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邵阳进士人数统计:李刘二姓遥遥领先,肖周王唐车次之,胡曾杨等随后

 乡土天下 2022-11-03 发布于广东

……

本文由乡土天下发布,原创保护

作者:陈胜乔

最近,我写了两篇文章分别介绍古代邵阳人考秀才和考举人有多难,并向大家介绍了清代老邵阳县各姓中举人数排名情况(如想详细了解相关情况,看完本文后请在末尾点击两篇文章的链接阅读),今天再给大家介绍古代邵阳人考进士的情况,重点介绍在1300年科举中,大邵阳地区(含三区二市七县)有一共多少人考取进士和各姓考取进士的人数及简介。

众所周知,封建科举最高等级考试是考进士,它是全国各省的举人集中到京城参考。如果说考举人是学霸与学霸之间的对决赛,那么,到了考进士这一关,完全称得上是火星撞地球,胜出者万众瞩目,集万千荣耀于一身。

以明清为例,这两朝一共举行了201科进士考试,每科参考的举人在5000-7000人之间,201科共录取51442人,平均每届录取人数约256人,录取率约为5%。要知道这是全国的举人PK的结果,是精英之中选拔精英,每一届的录取人数,按今天的省级行政区计算,意味着平均每个省不到10人;如果按地级市计算,平均不到1人(中国目前共有293个地级市,包括15个副省级城市,不包括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每届进士考试,平均每个地级市最多只有一个人能考上,你说这竞争激不激烈?

由举人考上进士,个人命运从此翻篇。因为进士考试最后一关的殿试是皇帝主持,所以考上了就是天子门生。按明清制度,进士分三甲(三等):一甲3人,第—名叫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其余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一甲进士入翰林院,任修撰、编修,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记录朝廷日常大事等,相当于是皇帝的秘书,官职虽只有从六品和七品,但升迁很快,前途无量;二甲进士优秀者可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先在翰林院内学习,之后再授授六部给事中、主事、中书舍人、行人、太常博士、国子博士等官,成为中央干部;普通二甲进士和三甲进士通常授地方府推官、府同知、县令、县丞等官,相当于现在的处级干部。

…… 

因为进士站在科举的金字塔尖,数量极稀少,加上从此出仕为官,是学而优则仕的典型,能直接改变个人和家庭的地位和命运,所以在古代,一个家庭一个家族,要是出了一位进士,那简直就是祖坟冒青烟,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那么,我们邵阳市从古至今一共出了多少位进士呢?具体到每个姓氏的情况又是怎样?为弄清这个问题,笔者查阅道光宝庆府志、光绪邵阳县志,以及当代钟孝慈、王秀、邓星亮、李赐林主编的《邵阳文化》等书籍和邵阳文史爱好者撰写的文章,得到的数据是:邵阳市在历史上一共出了115位进士,他们分布在50个姓氏当中,其中:李氏进士最多,有15人;其次是刘氏,有10人;再次之是肖、周、王、唐、车,各姓皆为5人;之后胡、曾、杨各姓皆为3人;其余40姓分别占1~2人。

有个事须说明一下:本文后面的邵阳进士名单,对各位进士的简介,因源头资料对多数人只注明了他们是哪个县的人,没有具体到乡镇一级,为此,我广泛查证补注,但仍然有一部分人的情况无法弄清,只好依据源本只记载到县。对此,大家须知,民国以前的县普遍大于现在同名的县。例如老邵阳县的区域包括今天的邵阳市三区和邵东市,以及邵阳、新邵、隆回的大部分;老武冈州包括今天的武冈市和洞口县,以及隆回等县的一部分。如果某位进士的简介中说他是邵阳人或武冈人,他们未必就是今天的邵阳县人或武冈市人,而是有可能是邵阳市三区、邵东、新邵、隆回、洞口等中的某一个地区的人。我特别希望,如果有老乡确切知道哪位进士是今天哪个县哪个乡的人,在本文末尾留言说明,善莫大焉。

以下为邵阳市各姓进士名单及简介,欢迎大家指正:

李氏(15人)

