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几万元的血泪教训,我的基金购买变迁

 草容生 2022-11-03 发布于重庆

投资基金也有好几个年头了,和股票一样慢慢用真金白银去市场中摸索学习,不断的进化,

第一阶段:2020-2021集中持仓,看过往业绩,看投资年限,不看规模,大买明星基金经理

刚开始买基金是2020年,那时正处于基金牛市,看到的时15年一基朱少醒,大白谢治宇,坤坤张坤,医药女神葛兰,交银三剑客王崇,陈浩,何帅,闭眼买入都能大赚。

然后根据投资的年限,以及过往业绩进行筛选,那时候买了5只基金

谢治宇:兴全合润混合

张坤: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

朱少醒:富国天惠成长混合

王崇:交银新成长

何帅:交银阿法尔核心混合A

轻仓买入,随着市场的上涨慢慢加仓,这一阶段自然是赚钱的。

第二阶段:2021—2022:在之前的持仓上分散持仓,适当关注规模,挖掘其他明星基金经理

2021年牛市褪去,牛市中明星基金经理规模大幅度膨胀,那时候规模少于100亿都不好意思出来说话,500亿以上数不胜数,千亿也有不少。随着规模的膨胀可以明显的感觉自己持仓的基金经理业绩下降,显得有些吃力。

所以为了保持收益,又去挖掘了其他基金经理。工银袁芳,易方达张清华,林森,中欧周蔚文,周应波。

清一色依旧时明星基金经理,且规模不少,但比之前持仓得基金经理规模少了一点。这个时候适当的关注了规模,限制在100亿左右。

进行筛选后买入

袁芳:工银文体产业股票A

林森:易方达瑞程灵活配置混合A

周应波:中欧时代先锋混合

买入不久后,周应波,林森先后离职,公募转私募,而这两人管理的基金也选择卖出,造成不少亏损。

截至到2021年底,虽然持仓基金是赚钱的,但这是基于过去两年的基金牛市,属于Beta收益,可能和基金经理本身的能力并不太大,加上在高位的大幅度加仓,也为2022年的大幅度亏损埋下了基础。

但这个时候至少知道了和股票一样,大热的股票不能买,同样的大热的基金也最好不要碰,大热意味着很多人买,意味着基金经理规模会急速上涨,资本市场遵循这7亏2平一赚的原则,肯定是不支持大多数人赚钱的。

第三阶段:2022年至今,挖掘小规模黑马基金,尽可能减少持有大规模基金的占比,同时大幅度分散。

今年随着市场的下跌,规模大的基金受限于规模不方便调仓,业绩大幅度下降,个人也清仓了不少以前的老基金,上面买入的基金目前仅剩

王崇:交银新成长

何帅:交银阿法尔核心混合

袁芳:工银文体产业股票A

其他皆已清仓,无法背靠大树乘凉,只能自己去挖掘规模小,尚未被大度宣传的但业绩不错的基金经理。同时关注Alpha,看看过去的超额业绩形成是基金经理的能力还是市场本身的原因。于是就形成了我现在的持仓。

文章图片1

个人分散持仓的目的就是希望做到比沪深300的的回撤波动更低,同时做到跑赢沪深300,2022年开年至今,手中的基金持仓从跑输沪深300到现在逐渐跑赢沪深300,目前相对来说处于非常舒服的一个阶段。

我的持仓中并没有任何的行业基金和指数基金,不买行业的基金的原因是因为个人觉得自己能力有限,研究不透一个行业,就和投资股票一样,这种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基金经理去做,同时目前主动基金经理还是能跑赢指数,所以不需要买指数基金,如果有一天指数跑赢了主动基金,到时候再做另外的打算。

虽然说第一第二阶段都是赚钱,第三阶段在亏损,并且持续扩大,但却比之前的持仓持有的更安心了,2015年牛市入市以来,赚钱的年份也就那么2-3年,其中新股收益还贡献不少,2021年好不容易做回盈亏平衡状态,还没享受盈利的喜悦,2022年就一夜回到解放前,且亏损越来越大,但相比之前的夜不能寐,现在却很安心,能明显的感到自己进步,对持仓有底,这应该是一种比较舒服的一种状态了,所以说投资看起来没有门槛,但其实门槛非常高。

#基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