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立宜:用残疾的肢体为农村老人撑起一片蓝天

 乡土天下 2022-11-03 发布于广东

文/ 缪光桥   陈胜乔  首发/ 狐说天下

腊月二十九日,过年前一天,走在邵东县城街道上,随处可见行色匆匆急欲归家的人们。

在百富广场社区,有一间挂着“邵东县老年护助协会”牌子的办公室,屋里有一位肢体残疾的中年男子双腿蜷缩坐在轮椅上,抬头望向门外的天空。

天色阴沉,北风正紧,像要下雪了。

“喂,老胡,今年村里的孤寡老人都安顿好了吧?”残疾男子给人打电话。

“老谢,请你放心,这几天我和村里的志愿者已挨个看过她们了,保证她们不会冻着饿着。”

“那就好,辛苦你们了。”中年男子放下电话,扭头对身旁的妻子说,“老胡他们做事靠谱,村里的老人有他们照顾能放心。”

在邵东县,很多人认识这位叫“老谢”的男子。他叫谢立宜,邵东县黑田铺人,一岁半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手脚严重萎缩,坐立不稳,肢体一级残疾。但他身残志坚,在没上过一天学的情况下,依靠自学精通家电维修技术,热爱创造发明,拥有多项技术专利;并且富有社会责任心,担任邵东县老年护助协会会长。那个他在电话里喊作“老胡”的人,叫胡度安,是黑田铺著名慈善人士,一个人承担整个黑田铺孤寡老人的护理费,被誉为“老人的贴心人”,担任邵东县老年护助协会副会长兼黑田铺总站的负责人。

谢立宜现在成了“名人”,不仅因为他是很自强的残疾人,更因为他在全国首创了一种叫“处处安”的新型养老模式。这种养老模式的特点是,通过动员同一社区(村或居委会)的独居老人加入,在家门口实现养老“互帮互助”。这种互助养老模式灵活多样,根据不同情况,志愿者可以在家、在医院或者在敬老院展开服务;从护助方法来说,可以全天候贴身照顾,可以只送饭菜,也可以只负责换洗衣物,所以当地群众将这种新型养老模式冠以“处处安”的美誉。

中国社会快速老龄化,长期执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和快速推进的城市化,使越来越多的老人被迫空巢生活,无法得到子女陪伴照顾,近几年全国各地不断发生独居老人去世多日才被发现的案例,包括一些老人无法忍受孤独和病痛折磨自寻短见。谢立宜开创的“处处安”新型养老模式,给晚景凄凉的独居老人带来曙光。

自2015年开创“处处安”养老模式以来,谢立宜先在自己的老家黑田铺试验,得到胡度安等爱心人士大力支持。在老年护助协会成立时,胡度安主动向协会捐助5000元。截至2017年底,协会已组建了52个独居老人护助站,每个护助站10个志愿者,加上邵东县老年人护助协会志愿者40人,共560志愿者为全镇老人服务。自2015年至今,护助协会的志愿者共开展护助100多人次,并给10多位独居老人做了临终护理。

谢立宜开创和推动的“处处安”养老模式引起广泛关注,人民网、新华网、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网、央广网、湖南卫视、邵阳日报等一百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了他的事迹。

除了身残志坚,开创“处处安”养老模式,谢立宜还有哪些故事呢?笔者通过采访,力图向大家展示一个全面、多姿多彩的谢立宜。

谢立宜,生于1967年,老家在邵东县黑田铺乡建中村二组。黑田铺地处邵阳至长沙的古官道上,自古地灵人杰,经济发达,革命先烈谢伯俞,原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广州军区政委张国初出生于此;民国著名狠人、誓死忠于蒋介石的国民党63师师长、中将陈光中(陈桂生)也出生于黑田铺境内的双泉铺。那里还有邵东最古老的四大书院之一的资东书院,流传着贺金声、谢伯俞、匡互生、谢金潘、徐君虎等为振兴中华而在此学习或战斗的英雄事迹。

谢立宜没有上过一天学,但从小听父母讲述乡贤的故事,为了获得知识,他破指滴血立志,靠用父母给的零花钱“贿赂”同院子里的小伙伴学会汉音拼音识字,用字典做工具书,自学了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的部分课程和家电维修技术,获得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中级技能资格证书》。

从1987年开始,谢立宜离家带徒开店,独立谋生。虽然父母早逝,房子也已倒塌多年,但孤苦漂泊的窘况没有摧垮他的意志,他带着连坐都坐不稳的病残之躯,在20多年无房、无业、无低保的四处流浪生活中研发了节电开关、感应式节电烤箱、换洗两便报警套裤、换气防漏理疗报警裤等现代科技专利产品。 