李 侨  字希郑宋邵州西路(今邵阳县长阳铺镇)人宋皇祐五年(1053)癸已科进士。因无意仕进,遂为道士,卒年 98弟李杰亦为进士,子侄辈楷、樗、榛皆为进士

李 杰 ? -1098),宋邵州(今邵阳县长阳铺镇)人。宋熙宁元年(1068)戊申科叶祖洽榜进士。知永州,移知绛州(今山西),提点川东刑狱。神宗元丰(1078-1085)年间,以(户部)郎中出为荆湖南路安抚使。官至大理卿。知永州时,以事过郡,出私钱购书万卷捐赠州学,又用三年俸禄设义庄(后名同庄)以济贫恤困,在当时颇有影响。曾买书万卷,赠郡学。故永州后任吴潜两次作文记其事。杰卒后 26 年,邵阳知县侯延庆又为之作记。

李 楷  宋邵州西路(今邵阳县长阳铺镇)人,李杰侄,宋元佑进士。

李 樗  宋邵州西路(今邵阳县长阳铺镇)人,李杰子,宋元佑进士。官永州军通判。

  又名楏,宋邵州西路(今邵阳县长阳铺镇)人,李杰侄宋元佑进士。官宁乡主簿。

李纯忠  邵阳人,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壬午科陈亮榜进士,官端州(今广东肇庆)刺史。性慷慨,曾捐 50万元修邵州州学,州人义之。

李友直  武冈人,宋淳祐元年(1241)辛丑科徐俨夫榜进士。父世楫,有善行乡里,称为长者。李家在石羊渡,门临溪水,目击往来不便,水涨时覆舟,欲修桥而无钱,尝与友直说他日当成吾志,幸勿忘。友直举进士,乃节衣缩食,其力田役时,请众工兴建。桥成,因友直父字"济川",呼为"济桥"。转运使许应隆为文记之。济川桥数百年矣,乃名胜也。

李 时  邵阳人,宋淳祐十年(1250)庚戍科方逢辰榜进士。

李以良 邵阳人,宋德祐元年(1275)乙亥科进士。

李伯颜  邵阳人,元代进士,年榜失考。官山东廉访使、多善政。

李志道  新宁人,元代进士,年次失考。明初以荐举官台州通判、琼州同知。博览群书,治家严而有法。

李 敏 1386-1451),新宁人,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甲辰科刑宽榜进士。授南京行人。迁福建道监察御史、都御史兼两广总督。景泰二年(1451)卒于总督任内。归葬时囊空如洗。祀乡贤祠。

李原珪  邵阳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登武进士。

李之芬  邵阳人,明天启五年(1625)乙丑科余煌榜进士,官知县。

李如纯  新宁人,清嘉庆七年(1802)壬戍科恩赐进士,恩赐翰林院检讨(掌修国史)。

刘氏(10人)

刘宗发  邵阳人,宋嘉熙二年(1238)戊戍科周坦榜进士。

刘仲仁  邵阳人,元代进士,年次失考。官主事。

刘 敬  字孟直,武冈人,明永乐十九年(1421)辛丑科曾鹤龄榜进士。初任县令,升任监察御史、山东按察副使、都御使。任上抑制地方豪绅,秉公处理积案,政绩卓然。在审理案件时有权贵向其求情,敬说∶"御史为权贵所屈,何以为官",卒后人名臣祠。

刘应龙  邵阳城东马鞍山(今属双清区)人,曾祖进,天顺六年进士,官知县。父鏊,官彰德府通判。应龙于明万历八年(1580庚辰科张懋修榜进士。授昆山知县。后巡按山西、福建、畿辅,继掌河南道。任职 20 载,风纪肃然。后迁南京太常少卿,一年即卸职归,后屡存巡抚,均辞不就。《沅湘耆旧集》存其《次韵东山寺无量袈裟》等诗2首。

