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前每日练 | 水体流动无机碳,鄱阳湖藏环保范(2023届146)

 hjh2004 2022-11-03 发布于福建

云南昆明一中西山学校

2021学年高三下第四次月考

水的流动可将土壤中的无机碳带入河湖中。水体流动、水生生物呼吸推动的CO2水气交换、底泥矿化分解是水体埋藏无机碳的主要形式,能缓解温室效应。“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鄱阳湖承接着五河来水,调蓄后从湖口注入长江,无机碳因此随之流动、埋藏。结合表1:2020年2月、8月鄱阳湖无机碳通量及对碳储藏贡献统计表,回答6—8题。

图片

6、针对鄱阳湖碳埋藏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A.碳的埋藏量夏季比冬季更大

B.冬季湖区流失的碳占比较大

C.CO2水气交换量夏季大于冬季

D.冬季底泥贡献小于水体流动

7、五河中,赣江对鄱阳湖碳储藏贡献率最大,说明赣江

A.上游植被覆盖率高

B.河流的径流量较大

C.水气交换较湖区强

D.上游降水强度较小

8、近年来长江流域因人为活动,鄱阳湖碳储藏能力下降。为提高鄱阳湖碳储藏,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补充水体营养物质

B.农业耕作围湖造田

C.长江上游增建水库

D.周边建设海绵城市

解题思路

本题以鄱阳湖为背景材料,以鄱阳湖碳埋藏情况、赣江对鄱阳湖碳储藏贡献率最大的主要原因、提高鄱阳湖碳储藏的措施为切入点,考查了流水作用、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及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等。

答案及解析

14、针对鄱阳湖碳埋藏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A.碳的埋藏量夏季比冬季更大

B.冬季湖区流失的碳占比较大

C.CO2水气交换量夏季大于冬季

D.冬季底泥贡献小于水体流动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图片

答案:

D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该题难度较小,只要“按图索骥”即可。但是,这个图表较为繁琐,我们需要结合题目选项来仔细作答。根据“2020年2月、8月鄱阳湖无机碳通量及对碳储藏贡献统计表”,我们可知碳的埋藏量夏季比冬季更大,CO2水气交换量夏季大于冬季(底泥矿化分解量大)。故A、C二项错误。冬季湖区流失的碳达12.04吨,与五河流入的量及其他交换(分解)获取的碳埋藏的量相比,占比较大。故B项错误。冬季底泥贡献只有1.923吨,而湖口流失了12.04吨,的确小于水体流动。故D项正确。(注意题目的限制条件是“错误的说法”)。

15、五河中,赣江对鄱阳湖碳储藏贡献率最大,说明赣江

A.上游植被覆盖率高

B.河流的径流量较大

C.水气交换较湖区强

D.上游降水强度较小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图片

答案:

B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碳通量是指通过某一生态断面的碳元素总量,如某河流的碳通量,就是流过河流断面的土壤中的碳(有机碳和无机碳)总量。其中,土壤无机碳主要是指土壤中各种负价态的含碳无机化合物,而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

【继续滑动查看】

赣江是鄱阳湖流域第一大河,由南至北纵贯江西全境。赣江对鄱阳湖碳储藏贡献率最大,说明赣江河流的径流量较大,上游降水强度较大,通过赣江携带的土壤无机碳的量较大(水土流失严重)。故B项正确,D项错误。题中讲的是无机碳,而上游植被覆盖率高,一方面只是增加有机碳含量,另一方面则会减少赣江携带的无机碳(植被覆盖率高,巩固水土能力强,水土流失较轻)。故A项错误。水气交换,主要依靠水体面积,赣江只是河流,而鄱阳湖是湖区,其二氧化碳的水气交换多。故C项错误。

16、近年来长江流域因人为活动,鄱阳湖碳储藏能力下降。为提高鄱阳湖碳储藏,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补充水体营养物质

B.农业耕作围湖造田

C.长江上游增建水库

D.周边建设海绵城市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图片

答案:

D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近年来长江流域因人为活动,鄱阳湖碳储藏能力下降。换言之,鄱阳湖流域的填湖造陆,使得鄱阳湖的水体面积减少(一是湖泊被侵占,二是入湖水量减少),而水体面积的减少会影响CO2水气交换。因此,提高鄱阳湖碳储藏的最佳措施是退耕还湖,湖周及流域内建设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可以增加入湖水量。故D项正确,B项错误。

【继续滑动查看】

补充水体营养物质,可以增加水生生物数量,只能增加有机碳的储量,而对无机碳储量无济于事(再者说,补充水体营养物质,类似人为有意助推水体富营养化,对于湖泊无益)。故A项错误。鄱阳湖汇集赣江、抚江等河流,湖水北经湖口注入长江(仅有一条河道与长江相连),起到了汛期收纳长江洪水,枯水期湖泊水补给长江的作用。也就是说,原则上鄱阳湖与长江关系密切,但主要是起到调节作用,长江上游增建水库,会导致冬季(枯水期)湖面与江面水位差拉大,而补给长江水量更多,不利于碳的储藏。故C项错误。

课外拓展

今年持续的极端高温和少雨天气,一方面减少了水体的补充(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五河水量减少,部分支流出现断流、河床大面积裸露),另一方面增加了鄱阳湖流域地表水的蒸发,继而导致其水位大幅下降。鄱阳湖及“五河”作为江西省最大的水系,承载了当地经济运行发展的方方面面,如今遭遇罕见旱灾,首当其冲的就是航运和农业。

图片

极旱成灾,一方面导致纵贯江西省南北的鄱阳湖、赣江水运遭受严重影响(鄱阳湖、赣江航线以煤炭、建材等大宗商品货运为主,如果水位继续下降,不仅对水运行业本身造成严重影响,也会波及当地的能源和建筑行业),另一方面当地农业灌溉水源不足以及次生灾害风险激增(如高温天气下昆虫少见,农作物授粉),农田受灾严重,甚至出现粮食作物绝收。

为了减缓鄱阳湖枯水对周边的影响,鄱阳湖流域各级政府对此做了很大的工作:一者,水源进行全面调度,确保境内河流上下游取水用水均衡。二者,对抗旱用电、设施建设、人工降雨等方面提供资金补助或设备支持等。三者,在防虫防病方面,派驻农技工作组对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并指导农户在绝收的田地中补种秋稻以挽回损失。四者,协调金融保险机构对受损农户进行赔付,摸排居民损失情况。五者,以及对水库扩容、水渠疏浚等工程进行评估,斥资对当地水利工程进行升级改造。六者,采用清理淤泥、疏浚水渠、构筑拦水坝等生态环保方式从主航道调水补水,为候鸟觅食提供保障等

诚邀您关注

地理蹊公众号的抖音官方账号

图片

图片及部分搜索资料均来源网络(侵删)

文字 | 利之王

编校 | 南  璃

审核 | 利之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