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班组战术与今天的异同

 张洪清 2022-11-04 发布于北京

图片

众所周知,现代步兵班作为陆军战术分队最小的战术单元,其最早起源于两次世界大战。在这之中,德美苏作为二战中的劲旅之一,其战术和编制一直备受推崇。

但鲜有人知的是,仅就步兵班的编制和战术来说,各国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尤其值得一说的是,这些起源于两次世界大战的班组战术在今天,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而这,就是今天我们的主题。


火力与机动

也像其他国家一样,一战后的德国同样遵奉现代战术的基本原则,即火力与机动fire and maneuver。其实质内涵在于通过一组进行火力压制,而另一组则得以在掩护下抵近和消灭敌人。

在这个基础上,班用轻型机枪的普及更是强化了这一特性。以德军为例,早期的德军通常由班长+ 3人机枪小组+6人步枪组构成(后来改成了9人班制)。

图片

这之中,机枪是整个班最为致命和重要的武器,班长需要在第一时间命令机枪组对敌实施压制,然后再以另外的步枪小组进行迂回,而这也是二战中各国最为普遍的班组战术。

但随着大战的深入,德军的班组编制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称火力组的出现,此时的德军步兵班往往是以2-3个机枪小组构成,而非大战初期那样一个班仅配备1挺机枪。

图片

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主要有几个,其一是德军不断扩大的人力资源消耗,使得德军再难像早期那样保证每个步兵班的兵员充足。其次则是随着43年库尔斯克等一系列会战失败以来,德军已近乎处于全面守势,故而对于此时的步兵班来说,火力是要比机动性更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而最后,则是大战导致的工业化效率提升,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也使得对称的双机枪班组拥有了充分发扬火力的基础。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德军这种编制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其对手同盟国的班组战术变化。以至于战后美军一度也在考虑,究竟一个步兵班应由9人构成,还是13人构成。与此同时,班究竟应由两个对称火力小组构成,还是围绕着1挺机枪来进行发挥呢?

美军方面就此进行了多番论证,必须说明的是,此时因为美国是二战中少有的跨越两个战场的国家,故而其作战经验和教训又显得更为饱满些。在以日军为对手的太平洋战场上,美国的海军陆战队在早期也是以陆军的9人制进行编组,但由于太平洋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该处的陆战队往往需要有更多的人员来满足近战的消耗。为此,陆战队的经验表明,以2-3个对称火力小组组成的步兵班将更适合战场的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据说当年美国海军陆战队中参与此番编制改革的指挥员中,就曾经有一名营级指挥在中国本土作为军事观察员,长期和八路军一起生活与战斗。为此,也有说陆战队后来的编制改革,其起源是来自于八路军的三三制。

不过这种说法客观来讲,又有点过于牵强了。因为在抗战时期我军的三三制尚没有大规模普及,而且作战地域也和太平洋的丛林地形有诸多区别。但从陆战队的作战形式上来讲,其对步兵战术的重视倒是和八路军颇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那么美国陆军就步兵班的建议又是怎样的呢?

事实上直至二战结束后的讨论会上,美国陆军并没有想改变既定步兵班组战术的想法。因为无论是对身处欧洲的高级将领还是对一线的陆军士兵来说,他们早就习惯了在美军优势火力下的战斗,这套方法经过欧战的检验,有谁能说是不合理的?

至于说特殊环境下的战斗?那说来,这是战术的问题吗,难道不应该先问问是谁将陆军陷于此种境地?

更何况退一万步来说,不也还有陆战马鹿在嘛

咱陆军讲究的就是个火力猛,纵深插。

颇为有趣的是,这一点在朝鲜爆发后,由志愿军为美国陆军好好上了一课。朝鲜半岛复杂的地理环境加上比日军更为顽强和智慧的志愿军,总是能以轻步兵完成对美国机械化陆军的穿插,一度打得陆军方面叫苦不已。

当然,客观的说,造成朝鲜美军颓势的原因是多方面和复杂的,并不仅仅能单用双方步兵班编制的合理性就能全部解释明白。但自朝战后,美国陆军确实进行了反思,只是与陆战队不同,其基本的考量仍是建立在两个对称火力小组上。即通过建立两个武器配置一样的火力小组,来完成一系列的基础步兵战术。


不过吧,事实上战后对于现代步兵战术真正的影响,其实更多源自于装甲车辆的普及。其中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系,就由于更为强调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进攻,而普遍压缩车辆的体积和提高产能。为此,无论是BTR还是BMP系列,苏军早期的车载步兵班往往只有7人,而这就使得苏军步兵班组无法作为两个对称火力组存在。