刘孔晖  字默庵,邵阳人,明熹宗天启四年(1624)刘同升榜进士。刘孔晖天启元年(1621)中举,天启2年赴礼部试,闻兄孔昭病,即返侍病。孔昭殁,母彭氏卒,守墓 3 年,形毁骨立,人称古孝子。天启 4年会试以乙科进士副榜授龙阳(在今湖南省汉寿)教谕,出私财以佐贫士之有志者。后迁新郑(在河中部)知县。当时战乱,旱疠相继,民不聊生,孔晖竭力赈济后因农民军破城被杀。

刘文徽? -1796) 字子受,号淑庵。清武冈州江州(洞口县竹市镇)人。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陈初哲榜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荐升河南粮盐道。后以劳致病,卒于开封。《沅湘耆旧集》存诗一首《金龙山》。

刘启秀  邵阳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秦大成榜进士。

刘守坤  邵阳县隆回四都(今隆回七江乡田心村)人,清道光六年1826)丙戌科朱昌颐榜进士。用山西知县不赴,改湖南辰州府教授,治学严谨、全家节俭,团结和睦,士人敬慕。

刘宝尊1867-1934) 字重堪,新宁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庚寅科中进士。光绪十八年,恩钦加同知衔,初授兴化县知县,实署安徽萧县知县。任内为官清正,勤政爱民,颇多建树,且懂医学,常为民治病,深得民心。离任时,县人送万民伞”80余把和大量三角龙凤旗,以纪其德。清亡后,刘归乡里,常为民治病,不取分文,仗义疏财,对县议会争权夺利,鱼肉人民深恶痛绝,与之斗争,民众称快。

刘重堪  新宁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戍科进士。

肖氏(5人)

肖文蔚 邵阳人,宋淳熙十二年(1185)乙巳科卫泾榜进士。庆元二年(1196)慷慨解囊万元修复州学。杨万里,王元春为之记。

肖 楹  邵阳人,宋绍熙四年(1193)癸丑科陈亮榜进士,官柳州巡辖,曾捐资修复康济庙(今双清公园高庙)。

肖 藻  邵阳人,宋咸淳七年(1271)辛未科张镇孙榜进士。官知县(唐称佐官代理县令为知某县。宋代往往派遣中央官员知(主持)某县事,简称"知县",实际即管理一县的行政;有戎兵驻县的,兼管兵事。明代始正式用为一县长官的名称,清沿用。)

肖士英  邵阳人,宋宝庆二年(1226)丙戍科王会龙榜进士。

肖 榘 (隆回教育志名肖士渠),邵阳(今隆回中团乡韩家铺)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乙未科进士。

周氏(5人)

周 仪  字我光,原籍邵阳,后迁武冈。为北宋武冈县紫阳乡(今邵阳县塘田市、塘渡口一带)人。北宋雍熙二年(985)乙酉科登梁灏榜进士。累官至谏议大夫。仪学识博、性刚直,誉为嘉佑直臣。晚年回籍创办书院,后其子周湛、孙周钦亦相继为进士,人称"宋三周"

周湛 字文渊,周仪子。寓籍邓州穰县(今河南邓州县)。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己未科以邓州穰县籍登王整榜进士。历官开州 (金属河北)推官,戎州(今属四川)通判,泸州知州、提点广南东路刑狱,夔州 (今属四川)转运使,江淮制置使,右谏议大夫等。周湛为官不附权贵,有政声。

周 钦 ?- 1126),周湛子,周仪孙。宋宣和六年(1124)甲辰科沈晦榜进士。以武功大夫官至德州刺史。靖康之难,率师抗金,力战而死。

周恭先  隆回大桥乡小坳村人,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官建水县知县。

周 道  武冈人,清嘉庆十年(1805)乙丑科恩赐进士,恩赐翰林院检讨。

王氏(5人)

王元春  邵阳人,宋庆元二年(1196)丙辰科邹应龙榜进士,官零陵令,创县学于愚溪口,历官朝议大夫、左司谏兼侍讲,寻出知湖州,终吏部侍郎。有清誉。

王 在  武冈人,宋代进士。年次失考。官施州通判。

王子仁  字伯安,武冈人,明洪武十八年(1385)乙丑科丁显榜进士。授承敕监庶吉士。任山东昌乐知县,山东登州知府,任上深得民心,受老百姓爱戴。著有《七十一峰诗草》,《沅湘耆旧集》收录其《泰山歌》、《海门行》、《李太白把酒问月圆》诗篇。

