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马懿早就识破了“空城计”,为何还要傻傻地等着被骗?

 无风起念 2022-11-04 发布于广东

三国故事中,诸葛亮的形象聪明机智,留下多场精彩战役,其中赫赫有名的“空城计”故事,相信许多人都不陌生,而空城计的苦主,正是三国最后赢家司马懿。有趣的是,历史专家推测,其实聪明的司马懿早就知道有这一招,但为什么还要傻傻地被骗呢?背后有一大考察,十分聪明。

▲司马懿在历史剧中的形象。(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关于空城计的背景,也就是街亭失守后,司马懿率领十五万大军,接连打下了三座重要的城池,强大的军事推进,让资源相对不足的蜀军相当害怕,如果正面对决,必定居于下风,因此诸葛亮想出了这经典的一招。就结果来说,空城计相当成功,让蜀军得以延命。

诡异的是,连司马懿的二儿子司马昭都识破的诸葛亮的计谋,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怎么会看不出来呢?何况,即便采取了空城计,就战力来看即便中了埋伏,合理推断蜀军残存战力,司马懿硬打胜算还是很高,且只要除掉诸葛亮,基本上蜀汉就终结了。

有一派说法认为,这不只是诸葛亮的战术成功,背后真正的赢家,其实是看似输家的司马懿。最大原因,就是只要诸葛亮一死,司马家就失去了在曹魏存在下去的必要,这怎么说呢?

司马懿深深明白一个道理,也就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司马懿深深了解,曹家无论是曹操还是曹丕都不信任他,真正实权依旧留在曹家,而司马懿存在的真正价值,就是一个与诸葛亮抗衡的谋士,假如诸葛亮死了,司马家存亡就会面临危机,空城计设局的时间点还不成熟,强硬除掉蜀汉,只会太出风头,恐怕断了自己与家族的后路,自然宁愿选择被骗,以反向思维换取曹家的信任,最终也熬到了胜利。

《晋书·宣帝纪》记载,司马懿心里猜忌而表面宽和,内心多疑但能灵活应对。曹操时魏国就曾“开募屯田于淮南”(《三国志·魏书·仓慈传》),但仅是民屯。正始二年(241),司马懿主持对吴作战时,开始与邓艾筹划在淮南淮北创建军屯。

正始四年(243),司马懿又'在于积谷,乃大兴屯田,广开淮阳、百尺二渠,又修诸陂于颍之南北,万余顷。自是淮北仓庾相望,寿阳至于京师,农官屯兵连属焉。’

'因欲广田积谷,为兼并之计,乃使邓艾行陈、项以东,至寿春地’(《晋书·食货志》),使得'遂北临淮水,自钟离而南横石以西,尽沘水四百余里,五里置一营,营六十人,且佃且守。兼修广淮阳、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淮颍,大治诸陂于颍南、颍北,穿渠三百余里,溉田二万顷,淮南、淮北皆相连接。自寿春到京师,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

在识拔人才上,司马懿从寒门中提拔邓艾、王基、州泰、贾越等人,如虞预所说,经略之才可谓远矣。

景初二年(238年),司马懿远征辽东。时曹魏大修宫室,加上军用物资,以至百姓饥弊。出征前,司马懿劝明帝说:“昔周公营洛邑,萧何造未央,今宫室未备,臣之责也。然自河以北,百姓困穷,外内有役,势不并兴,宜假绝内务,以救时急。”

司马懿劝谏曹叡不要大修宫殿劳民伤财,以保国之根本。曹叡死后他奏请罢修宫室,雕玩物之人力,节用务农,使天下欣赖。

参考资料:《三国志》

作者简介 | 无风,95后女孩,想和你一起活得任性又自在。ID:wfqnwx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