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强迫孩子“主动分享”家长的这种做法,会让孩子将来很难与人相处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2-11-03 发布于北京

小芳家里有两个宝贝男孩,有一次上街给两个孩子买玩具,两个孩子一人挑了一个小汽车,都是自己喜欢的。但是没过几天,矛盾就出来了。大宝玩厌烦了自己的小汽车,想要玩下二宝的汽车。那天二宝被爸爸带出去买东西,大宝哭闹要玩,妈妈就擅自把二宝的汽车拿给大宝了。

二宝回到家,发现自己的玩具在大宝手里,立马就不干了,一把夺了过来,直言:我的,我的!此事过后,二宝对自己的物品看管很严,玩完之后都会偷偷藏起来。

小芳丈夫有心教会二宝学会分享,但二宝紧紧抓住自己的东西,坚决不分享。爸爸就觉得二宝太自私了,狠狠地训斥了二宝一顿。

其实面对孩子的不分享,爸爸的反应有些过激,我们应该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对物品掌控权的心理发展。三四岁的孩子,内心正是敏感的,对于物品有着强烈的占有欲。错误的时间选择了错误的方式,很容易伤了孩子的心,未来孩子遇人相处也会变得很难。

了解这个时期孩子的内心想法

三四岁的孩子,内心很敏感,自己的东西那就是自己的东西,不允许别人乱碰。当我们家长没有经过孩子允许,擅自就拿孩子玩具给其他孩子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反应往往是很激烈的。搞不好有时候,两个孩子还会因此打起来,变得很难和对方相处。

孩子出现这种情况,表明他开始对物品,有了自我主导的意识,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这个时期的孩子,会把自己的东西看的非常重要。有别的孩子到了家里,自己孩子也不愿意分享自己的东西,常常说道:这些是我的!这是从孩子最开始的混沌无知,发展到了有一定占有欲,开始学会重视的表现。

因此,孩子一时的行为,让我们家长感到不能够理解。其实我们要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当孩子内心占有欲达到一定程度,溢出来的时候,他会学会分享,感受分享带给自己的喜悦感。同时,那个时候也是孩子人际交往的重要时期。

那么孩子站有强烈的时期,家长应该怎么应对呢?

一、 支持孩子对物品归属权的占有

很多时候,家里来了客人,我们会让孩子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其实孩子并不一定愿意,但是为了我们家长的面子,我们还是强迫孩子学会大度学会分享。

孩子心理正处于对事物享受占有欲的过程,我们的行为可能打破这个行为,给子心理留下不好印象,容易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障碍。

因此,我们要学会支持孩子对物品归属权的占有,如果孩子真的不愿意分享,我们也不要过多干涉。可以给孩子一个单独的空间,比如一个小柜子,或者储物室的某个地方,告诉孩子这是你的地方。

二、 尊重孩子,未经允许不擅自懂动孩子东西

我们作为成年人,发现自己桌子上的东西,在未经自己允许的情况下,被别人随意翻弄,心里也是非常恼火的。那么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孩子同样需要被尊重。

我们不能因为是孩子的父母,就满不在乎的,胡乱翻弄孩子的物品。家长孩子对掌控权,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孩子将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的重要意识。

三、 不勉强,不强迫

不强迫孩子分享自己的东西,是我们经常聊得话题。孩子学会分享是有一个过程的,我们过早强硬的干涉,会让孩子变的自私起来。

其实当孩子融入集体,有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并且享受到了分享,带给他的愉悦感与自豪感,他就不再那么难以接受。例如孩子拿了一个玩具到幼儿园,别的孩子很羡慕,孩子主动分享给别人,并且告诉他们:这是我舅舅买的!

那个时候孩子会从其他小朋友那里,享受到自己舅舅的厉害,让别的小朋友羡慕,心生自豪感。

成长是需要过程的,在不同时期,家长的方式也需要改变。我们要理解孩子的行为,尊重孩子的选择,引导孩子树立良好的品质。不要想当然的认为,做家长的都是为了孩子好,放到平等的角度看待问题,我们会发现平时注意不到的细节。

我是奶油妈妈,每天分享科学育儿知识,关注我,让你不打不骂教出好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