王尚贤  邵阳北乡新宁二都上三溪(今属新邵县)人,明天启五年(1625)登余煌榜进士副榜,将乐知县,革陋规,汰绝军冒饷,调知苍梧(今广西梧州),迁苏州同知。

王龙诏(旧志名龙治,进士碑刻上为龙诏) 邵阳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庚寅科进士。

唐氏(5人)

唐日晋  武冈人,宋景定 3 年(1262)壬戍科方山京榜进士。官掌武冈教事。

唐 庚  武冈人,宋代进士。年次失考。

唐以森  武冈人,元代至治元年(1321)辛酉科宋本榜进士及第,官辰州总管,有政声。

唐凤仪  邵阳永城三都(今邵阳县九公桥镇)人,明正德三年(1508)戊辰科吕树榜进士,官监察御史,巡按苏淞、浙江,先后迁应天府丞、顺天府尹,后升左都御史,掌南台事,以母忧归,未赴任。卒于乡里。著有《芝部纪事诗》、《浙巡录》。《沅湘耆旧集》收其诗《芝事峻简戴待御》二首。侍御》一首。

唐兴仁  字元宇,邵阳县西乡车田铺(今属隆回县)人,明万历十四年(1586)丙戍科唐立献榜进士,初授龙游(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知县。适逢大饥,民相食,他邑皆讳匿不报,独唐实报,疏请救济。上司以兴仁救荒无策降赣州教授,未几于任上逝世。兴仁贫无以殓,士民赠与棺木装殓,归其乡,堪称廉吏。兴仁饱读经书,尤长于《春秋》三传。子懋钦与其从兄弟二人均有名,时称"三唐"

唐桂三  明代进士 年榜失考。

车氏(5人)

车大任 1544-1627),字子仁,双清区白马田人。明万历八年(1580)庚辰科张懋修榜进士。历官南丰、遵化知县。又迁礼部郎中,福州、嘉兴知府、按察副使,分巡浙西道兼整饬嘉湖兵备,后晋浙江布政使司左参政。晚年家居 20 载,潜心者述。有《囊萤阁草》、《归田集》、《古今喻言》等传世。其《车参政集》崔》收入《邵阳东氏一家集》、《沅湘耆旧集》存其诗 24 首。

车万育 1632-1705 字与三,一字双亭,号鹤田,又敏州,车大任弟之孙,邵阳县岩口铺人。清康熙三年(1664)甲辰科严我斯榜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康熙十五年(1676)为会试同考官,历官户科给事中、兵科掌印给事中。1681-1684 年,车被聘为岳麓书院山长。车万育学问赅博,著述多,《沅湘耆旧集》存诗20 首,《邵阳车氏一家集》有《车都谏集》,《声律启蒙》蜚,声江南。擅长书法,岳麓书院的"自卑亭"额、"濂溪祠"匾等皆为其手书。

车鼎晋  字丽上,一字平岳,车万育之子。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丁丑科李蟠榜进士。授庶吉士、编修,典试广西、顺天,参与纂修《全唐诗》、《政治典训》、《治河方略》、《玉牒》等书。康熙五十三年(1714)出任福建学政。因弟鼎丰、鼎贲文字狱忧惧而死。晋诗宗少陵,书法超峻、《沅湘耆旧集》存诗9 首,《邵阳车氏一家集》存《车督学集》。

车 果  邵阳人,康熙 60年(1721)武进士。官宜都(湖北省南部)营都司,值容土司作乱,官军攻之不下,果招土人入城,说亲党为内应,果由间道趋之,遂复其城,斩土司,以功擢镇篁游击,再擢安龙镇参将,署黄草铺,后改直隶武清营总督。

