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脊柱侧弯

 新用户0636f4NB 2022-11-03 发布于浙江

  在行走、运动过程中,脊柱就像一个支撑我们身体不倒的旗杆一样,会承受外界各种力量,包括压力、剪力、旋转力的影响。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享受现代便利生活的同时,很多不良生活方式也加剧了颈腰椎的劳损,如繁重的学习和工作,长时间的伏案学习及使用电脑、乘车、高枕、软床等诸多因素,都使人长时间保持单一姿势,容易发生肌肉韧带疲劳,从而加速脊柱疾病的进展。现在小朋友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及体重普遍增加也会促进脊柱疾病的发生,从而造成驼背、脊柱侧弯,甚至腰椎间盘突出,挤压神经导致腰腿痛等。

       一般来说,儿童常见的脊柱疾病有:脊柱侧(后)凸畸形、强直性脊柱炎、驼背、脊柱结核或肿瘤、脊髓损伤等,其中较常见的便是脊柱侧凸畸形。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青少年中脊柱侧弯的发病率高达15%以上,脊柱侧弯可大体分为先天性脊柱侧弯、特发性脊柱侧弯、退行性脊柱侧弯、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弯等,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弯约占85%,青少年绝大多数属于这一类型。虽然很让人沮丧的是目前人们还没有找到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真正病因,但发生脊柱侧弯后,坐立姿势不当却可能会加重病情进展。

      由于我们的粗心大意,“脊柱”病倒了,可我们还想让他继续工作,支撑我们沉重的身体。于是他便觉得“委曲”极了,甚至失去了“一直”向上生长的动力。谁生病了不想躺下来好好休息呢?对脊柱本身而言,如果我们不好好保护,长期处于一种错误的姿势或体位,就会引起脊柱本身和脊柱两侧的受力不平衡,最后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固定下来,让脊柱患上侧弯畸形或驼背等疾病,如果cobb角>20°,就会影响儿童的身高发育和出现腰背疼痛的症状。
  
  cobb角:是衡量脊柱侧弯角度的一个标准,即以上下弯曲最顶端的两个椎体下缘所成的角度

      "脊柱”病倒了,除了“想长长不高”,还会严重地影响我们的生活哦!比如说,脊柱侧凸时可以在凹侧产生骨刺,压迫脊髓或神经,引起截瘫或椎管狭窄。而对脊柱周围组织来说,cobb角大于100°的病人会引起限制性肺病,同时侧弯可影响胸廓发育,压迫心肺,进而引起心肺功能障碍或衰竭;剃刀背、驼背、骨盆倾斜、胸廓不对称、双肩不等高和双下肢不等长等也是脊柱侧弯的常见外观畸形。虽然有句古语说“人不可貌相”,但现实生活中,外表常常是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想想看,如果你自己出现了脊柱侧凸畸形、驼背等外观问题,显得很“特别”,会不会觉得自卑、羞涩而害怕和别的伙伴一起玩耍呢,长此以往还会把自己关在自己的世界里,形成自闭的病态性格哦,严重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
   
      脊柱侧弯早发现很重要,因为只有早发现,才能早预防、早治疗嘛。小孩子发生脊柱疾病以脊柱侧弯最为常见,而早期的脊柱侧弯引起的外观异常并不明显,尤其是穿着衣服时更不易察觉,所以在给小孩子洗澡或是当他们穿着较少时可以观察有无如下脊柱侧弯现象:领口不平,一侧肩膀比另一侧高;女孩双乳发育不对称,左侧的乳房往往较大;一侧后背隆起;腰部一侧有皱褶;一侧髋部比另一侧高;两侧下肢不等长等。此时可以给孩子做一些简单的检查,如用手触摸脊柱的棘突观察是否在一条直线上,或是让孩子立正后向前弯腰观察后背是否对称,如图所示。如果经过简单的检查,您发现孩子有异常,应该立即到医院去检查。
  但实际生活中,有些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有脊柱侧弯后非常紧张,甚至不知所措,常常到处乱投医,有补钙的,有推拿按摩的,有自作主张戴支架背心的,总之,听说什么方法有用,就带孩子去尝试治疗,结果收效甚微。
       为了方便确诊治疗,医学上我们对脊柱侧弯的定义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向侧方弯曲并伴有椎体旋转和矢状面上后凸或前凸的增加或减少,这是一种立体的畸形,应用Cobb法测量站立位脊柱正位X光片的脊柱弯曲,角度大于10°称为脊柱侧弯。
       
