃瓶装、PET瓶装海红果味碳酸饮料及海红果45度白酒、半甜干红酒及果酱等产品,年设计加工能力3万吨,每年可消化海红原果200万斤。其原浆加工冷破碎、浓缩果汁超微过滤、无菌灌装生产工艺和技术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获2项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外观设计专利。海红果汁饮料先后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和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QMS)、14000环境管理体系(EMS)、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FSMS)3项认证,2020年10月被认定为“山西功能食品十大创新品牌”。从2016年4月开始,该公司的各类海红果加工品相继供应市场,引领着国内海红果汁消费的新时尚,目前已在山西、陕西、内蒙古、云南等省区设立了13个区域总代理。公司规划建设了3300亩海红果基地,设立了7人基地管理小组,建立了完整的栽培技术规程和基地管理制度,形成了“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发展模式,使3个乡24个村637家农户跟着增收致富。

  河曲县海红爽饮料有限公司的前身为河曲县北元果汁厂,早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5年就产出了第一瓶“仙翁”牌瓶装“海红蜜”。37年来,“仙翁”海红蜜以其独特的风味、醇厚的口感,享誉三晋大地,是河曲县食品行业唯一的老字号品牌。2019年9月,公司立项新建占地1947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2838平方米、总投资1.58亿元、年产5万吨海红果系列产品生产线,其中玻璃瓶装海红蜜3万吨、易拉罐海红蜜1万吨、易拉罐海红果汁1万吨,还计划生产海红果罐头,目前厂房主体已完工,正采购设备。项目投产后,需2.5万吨海红原果。

  许旺全表示,随着上面三大龙头企业的上马和发展壮大,海红果产业将成为推动全县农村产业振兴、农民富裕的又一个新亮点。

  在另一个战场上,河曲县把巩固壮大做优做精杂粮产业作为稳粮保供提高农民收益、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基础性产业,坚持纵深推进“特”“优”战略,一方面稳定扩大杂粮,特色小杂粮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到全县粮食作物的64.52%和49.65%,并聘请专家指导发展渗水地膜谷子2万亩、富硒杂粮4.61万亩;另一方面,先后培育起莲芯硒美、万家福商贸、兴农科技、丰禾生态农业等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农业示范田、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带动杂粮全产业链发展,打造小杂粮产业集群和黄河岸边“杂粮之都”。

  “人人都知道山西小米好,却不知道我们这里也是山西好小米的产地,更不知道河曲还有'富硒’小米。我们要做的,就是带着河曲小米等小杂粮,走遍全国!”山西莲芯硒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尤金莲表示。

  “这几种产品要装到那个红色的纸箱子里!包装好的产品清点完赶快搬到货车上!注意核对客户的电话!”在河曲万家福商贸有限公司的门店里,工作人员正在打包一批发往北京的杂粮礼盒。该公司的小杂粮系列产品每个月的销售额都在200万元以上。作为当地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知名龙头企业负责人,万家福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混娥介绍,近年来他们通过加工、代销等方式,带动198户农民实现就业,其中脱贫户45户。

  今年2月22日至3月13日,河曲县40多种健康、特色、安全、优质农产品亮相“忻州杂粮进雄安”首展现场,受到当地市民喜爱和追捧,咨询、购买者络绎不绝,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实现线下销售30多万元,线上销售近75万元,签订合同金额1000余万元。

  河曲是山西省“小杂粮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之一,更是所在的忻州市小杂粮核心产区,品种有糜子、黍子、谷子、高粱、黑豆、红小豆、绿豆、江豆、豌豆、小扁豆、荞麦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河曲县小杂粮产业发展存在的产品研发、市场开拓、深加工转化增值能力不足和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等一步步显露出来。为此,该县一方面兴建农业产业园区,引入多家龙头企业,建设杂粮食品和功能性农产品产业集群,还申报成功农业产业化省级示范联合体;另一方面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加紧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各类产品品牌认证,推出“河曲上品”区域公共品牌,“莲宇康”“许诺”“西口源”等区域品牌更是茁壮成长起来,为河曲杂粮奠定了好形象、好口碑,有力推动了小杂粮产业整体发展。