车敏来1688-1749字逊躬,一字望亭,鼎晋子。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癸巳恩科王敬铭榜进士。留充教习,选入选经馆。后授广东新会知县。又迁山西安邑知县。再迁山西保德知州。历官两省二州二县,不名一钱,是为父母官。车好读书,喜吟咏。《沅湘耆旧集》存诗一首,《邵阳车氏一家集》存《车督学集》。

胡氏(3人)

胡 曾839-?) 号秋田,唐邵州秋田(今邵阳县长阳铺镇秋田村)人。据《湖南通志》及《中国古典名著分类集成》载∶"唐懿宗朝咸通间(860—873)举进士"。胡曾为剑南西川节度使路岩召入幕府,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又被高骈召为幕府从事。时南绍王骠信致书高骈,欲"借锦江饮马",企图占有蜀地,以进窥中原。高骈命胡曾草檄回答,即有名的《答南绍谍》,南绍王惧,遣使请和,从而兵不血刃,蜀民安居。高骈迁淮南,胡未随行,出任廷唐令,有政声。殁葬秋田,建祠奉祀(今已毁)。胡曾著有《九嶷图经》、《定定集》10 卷,《咏史诗》3卷,其一卷(154首)收入《全唐诗》,《沅湘耆旧集》收其诗162首。

胡 铿  邵阳人,宋淳祐七年(1247)丁未科张渊微榜进士。

胡 震  邵阳人,宋咸淳十年(1274)甲戍科王龙泽榜进士。

曾氏(3人)

曾王臣  邵阳人,宋淳祐十年(1250)庚戍科方逢辰榜进士。

曾 瓒  邵阳人,明正统十三年(1448)戊辰科彭时榜进士,官户部主事。工书法,善诗文。《沅湘耆旧集》辑其诗《双清亭》。

延里  邵阳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甲戍科陆润庠榜进士,授知县。

杨氏(3人)

杨正恒  绥宁人,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辛未科许观榜进士。

杨廷芳  邵阳东乡西洋江人(今属邵东市),明天顺四年(1460)庚辰科王一夔榜进士,官大理寺评事,贵州按察司佥事。讲学宝庆府东山书院,人称"东山先生"。《沅湘耆旧集》收入其《雪霁》、《晚渡神滩》、《洛阳洞》等诗6首。

杨逢时  城步人,明万历二十年(1592)壬辰科翁正春榜进士。官提学副使。

蒋氏(3人)

蒋 钦  邵阳人,宋代进士。年次失考。

蒋舒惠  字东里,一字柳庵。今邵阳县五丰铺人。清嘉庆五年(1800)乡试第一。嘉庆十三年(1808)戊辰科吴信中榜进士。授浙江义乌知县。蒋简于应酬,察民疾苦,平易近人,清正廉明。有富商涉讼怀金,惠却之不受,后调鄞县(今属浙江),士民涕泪送行。后以母忧归,卒于乡里。著有《柳庵文集》、《从政臆说》。

蒋锡光  武冈人,清道光三十年(1850)庚戍科武进士。

邓氏(2人)

邓 荐  邵阳人,宋嘉祐四年(1059)已亥科刘辉榜进士。

邓履纯  邵阳人,明宣德五年(1430)庚戍科林震榜进士。累官布政司参政。

彭氏(2人)

彭 宠  武冈人,宋淳祐十二年(1252)壬子科进士。

彭克济  宝庆南门向日塘(今属大祥区)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丙辰科庄际昌榜进士,授官工部营缮司主事,调兵部武选司员外郎,晋车驾司郎中,累官广西左布政使,巡抚甘肃。弟克清,以举人官代州(山西代县)知州。

罗氏(2人)

罗宗之  字巨海。邵阳县东乡中乡二都(今邵东市灵官殿镇),南宋咸淳七年(1271)辛未科张镇孙榜进士。官翰林知制诰。

罗彦斌  邵阳人,明洪武年间登进士副榜(年次失考)。官御史。

张氏(2人)

张 贵  绥宁人,明永乐二年(1404)甲申科申曾聚榜进士。官知县。

张家钰  邵阳北乡新宁都坂冲(今新邵新田铺) 人,咸丰二年(1852)鋆榜进士,官中书员外郎。

徐氏(2人)