  家长要切记,不是发现了侧弯就要马上手术治疗,发现侧弯到手术之前要有一段观察期,家长和医生共同监测侧弯变化的速度和弯度的加剧程度,只有侧弯超过40°角时才考虑手术治疗。大部分弯度增加不快或停止弯曲的患儿完全可以不用手术治疗。
  除外那些必须接受手术治疗的小朋友(如脊柱侧弯超过40°),目前临床上还有许多保守治疗脊柱侧凸的办法。
  一、矫正体操疗法
  矫正体操对脊柱侧凸的治疗作用原理是有选择地增强脊柱维持姿势的肌肉,如腹肌、腰大肌等,使两侧的肌力平衡,并牵引挛缩的肌肉、韧带和其他软组织,以达到矫形目的。矫正体操对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类型的脊柱侧凸有不同的效果,特别对少儿或青春前期轻度特发性侧凸、可屈性好尚无明显结构性改变者,体操疗法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对结构性改变明显及先天性侧凸则很难单独通过矫正体操矫形,需与其他非手术治疗特别是支具治疗配合应用。跟着下图一起做校正体操吧!
二、电刺激疗法
  目前常用的电刺激多为双通道体表电刺激器。两组电极分别放置在侧弯凸侧的体表特定位置,两通道交替输出的矩形电刺激波,使两组椎旁肌轮替收缩与舒张,而使侧弯的脊柱获得持续的矫正力,以期达到防止侧凸加重的目的。较好的适应证是年龄较小且可屈性较好的cobb角40°以下的特发性侧凸及神经肌肉型侧凸。
三、支具治疗
  支具治疗方法是非手术治疗中最主要和最可靠的。一般包括传统支具和动力性矫形带支具,两者均可防止侧凸加重,但前者的缺点是治疗时患儿不能正常运动。支具治疗可有效地控制早期脊柱侧凸的进展,特别是对轻型特发性侧凸,可以避免手术或减轻手术患者侧凸的严重程度。通常适用于Cobb角20°~40°之间的轻度脊柱侧凸、婴儿型和早期少儿型的特发性脊柱侧凸,而不适应于Cobb角>45°的未成熟的脊柱侧凸,对生长发育成熟者,支具治疗效果差。

    对于轻度侧弯,一般先保守治疗,佩戴矫形支具,定期复查脊柱光片,监测侧弯的进展程度和速度。10°以内的脊柱弯曲只需要定期观察即可。对于大于10°小于40°的青柱侧弯可以佩戴支具进行矫正并预防侧弯的进一步发展。一般来说需要佩囊到18岁,孩子的骨骼发育成熟后才可以去掉支具。
 
  青春期前的儿童,如果侧弯的度数接近40°,脊柱的柔韧性较好,是手术矫正的最佳时机,进入青春期后身体发育快,侧弯度数进展迅速,脊柱侧弯度数增加,手术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对于侧凸角度在40°以上,并且支具治疗不能有效控制侧凸进展,外观畸形显著,躯干失平衡的患者,则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越早越好,以免延误病情。对于有半椎体畸形的孩子,特别是已经出现脊柱侧弯,越早手术越好,甚至在1岁内就可以手术矫正。
      刚做完脊柱侧弯矫正手术的儿童术后需要佩戴支具至少3个月,平时尽量避免长时间坐位,同时要加强营养,促进骨组织的再生和伤口早日愈合。佩戴支具期间如果感觉不舒服的话,随时咨询专科医师。3个月后门诊复查全脊柱X光片,确定是否可以去掉支具。

       脊柱问题重在预防
     一、向解放军叔叔学站立
  学生起立、排队放学、升旗时,有歪头、弓背、叉腰的,有两手插入衣袋、身体依靠物体的,还有的站立时身体不停晃动的。从医学角度上说,养成这样的不良习惯容易损伤脊柱和肌肉,引起肌肉劳损、软组织损伤、驼背、脊柱侧凸或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现在,我们就看看标准的军人站姿是什么样的吧一一从正面观看,要全身笔直,精神饱满,两眼正视(而不是斜视),两肩平齐,两臂自然下垂,两脚跟并拢,两脚尖张开60°,身体重心落于两腿正中;从侧面看,要两眼平视,下颌微收,挺胸收腹,腰背挺直,手中指
贴裤缝,整个身体庄重挺拔。为了维持较长时间的站立防止过度疲劳,可稍微休息,在标准站姿基础上调整脚姿变化:①脚分开,两脚外沿宽度以不超过两肩的宽度为宜。②以一只脚为重心支撑站立,另一只脚稍屈以休息,然后轮换。
  良好的站姿会展示出一种朝气蓬勃、精神饱满的感觉。
二、跟司仪阿姨学坐姿
  上课时许多同学坐姿很不雅观,除了因学业繁重,喜欢趴在桌子上写作业的,还有翘二郎腿、脚敲地面、两膝分得很开、腿伸得很远、起坐过猛弄得座椅乱响等现象。我们老祖宗就说过“站如松、坐如钟”
  坐姿的标准:
  (1)正确的坐姿是身体坐在椅子的三分之二处,上身保持正直,两手自然放于两膝上,两腿平行,与肩同宽。
      (2)胸部自然挺直,立腰收腹,肩平头正,目光平视,女生着裙时双腿并拢,斜放或平直放,双手自然摆放在腿上。
  (3)与人交谈时,身体要与对方平视的角度保持一致,以便于转动身体,不得只转动头部,上身仍需保持正直。
  良好的坐姿,既体现形态美又展现
了行为美。坐的姿势不对,不但有损外在形象,而且容易疲劳,使我们的肌肉、骨骼产生劳损,形成颈椎病、脊柱侧凸畸形、驼背等。所以,学习的空隙多做伸颈运动,经常耸肩、活动腰背,注意锻炼身体、劳逸结合。
三、向唐僧师傅学卧姿
  我先问问在认真阅读的小朋友,平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呢?——喜欢躺在床上看漫画、趴在沙发上看电视或吃零食、俯卧睡觉等,结果一会儿便腰酸背
痛、脖子不舒服,早上睡醒时还感觉没
精神、四肢酸软、上课犯困,这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们的“卧姿”不佳导致的,
  譬如说俯卧睡觉容易呼吸不畅、压迫心脏,颈部向侧面扭转使头歪向一边,造成身体缺氧、颈肌受损等。现在我们就回顾一下电视中唐僧师傅睡觉的情节:右侧卧位,右手枕在右耳下,背微弓,双腿屈成直角,左臂自然放松放在大腿上,呼吸均匀,显得平和安详。医学认为:正确的睡觉姿势应该是向右侧卧,微屈双腿。这样,心脏处于高位,不压迫;肝脏处于低位,供血较好,有利新陈代谢;胃内食物借重力作用,向十指肠推进,可促进消化吸收。同时,全身处于放松状态,呼吸匀和,心跳减慢大脑、心、肺、胃肠、肌肉、骨骼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氧气供给。
  另外,由于小朋友的脊柱还没发育完全,不要给孩子买尼龙丝绷床和太软的席梦思床,应选用棕绷床、木板床,以维持脊柱的平衡状态,保护孩子脊柱健康成长。
   

