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学好董氏奇穴(二)—兼谈《杨维杰针灸思路十要-董氏奇穴十翼》

 简单男人888 2022-11-03 发布于广东

图片

董氏奇穴-阳光老师和杨维杰合影

如何学好董氏奇穴(二)——兼谈《杨维杰针灸思路十要-董氏奇穴十翼》

二、从载体,从针灸学观点切入从载体切入,可以看一些「注」解或析「疏」,赖金雄师兄的《董氏针灸奇穴经验录》与我1980年的《董氏奇穴发挥》都是发挥穴位的书,都不能算是注。

有人要我为奇穴做注写疏,「注」「疏」两个字的意义要先搞通,中国文化有一个特点,历代研究经典的方式有「经」、「传」、「注」、「疏」等形式。对「经」的解说为「传」,如《周易大传》。

「注」也是解说「经」的一种形式,是对「经」逐章逐句的解释,如东汉郑玄作《周易注》,魏.王弼做《周易注》,近代高亨做《周易古今注》等。

「疏」是对「注」的「注」,给「注」再作「注」,成为「疏」,例如王弼作《周易正义》,之后晋韩康柏作注,唐孔颖达作疏,清.王夫之也曾作《周易稗疏》。也就是说先要有「注」,「注」中「注」才是「疏」,否则文不对题,就会闹出笑话。

作「注」要有相当的实力,作中医临床书籍的「注」,就要有更多的临床实力,少说也要有十年八年的临床经验吧,写「疏」更要加倍,大概二十年的临床少不了吧!

过去我有些学生要写董氏奇穴「注疏」的书,因医学书牵涉到生命,不能急着出书,都被我劝退了,现在有几位学生奇穴临床都超过二十年或更多,不久就会有几本第二代真正与临床结合的奇穴书籍要出版了。

其实我虽未写注疏,但已注解的很清楚,也析疏的很明白。1990《董氏奇穴针灸学》,加入了用穴的原因,属「注」的范畴,2003年之《董氏针灸奇穴学讲座》系对《董氏奇穴针灸学》进一步的解析,就属「疏」的范畴。

此外研究董氏奇穴可以从原书没有,而其他人发挥的,包括穴位主治、原理、治疗等入手,这种学习研究法是从董氏奇穴的整体针灸学出发。包括了穴位学、原理学、治疗学。这是进一步学习及研究董氏奇穴的较好方法。

不过其他师兄弟有发挥增补的只有赖金雄师兄一位而已。也仅有主治而已。至于原理及治疗,只有维杰的书中才有。

我最先于1980年经历十年十万人次临床总结写出《董氏奇穴发挥》,1990经历二十年二十万人次临床总结写出《董氏奇穴针灸学》,及2003经历三十年三十万人次临床总结写出《董氏针灸奇穴学讲座》,经过了三次较大的增补升级更新。

这里就以我2003年为止出版之《董氏针灸奇穴学讲座》书籍为准(其他更多至2013年底,仅在上课讲授的,尚未出版的暂不讨论),从个人在穴位、原理、治疗三方面的心得与发挥谈起。

(一)穴位学方面      穴位学的学习,除从前述原有的基本的个别体系:五行、五脏、经络、手法、老师之基本主治之外,可以将我个人研究发挥增加的主治加入研究应用,这是我历经三十多年三十万人次以上的临床经验的累积心得,这个可以节省读者不少的学习时间。

此外可以以我书中的全彩照片对照学习,维杰的奇穴著作对于穴位皆有详细解说,并且是第一位详细标图用彩色照片刊出穴位者,有图对照更容易学习。

董老师1973年版《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原书穴位所列的主治,扣除前胸后背部位以刺血为主的穴位,总共之原主治项目共815项,维杰根据自己思路增补主治457项,增补之项目超过一半。

纵然加入前胸后背(后背97项前胸23项)的原主治120则935项计算。则杨维杰根据自己思路增补主治的457项,仍达原主治815项的百分之四十九。也就是说目前《董氏针灸奇穴学讲座--穴位学》中,三分之一之主治系杨维杰增补者。而维杰增补之主治项目的实用性及应用时机皆较董师原主治为多,甚至占常用分量的七八成。

拿掉杨维杰增补的主治,董氏奇穴的实用性将如何,大家可以自己思考。以下就以《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中的一一二二几个常用穴位董景昌老师之原主治,及杨维杰《董氏针灸奇穴学讲座--穴位学》补充发挥之主治做一比较,即可一目了然。

