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心语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与君共修,同登善域。 点击上方按钮 收听朗读音频
不诚无物 遇不到名师,是因为自己的层次低 《论语》载,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讲的是孔子说,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 在孔子看来,道有高下,智有浅深,善育人者必因其根性高下而教之。人生来的根性就有不同,这就是常说的善根、慧根。根性好,再经后天修学,给他讲高深的道理很容易接受。根性差或不注重提升自己的人,给他讲高深的道理,则如对牛弹琴,他不仅听不懂还可能对你诽谤。正如《金刚经》上讲的,佛陀说《金刚经》是讲给有最高根性人的,怪不得我们读不懂呢。有的人认为自己懂了,其实也只懂得了你这个层次能懂得的那些道理,你的层次达到多高就会对其道理悟到多深。 读书是如此,与人交往或听老师讲课亦然。老师不给你讲高深的道理,应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是。读《论语》可知,不同的人请问相同的问题,孔子会给予不同的解答,这就很能说明问题。再者,老师对不同的弟子讲相同的课,不同水平的弟子也会领悟到不同的道理。若自己为人不可靠,或悟性不够,是不配老师给你讲上等学问的。 能遇到高人指点,自己起码应是中等人才行,遇不到名师则是因为自己层次低。你的层次有多高,就能遇到多高层次的老师,这是没有疑问的。在这个意义上讲,人生最该下的功夫是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品行和境界。 诚之为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