徐经孙  字子立。邵阳人,南宋宝庆二年(1226)丙戌科进士。授浏阳主簿。后迁永兴令、临武知县、潭州通判,有政绩,升监察御史、提点福建刑狱,又升安抚使,累迁太子詹事,辅东宫 3年。忤丞相贾似道罢归。再授湖南安抚使,不受命,乃任端明殿大学士。闲居 10 年卒。赠金紫光禄大夫,著有《矩山存稿》。

徐 永  邵阳城东龙亭桥(今属双清区)人,明弘治六年(1493)毛澄榜进士。官山西参议。

袁氏(2人)

袁 晃  武冈人,宋淳祐七年(1247)丁未科张渊微榜进士,官监察御使。

袁宝彝  绥宁人,清光绪三年(1877)丁丑科王仁堪榜进士。官工部主事。

敬氏(2人)

敬 永  邵阳县中乡二都夏田湾(今属邵东市灵官殿镇),明宣德十一年(1436)丙辰科登进士副榜,官南安府睢宁县(江西)、楚雄府(云南省)儒学训导,南昌府、乐安王府(今山东)、洮州卫(在今甘肃省)教授。

敬 藿  字庸节,一字宏烈。邵阳县中乡二都夏田湾(今属邵东市灵官殿镇),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癸巳恩科王敬铭榜进士。藿17岁始发愤读书,三年而学成。恩绍开癸已科,春乡试,秋会试,同一年既中举人,又中进士,谓之联捷。按新进士例,需教习3年,藿以乞养归,授徒里中。藿足不出里,有叫黄秀者,与藿同年中举,以馆职官御史,为雍正朝名臣,适逢朝廷急于求人,秀以藿名入告,方使在家多年的敬藿授庆云(山东省东北部)知县。《沅湘耆旧集》存诗一百《登赠邹怡先》。

郑氏(2人)

郑维城 1592-1657),字浮远。明武冈州城厢(今武冈城郊)人。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中武进士,殿试登武科状元。历官刘河游击、舟山参将、左都督、正总兵都督等职。明亡,弃官为民,卒于乡。

郑秉成  邵阳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甲戍科陆润庠榜进士。官刑部主事。

龙氏(2人)

龙 贵  绥宁人,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甲辰科刑宽榜进士,官贵池县(安徽省南部)知县。

龙起雷  绥宁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乙巳科焦竑榜进士。

钟氏(2人)

钟 和  字万育,武冈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武进士出身。授福建漳州守备,升陕西都司,后调甘肃大马营游击,再调库尔喀喇乌苏营游击。越 7年,调署乌鲁木齐参政。2年后解甲归。

钟 岳  字静甫。武冈人。钟和从弟。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武进士及第。由三等侍卫累官陕西抚标中营参将。肇庆协副将。以母忧归,遂不复出。

晏氏(2人)

晏斯盛  隆回罗洪乡下罗洪村(进士碑刻上为江西新喻)人,康熙六十年(1721)辛丑科邓钟岳榜进士。

晏 玿  隆回罗洪乡下罗洪村(进士碑刻上为四川富顺)人,清乾隆 13 年(1748)梁国治榜进士,官云南主考。

魏氏(2人)

魏光宇  隆回金潭魏家塅(进士碑刻上为四川仁寿)人,清道光二十年(1840)庚子科李承霖榜进士,官知县。

魏 源17941857) 隆回金潭魏家塅人。字良图,号默深。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科孙毓桂榜进士。清代思学家、文学家。嘉庆年间选拔贡。道光二年(1882)中举,道光五年受江苏布政使贺长龄之聘,辑《皇朝经世文》120卷。又助江苏巡抚陶澍办漕运、水利诸事。道光二十一年(1841)入两江总督裕谦幕府,直接参与抗英斗争,完成《圣武记》。中进士后任东台(江苏省东部)、兴化知县。咸丰元年(1851)授江苏高知州,后以迟误驿报玩视军机被革职。旋复职,以乱世多故而辞。魏源与龚自珍齐名,时称龚魏,读书精博,熟掌故,精舆地之学。在百卷本《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之长支以制夷的主张,建议造枪炮、轮船,加强国防,抵抗外国侵略。邵阳师专(今邵阳学院)图书馆藏有《海国图志》,市松坡图书馆藏有《皇朝经世文》45 卷,《古徽堂内集外集》、《元史新编》95卷,《古微堂诗集》10 卷,《诗古微》20卷,《圣武记》14 卷,《后古微》、《魏默深文集》10 卷,《海国图志》100 卷。

