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HRBP,需要一张员工关系全景图

 学院2009 2022-11-02 发布于北京

原创 陈祖鑫 HR实名俱乐部 2022-10-21 21:27 发表于江苏

收录于合集#BP知识20个
传统HR谈员工关系,一般是从劳资关系入手,结束于员工福利。而HRBP谈员工关系,从员工小棉袄开始,然后是员工成长(培训发展),员工敬业度(满意度)……有的大厂还有员工沟通、员工体验等。
对于HRBP来说,“员工关系”到底包括什么?我们总结一张员工关系全景图。
图片
最底层的,属于比较硬的的员工关系,也是基础性的,比如员工福利(薪酬),这是员工与企业建立关系的基础;另一面,一旦员工违纪,企业也要有相应的手段“员工纪律(淘汰机制)”
最上面的,属于比较软的员工关系,比如员工赋能(培养、成长),员工在任何一个企业工作,除了获取物质保障,也希望公司有有一个好的工作氛围。
左边是“员工关心的内容”,比如员工参与,普通的“员工参与”,员工希望工作有更大的自由度,而罪高级的“员工参与”,就是希望参与公司管理(决策权),获得期权(分红权)。
右边是“组织关心的内容”,人都有两面性,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员工关系自然需要“正向管理(激励)”和“负向管理(惩罚)”,两手都要硬。
今天重点讲一下:员工沟通,员工健康与安全、员工权利、员工纪律
员工敬业度请参考 作为HR,你懂员工敬业度吗?
员工赋能请参考 重新理解赋能、 为什么HRBP是赋能者

图片

1、员工沟通

前段,小编跟一个外企的HR聊天,她叫Amanda。

Amanda说,在她们公司的HR体系中,有一个非常重要岗位叫EC(员工沟通Employee Communication),有的公司可能用OC(组织沟通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小编好奇问Amanda,这个EC是干什么的?跟六大模块中的员工关系有什么不一样?
Amanda说,传统的“员工关系”主要聚焦在人事关系、劳资关系,有的还定位为离职谈判、纠纷处理,很容易让人联想到HR与员工是对抗关系。
而“员工沟通”更关注员工个人成长、关注员工在企业的安全感等,也关注雇主品牌建设,让组织变得更有温度,强调彼此是情感共同体、事业共同体。
后来Amanda发来一个EC的邮件,小编整理要点如下:
(1)员工沟通战略——EC的基调
为了制定沟通策略,HR应首先将员工沟通与公司的战略计划联系起来。
比如:建立一个有辨识度的雇主品牌;自上而下传达一致性的信息,与员工建立承诺并建立信任;传递组织使命、公司愿景、组织文化与价值观。
(2)多元与包容性——EC的目标
当公司大到一定程度,尤其是跨国公司,不同的国家地区的员工,必然对公司有不同的看法和期望,HR做内部沟通,应考虑这些差异和文化的多样性,例如,年龄、种族、民族、性别、信仰等。
现在几乎是所有全球化的大厂,在ESG报告都会体现“多样性、包容性”的内容。举个阿里巴巴的例子:
图片
(3)员工沟通文化——EC的土壤
确保组织中的每个人都可以在员工沟通中发挥作用。一般是CEO和高管负责确定基调,并发挥领头羊作用。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和各层级沟通领导者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所有员工都有责任表达关注点和问题。
(4)员工沟通渠道——EC的抓手
除了常见的会议、面对面沟通、文本、电话、邮件沟通之外,还可以通过民意调查获得有关具体问题(如新的福利或政策)或快速反馈;或者使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网站,以及引用聊天机器人、虚拟团队方式,满足新一代员工的沟通需求。
员工沟通渠道,最常见就是老板与员工的圆桌会。比如阿里推出“老逍果汁会”。

