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记忆】魂牵梦绕忆杨塘:往事如酒,历久弥香

 乡土天下 2022-11-03 发布于广东

本文作者:王山   编辑:陈胜乔

杨塘书院是我人生的第一个驿站,我在那儿学习、工作了二十多年。这个驿站尘封了我人生最闪亮的一页,也在我脑海里打上永难抹去的印记。时光如水,斗转星移,回忆当年在杨塘的往事,如品甘醇美酒,历久弥香。

一、深厚的历史底蕴,美丽古朴的校园

杨塘书院位于邵东市杨桥镇罗石峰南面一个座椅形的小山峦下,原杨塘大队的北端。书院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由晚清举人、做过上海道台的太平曾氏名人曾炳熙捐银洋两万元修建,最初叫曾子祠,主办私学。

1940年,书院更名为“会辅中学”, 乃取“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之意。1950年,会辅中学被邵阳县人民政府邵东办事处接收为公办学校,迁址佘田桥,更名为“蒸上中学” ,取校址在蒸水上游和“蒸蒸日上”两种含义。今邵东一中、邵东三中、邵东四中皆它析出创办。特别是邵东一中,一直奉杨塘书院(会辅中学)为正宗源头。不夸张讲,杨塘书院完全称得上是邵东现代教育的发源地。

邵东一中校园里的“会辅”校训碑

杨塘书院本部校址极好,前面是一个约二十公顷的小平原,平原四周被一串似珍珠般的小山峦环绕着。一条像玉带一样的小溪,静悄悄地流经学校右侧,再从平原中央穿过,消失在正前方两个小山峦的夹缝中。可谓来不见溪头,去不见溪尾。再远处,群山叠翠,连绵起伏。佘湖、连湖二山巍峨耸立在正前方。

杨塘书院最初是一座典型的中式传统建筑,总体呈“田”字结构。横三栋梯级缓缓升高,展显层次;以大礼堂为中心,左右一一对称,搭配和谐;教室、宿舍相间,走廊、过道互通,讲究实用。下雨、降雪,走遍校园任何一个地方,头不见水,鞋不沾泥。门、窗、柱、梁、栅栏、吊顶、过亭,全是朱红色,尽管岁月的风蚀,渐显淡浅,但仍不乏古色古香、可观可赏。整个校园结构严谨、布局合理、设计精巧,是一个近代难得的杰出的建筑代表作。

五十年前,书院大门前的塘基上,左右各两排白杨齐刷刷地矗立着,一直延伸到操坪。左右两口水塘边,几棵十几米高的柳树婀娜多姿,随风起舞。据说“杨塘”之名源自书院前的“塘”和塘边的“杨”树。杨塘公社、杨塘大队、杨塘铺又因“杨塘书院”而得名。

上世纪80年代的杨塘书院

每当你站在大门口,微风吹来,杨叶沙沙,柳条依依,塘水荡漾,稻浪翻波,群山展翠,蓝天飞彩。真是如锦如画。令人心旷神怡,如入仙境。

杨塘书院留在我记忆深处的有六处建筑:

一是石大门,又高又宽,雄伟大方。门槛石正面,两个座墩的三个侧面,龙、凤、仙鹤石刻浮雕,栩栩如生。

二是进大门走廊上方的戏楼,四个大圆柱擎起一个二十来平米的大戏台。戏台上方是八角穹形方形。左右是化妆间。当年聂国强、罗展云、刘积善三位老师,就在此台上演出湖南花鼓戏《补锅》,轰动校园,给师生们带来无穷的欢乐。

三是戏台前的大天井,天井里有两口水井,左井名“活水”,右井曰“蒙泉”。活水井可供二、三百人生活用水。井水清澈见底,鱼虾游动,一一可数。四是居中的大礼堂。

左图:老水井    右图:现水井

四个一个人难合抱的大圆柱,撑起上方两座大梁,以承载一百多平方米的屋面。整个礼堂可容纳三、五百人站立。学校的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

五是校园前后左右四个大天井。说是天井,其实是花园。天井里栽有几十种名贵花卉。一年四季鲜花开放,沁人心脾。左前天井有桂花、海棠;右前天井有香柚和苦桔,左后天井有石榴和迎春花,右后天井有石榴和紫荆花。石榴树四季开花,鲜艳夺目。八月桂花开放,香气扑鼻,满园芬芳。十月香柚挂满枝条,像灯笼、似火团,令孩童们垂涎三尺。