尹氏(2人)

尹锡伦  邵阳人(今邵东市流光岭人),清光绪二年(1876)丙子科曹鸿勋榜进士。官刑部主事。

尹殿飏1850~1894),邵阳人,祖籍邵东市流光岭桃花村,后迁居四川秀山,清光绪丙戌(1886)科第八十六名进士。

其他27姓(各为1人)

卿 侃  邵阳人,《湖南通志》载,卿侃唐德宗贞元(785—804)间进士及第。年榜无考。为境内第一位进士及第者。

丁时雍  邵阳人,宋咸平三年(1000)庚子科陈尧咨榜进士。

郭 伟 邵阳人,宋景祐元年(1034)甲戍科张唐卿榜进士。

邹 珍 邵阳人,宋皇祐元年(1049)己丑科冯京榜进士。

牛宗孟  邵阳人,宋淳熙五年(1178)戊戌科姚颖榜进士。

卢康时  邵阳人,宋嘉熙二年(1238)戊戍科周坦榜进士。

旷 讫  武冈人,宋淳祐四年(1244)甲辰科雷孟炎榜进士。官工部尚书(工部长官。工部为六部之一,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

,邵阳人,宋景定三年(1262)壬戍科方山京榜进士。

裴 济  邵阳人,宋咸淳七年(1271)辛未科张镇孙榜进士。宋亡后,坐卧一室不复出。

洪 煜  武冈人,宋德祐元年(1275)乙亥科进士,官江西参政(参知政事)。

孙 钦  武冈人,宋代进士。年次失考。

梁德远  邵阳(今属双清区)人,明洪武十八年(1385)乙丑科丁显榜进士,时父廷用任郎中,有罪系狱,德远辞不赴宴。及父谪戌,又请以身代父,明太祖朱元璋闵其孝,赦廷用罪,授德远工科给事中,后谪太平令(今安徽南部),为民去浮苛,甚有政绩,太平人感其恩惠,塑像祀之。

林 璧  字廷实,武冈人,明天顺八年(1464)甲申科彭教榜进士。祖父世富,字宗元,本贯莆田,元至正间进士,官邵阳县尹,后迁武冈,屯戊同保山,居武冈王家桥,遂为武冈人。璧创授行人,累官监察御中。巡按山东,转四川按察司佥事。璧好学有识性,尤善断疑狱,尝判死罪者 80余人活命,有神明之称。权贵家奴,有横恣者,璧捕获,家人当夜送重礼,璧拒之而绳奴以法,风纪肃然。

   邵阳仁风都高桥(今邵东市简家陇镇高桥,明正德三年(1508)戊辰科进士副榜及第,官高州 (今广东)推官,连州(今广西)知州。

曹一夔  字子韶,号双华,武冈人,明万历二年(1574)甲戍科孙继皋榜进士,授行人。历官都察院副御史、监察御史、巡抚山东长芦等处盐法,巡按四川、浙江嘉湖兵备道佥事。因不附炎趋事,曾两次被贬,后隐退乡里。筑室同宝岩之麓,闭门读书。著有《虚白堂集》。《沅湘耆旧集》存其《登威溪山》、《南山》、《云山》等诗 13首。

何太谦  邵阳北乡新宁上一都石人江(今属新邵县)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戊戍科赵秉忠榜进士,初授临江(在今四川省)推官,勤于其职,擢升兵部职方司主事,监察御史。其文章风节,世人称誉。

龚守忠  宝庆临津门教睦坊(今属大祥区)人,明天启二年(1622)壬戍科文震孟榜进士,受大理寺评事、累官福建道监察御史、副都御史。守忠勤于政事,不避权势,知无不言,察忠奸,严贿赂,广储积,念民疾,有政绩。

