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帅兵的当代隶书之变

 朝歌淇水悠悠 2022-11-03 发布于河南
图片
图片

牛帅兵的当代

隶书之变

邱正伦

图片
图片

熟悉牛帅兵书法艺术的人都倾向于认为,牛帅兵最为擅长隶书创作。这种认为当然行之有效,但笔者认为这仅仅出于一种书体创作的一般性归纳,尚未开掘出牛帅兵书法创作的当代性和独特品质。

在篆隶楷行草五大书体中,隶书是具有承前启后的文化价值,没有隶书之变,便没有汉字的最终形成;没有汉字的最终形成,便没有中国书法艺术的坚实基础。由此,我从牛帅兵的隶书创作中力图探秘他的书法艺术创作之旅,进而探秘牛帅兵何以孜孜以求置身于隶书创作。换一种方式说,面对篆隶楷行草五大书体,牛帅兵都能驾轻就熟地展开书写与创作,但是在这种书写与创作中,牛帅兵为何更加倾向于隶书创作,这其中究竟蕴藏着怎样的艺术创作动因?他的隶书创作同传统隶书之间又是怎样一种关系?是否存在本文标题中所言及的当代隶书之变?

图片

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说,艺术的终极不是止于获得风格上的认定或“刻意误读”上的收获,而是完整理解作品的意涵,领会艺术家的本意。书法艺术也不例外,我想阐释和追踪书法家的创作动因和创作历程是必须的,揭示这其中的秘密,既符合书法艺术的发展规律,也符合艺术家的创作渴望,尽管这一分析阐释路径必然伴随笔者自身的审美偏好和经常难以避免的“误读”。从书法家的角度来看,不仅其创作的书体偏好在历史的书写中因为一而再被创造性使用而缠裹上多重的意涵,而且还不能排除书写者有时刻意的掩藏,毕竟在严肃的书法家那里,表达的意涵越隐秘,越渴望以高超的技艺掩藏,而从接受者一面来看,也存在认识能力不足的问题,或因为干扰项太多而迫使认识走上歧路的状况,理解确实从来就是困难的,尤其表现在书法艺术这里。因此,这里的解读,只能说是接近于作者本意的一种努力,一次理解的尝试。

观看牛帅兵的书法创作,特别是他的隶书创作系列,感触颇深。他的隶书创作总是让我想起刘熙载的书论:“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而已。贤哲之书温醇,俊雄之书沈毅,畸士之书历落,才子之书秀颖。”书如其学,书如其才,书如其志,书如其人。的确如此,牛帅兵的书法创作从当代性的语境验证和阐释了刘熙载的书法理论。牛帅兵的隶书根源于传统隶书的精神积淀,但又不局限于传统隶书的章法藩篱。他从汉代简牍帛书中探秘古汉隶的形成和特质,特别是以“牛帅兵临隶书十种”为题,对诸如《张迁碑》《石门颂》《礼器碑》等十大汉隶名碑进行系统的临写,从临写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以此构成自己书写创作的精神基础。但在创作性的书写中,比如顺应时代潮流的题材书写,特别是有关军旅题材的书写,包括作者自己选定的题材书写,牛帅兵都将不一例外地遵从自己内心的自然书写逻辑。即便是面对简牍、帛书、碑版中的隶书临写,也必须突破古人的一笔一画,一招一式,这一切都必须经由作者自然书写和自由书写的创作转化,使之成为有着自己独特风格面貌的书法艺术作品,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上,做到别具一格,自成一体。

图片

从牛帅兵的隶书创作中,笔者进一步觉察到了书法家创作过程中的书写真实。书写中的点画不是刻意挪用,不是源于刻板的临摹,而是将这些点画经由创作者的审美锤炼与熔铸,在自然、自由的挥洒中显现出牛帅兵独有的创作指向。可以说,这其中蕴藏着牛帅兵书法创作的艺术态度。这种艺术态度反映在牛帅兵的隶书创作中,表现为书写的自然与自由,或者说是一种真诚和对真诚的袒露与释放。笔者或许正是从牛帅兵的真诚袒露中,寻找到了他偏爱隶书创作的动因。即便是隶书和汉字的关系也源于此。没有历史上的文字隶变,也就没有汉字的最终形成,也就没有汉字艺术,包括由此而来的书法艺术和五大书体中的隶书艺术。事实上,经由战国时代发端的隶书,是在不断对篆书破圆为方的过程中形成的,直到秦汉得以逐渐成熟。这其中经历的正是隶书对篆书的破圆为方,一种全方位的书写变革,书法史上号称为隶书之变。牛帅兵秉承隶书之变的精神火种,展开了他的当代隶书创作旅程。虽然用心临写碑帖,但他绝不拘泥于此。按照牛帅兵的说法:“我更注重一种源于自然的一种书写,一种完全自然的书写,自然的表达。这种情况不会拘泥于要刻意创作作品,一旦写就是随手一写,好就好不好就不好。”

在我看来,牛帅兵倡导的自然书写,正好构成了他的隶书之变的动力因。随手一写,随意一写,自然一写,这些都是牛帅兵隶书书写的自然状态和自由状态。也正是这种自然书写、自由书写状态,奠定了牛帅兵的当代隶书之变,或者反过来说是当代性的隶变之书。针对这一点,熟悉牛帅兵的书界同仁往往从牛帅兵的军旅生涯对他的书风做出评价,这种评价也得到了牛帅兵自身的回应和认定。笔者当然也赞同这种看法,牛帅兵的书风同他的军旅生涯、他的姓名确实保持着某种潜意识里的精神默契,威武挺拔,率直严谨,雷厉风行。再从书法艺术的角度看,牛帅兵钟情隶书创作,包括他的书写速度都应证了这一点。比如隶书中的方正雄伟,凝重朴茂,浑穆古拙,法度谨严等等,都与牛帅兵自然书写、自由书写的精神气质达成了创作经验的共振,由此形成了牛帅兵的当代隶书之变,或者说是当代隶变之书。

(邱正伦: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片
图片

牛帅兵,现为《水墨兰亭》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新文艺书家专委会委员、全国第十一届文代会代表、全国第八届书代会代表,重庆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