  近年来,河曲县将富硒农业作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重要抓手之一,依托中国科技大学的技术支持,在土沟、鹿固等乡镇组织土地流转,在耕地上施用专用富硒肥,禁用除草剂、农药等,同时通过免费发放种子、地膜、肥料等农用物资和引导农民标准化种植、由龙头企业以每公斤高于市场0.5~2元的价格收购等措施,建起3万余亩富硒杂粮种植基地,并辐射到周边的偏关、保德、岢岚县等10余个县,年收购、加工各类富硒杂粮250万公斤,解决了1300余户农民卖粮难问题,种植户平均每亩增收800~1000元。

  “作为忻州最大的富硒杂粮种植基地,我们要以功能性杂粮种植加工,带动其他各类农产品加工,让'富硒’成为我们的'主打色’,让河曲成为'功能性杂粮’之都。”石光源强调。走绿色生态路,打特色优质牌。目前,河曲县登记在册的种植类合作社已达344个,小杂粮远销到广东、广西、海南等地。

  聚焦产业兴旺这一关键,在落实上级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种植特惠补贴、生产托管补贴及农业保险补贴基础上,河曲县结合本县实际,从2021年开始,连续两年动用本级财政资金,对农业产业实施奖补,着力夯实乡村振兴基石。

  去年,该县对小微企业吸纳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者且稳定就业半年以上的,给予每人1000元一次性就业补助;对年出栏生猪500头、肉鸡5万只、肉羊1000只、肉牛200头、饲养蛋鸡1万只、存栏奶牛3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参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贴息政策给予贴息;对获得“圳品”认证、生产基地在4000亩以上、与深圳签订供货合同的贴标产品奖补2万元;对获得绿色认证、生产基地3000亩以上的贴标上市产品奖补2万元;对获得有机认证、生产基地在1000亩以上的贴标上市产品奖补5万元;对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原产地地理标志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的产品或商标所有者奖补10万元;对被评为市、省、国家“驰名商标”者分别奖3万元、10万元、20万元;对被评为“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企业,每个品牌奖6万元;对入选“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的企业,每个产品奖10万元。

  今年,这个县的奖补力度更大,范围更广,投向更精准:一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一乡一业”,富硒谷子、西瓜产业每亩不高于500元,有机谷子每亩320元,大豆每亩220元,黑豆每亩200元,玉米套种大豆每亩165元,优种西瓜(香瓜)每亩320元,葡萄每亩2000元,红葱种苗每亩800元,大蒜每亩1000元,红辣椒每亩800元,设施瓜果蔬菜每亩1000元。二是其他产业,蓖麻每亩320元,蓖麻养蚕每亩500元,旱稻每亩1000元,集中连片生产示范基地每亩320元,能繁母牛、母驴每头补贴3000元(每户限补3头),当年新投产且设计规模在1万只以上蛋鸡养殖场1只鸡苗补贴2元(封顶10万元)。三是种业补贴。脱毒马铃薯原种(微型薯)每亩1250元,种公羊每只补贴2000元、能繁母羊每只补贴500元。四是海红产业。流转栽植8年内未挂果、挂果幼小海红树每亩补贴500元,流转盛果期海红果园每亩300元,低效低质果园改造为优质大果果园每嫁接一株补贴10元,本县农户直接向县内加工企业销售自产海红果每斤补贴0.3元,海红果深加工企业当年新推出2万吨以上新品种的每个产品补贴10万元。四是农产品加工厂房设备奖补。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玉米、杂粮、马铃薯、瓜菜、水果等加工厂房和马铃薯储藏窖、果蔬保鲜库每平方米补贴1100元,购买加工设备设施,按公开采购价格补贴,新建面积10亩以上的农业春秋棚每亩补贴0.6万元。五是种粮面积200亩、畜禽养殖在100只以上的家庭农场每个奖补5万元,流转整村搬迁村耕地及2021年撂荒地面积在100亩以上的,每亩补贴300元。六是继续落实脱贫户、3类检测对象等玉米、谷子、马铃薯、红辣椒特色农业产业保险。