1.木穴:董老师原有主治:肝火旺、脾气燥。杨维杰补充发挥:眼睛发乾、眼易流泪、流鼻涕、鼻蓄脓、鼻塞、手汗、出汗、感冒、感冒流涕、手皮发硬、手掌皱裂,手皮肤病、富贵手、吹风则痒之皮肤骚痒。(维杰按:董老师之主治原仅有「肝火旺、脾气燥」之主治原则,没有治病事项,维杰另外发挥增补为实际病症病位的应用14项)

2.五虎穴:董老师原有主治:治全身骨肿。杨维杰补充发挥:脚跟痛、脚痛、手痛、鞬鞘炎、板机手、类风湿关节炎、手指痛、足趾痛酸、脚踝、脚背酸痛。头痛、肺炎咳嗽、瘰疬、扁桃腺炎。(维杰按:董老师原主治仅有「治全身骨肿」。维杰另外发挥增补为实际明确病位的应用14项)。之后又对五虎一二三四五穴,分别介绍了各自的作用。

3.重仙穴:董老师原有主治:背痛、肺炎、退烧、心跳、膝盖痛。杨维杰补充发挥:肩痛、颈痛、落枕、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痰稠不易咳出,子宫瘤、卵巢炎。胸痛。(维杰按:董老师原主治有4项。维杰另外发挥增补更为常用的应用9项)

4上白穴:董老师原有主治:眼角发红,坐骨神经痛、胸下(心侧)痛。杨维杰补充发挥:腰连背痛、肩背痛、治眼酸胀、易疲劳、患侧之手腕(桡侧)扭伤、颈痛(双侧并针)、脚无力。(维杰按:董老师原主治3项。维杰另外发挥增补更为常用的应用7项)

5.灵骨穴:董老师原有主治:肺机能不够之坐骨神经痛、腰痛、脚痛、半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骨骼胀大、妇女经脉不调、经闭、难产、背痛、耳鸣、耳聋、偏头痛、经痛、肠痛、头昏、脑胀。杨维杰补充发挥:脚难举抬(无力)、腹胀、小便不节(次数过多),小便痛、肘痛、鼠蹊胀痛、头晕、肩痛不举、食欲不振、脱肛、背痛、膝痛、腰痛、脊椎痛、听力不足、胸部打伤、慢性咳嗽、上腹胀闷。网球肘、脚根痛。脊椎骨痛(维杰按:董老师原主治17项。维杰另外发挥增补颇为常用的应用21项)

6.中白穴:董老师原有主治:肾脏病之腰痛、腰酸、背痛、头晕、眼散光、疲劳、肾脏性之坐骨神经痛、足外踝痛、四肢浮肿。杨维杰补充发挥::起坐之际腰痛之症。脊椎骨剌、急性腰扭伤、慢性腰痛、血压高、及前头痛、偏头痛、头晕、治肩周炎、肩背痛甚效,治落枕、治心后之脊间痛、治肋痛、治耳鸣及突发性耳聋亦甚效。

(维杰按:董老师原主治9项。维杰另外发挥增补更为常用的应用15项)我个人增补的主治多在常用穴中,谨以此六个穴而言,董老师原有主治共35项,维杰另外发挥增补了76项。

为什么我能发挥这么多的主治,首要当然是四十年不断的临床,数十万人次的经验累积,最重要的还是从一些个人研发及自创的原理出发,即余所研究历经四十年不断补充的理论,现称之为《董氏奇穴十翼》(详见后面原理学部分)。从主治入手,以董老师原有主治加上我的发挥增补,可以很快地进入比较实用的学习及应用阶段。可以节省读者十几二十年或更多的时间。

图片

(二)治疗学方面

    董老师只写过穴位学,没有写过治疗学,自己研读董氏奇穴,当然可以按照老师《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所列主治自行循穴治疗,但寻找时不免要花费一段时间,却方法往往只有一种,甚或找不到对应项目。

维杰在1990年的《董氏奇穴针灸学》中附上了治疗学,当时在前言中谈到「董氏奇穴原书,原仅有穴位部分,而无治疗学,系笔者追随董老师学习多年,并综合个人临床二十万人次之经验整理编写而成,其临床效果,多经验证,值得广泛发挥应用。」

