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率200人被敌人重兵追至不足百米,万分危急时刻奇迹发生了

 延陵子鸣 2022-11-03 发布于广西

放眼全球近现代史,政治领袖只带着几百人,就敢拿自己当诱饵牵制几十万敌军的案例恐怕是凤毛麟角。

我们伟大的毛主席在1947年3月18日撤离延安时就只带了700多人,但居然能牵着胡宗南的20多万大军在陕北足足转悠了1年零5天里!这在世界军事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存在了。

文章图片1

不过,转战陕北的过程可不像毛主席以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描述得那般“胜似闲庭信步”,这期间完全可以用步步惊心来形容。

曾经有一次,国民党军队2万多追兵离毛主席只有不足百米!而彼时,毛主席身边却只有200余人!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奇迹发生了!

那么,毛主席此次为何遇险?

毛主席又是怎样脱险的呢?

延安!

说到毛主席转战陕北的“历险记”,就必须要先说说延安。

在解放战争初期,我党有5大主要根据地,分别是东北、华北、晋察冀、晋冀鲁豫和陕甘宁。

为什么把我党心脏的所在地、陕甘宁根据地放在最后一位呢?

文章图片2

陕甘宁根据地

答案在战术层面是没法找到的,必须从战略角度去分析。

当时的陕甘宁根据地只有200来万人口,工业和商业几乎没有,只有农业还凑合,但整体的自给自足率也到不了50%。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不久,蒋介石就开始继续“反共”,把陕甘宁根据地的经费停发了,瞬间导致根据地出现粮荒的艰苦局面,这也是为什么党中央要派王震同志带领359旅开垦南泥湾的原因,但限于客观上条件,总体情况到抗战取得胜利时仍不是很乐观。

文章图片3

开垦南泥湾

但与此同时,华东根据地却有2000多万人口,有相对发达的工商业,农业的自然条件也非常不错,总体上可以支持长期的战争需求。

东北就更别说了,辽阔的黑土地物产丰富,而且从张作霖到日本人,对东北的民用和军事工业的投入始终都处于较高的水平,巅峰时期,东北的工业产值占到了全国的1/3。

晋冀鲁豫和晋察冀根据地虽然在经济水平上不算发达,但是扼守华北平原的制高点,加上充足的人力和物力,军事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基于上述原因,虽然作为政治中心的陕甘宁根据地只有2万多自己的部队,并要面对20多万虎视眈眈的国民党军队,但毛主席宁肯一口气从各解放区抽调2万干部和10万部队进军东北,也不舍得往陕甘宁根据地多调一兵一卒

对延安的情况,蒋介石也是了解的,为什么他在发动内战伊始却没有动延安呢?

文章图片4

蒋介石

主要是因为两点原因:

第一,在国际上,当时美苏的企图是想让中国内部处于对抗状态,但矛盾不能引爆内战,否则对他们在雅尔塔会议上瓜分好的既得利益会有严重的损害。

在国内,战后百废待兴,我党和广大各界爱国群众和人士都在积极呼吁和平,延安作为我党的政治中心,如果蒋介石贸然进攻,那国民党在外交和内政上会处于“里外不是人”的境地。

第二,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在江浙地区和中南五省,延安地处偏僻,对国民党的核心区域不能造成直接威胁。而且自古以来,自陕北起兵的武装能吞并汉中就基本到头了,从来没有席卷全国的先例,因此延安的军事价值并不大。

基于这两点原因,抗战胜利后,当一直存在感不强的胡宗南提出进攻延安时,蒋介石并未同意,他的重点是要调西南的重兵去抢占华东、华北和东北。

文章图片5

蒋介石和胡宗南

正是在上述大背景下,“脆弱”的延安在抗战胜利后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在强敌四顾的险境中,却能处于一种相对安全的状态。这也是毛主席敢于将主力部队留在外线斗争,而不调往内线的主要原因。

不过,一切都随着蒋介石“全面进攻”阴谋的破产而改变了。

死地?

