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鼻科常见疾病(一)、(二)——鼻疔(鼻疖)、鼻疳(鼻前庭炎)

 一元堂中医张 2022-11-03 发布于辽宁

鼻疔

       鼻疔是指因火毒上攻所致以外鼻部局限性红肿疼痛为主要特征的鼻病。西医的鼻疖可参考本病辨证施治。

一、病因

       多因挖鼻拔鼻毛使鼻前庭皮肤损伤所致,也可继发于鼻前庭炎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的致病菌。机体抵抗力低时(如糖尿病患者)易患本病。

二、临床表现

       鼻部疼痛,触之痛甚,成脓时有跳痛检查可见鼻前庭或鼻尖、鼻翼处丘状隆起,周围发红发硬,成熟后,顶有黄白色脓点可伴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病情重者,可引起同侧上唇、面部、下睑等处肿胀。若出现疔疮走黄,则见疮头紫暗、顶陷无脓、跟脚散漫、鼻肿如瓶、目胞合缝等。

三、中医治疗

(一)分型论治

1、邪毒外袭,火毒上攻——五味消毒饮加减。

2、邪毒炽盛,内陷营血——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加减。

(二)外治法

1、外敷   脓未成者,可用内服中药渣再煎,纱布蘸汤热敷患处;或用紫金锭、四黄散等水调涂敷患处;亦可用野菊花、仙人掌、鱼腥草、芙蓉花叶、苦地胆等捣烂外敷。

2、排脓   脓成顶软者,局部消毒后,用尖刀片挑破脓头,用小镊子钳出脓头或用吸引器吸出脓栓。切开时不可切及周围 浸润部分,不可过深过大,且忌挤压,以免脓毒走散。

四、西医治疗

1、疖未成熟者,可用1%氯化铵基汞软膏10%鱼石脂软膏,或各种抗生素软膏涂抹,并配合做理疗等。同时全身使用抗生素。

2、疖已成脓者,可待其穿破或在无菌操作下用小探针蘸少许苯酚(石碳酸)15%硝酸银腐蚀脓头,促其破溃排脓。亦可用中医治疗的排脓法。

3、疖破溃后,局部清洁消毒,促其引流;破口涂以抗生素软膏,既可保护伤口不致结痂,也可达消炎、促进愈合的目的。

五、预防与调护

1、禁忌早期切开引流及一切挤压、挑刺、灸法。

2、注意休息,忌食辛辣、肥甘厚腻之品,保持大便通畅。

3、戒除挖鼻及拔鼻毛之恶习,积极治疗各种鼻病,保持鼻部清洁。


鼻疳

       鼻疳是指因湿热邪毒上犯或血虚生风化燥而致的以鼻前孔及其附近皮肤红肿、糜烂、渗液、结痂、灼痒或皲裂为主要特征的鼻病。西医的鼻前庭炎鼻前庭湿疹等疾病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施治。

一、病因

       多因急性或慢性鼻炎、鼻窦炎、变应性鼻炎的鼻分泌物刺激,或长期接触有害粉尘,或手指挖鼻孔继发细菌感染所致。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

二、临床表现

       炎症以鼻前庭外侧部明显,可为单侧或双侧。急性期,鼻孔内微痛,局部皮肤红肿,触痛,重者皮肤糜烂,表面盖有薄痂皮,严重时可扩展至上唇皮肤。慢性期,鼻前庭皮肤发痒,干燥,有异物感,伴灼热、触痛,局部皮肤增厚,鼻毛因脱落而稀少。

三、中医治疗

(一)分型论治

1、肺经蕴热,邪毒外袭——黄芩汤加减。

2、脾胃失调、湿热蕴蒸——萆薢渗湿汤加减。

3、阴虚血燥,鼻窍失养——四物消风饮加减。

(二)外治法

1、外洗   可选用以下方药煎水局部外洗:①内服中药渣再煎;②苦楝树叶、桉树叶各30克;③苦参、苍术、白鲜皮各15克;④菊花、蒲公英各60克;⑤马齿苋、地肤子、黄柏、枯矾各30克。

2、外敷   红肿、糜烂、渗液,可用青蛤散涂敷;糜烂不愈,脂水多者,可取瓦松五倍子适量,烧灰研细末,敷于患处;干燥、皲裂、脱屑者,用黄连膏外涂;灼热疼痛者,取辰砂定痛散用麻油调敷。

四、西医治疗

1、急性期可用温热生理盐水硼酸液湿热敷,配合外用抗生素软膏也可做理疗。

2、慢性期宜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除痂皮和脓液,再涂用1~2%黄降汞软膏抗生素软膏

3、渗出较多者5%氧化锌软膏涂擦。

4、皮肤糜烂皲裂处涂以10%硝酸银,再涂抗生素软膏

五、预防与调护

1、积极治疗鼻腔、鼻窦疾病,避免涕液浸渍鼻窍肌肤。

2、保持鼻部清洁,忌用热水烫洗或肥皂水洗涤,以免局部刺激。

3、小儿患者,应注意饮食调养,并防治各种寄生虫病,以防疳热上攻。

摘自第九版《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八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