所谓临床效果,多经验证,值得广泛发挥应用。」就是因为我编著的治疗学是我经验的累积与精华。而维杰的治疗学有许多是老师书中找不到的病种。是与时俱进随着时代进步的。

只要读者细心的将《董氏奇穴针灸学》与老师《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的主治对照一下,就会发现我写的治疗学中,八成以上的治疗用穴不是老师书中有的,而是维杰加进去的,基本上可以算是是我自己的应用法。

这里面我保留了奇穴原主治最有效的部分,一些董老师奇穴学中的主治项目并未放进去,而以更有效的自己经验穴位替代,有些在老师当时治疗效果并不是很好的,我则以自己以后二十年的的改进经验加了进去,把最好的献给大家,为了发扬奇穴,当然是要拿出最好的。

1990年之后的十余年临床病患更多,经验更丰,2003年之《董氏奇穴讲座—治疗学》出版时,临床已达三十万人次之经验。又增加了一些治疗项目及效穴,且谈了不少验案。

目前有些人要还原董氏奇穴,说脏腑别通、体应针法、对应针法等原理不是老师原来的东西,应该还原。我也乐得在这里把《董氏奇穴讲座—治疗学》还原改为《杨维杰针灸治疗学--董氏奇穴应用》(当然还会有《杨维杰针灸治疗学--十四经应用》)。

即以现在的《董氏奇穴讲座—治疗学》治疗学来看看,为什么治疗学比原理学更需要还原。这里仅从《董氏奇穴讲座—治疗学》的前两个病症的治疗取穴来看看,就可知道原因了。

(二之一)头痛   

1.大白穴甚效,配中白或叉三穴更佳。

2.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并针肾关,留针四十五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治慢性久年头痛甚好。

3.针灵骨,立可缓和疼痛。

4.背部五岭穴点刺,亦可立止头痛。

5.太阳穴刺血最特效,久年头痛轻则一、二次,重则三、四次痊愈。

此就上述五项治疗略作分析:董师景昌原有治疗:4.背部五岭穴点刺,亦可立止头痛。

维杰按:五岭穴在董老师原有主治中本就有头痛一项,董老师喜欢在背部点刺,有时轻症头痛亦在背部五岭择穴点刺。

维杰个人发挥治疗:

1.大白穴甚效,配中白或叉三穴更佳。维杰按:此为杨维杰个人发展,此法治疗各种头痛皆有效,最为简单且效果卓著。

2.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并针肾关,留针四十五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治慢性久年头痛甚好。

维杰按:侧三里穴、侧下三里穴在董老师之原有主治系:牙痛、面部麻痹。并没有头痛,此系杨维杰所加。

3.针灵骨,立可缓和疼痛。

维杰按:灵骨穴在董老师原有主治只有偏头痛、头昏、脑胀。没有头痛。此系杨维杰所加。

5.太阳穴刺血最特效,久年头痛轻则一、二次,重则三、四次痊愈。

维杰按:这是维杰个人发展,虽然听过老师的太阳刺血,但从来没有看过老师在太阳穴刺血。

小结:上述五项,只有第四项背部五岭穴点刺,是董老师的用穴。其余为杨维杰经验发展。其中以第一项,针大白穴配叉三穴,简单而有效。效果方面最特效的则是太阳刺血,往往多年痼疾一次痊愈。这里五项治疗,董老师的用穴只有一项,杨维杰经验发展了四项,且更实用有效。

(二之二)偏头痛

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效果佳。

2.针中九里〈风市〉,效果亦佳。

3.三重、四花外穴点刺出血,亦可立止疼痛。

4.太阳穴部位疼痛,针门金甚佳。

5.太阳穴点刺特效,久年偏头痛轻则一次,重则二、三次可愈。

6.水曲穴。

此就上述六项治疗略作分析:

董师景昌原有治疗:

3.三重、四花外穴点刺出血,亦可立止疼痛。

维杰按:三重穴董老师原有主治系:甲状腺肿大(心脏病引起)、眼球突出、扁桃腺炎、口歪眼斜(面神经麻痹)、偏头痛、痞块、肝病、脑瘤、脑膜炎。其中有偏头痛但此处是刺血,较老师原治疗效果为强。

四花外穴董老师原有主治:急性肠炎、牙痛、偏头痛、脸部神经麻痹、肋膜痛。三重穴及四花外穴皆有偏头痛,这是老师的用法。

维杰个人发挥治疗:

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效果佳。维杰按:侧三里穴在董老师原有主治系:牙痛、面部麻痹。没有头痛。也无偏头痛。此系杨维杰所加。