延安虽然不具有太大的军事价值,但作为我党红色政权的象征,恼羞成怒的蒋介石不管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和统治地位,还是为了提升被打得灰头土脸的国军的士气,都一定要拿下,说白了,就是想要出口恶气。这点在未来他给胡宗南的贺电里也有所体现。不过,蒋介石的水平也就止于此了。

文章图片6

延安当时在共产主义世界都赫赫有名,作为中国的革命圣地,我党的心脏,毛主席并没有打算轻易放弃。

在熊向晖将胡宗南的作战计划交给毛主席后,刘邓大军就开始在河北和山西展开了外线作战,同时,陈赓同志也率领4纵向关中地区进军,这些都是为了打乱国民党军队的作战部署,消除对延安的威胁。

如果蒋介石在此时来一个“围点打援”,用十几万人对付陈赓同志的2万多人,可能刘邓大军已经在外的晋冀鲁豫解放区都要悬了。

不过,历史是没有“如果”的,蒋介石也没有这脑子,但这不代表他没有新的机会,这是为什么呢?

文章图片7

1947年3月18日,毛主席根据敌强我弱的客观形势,率领党中央撤出延安。撤出前,就有很多同志建议毛主席撤离陕北,但毛主席坚决不同意。他说:“如果我东渡黄河离开陕甘宁,那今后要怎么面对支持我们的陕北父老?”

在深层次上,毛主席还有更多的思考。如果为了个人安危,毛主席撤离陕甘宁根据地,那么这将严重打击解放区军民的战斗意志和必胜信念。我党千辛万苦建立起的“爱国统一战线”也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很多朋友会产生沮丧和失望的情绪,一些中间派更会倒向蒋介石。同时,“骑墙”的美苏也会看轻我党,我党将在国际和国内双线政治上都处于不利的地位。

毛主席坚信只要党中央还在陕甘宁边区坚持战斗,那么蒋介石占领了延安也没有任何意义,胜利最终还将属于我们!

文章图片8

不过,我军在当时以2万对敌25万,实力差距过于悬殊,整个陕甘宁根据地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片死地,连带附近的解放区也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就在毛主席苦思冥想下一步的战略时,蒋介石送上了“神助攻”,而这又要感谢彭德怀老总。

按理说,敌众我寡,我军理应首先隐蔽保存实力,可彭老总偏不。在党中央撤离延安后不久,风格刚猛的彭老总就率军硬扛胡宗南,在离延安不远的青化砭硬是重创了31旅,打出了“以优胜强”的气势,丝毫没有“以弱胜强”的感觉。

文章图片9

彭德怀

这可把蒋介石吓了一跳:“哎呦!陕北还有这么横的共军主力!胡老弟,给我消灭之!”而胡宗南也一直认为保护党中央的肯定是共军的主力部队。

毛主席本着料敌从宽的原则,一直是以胡宗南横扫陕北,进击晋绥的打法来思考对策的。结果,青化砭一战,毛主席就看清了胡宗南的真本事,紧接着蒋介石一道令下,陕北的国军全部开始追着西北野战军和党中央跑。

这一下,毛主席彻底摸清了蒋介石的套路,原来的担心有点多余了。但是,敌人的无能并不代表陕北的危险系数降低了。国民党军队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危险性反而提升了一个数量级。

文章图片10

国民党士兵

3月29日,党中央在陕北枣林沟召开会议,为了避免风险,会议决定刘少奇、朱德和董必武等领导转移到河北平山,毛主席、周总理和任弼时同志继续留在陕北。

在1945年赴重庆谈判前,毛主席就做了交代:“如果我被杀或者被关,就由刘少奇同志接替我的工作。”这一次,毛主席又做出了同样的决定。

当时,留在陕北的中央和军队机关,加上警卫部队组成了中央纵队,总人数不到800人,而其中的只剩下4个连300多人,装备还非常老旧。

彭老总曾经要给毛主席留下一批先进点的武器,但是毛主席没要,他说:“最好的武器要留给一线战士消灭敌人!你们消灭敌人越多,中央就越安全!”

文章图片11

新四旅的干部们也想带一部分战士来保护党中央,但毛主席安慰大家:“陕北地势好,人民群众支持我们,便于我们周旋,你们不用担心!”

就这样,毛主席率领这700多人踏上了转战陕北这片“死地”的伟大征程。

在这征程中,天气恶劣、地形沟壑纵横,交通不便,人烟稀少,补给困难,还有敌人大军的穷追不舍。但毛主席却以大无畏的革命主义精神,毅然高擎起中国革命的火炬,他将生死置之度外,要以自己为诱饵牵制敌人大军,为其他解放区的安全和胜利争取时间和战略机遇

放眼全世界的近现代战争史,军事将领不提,能有气魄这样做的政治领袖能有几人?!

这就是为什么毛主席在我党、我军和我国人民中间会有如此崇高的威望!