  设施农业绘蓝图,村民过上好光景。西口镇唐家会村从2009年起步,现已建成拥有97座温室大棚的设施农业园区。去年,该村又争取上级资金对园区大棚进行改造提升,村委会也自筹资金铺设沥青路面、新建园区工艺标识、彩喷大棚工作房,形成了“户户参与、人人出力”的良好局面。种植户张山聊起“玫瑰葡萄”如数家珍:“你不要看我这个葡萄小,吃起来很甜的,还有纯正的玫瑰香味。”张山早些年也是靠种地谋生,年收入不到两万元,2010年,承包了村里建的两座温室大棚,先是种瓜菜,这几年又种植了“玫瑰葡萄”,经过不断摸索、学习,持续提升技术水平,一直是供不应求。每年葡萄成熟时,都会有大批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今年,他的两个葡萄大棚预计产值在八九万元,另外两个棚种辣椒、黄瓜,加起来有10万元左右收入。“现在的日子,过去我想也不敢想。”

  特色产业添“新贵”,致富增收辟“新路”。位于黄河边上的楼子营镇马连口村,在有效利用撂荒、闲置地块巩固辣椒种植的基础上,今年又拓展新领域,引导、扶持12户村民种西瓜60.5亩。村民金建华在村“两委”帮助下,连续4年种辣椒,去年亩产量高达3000余斤,每斤1.05元,上市销售一空。近年来,通过种植辣椒、玉米、西瓜和杂粮,其家庭年收入近10万元,成为把梦想照进田野的“新农人”。

  创办乡村振兴实践基地,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日前,从河曲县再传喜讯,该县利用脱贫攻坚期间建成的扶贫车间展厅,由国兴农发集团投资,新建起一个占地693平方米的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其中一个重要板块就是整合农村各类资源要素,搭建农业产业统购统销服务平台,一方面通过筛选全国优质品牌厂家,用市场手段,规模化集中采购、资金预付的方式,用契约锁定种子、化肥、农药、地膜等物资的价格和品质,再平价向本县农民销售,既保障了农资质量安全,又降低了农资价格;另一方面,通过大型本土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订单合作及线上直播等电商渠道,线下入驻商超、连锁生鲜便利、农贸市场的方式,与下游市场对接,做到农产品上行增值创利、农资下行保质控价,农民从中可获得初期销售收入和平台销售分红两份收益。

  老年餐厅:“33”模式蹚出农村养老新路

  如果说厨房里的人间烟火气,藏着的是生活的温度。那么,遍布河曲乡村的一个个“幸福餐厅”,则是该县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而开展的一项成功探索。

  河曲县下辖6镇5乡183个行政村10个社区,有常住人口12.35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2.8万人,占比23.01%,特别是农村地区,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力进城务工,老人占比高达50%以上。更因为地处山区,这个县的农村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现象十分突出,高龄老人、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失能老人等养老问题相当严峻。

