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叙述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说的是皮影戏艺人高超的本领。 济南皮影戏作为中国皮影戏大家族中的一员,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从上世纪初李克鳌将皮影戏带入山东济南、加入本土元素丰富发展形成济南皮影戏,至今已历五代、传承100多年。如今,在第五代传承人(济南皮影戏项目市级代表传承人)、“80后”李娟的带领下,济南皮影戏火爆出圈,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尤其是孩子们“打卡”体验。 李娟与孩子们一起表演皮影戏 李娟说,“皮影戏进校园”是她找到的第一块“敲门砖”。“在各种非遗项目中,皮影戏有画、有声、有影,便于体验,加上我大学读的就是儿童教育专业,非常希望将两者结合起来,在'玩’中普及这门传统艺术。” 从2007年起,李娟就将皮影戏带到孩子们中间,但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完成几场表演,而是需要潜心准备课程和道具。为此,她编写了《话说济南皮影》教材,创作了适合不同阶段年龄特点的皮影作品和教授方式。 皮影戏《卖火柴的小女孩》剧照MP3转格式www.aibapu.cn “现在常演的很多剧目都来自经典故事,或根据儿童绘本改编。”李娟介绍,像《两个好朋友》讲的是小猴子和小熊互相帮助的故事,《三把斧头》反映了诚实樵夫与贪心樵夫的不同结局,皮影绘本剧《彩虹色的花》传达的是分享快乐、爱心永恒的主题。另外,像《西游记》故事、《乌龟与仙鹤》等许多作品都深受孩子们欢迎。 “我在进校园演出过程中,除了创新皮影故事和形象外,在布景、灯光、舞台造型等方面都尽力做得更有现代感。比如,传统舞台幕布一般两米长,影人也很小,但为了方便孩子们体验,我把舞台扩展到8米长,操纵角色、配音等步骤都会手把手指导孩子们完成。”经过李娟的努力开拓,济南皮影戏从传统一人一台戏的“脚蹬锣鼓”、两人一台戏的“二人忙”,演变成许多孩子一起体验的欢乐舞台。 孩子们跟随李娟学习皮影雕刻 锻炼孩子手、脑、口并用的能力,丰富孩子课余生活和传统文化体验……济南皮影戏的艺术魅力得到了充分释放。慢慢地,邀请李娟授课的学校从一所变多所,她又开始了“一校一品”的尝试。比如,以“荷花”“泉水”为元素在趵突泉小学首创皮影舞台剧《趵突泉传说》《泉水欢舞》;在芙蓉小学,则推出皮影戏《芙蓉仙子》,打造“芙蓉仙子”“黄河水怪”等皮影戏新角色。这些创意皮影戏把传统手艺与济南城市文化巧妙结合,时尚别致、新颖吸睛。 “葫芦娃”系列材料包 |
|
来自: 新用户0367amSK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