险境

1947年6月8日,国民党悍将刘戡带着4个半旅的2万多人,通过美国人提供的无线电侧向设备,追到了党中央的临时驻地毛家湾附近。在此危急时刻,毛主席和中央纵队的司令任弼时同志却“吵”了起来。

文章图片12

刘戡

任弼时同志建议毛主席东渡黄河会更安全,但毛主席却完全不同意,他坚持离开延安时的决心,要继续留在陕北,转移的路线是向西过沙漠。两人为此从早晨一直争论到下午。

胡乔木同志当时在场,在他的回忆中,毛主席一听“东渡黄河”就很火,但还是努力克制住情绪,与任弼时同志进行耐心的沟通。最后还是周总理出来打了圆场,建议先向北走一段,根据形势再定。于是,三位领导达成一致,部队开拔。

可天公不作美,黄土高原,本来雨水少,可当天却暴雨骤至。山路加上大雨,还有大大小小的山洪,可想而知当时山间行军的艰险。

6月10日一早,中央纵队达到小河村,大家刚刚休息了一天,烤烤衣服,侦查员就报告敌人又追到了不足5公里远的地方。周总理紧急命令警卫团团长刘辉山带着一个排和一挺重机枪抢占了村口的制高点掩护中央纵队向天赐湾转移。

文章图片13

当晚,天又下起了大雨,周总理的鞋半路都陷在泥泞里,费了半天劲才拔出来,警卫战士干脆拿根草绳帮周总理把鞋绑在了脚上。

此时,已经可以看见不远的山坡上,国民党军队燃起了一堆堆取暖的篝火,连他们的喊话声都可以听得到。任弼时同志当即下令:不许开手电、不许抽烟、把牲口的嘴都罩好!这个命令连毛主席都严格遵守,部队休息的时候,毛主席顶着雨衣好几次把烟摸了出来,只是用鼻子闻了闻就又放了回去。

半夜时分,中央纵队走到了一个名叫墩儿梁的小山下,准备继续向西翻过山梁,结果一股敌人的先头部队2000多人正往东来,两军差点迎面相撞。幸好队伍最前面的侦查员及时发现了晃着手电的敌人,并及时隐蔽,没有打草惊蛇。

文章图片14

毛主席判断敌人的大军就在周围,中央纵队不能轻易行动,应趁着雨夜分散隐蔽,伺机而动。同时,他把中央纵队分成了3路,自己、周总理和任弼时同志各带一路隐蔽,万一出事,只要冲出去一路就算胜利。

安排妥当后,三位领导各自带领200多人在山沟中隐蔽起来。事后证明,敌人的前锋过后,后面就是刘戡的那4个旅。在此巨大的危险中,中央纵队的每个人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战士们把子弹顶上膛,手榴弹的导火索也都拉了出来。

不一会,在山梁上就出现了杂乱的脚步声和横七八竖的手电光柱,踩下来的石头子时不时地落在大家的头上,毛主席和200多部下隐蔽的地点,离山梁上的敌军最近只有不到100米,连国民党士兵的叫骂声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文章图片15

如果此时,有一只牲口受到惊吓发出动静,或者哪名战士因为紧张让枪走了火,那一场死战肯定是在所难免。

国民党的部队足足走了半个多小时,忽然之间,“啪啪啪!”一串密集的枪声响起!

被敌人发现了吗?

警卫团战士们已经抬起了枪口,但很快他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判断出这是敌人在胡乱开枪,虚张声势。

文章图片16

国民党民兵

这一次,敌人的部队几乎是擦着中央纵队的鼻子尖滑过去的,但奇迹发生了,几万敌人居然没发现近在咫尺的中央纵队!真乃天佑中华!

更神奇的是,在后面的行军中,向导迷路了,就在大家以为又要身处险境的时候,奇迹再次发生,侦查员发现了一座小庙,根据庙宇坐北朝南的特点辨认出了方向,中央纵队在不久后终于抵达了天赐湾,胜利摆脱了敌人的追击。

这次梁儿墩遇险只是毛主席在陕北步步惊心的其中一次,但凭借着毛主席的雄才大略、领导和将士的团结一心、广大陕北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中央纵队终于胜利完成了这次1年零5天的小长征。

1948年3月,毛主席终于东渡黄河。但这次离开陕甘宁根据地,他老人家是要去实现对延安父老乡亲们的承诺: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