六是校园左侧有一栋两层高的小洋楼。洋楼砖木结构。骡子屁股状的屋顶。全是用实木做成的楼梯、楼面、栏杆、走廊。人在上面走动,“滴咚滴咚”地响,另有一番情趣。我们小时候有事无事在上面走走,十分舒服,其乐无穷。

杨塘书院内的桂花树和石榴树

杨塘书院是近代砖木建筑的杰作。可惜的是,昔日的楼台轩榭在疯狂的年代里被大拆大建,如今都被钢筋水泥结构的多层楼房取代了,难寻当年旧貌,真叫人惋惜和怀念。

二、历任校领导德才兼备,成绩斐然

杨塘书院建校最初的六十年,历任山长(校长)皆饱学之士,如探花(进士第二名)王龙文、举人曾廉、革命家曾伯兴等。最初的六十年里,虽然学生人数不多,但普遍素质高。杰出者如留学美国、曾在联合国秘书处任要职的尹梦龙,著名文史学家、韵文学专家羊春秋,著名化学家赵早香等,都曾在罗石峰上的杨塘书院本部求学。

近六十年来,改为初级中学的杨塘书院的校领导,我认为业绩最突出的是陈湘云、曾桐英、王守义三任校长。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初,正值文革中期,陈湘云老师在杨塘担任负责人(当时叫革委会主任)。一手抓教学,一手抓学农。他带领全校师生将操坪开垦成旱土,种植棉花;又从杨塘铺租借几亩田,种水稻;并将杨塘铺两个荒山头,开成梯土,种小麦和红薯;还喂养了十几头猪。教学和学农搞得轰轰烈烈,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杨塘学校是当时全县教育战线一面鲜红的旗帜。

最值得敬仰的是曾桐英校长。在她任职期间,学校秩序井井有条,校纪校风优良。

初冬时节,校园内香柚树上金黄的柚子还在枝条上晃悠,没有一个学生去动它一下。果子熟了,曾校长叫人摘下来。在周工作安排例会上,全校员工,你三瓣、我两瓣品尝着。

午睡,校园静悄悄的。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见。带小孩的家属自觉把小孩带到杨塘铺或杨塘大队部玩耍,不敢影响到师生休息。

曾桐英校长、王守义校长近照

我走上教师岗位仅一年多,母亲就患病逝世了。当时,家贫如洗,连办丧事都十分困难。曾校长知情后,送给我五十元钱,现在看来是个小数目,在那穷得叮当响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可是一份大礼。

母亲去世后,我节假日无家可归,常常住校。一次受寒感冒,几餐饭没吃。曾校长知道后,做一碗面条,加上葱姜,爬上二栋与三栋之间的五十七级石梯,送到我床前,我当时十分感动,说不出一句话。

曾校长工作细心、治校严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化娱乐生活极其贫乏。学校规定:杨塘、建胜、大石桥三个大队放电影可以去看,其它大队放电影必须请假。一次,大龙大队放电影,几个青年教师偷偷溜去看。被曾校长查晚办公发现了,将他们的门上各加一把锁。十一点多,他们回来了,见锁就明白是怎么回事,走到还在办公室等候的曾校长面前,毕恭毕敬地作检讨。

曾校长在杨塘任职期间,工作业绩显赫,教育教学质量优异。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初级中学教育教学隶属区文教管理。从恢复高考制度的1977年到曾校长离任的1984年,连续八年教学效果在佘田桥区名列前茅,有时甚至遥遥领先。

七七年杨塘中十四、十五班,七八年中十六至十八班,七九年十九至二十三班毕业,升学率都超过百分之二十。佘田桥区当时的升学率在百分之十左右。八零年初中二年制改为三年制,全乡的复习班办在杨塘,升学率达百分之四十多。

曾校长在杨塘任职期间,外校、外乡、外区,甚至是外县慕名前来取经的常常有。区文教、县教委多次在杨塘召开现场会。那时,在杨塘工作的教师,倍感骄傲和自豪。

王守义是一位在杨塘工作时间最长、任职最久的校长。他在杨塘工作近四十年,把一生的心血和精力献给了杨塘。我佩服他的是:做事扎实、稳重,有恒心、有毅力。能欣赏别人的长处,可包容别人的缺点。他的工作业绩,名震全县。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中学生源越来越少;通过教师拔优进城后,农村中学师资力量越来越弱。在这样的背景下,杨塘书院仍连续十二年进全县五强,其中五年为全县第一。