图片

百度也有一个类似的员工沟通会,叫“珊珊果茶会”,崔珊珊是百度人力资源一把手。

图片

(5)对外沟通——EC的资源
这是作为组织沟通战略的一部分,HR一般要跟公司的PR、高管一起制定处理外部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的正式政策和程序,负责对外披露信息、公众沟通、品牌传播。
当公司出现员工工伤/猝死等意外事件,特别是高管和上市公司,需要跟媒体、股东、投资人等部门做信息披露。
(6)沟通有效性——EC的评估
所谓有效性,在处理紧急情况,必须有标准的沟通政策,以确保员工及其家人的健康和安全;当组织面临重组或缩小规模、破产,高层必须第一时间让员工了解为保持组织顺利运行所需的任何信息;当裁员或重组期间涉及员工绩效问题时,确保采用面对面沟通。
最后,关于员工沟通的结果的评估和衡量,一般需要收集定性和定量信息来进行评估,定量数据包括员工满意度、幸福指数等指标。定性数据,主要是相关案例与证据,表明在处理紧急情况后员工的态度得到了改善。
2、员工健康与安全

一旦公司大了,员工发生安全事件的概率随之变大,比如不久前的华为高管意外去世,B站员工猝死事件等。

HR们除了留意“办公场所”符合国家有关强制规定,主要工作重点如下:

(1)员工身体健康
一项研究显示,组织在开始实施员工健身计划后,其生产率提高4%。现在很多公司都纷纷组织各种体育比赛,爱运动的团队,不仅仅身体更健康,组织更容易拥有“正能量”,但是要适度,别走极端。
(2)员工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不容易被组织认识到,而且还需要时间以某些形式表现出来,如旷工、易怒、敌对态度和对工作缺乏兴趣,在极端情况下,有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的员工可能会出现一些难以意料的行为。
为了解决压力、倦怠、紧张、焦虑等所有其他形式的非理性行为,许多组织开始对员工安排专业的心理咨询。
(3)员工压力管理
压力会给个人和组织带来无法预测和无法估量的问题,会导致与工作相关的问题,如否定安全原则、漠视工作、不关心他人和周围环境、健忘、蔑视权威、甚至引起暴力行为。
压力过大,而且还会引起许多问题,如睡眠障碍、胸痛、溃疡、脑出血、高血压、脾气暴躁、情绪失控、头痛、焦虑、抑郁等。
(4)员工援助计划(EAP)
国外典型的EAP方案,都是以处理与压力、倦怠,还有酗酒、暴力等有关的问题。国内最常见的定期进行员工身体与心理健康检查,旨在帮助员工克服这些问题。
3、员工权利

员工权利包括什么?
建议HR抽空认真去读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民法典》,随着员工权利意识的觉醒,如果HR只拥有劳动合同法的知识,没有与时俱进,迟早掉坑。
员工权利,重点就是要尊重员工的“人格权”,人格权在《民法典》定义九项: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民法典第990条),挑几个HR容易忽略的说一说:
(1)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
生命权包括生命安全和生命尊严,身体权包括身体完整和行动自由,健康权包括身心健康。
特别请HR多留意一下《民法典》第1010条,反性骚扰已成为近年的重点领域。阿里807事件是前车之鉴。
举腾讯例子,腾讯是2022年4月通过《性骚扰防治管理办法》,其他相关内容可参考《企业“反性骚扰”制度,要包括什么
图片
(2)肖像权
提醒一下,公司没有征得员工个人同意(授权),给员工拍照、录像做短视频,对外校招、品牌宣传,其实有一定的侵权风险。
请看民法典法条:
第1019条……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1021条……当事人对肖像许可使用合同中关于肖像使用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作出有利于肖像权人的解释。
(4)隐私权
员工权力,另一个热点是“隐私权”,员工隐私权与公司的商业秘密保护明显有重叠的。
民法典定义的“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个人私密信息,包括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民法典第1032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此外,除了员工的人格权,员工在组织还有知识产权、物权(个人用品)、债权(费用),以及不受歧视、公平就业、同工同酬……等各种权利,请大家留意一下。
我们写过 拼多多员工带电脑回家办公被开除,公司判赔17万蚂蚁集团PIP开除员工,法院为什么不认?,相关案例大家可借鉴。
4、员工纪律

