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客

 昵称rOGCjoKE 2022-11-04 发布于江苏

前晚也许是吃饱了撑的,做了个白日梦,可惜,那么美好的别墅还没建成,就被嫁到伊犁的美女吓跑了。

梦过了二十四小时,心里还是有些许不甘。

都是老王家的人,凭什么王维可以依山建自己的辋川别墅,我就不行?

不由想起了诸葛亮,他躬耕于南阳,虽然住的是草庐,但既然养的起小童,想必他的经济条件还是不错的。

这个草庐究竟有多大?史无记载,但无论大小,按诸葛亮的性格和情商,这个草庐一定是整洁雅致的,有花有草的。

自建房屋的古人还真不少。

比如杜甫在成都建草堂,陶渊明则隐居于九江市浔阳区柴桑。

杜甫的草堂估计居住效果一般,因为被秋风掀过顶。

陶渊明的房子有多大?“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现代一亩地约等于666平方米。在靠近陶渊明的年代,最小的亩可能是两百多平方米,也可能是六百多平方米。也就是说,如果陶渊明写诗比较实在,他家的园田居,至少面积有两千平方米。如果往高了算,那就得翻三倍。

苏轼也是一位爱自建房屋的人。被贬一生,自建一路,贬到哪建到哪。

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在“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的经历,起先他是没住处的,由于太守的礼遇,被安排住在了临桌亭。

此处本是一简陋的驿亭,夏天对着大太陽,官员走水路时,经此可以在此小住。

苏轼是个乐天派,在那栋房子边上加了一间书斋给自己用,还吹嘘道:

“午睡初醒,忘置身何处,窗帘拉起,于坐榻之上,可望见水上风帆上下,远望则水空相接,一片苍茫。”

“临桌亭下十数步,便是大江 ,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 水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风光之美一半在其地方,另一半则在观赏风景之人。

苏轼之所以又称“东坡”,因为在黄州为了生存,他当起了农民,在黄州开辟了“东坡农场”。

农场实际上占地约十亩,在黄州城东约三分之一里,坐落在山坡上。

有了田地,苏轼就要建房子。

临近东坡农场,苏轼修建了大名鼎鼎的雪堂。

之所以命名雪堂,是因为在雪中竣工的,墙是由苏轼自己油漆的,画的是雪中寒林和水上渔翁。

雪堂约有房屋四五间。台阶下,有一小桥,横跨一小沟。

建筑是苏东坡的本性,他是决心要为自己建筑一个舒适的家。

他筑水坝,建鱼池,从邻居处移树苗,从老家四川省托人找菜种。打的井出了水,种的地冒出了苗,他都会欢喜得像孩子般跳起来。

他看着稻茎立得挺直,在微风中摇曳,或是望着沾满露滴的茎在月光之下闪动,如串串的明珠,他感到得意而满足。

真想学苏轼,有一个可以按照自己心意建出的房子,可是哪里可得?

古代地广人稀,只要不是闹市街衢,不需要政府许可,不需要四邻八舍签字,就可以盖房子安顿下来。

而如今,地球早已人满为患,即使隐入深山也是违建。

羡慕之后却又惘然。

无论诸葛亮、杜甫还是陶渊明,苏轼,他们占有的都只是属于他们的那一段时光,最终还是把空间留给了后人。

前几日,西安扩建机场,却不曾想,竟挖出了3500余座各时期古墓。建机场变成了考古。

真是太难了,地上一个西安,地下多座长安。

谁可以永驻时空?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此文绝妙,气势夺人。

天地只是万物的客舍,时间只是古往今来的过客。死生的差异,就好像梦与醒一般,何必去究诘?生命短暂,得到的欢乐,又能有多少呢?

谁的文笔?李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