2.针中九里〈风市〉,效果亦佳。维杰按:董老师中九里穴之原有主治:背痛、腰痛、腰脊椎骨痛、半身不遂、神经麻痹、脖颈痛、头晕、眼胀、手麻、臂麻、腿痛、神经无力。没有头痛。也无偏头痛。此系杨维杰所加。

4.太阳穴部位疼痛,针门金甚佳。

维杰按:门金,董老师原有主治:肠炎、胃炎、腹部发胀及腹痛、盲肠炎。没有头痛,也无偏头痛,这是维杰个人发展之疗法,极为有效,基本上是针入即不痛。

5.太阳穴点刺特效,久年偏头痛轻则一次,重则二、三次可愈。维杰按:这是维杰个人发展,从来没有看过老师在太阳穴刺血。

6.水曲穴。维杰按:水曲穴在董老师原有主治系:腰痛、四肢浮肿、腹胀、颈项神经痛、妇科子宫多病。没有头痛,也无偏头痛。此系杨维杰所加。

小结:上述六项,只有第三项3.三重、四花外穴点刺出血,是董老师的用穴。其余为杨维杰经验发展。其中以第四项太阳穴部位疼痛,针门金甚佳为最常用,且可立止偏头痛。效果方面最特效的则是太阳刺血,往往多年痼疾一次痊愈。这里六项治疗,董老师的用穴只有一项,杨维杰经验发展了五项,且更实用有效。

由上来看,学习董氏奇穴的治疗学,维杰个人所着所列之治疗学,实为最可借鉴之治疗学。

图片

(三)原理学方面知道穴位如何有效,就会有信心的使用,就知道如何再发挥效果,这就要探索找出原理,或赋予穴位一些原理的说明。原理的探索创立是一段比较困难的过程,是一个比较高的层次。这是研究奇穴穴位经过千锤百炼提出的思维精华,是融会内经、难经、甲乙经、针灸大成等经典心得的发挥。

这方面的学习,主要从我所加诸于奇穴的十大原则方法来切入,其中多项是我的首创研发,由于这些方法及理论用以铨释奇穴,才使其由董氏针灸奇穴学变成一个庞大的系统---董氏奇穴针灸学。

此中有手法、作用、穴理为实用,现已流行世界,被称为《董氏奇穴十翼》,简称为《奇穴十翼》,因为也可以用于发挥十四经穴,所以有称为《杨维杰针灸思路十要》的。

《奇穴十翼》的基本内容,在维杰个人的著作中,及个人站点的一至十七回的《针灸答问》中皆有详细刊述。至于深层的内容,散见于我的一些讲座的讲义中,这里再简单叙介一下其内容:

1.太极全息定位:从「一物一太极,一处一太极」之全息观之思维出发,个人以一、大太极(肘膝太极)。二、中太极(腕踝太极)。三、小太极(头面、四肢、手部及掌部之局部太极)四、微太极立论。

能够全面铨释奇穴的位置布局分布,并分析其作用,更进而研创许多同董氏奇穴系统一致的奇穴,维杰之太极观与一般之太极全息观不同,外间之全息观系一个小人趴在某一部位。

个人之太极全息观则系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太极观。系以活动中枢、元气中枢为主的一种太极观。

以此方法很容易合理解释:总枢穴及水愈穴为何老师之解剖皆写入丹田神经,也从而可知膝上的失音穴及十四经手腕后的灵道穴、通里穴治疗音喑的穴位分布及原因。

太极全息定位不但分析奇穴之分布极为实用,分析十四经经穴也颇为实用,例如四总穴歌,用太极定位分析马上就知道分布由来。

以此原则发现的奇穴,也就可列入董氏奇穴衍生系统,如个人发现的奇穴小节穴,治疗脚踝痛,疗效之高之速,是没有其他穴道可与之比拟的,其他次白、内白、手门金穴亦皆如此。太极全息定位及三才定位的交会区,就能解说董氏奇穴倒马(区位)取穴的原因。

2.体位应用针法:简称体应针法,体应针法包含「体与体之对应」,及「体与脏之对应」,「体与象之对应」是解说董氏奇穴部位分布,体表五体皮脉肉筋骨应用之最佳工具及原理法则,也是我个人为解说董氏奇穴应用,建构的核心思维体系之一。

早年最先在《黄帝内经》中找到其刺法渊源,有称为「刺五体法」者,目前虽也能看到些零星的应用经验,但整体性全面性的论述并不得见。

我受内经启发,综合个人经验,将理论与临床进行了深入研究。将其称为「五体体应针法」,简称为「体应针法」。哂渺栋l挥董氏奇穴的应用极为实用。虽说受内经启发,但有自己的特色,与内经之刺法有显著不同,而更为实用。