  今年以来,河曲县委、县政府着眼于解决本县农村普遍存在的老人“做饭难”“吃饭难”问题,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把建设“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老年餐厅作为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一大抓手,在沙坪、楼子营、土沟3个乡镇,试点开展了“幸福老年餐厅”和“好邻居助老餐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建立“3项机制”,构建“在村居家养老”新模式。结合工作实际,因乡(镇)、因村、因人制宜,不断加强老年餐厅设施设备、运行模式、资金保障等机制体制建设:一是因人施策,分类服务。通过入户调查,摸清困难、留守、空巢老人数量和用餐意愿、习惯,采取“幸福养老餐厅+就餐点+好邻居助老餐桌”3种方式,重点解决农村60周岁以上困难老年人的就餐服务需求,在试点乡镇实现了有需求行政村服务全覆盖。“幸福养老餐厅”采取“乡政府监督指导、村集体自主运营、村内专人管理”的方式,除满足固定助餐需求外,面向周边村民开展市场化经营服务,既保证了就餐人数的相对稳定,也方便了更多居民用餐需求。目前,试点乡镇共有27个行政村采用了这一模式,定向服务517位老年人,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及特困对象239人,延伸服务2925位老年人。“就餐点”模式,是针对不具备建设“幸福老年餐厅”条件的村,利用村集体闲置用房建“就餐点”,由附近的“幸福老年餐厅”、养老机构、专业组织等提供配餐送餐服务。“好邻居助老餐桌”模式,是由爱心农户提供服务场所,采取集中就餐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也会根据老人具体需求提供便餐、套餐,由其带回家中用餐,共有5个行政村实行了这一模式,服务6名老人。二是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坚持“就近、就便、利旧、集约”原则,通过整合盘活各村原有村卫生室、学校、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红白理事会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存量资源,按要求进行建筑、消防和适应老年人的改造。“幸福养老餐厅”设立独立的厨房、餐厅,每个餐厅建筑面积原则上不少于8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不少于20人就餐。“就餐点”只建设提供就餐的场所和设施设备,建筑面积原则上不少于50平方米,平均每天用餐老人一般在15人次以上。在改造中,坚持实用性与适用性相统一,大部分老年餐厅与本村的卫生所、文化活动中心、村委会等公共服务设施同址或邻近建设,利于老年人享有其他公共服务。三是多方发力,强化保障。坚持规范与效率相结合,探索“老人交一点,政府扶一点,村里补一点,爱心人士帮一点”模式,多渠道拓宽资金来源。“政府扶”主要是出台补贴政策,对原有设施改造提升的按照建设总价的80%进行建设补贴,上限为10万元。“幸福老年餐厅”和“配餐点”按照每天用餐人次分别给予6元、5元、4元阶梯式运行补贴。“好邻居助老餐桌”每人每月补贴250元,上限2500元。对80岁以上老年人、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人群,给予每餐1元补贴。“村里补”是有条件的村利用村级光伏电站收益资金为“老年餐厅”“助老餐桌”提供运营补贴。“社会帮”即引导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捐款、捐物、捐助设施设备及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参与老年助餐服务。各村“幸福老年餐厅”安装监控监管系统,“刷脸”自动结算。在县民政人社局建立全县统一监控监管平台,对各村老人就餐情况实时进行监管。

  探索“3条路径”,培育精神文明新风尚。老年餐厅不仅是老人吃饭的地方,更是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的地方。在解决农村老人吃饭难题的基础上,依托“老年餐厅”拓展改造出图书阅览室、棋牌室、文化活动室、露天菜园等活动场所,使老人们在饮食上获得悉心照料的同时,精神生活也得到极大的丰富,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新阵地:一是“关爱服务”解决子女探视不便之忧。村内党员干部示范引领,通过送餐上门服务和集体为老人过生日,对行动不便、独居留守老年人进行探视关怀,并整合村内资源,与基本公共卫生、残疾人保障等服务有机结合,使独居、“空巢”、失能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得到加强,进一步拉近党组织与广大群众的距离,真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二是“老年菜地”满足老人发挥余热之需。利用老年餐厅附近的闲置土地开垦“老年菜地”,由村内用餐老人认领,党支部做好日常管理,组织老人利用闲暇时间参加爱心菜地劳动,并将收获的蔬菜、水果等实物折换成“用餐券”,既发挥老人余热,又为其减轻了部分负担。三是“孝心上榜”营造尊老敬老爱老之风。在老年餐厅设立“孝心榜”,将就餐老人子女对父母亲孝敬的赡养费、衣物,以及陪伴老人的天数等孝敬行为上榜公示,同时,设立敬老养老评比栏,把子女孝敬老人的情况分为“好、一般、差”3类,每季度评议一次,结果张榜公布。连续两次被评为“差”的农户,不能被评为“5星级文明户”。沙坪乡后麻地沟村注重对老年人的精神关怀,通过为过生日的老人庆生,举办红色观影、养生讲座、一起过佳节等各类文化活动50场,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补足了老年人的“精神之钙”。