三、尽职尽责的教师,亲如一家人的同事

我在杨塘书院工作多年,先后相知过一百多位同事。大家除了在教学上尽职尽责,生活上互帮互助,亲如一家人。

我至今记得,周仲琳老师在杨塘任教,已年近五十,家里负担重,爱人生病不能做家务。他每天上完班步行十多里路,回到远大大队家里,连夜做完家务,天未亮回学校赶到晨操。从未迟到早退,数年如一日。

王燕喜老师为加深学生的认识,挽起裤管,打着赤脚,提一蔸被二化螟虫蛀萎的稻苗走上讲台。

教导主任曾仪容老师眼中含泪,用悲痛的声音,朗读课文《收租院》。

曾中谦老师手拿教学三角板,从黑板旁退到门口,演示平行线永不相交的原理。

曾仪容老师、曾中谦老师近照

曾益群、曾志斌、申翠英、王爱青一起在礼堂舞台上跳拥军秧歌舞。

曾志斌老师模仿中央台播音员,用沉重悲痛的语调,报道毛泽东主席逝世的消息,全场师生泪盈眼眶,有的甚至哭出声来。

全校老师组织一千多学生在校园里搞大型游艺活动:讲故事,猜谜语,对对联,出题做答,填词赋诗。

我还记得,刘临之老师退休后,在杨塘生活过20余年。无亲人在身边,遇上发烧感冒,全是同事们照顾。我多次遇见曾中谦老师给他送水送饭,用热毛巾给他擦身子,倒热水替他泡脚。关怀胜过亲人。

王春良老师和王爱青老师结婚时杀了自家喂养的两头猪,因此被公社党委开除了民办教师资格。全校教师罢课到公社上访,终于迫使公社党委取消了开除民办教师资格的决定。

我更记得,1988年,我改建房屋,需八吨水泥。当时水泥紧俏。申建国老师设法弄来指标,将八吨水泥直接送到我家。

岁月烙下的印痕,历史摄下的镜头,清晰而又模糊,肤浅而又深邃。牵动我的魂魄,萦绕在我的脑际。

四、往事虽已成记忆,杨塘精神传千秋

写作此文时,我在不断思考两个问题:

一、杨塘书院论交通、生源、师资,远不及佘田桥、火厂坪、廉桥等中学,更不要说市区的中学了。但为什么它的教育教学成果能与他们媲美,甚至超越呢?愚以为,答案是一代又一代的校领导和教师发挥了杨塘精神——求实、勤奋、顽强、博学。

二、杨塘书院是一座有近120年历史的老学校,按理讲,它的历史价值和对邵东的贡献,远高于同在杨桥的荫家堂。然而,荫家堂早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获巨资修缮,杨塘书院至今却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都不是。对此,真叫人难受。

杨塘书院今天的境遇,或许因为与初建时比,已面目全非,不符合文物保护。这不禁让人反思:要是人们当初不对它大拆大建,而是妥善保护至今,那该多好啊!惜乎一切无法改变。

杨塘书院老照片

虽然如此,我们仍要重视对它进行保护,特别是传承精神。例如由政府出资或发动爱心人士捐款,在校园内建立高标准石文化物,以墙、碑、浮雕等图文形式传承书院的历史。

文物的价值在于时间。今天的建筑,若干年后,就变成了文物。

两点寄语

邵东一中曾庆元老师曾写了一篇叫《百年书院话杨塘》的文章,其中讲到“形”与“神”的观点,我十分赞同。我有如下两点想法:

一、杨塘书院的“形”基本上不复存在。古井、桂花树、石榴树、柚子树等残存的古迹拜托现任校领导好好维护,千万不要再任意杀戮,留给老杨塘人一点念想吧。

二、杨塘书院的“神”——书院文化、杨塘精神,但愿新一代杨塘人传承发扬,不辜负老一辈杨塘人的期望。

特别说明:本文原标题为《魂牵梦绕忆杨塘——献给杨塘书院建校120周年》,现标题为编辑所改。

附:「乡土天下」坚持独立、理性,心存善良和敬畏,用朴实的语言描述乡土历史人文。长期坚持原创不容易,如果文章引起共鸣,敬请留言分享思想,以鼓励作者写作。

作者简介:王山,邵东市杨桥镇书院村香荷堂人,1954年出生。杨塘书院中五班毕业。曾在杨塘书院任教18年。在杨桥中心学校任校长13年。2015年退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