谢锡贤  新宁人,明崇祯十年(1637)丁丑科刘同升榜进士,授海盐(在今浙江省)知县,勤政惠民,未及一年而卒。概归,海盐民众为其发丧制服,哭送者不绝于道。《沅湘耆旧集》存其诗《登金城山》。

潘应斗  字章辰,号素斋。武冈州山岚铺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癸未科杨廷槛榜进士,列序二甲。时值变乱,仓皇南奔至金陵投福王朱由松,任万州知州。治州一年,清兵南下,攻陷金陵,潘离任。南明永历三年(1649),桂王朱由榔称号肇庆,授潘监察御史,未应征改吏部铨选司郎中,加太常寺卿。时刘承永劫迁桂王于武冈,骄蹇跋扈,擅权乱政,潘度大势已去,辞归。明亡,清廷三次征召,皆拒之。隐居威溪。著有《白石山史评补》、《云山别志》、《武冈图经》、《冗孚堂诗集》、《大来堂刺艺》等。《沅湘耆旧集》收录其《资江晚渡》、《同保仙院看石》《云根石》等诗17 首。

吴李芳1624-1707) 字茂孙。邵阳人。明崇祯十二年(1639)举人。累官左都御史、两广总督。南明亡,洪承畴荐于清廷,将以军官起用,吴辞。请以原名赴礼部试。康熙三年(1664)甲辰科严我斯榜进士及第。授新喻知县。擢内阁中书、又出任建始(湖北省西部)知县,固原知州。吴办事为民不扰。及归,固原民立碑以记之。《沅湘耆旧集》存其诗《重普双清喜》、赠《沈郡佰》2 首。

简昌璘  字越石,邵阳县大田乡人,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丁丑科蔡以台榜进士。授吏部主事,历员外郎,升郎中。先后充广东乡试主考官、顺天乡试同考官,后调署贵阳府长寨同知。因积劳成疾致仕归,卒于乡里。

欧阳俊  字钟庐,邵阳人,清嘉庆七年(1802)壬戍科吴廷琛榜进士,选授广西罗城县知县。俊好学而锐于用思,遇事必察原委。罗城多积案,俊日阅 10余个,月内清结。罗城有锡矿,筹划开采,以利众民。规划方定,而俊病矣,年 46 岁而卒。《沅湘耆旧集》存诗1《泌龙庵》。

翁启晖  武冈人,清嘉庆十年(1805)乙丑科恩赐进士,恩赐翰林院检讨。

游立墀  隆回高州乡马过桥村人,清同治十二年(1807)恩赐进士,授修职郎。

赵振  邵阳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辛未科恩赐进士。恩赐翰林院检讨。

谭 骧  邵阳(今隆回荷田乡秋田村)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丁丑科吴其睿榜进士。官兵部武选司主事、贵州威宁州知州。

雷俊章  字菊潭,武冈人,清同治十年(1871)辛未科梁耀枢榜进士,官万县知县(今属重庆市)。 

备注:因清朝推翻明朝后,拒绝承认南明福、唐、桂三王的正统地位,这一时期的进士年榜以及明代辟科进士年榜等失考,所以相关人员未列入上述进士名单中。

特别声明:写作此文是为了推介家乡历史文化,因本人不是历史专业研究者,所引史料虽然皆有出处,但未必全部正确。欢迎专家勘误指正。

【文章推介】

·古代邵阳的“大学”和考秀才有多难

·清代老邵阳县各姓中举人数排名,看你这一姓有几位举人,当什么官

附:【乡土天下】坚持独立、理性,心存善良和敬畏,用朴实的语言描写乡土历史人文。长期坚持创作不容易,如果文章引起共鸣,敬请点赞、留言并转发。

作者简介:陈胜乔,湖南邵东人。居外谋生二十余载,业余专注乡土历史文化写作,虽寂寞艰苦,仍坚持不懈,希望能为普及大邵阳的历史文化尽绵薄之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