四、跟空乘姐姐学走路
  不同于模特稍显夸张的步伐,空乘姐姐的步调显得更加轻柔美丽,良好的走姿更能表现一个人的风度、风采和韵味。
  我们就来欣赏一下空乘姐姐们训练走路时的标准吧!
       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0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聚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准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距身体约2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8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
  

五、向运动员哥哥学跑步
  跑步是非常健康而便利的一种锻炼方式,几乎每个人都会,不需要特别的技巧,这还有什么要学习或注意的吗?恐怕很多小朋友这会儿都在这么想吧,那么,我就问了:那你有没有觉得有的人跑得看起来很轻盈、姿势很美,譬如运动员,而有的人跑起来看着很笨拙,甚至手脚不协调呢?
  生活中存在这样问题的大有人在,不但外观不好看,这样跑步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容易拉伤肌肉、崴脚、摔倒引起骨折、脱臼、脊柱损伤等危险,达不到预期的运动效果。现在我们就听运动员哥哥讲解一下跑步的注意事项吧。
  (1)跑步低头:有的人跑步时愿意低头。这种姿势就不正确。跑步时要保持头和肩膀的稳定,尽量让头朝着正前方,除非道路不平,否则不要低头,两眼要注视前方,不能窝胸,要把胸打开。
  (2)手臂摆动幅度大:有人跑步时手臂摆动幅度很大,似乎可以锻炼到手臂,不过大幅度的姿势并不正确。正确的应该是左右动作幅度不要超过身体正中线,保持手臂的放松,肘关节大约呈90°角。
  (3)上身挺直:有的人在跑步机上跑步时,上身挺得直直的。这样其实也是不对的。跑步时,腰部要保持自然的直立,但不能过直,而且要保持身体前倾状态。前倾状态可以减轻膝关节的重负,减少运动伤害,而且还能保持较高的动力。
  (4)步伐大:有的人跑步的步伐特别大,小腿伸得特别远。这样也是不正确的。因为,步伐太大,就会用脚跟着地,对骨和关节有损伤,正确的应该是用脚掌着地,这样可以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不会损伤到骨骼。
  一双好鞋对于跑步效果也有很大影响。对于正常脚型,选择减震功能好的鞋子;如果是扁平足,那么应该选择稳定性和弹性很好的鞋子;而对于足弓很高的人来说,就应该选择轻巧型的。
  另外,少年儿童脊柱生理弯曲较成人小,缓冲作用较差,故不宜在坚硬的(水泥、沥青等)地面上反复进行跑跳练习。长时期在坚硬地面上练习跑、跳,会对下肢骨的骨化点产生过大和频繁刺激,易引起过早骨化或骺软骨的损失,从而影响骨的正常生长发育。还要注意的是,对孩子喜欢跑步的场所做一次安全检查,如道路是否平整,有无铁钩、石头等杂物,是否适合儿童奔跑,看附近窨井盖是否都完好,附近有无暴露的电线,附近是否有建筑工地,该建筑工地是否是封闭式施工。对可能对儿童造成有危险的地方,一定要告知儿童注意绕行。
  看似平常的一项最基本的运动,其实有许多科学性在里面,如果平时锻炼不注意,是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而且即使你跑到体力已经消耗殆尽,也没什么健身效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