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话《唐高僧传 》丨释慧皎

 踏雪寻梅zsyqqk 2022-11-03 发布于北京

图片

(二)义解

梁会稽嘉祥寺释慧皎

【译文】

释慧晈,姓氏不详,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西)人。学通内外典,博训经律,住于嘉祥寺。春夏二季弘法,秋冬二季著述,撰有《涅槃义疏》十卷及《梵网经疏》,均流行于世。他不太满意宝唱所撰之《名僧传》,叙述内容上,有很多是随着世俗走向的,遂另创体例,撰著《高僧传》,共十四卷。在《高僧传》的序言中,他说:“以往所撰僧传,或者嫌僧人活动之繁杂广泛,遂加以删削,因而使得许多僧人的事迹都被遗漏了。或者认为出家之上,处国宾王,不应高蹈隐遁,清高自远,遂略而不收。岂知辞荣弃爱,本以异俗为贤。若此而不论,又有什么值得记叙的呢!”又说:“前代所撰的许多僧录、僧传,多称为“名僧”。然而,名者,本是实之宾词。若实行潜隐,则高而不名;若德寡而趋附时势,则名而不高。名而不高,本来就不是本传所要收录、记叙的;高而不名,则是本传所要收录之对象。故改以往之“名”字而易之以“高”字,称之为《高僧传》。”传成之后,体式完备,文义明晰,举国传阅,朝野敬重。后不知所终。
图片
【原典】
释慧皎,未详氏族,会稽上虞①人。学通内外,博训经律,住嘉祥寺。春夏宏法,秋冬著述,撰《涅槃义疏》十卷及《梵网经疏》行世。又以唱公所撰《名僧》,颇多浮沉,因遂开例成广,著《高僧传》一十四卷。其序略云:“前之作者,或嫌以繁广,删减其事。而抗迹②之奇多所遗削。谓出家之士,处国宾王,不应励然自远,高蹈独绝。寻辞荣弃爱,本以异俗为贤,若此而不论,竞何所纪!”又云:“自前代所撰,多曰“名僧”。然“名”者,本实之宾也。若实行潜光,则“高而不名”;若寡德适时,则“名而不高”。“名而不高”,本非所纪;“高而不名”,则备今录。故省名音,代以“高”字。”传成通国传之,实为龟镜③。文义明约,即世崇重。后不知所终。
【注释】
①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西。
②抗迹:谓极其高尚之行为也。
③龟镜:龟能卜吉凶,镜能别美恶,犹借鉴义。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