  搭建“3个平台”,拓宽乡村振兴新路子。“老年餐厅”在聚集人气、运营稳定后,因地制宜,根据需要添加设施设备,不断丰富延伸内涵,搭建了3个特色平台,通过就餐群体以及服务群体间的良性互动,实现了乡村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转:一是“助困平台”巩固脱贫成效。“老年餐厅”在重点解决农村60周岁以上困难老年人就餐需求的同时,保障了孤儿、农村低保、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边缘易致贫户、脱贫易返贫户中的特殊困难人群“不愁吃”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为餐厅提供服务管理,为68名边缘易致贫户、脱贫易返贫户和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群提供了就业机会,每人每月工资在1500~2500元之间。全县农村老年人助餐服务全覆盖后,可解决400余人就地就业、稳定增收。二是“议事小院”深化基层治理。作为村内常住人口集聚场所,老年餐厅为村干部与群众搭建了沟通、交流平台。村“两委”利用餐厅及时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了对农村矛盾纠纷变化趋势动态掌握,对矛盾风险热点及早预警,推动矛盾纠纷由坐等调解向主动介入、源头预防转变。对于调不准、易激化的问题,及时通过乡镇政府协调属地民警、“法律明白人”全过程参与调解,从“法”的角度化解,构建起矛盾化解“零距离”、民生诉求“快响应”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累计发现和化解矛盾、纠纷50余起,解决群众合理诉求15件。三是“宣传阵地”助推政策落地。“一餐热饭”不仅解决了农村居家养老的民生“食”事,让老人、子女安心,更助推了党和政府各项政策的宣传落实。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利用村民围坐就餐时间,用村民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拉家常式开展疫情防控、森林防火、反诈骗、惠农政策等各类宣传。同时,村民利用餐后休息时间在阅览室、餐厅图书角阅读探究传统文化、移风易俗及普法宣传等书籍资料,乐享餐后时光。

  前麻地沟村是河曲县最早建设老年餐厅的试点中心村之一。该村将村内面积约200平方米的红白理事会改造为老年餐厅,里面粉刷一新,还有独立厨房、独立餐厅,配置了环保甲醇灶、冷藏柜、蒸汽柜、消毒柜、餐桌、餐具等,每天固定有23人用餐,其中60~80周岁的18人、80周岁以上的5人。经过党员示范引领,沙坪乡各村用餐人员稳定在20~30人,达到后续稳步运行的基础人员门槛。今年82岁的丁彦清、张亮先老两口,是沙坪乡前麻地沟村人,儿子一家常年在外打工,老两口身体不太好,做饭也不方便。如今,在老年餐厅,他们一日3餐有人管,和村里老伙计们在一起,娱乐活动很丰富,精神生活很充实。这样的晚年生活,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梦都没梦见过”。

  河曲县当前的农村养老模式,既不是家庭养老,也不是发达城市和地区的社会养老,而是吸收了家庭养老和社会机构养老服务的优点和可操作性,让老年人既不离家也不离村,还能有人照顾,补齐了全县农村养老服务的短板。“老年餐厅”这一惠民生、暖人心善政运行以来,不仅得到在村居住的老年人的积极支持,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认可,许多社会爱心人士积极对接老年餐厅,自愿捐款捐物;老年人子女事亲以孝,争先恐后为父母交纳餐费,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沙坪乡蔚然成风。

  “丰茸鸡树密,遥裔鹤烟稠。”在阡陌如织、河山秀美的河曲大地,一幅政通人和、色彩斑斓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王丑龙 刘娟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