与此同时,和同期的西方各国不同,苏军往往将反坦克火器直接下放到班,而这一点又使得其有限的车载步兵中被RPG占了不少名额,一度使得苏军的徒步步兵通常会选择集中战斗,而非单独划分成两个战斗小组。相比来说,美国的M113系列倒更多使得车载步兵可以形成两个火力小组来战斗。

图片

不过必须得说明的是,上述苏军的这一安排也并非毫无道理,毕竟在有步战车的火力加持下,苏军步兵确实并无太多必要进行进一步的划分。至于个别特殊环境,虽然一定程度上确实会影响单个步兵班的战术灵活性,但对立足于大规模机械化穿插作战的苏军来说,这又实在显得过于特殊了

图片

更何况需要知道的是,尽管当代普遍意义上的步兵班组战术都是以两个对称火力组构成的。但在早期,火力与机动更多是以排为单位进行,步兵班的战术地位尚没有后来那么突出。也故而,苏军的步兵班,其战场冗余和战斗能力还是十分可观的。


而与上述典型的列强苏美不同,我军这方面的经历又可谓是另辟了一条蹊径。其中在立国之初,因为传统同时也是现实工业较弱的因素,而使得我军更为强调步兵战术和步兵武器的发展。

故而很早的,我军就开始普遍换装了半自动步枪,即56式。

这一点在1962年的中印自卫反击战中表现最为明显,届时尽管从战术层面我军仍延续的是二战的班战术结构,但大批的半自动步枪使得我军单个步兵班相比起还在使用恩菲尔德步枪的印军来说,拥有更高的火力优势。

图片

外加上当时的我军战士英勇顽强,故而更是将步兵战术发扬光大。在著名的敌人非但不投降战例中,庞国兴3人战斗小组的成功,就有一部分原因可归功于我军当时的步兵武器要优于阿三。

图片

不过当然了,我这话也并非是说我军将士换成栓动步枪就打不了仗了,而是客观上在对印反击战中,半自动步枪的普遍列装确实为我军的胜利提供了帮助。

图片

再然后,在对印自卫反击战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军在步兵武器和战术的发展上很可惜的出现了滞后。直至1979年的对越反击战开始,还在使用56半的我军惊讶于对面的越军已经普遍装备火力更为强大的AK系列。这一度使得在局部的小规模战斗中,我军步兵颇为吃亏。

不过相比起对越反击战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来说,更为可怕的是此时我军相比美苏等列强在机械化战争上的差距。此时这些世界强国已经在发展和推出火力更为完善的步兵战车,其班组战术和结构也日益成熟。而我军方面,除了少量勉强可做运输的63式装甲车外,其他装甲车辆尚在拼命追赶的阶段。

尤其临近千禧年之际,对于我军来说,步兵班组究竟应向苏系大规模机械化发展,还是像美军那样的更为注重全面发展??这一问题直到08年军改前,都尚未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而这也造成了我军在千禧年阶段,甚至于还存有机枪副射手不配枪的情况。

就这个情况,你还真别说就是工业水平的问题,实际上也像95枪族一样,千禧年前后的我军其实在定位上是并不算清晰的。毕竟在那时候,谁又能准确预测下一场战争是什么样的呢?


那么,说一千道一万,上述这个过程究竟说明了什么呢?

这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几个问题。即除了传统外,技术的进步以及战场的冗余,是影响整个步兵班乃至整个步兵单位编制、战术发生变化的关键因素。

在二战初期,步兵班围绕着机枪作为核心发挥,是因为此时的栓动步枪火力较为贫弱,为此只能依托于机枪进行发挥。而到了近现代,由于工业进步、步兵战车的推出,使得单兵武器在火力配给上得到了大规模的提高,故而机枪便更多成为了组而非班的核心力量。原来需要一个步兵班去完成的任务,此时的一个战斗小组即可取代。

这一点对于今天的影响,我们也可以从美国海军陆战队和法军的身上发现。即因为无人机技术、侦察狙击技术的发展,而使得传统意义上的打击方式已越发变更为集结地域之外的战斗。故而侦察和隐蔽能力又成了重中之重,所以我们仅就美军陆战队来说,其试图在班排结构组建的无人机组,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这个前提。

图片

但这种激进的改革,究竟是否是必要的呢?

从历史的角度而言,一切战术编制的发展固然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就像拿破仑战争时的散兵战术不会一下子过渡到现代化的火力与机动。但就核心的战力发展来说,却必须紧跟技术和时代的发展,任何传统和经验都不足以取代时代的技术验证,这就像在一战机枪遍地时仍固执的进行集群冲锋,那所带来的就必然只有牺牲了。

                                                                   这里是帝林

                                                                         感谢您的观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