内经之重点在层次及深浅分别为皮、脉、肉、筋、骨五个层次,而且是局部刺,也就是:《灵枢‧官针》说的:“半刺者,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

这种刺法,约针半分,不能深刺,刺至皮分治皮,“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此

种刺法,达于肌肉之间,刺得较深,然后提到(或上下)各斜刺一针,成“个”字或竹叶形。合谷之意,乃指“肉之大会处”而言,并非指合谷穴。

“输刺者,直人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此种刺法,比关刺深,直刺达骨,可缓解骨及骨间深部疾患压迫所引起的疼痛、麻木、痿痹等证,适用于骨刺、软骨炎等。

我个人研创之「体应针法」重点则在部位之应用,即:以骨治骨;以筋治筋;以脉治脉;以肉治肉;以皮治皮。并且是利用董氏奇穴远处刺,又可以五体治五脏。

(详见拙文《体应针法与内经官针篇刺法之比较》)我也以此法则用十四经穴远处刺,效果极佳。

3.对应平衡思维:这是治疗及取穴的一种方法,最早有

(1).九大对应:对应取穴法之对应,我将其分为九大对应法,即等高对应、手足顺对、手足逆对、手躯顺对、手躯逆对、足躯顺对、足躯逆对、上下对应、前后对应等九种,其中手足顺对、手足逆对、手躯顺对、手躯逆对、足躯顺对、足躯逆对等,这是大太极的衍伸,在易学思路太极篇中有详细论述。之后又有几种对应,如

(2)部位对应:另外我个人从手足穴位排列的的部位对应中找到对应互补穴位,以此思路来探索董氏奇穴,可以发现董氏奇穴手足部位的穴位分布的五行排列有对应关系,就如同开合枢一样在相关的部位(也可说是经络)功能作用是一样的,善于在其间应用即足以调治全身。根据此一思路,我也发现补足了几个穴位。

(3):体位对应:穴位有皮脉肉筋骨的体位对应,治疗时可根据疼痛部位所在为皮脉肉筋骨,而选择位在皮脉肉筋骨的穴位治疗。这个在我的体应针法中有详细说明,此处不再多赘。

(4)冲合对应:十二时辰六冲之间互补对应,肝与小肠对应,用小肠经之肝门治肝炎,…。大肠与肾对应:脾与三焦对应。可有更多举例。

(5).区域对应:将太极之重合部分联系,即可为大部位区域对应。与区间取穴及倒马取穴有关。

4.脏腑别通思维:这是铨释穴位主治及作用原理很好的理论工具。脏腑别通原称脏腑通治,首见于明‧李梴《医学入门》,引自《脏腑穿凿论》。

然后清唐宗海重复一样的话,同样也没有方药更无针灸,有说等于没说。

原文是「心与胆通,心病怔忡,宜温胆为主,胆病战栗颠狂,宜补心为主;肝与大肠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经为主;脾与小肠通,脾病宜泄小肠火,小肠病宜润脾为主;肺与膀胱通,肺病宜清利膀胱水,膀胱病宜清肺气为主;肾与三焦通,肾病宜调和三焦,三焦病宜补肾为主。」。

既说通治,当然有其相通的路径,唐宗海《医经精义》中虽然有解说,但仍然是气化为主,且李唐二人并未探讨及涉及其源流,对于胃与包络是否相通并没有交代。

最早我于1973开始发挥五脏别通用于针灸,首先即用内关治膝痛(因为胃经通过膝部膝眼之犊鼻穴)特效,治胃病亦甚效,又以足三里治心脏病甚效,使我进一部做了胃与包络通的连系研究,补足了胃与包络通而改成脏腑别通。

1975年公开于著作《针灸经纬》,1980再写于《董氏奇穴针灸发挥》之中,1990年版董氏奇穴中开始全面用于解说董氏奇穴。

2000年探源其与内经开阖枢之关系,并以开阖枢解释脏腑别通,2004年探源与易理之关系,更进一步以易经解说脏腑别通。

这个别通确实有相通之路径,详见下一章节(不是某位不懂经络的师徒说的,全身都通,那就不需认识经络,不需认识穴位,随便针一针,就能治全身病了)。脏腑别通也能够被应用于十四经穴,极为实用。

文源 医痴 2020-08-16 05: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