关于员工纪律,大家并不陌生,很多内容都写在《员工手册》。
员工纪律的目的是鼓励员工在行为和表现更自律,使员工和组织都从中受益。
纪律也是一种“力量”,它能够驱使一个组织的员工遵守组织的行为准则。这种“力”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积极的力量奖励遵守组织规章制度的员工,而消极的力量则惩罚违反这些规章制度的员工。
员工纪律,一般要从三个角度下手:
(1)消极的纪律
也称惩罚性纪律,有人委婉的叫“负激励”,它不寻求员工的合作来确保组织纪律的实施,通常,为了让员工避免不当行为,恐惧是维持消极纪律的关键。
很显然,消极纪律的后果是,可能会导致劳资关系中的不信任和相互对立、士气低落、动力不足。
(2)积极的纪律
积极纪律,旨在寻求员工在遵守组织纪律方面的自愿合作。即便在员工违纪的情况下,积极的纪律都是“先提醒而不是训斥”。不过,实施积极纪律的组织条件是:良好的沟通环境、明确的职权范围、适当的工作条件、充分的纪律培训。
显然,一个组织需要投入相当多的时间和资源,才能培养出积极的纪律,当然,从长远来看,积极的纪律肯定能带来丰厚的回报。不仅是改善劳资关系,也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士气。
(3)渐进的纪律
这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纪律形式,在处理与员工有关的纪律问题时,该方法建议从适度的纪律处分开始,然后逐步提高严厉程度,如果连续的惩罚阶段不能使员工的行为发生预期的改变,最终以最严厉的惩罚结束。
最后,讲一下“渐进的员工纪律”,共有五个阶段,HR们可以借鉴背后的逻辑。
图片
第1阶段(咨询)
当组织发现员工出现纪律问题,如出勤率低、不服从、绩效打分过低,管理者和HR第一反应是给这个员工提供咨询。
咨询过程有几个要点,一使他相信问题的存在;二使他明白问题的性质及程度;三解释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说服他尽早去解决问题;四建议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以防止今后再次发生。
咨询结束之后,如果员工在绩效或行为方面表现改进,则停止渐进的纪律程序。否则,纪律处分程序将进入下一步。
第2阶段(提醒)
如果第一阶段(辅导)无效,则纪律处分程序自动进入这一步。
在这一阶段,需要经理或主管跟这个员工面对面开会。召开这种会议的目的是提醒员工,再一次他解释遵守组织规则的必要性,经理鼓励员工澄清其对绩效或行为标准及其他相关问题。会议的讨论会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并发送给员工以供其确认和回复。
员工可以将其对会议议题的意见反馈给有权处理该议题的相关部门,员工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第3阶段(警告)
如果第二阶段结束,员工的行为没有明显改善,纪律程序将进入下一步。
这一阶段,再次要求员工与有关部门会面。在这一阶段,员工被明确警告,这是第一次向员工发出严厉的惩罚威胁,他可能的面临的后果,有可能减薪、停职、降职、解雇,再一次以书面形式将结果发送给员工,并将其副本发送给上级。
与前一阶段一样,员工必须在指定的期限内再次作出回应。
第4阶段(员工承诺)
如果员工的表现或行为仍没有改善迹象,则纪律程序将进入最后阶段。
在这一阶段,员工得到了最终机会来纠正自己的表现或行为。这一次,员工必须提供书面承诺,以改善其绩效或行为,以满足管理层的期望。还必须承诺,如果他再次出现同样的问题,他面临的纪律处分直接生效。
员工如果在承诺书上签字,就等于接受了问题,一旦他不能改善自己行为,纪律处分直接激活。如果他拒绝在承诺书上签字,将迫使组织立即采取必要的纪律处分,纪律处分通常取决于问题的严重程度。
第5阶段(启动处分)
在这一阶段,管理层在决定处罚之前,对员工提出的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包括问题的严重性、员工的服务年限、员工的过去记录、公司的纪律政策、组织的大环境等因素。
最后,组织可能会决定采取较不严厉的惩罚措施,如减薪、调动、转岗甚至停职。如果情节严重,当然可以给予更严厉的处罚,如降级、解雇,这些通常是永久性的。
以上就是员工关系全景图的重点内容的解读,希望对你所有启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