过去20多年,谢立宜遭遇无数困难,但拒绝向命运低头,更拒绝接受施舍。他的事迹被湖南卫视报道后,县乡民政部门带着三万元扶助金到他家里来看望他,他在表达谢意后,当即将钱退回给领导。即使是对低保等自己完全够条件应得的救助,他也一概谢绝。他说,“残疾可为我吓退很多世俗的杂念,也是我必须前行的理由。”他给自己订了一个规矩,只能帮助别人,不能向别人索取。他认为自己的残疾只是躯体的缺陷,自己应该用智慧和毅力去创造财富,创造人生的价值。     

谢立宜在早年开电器维修店期间,将回收购买来的旧电视机修好,一台一台免费送给孤寡老人。过去20多年累计为残疾人、特困户、军人、教师及五好家庭等义务维修各类电器数千台次,为公益事业及四川灾区等义捐数万元。

2009年,谢立宜担任邵东县残疾人技能培训家电班首位主要授课老师,并当选邵东县残疾人自立自强互勉协会主席、会长。2010年5月,他代表邵阳残协带队到长沙与湖南日报、孝基金、华声论坛联合举办为玉树捐款的活动。

2011年2月,谢立宜独自一人出资给邵东县自强自立互勉协会购买过年物质,到全县20多个镇慰问特困残疾人。还出资购买一百台收音机,送给邵东县各乡镇的一百位特困肓人。2014年4月,自费为黑田铺敬老院装修了澡堂,安装了浴霸。2015年3月捐资10万元用于启动邵东县老年护助协会,当选协会会长,并创立“处处安”新型养老模式。

生活中的谢立宜,除了自强不息,也有铁汉柔情、儿女情长的一面:

他在开维修电视机培訓班期间,招了一位姑娘给他做饭,时间一长,姑娘仰慕他的人品和才华,向他表白愿意跟他一起生活,但他担心自己拖累人家,几经思考,不但没有接受,反而借故把这位姑娘辞退了。姑娘临走时生气的哭着对他说:“放弃我,你会后悔一辈子。”面对姑娘的善意和曲解,谢立宜低头含泪,黯然无语。姑娘走后,旁人问他是何感想,他写了首诗:“几许无奈几许愁,一日不见如三秋;聚时脉脉幽无语,别时依依亦难留。”在谢立宜看来,别人的幸福自己可以用心去分享,但自己的痛苦则绝对不能让别人去承担。在给姑娘的最后一封信里他这样写道:“鲜花应该在阳光照耀下绽放!你是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鸟,应该在蓝天白云间翱翔。失去你我不会忧伤,在我孤单寂寞的时候,我会拨开窗帘,遥望远方,那里或许就有你——我曾梦想的天堂……”

另一件事是,2002年,疼爱他的双亲同一年接连去世。在父亲出殡的第二天,他挥泪成诗:“屈窘回家双亲迎,嘘寒问暖慰咛叮。春夏酣梦猝然醒,秋冬殭煞不期临。雏翼待丰巢先破,苗未成木飚折林。父母何急弃我去,留儿终日泪淋淋。”

正是因为父母接连去世,加上自己进入中年,让谢立宜开始思考农村独居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他希望通过开创抱团养老的模式,让独居老人安度晚年。

2015年邵东县老年护助协会成立以后,通过在黑田铺两年多的时间试点实践,紧急护助独居老人60多例,重伤骨折、脑梗心肌梗塞、传染病、瘫痪、癌病和临终护理等诸多高难度的志愿助理服务,解决了老人空巢孤寡老人和留守老人的后顾之忧。谢立宜的这一善举,感动了城乡的群众,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目前,在邵东县的牛马司镇、黑田铺镇、廉桥镇、界岭镇6个居委会,105个村和全县33个公立敬老院,都铺设了独居老人护助站,让无数老年人享受互助的阳光!让无数老年人拥有温馨的港湾。

近几年,谢立宜多次应邀至资东书院、黑田铺中学、邵东一职中、邵东特殊教育学校等多所学校做励志演讲,不仅展示残疾人少有的亮丽形象和人格尊严,更以博学多才的精彩人生和乐观进取精神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被广大师生誉为“坚强的丰碑,学习的楷模,当代的保尔柯察金”。

让人钦佩的是,在荣誉和掌声面前,谢立宜始终保持初心。

面对小编采访,他说,你不要宣传我,要宣传就请宣传“处处安”养老模式。他希望更多爱心人士加入老年护助协会。因为仅靠县政府目前给的那点的资助无法保证老年护助协会运转。

谢立宜表示,每个人都有老去的时候,他的愿望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推动下,“处处安”养老模式能在全国推广,让所有的独居老年人都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让他们离开人世时,多一些温暖,少一些悲凉。

本文编辑:令狐公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