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纵欲和手淫是引起抑郁焦虑的主因

 云深易医 2022-11-04 发布于江苏




最近接触了不少抑郁焦虑症患者,对此病带来的痛苦感同身受,但同时也为他们因为对这病的无知而带来的一些错误想法和行为习惯深感惋惜与担忧,为了让他们更好的了解病因,并最终走出心理误区,我写了《为什么说熬夜是健康的最大杀手》、《抑郁焦虑症,没多大的事儿》和《抑郁焦虑症治疗经验管窥》三篇通俗普及性的文章。但是随着这类病趋向于年轻化现象,除了年轻人喜欢熬夜这一坏习惯容易加重病情之外,还普遍存在纵欲和手淫的恶习,其实这一极坏的习惯不但不能让他们转移注意力、发泄或解脱,反而会从精神和身体两方面极大的加重病情,现在就从中医原理来作一个简单的讲解。

我们常常会说“心火”、“肾水”,其实就是来自于中医里五脏的五行属性,即心为火脏,肾为水脏。而《易经》中的“水火既济”,即是中医所说的“心肾相交”。

上图即是《易经》的既济卦,此卦上为坎水,下为离火,形成一个水上火下的格局。而水之性趋下,火之性炎上,既济卦就形成了“水下行、火上炎”的一个相交相融、相亲相爱、交替互补的动态图。它象征了大自然中天气下降、地气上升状态下万物化生的一良性循环,所以在《易经》中既济卦是一个吉卦。

而“天人合一”,即“有验于天者,必有验于人”,那么我们的心与肾其实也就是一个既济卦,具体看下图:

为了通俗易懂,就用这个简单的、粗放式的心、肾功能示意图来作说明。

在中医中,肾虽为水脏,但肾中不仅仅只有水,肾为先天之本,肾中藏有人身的元阴和元阳,即真水和真火。其工作原理即是通过真火蒸动真水,滋润全身。而心与肾之间有经脉相联系,那么自然肾中真水在真火的蒸动下,会通过经脉补济心阴,心为火脏,火本身具有高温、好动、焦躁等特点,但在肾水上升补济的状态下,水能制火,便会克制住火的炽烈之性。同时,心火得到克制,便不至于继续上窜为患,心阴得到补济之后,积聚到一定程度后,就如天上云彩化雨而落,再来补肾脏,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这就是心肾相交的原理,即水火既济卦象的一个脏腑展功能示。

另外,心为火脏,火主神明,所以心藏神;肾为水脏,真水至精,所以肾藏精。水主生命,火主精神。无水则火焚,火焚则神乱。

由此可见,肾精对我们身体和精神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其珍贵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肾精作用大。肾主骨,主发,还司智慧。肾虚之人,多会伴随出现脱发、白发症状,或骨头方面疾病,如股骨头坏死、骨质增生等,还有记忆力下降、失忆健忘等症状。

二、肾精更新慢。古人说千粒米生一滴血,千滴血生一滴精,正是强调肾精更新较慢的特征。对于这一点很多人可能会有不同意见,认为精液在两个小时左右会自然重生,这是我们认识的一个误区,我们所说的那只是精液,肾精不是精液,而是精液之中的精子。

三、肾精数量少。真正的肾精即西医所说的精子,不是指精浆,其数量非常少,且再生慢。所以中医认为只有肾脏可常补而不会出现补过头现象。

四、肾精起源早。我们常说“生命起源于水”,人的生命其实就是来源于“父精母血”这一滴水,这滴水可以说是我们的祖先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这才是真正的“传家宝”。其最大的作用也是繁衍后代。

“精足不思淫”,是说越是肾气足的,越是淫欲少,反之,淫火烧身,肾精越流失越会变的欲望强烈。这在动物鹿的身上表现就很明显,鹿的肾气强表现在,一肾主骨,所以鹿不但骨骼生长的高大,而且能长出体外,形成美丽的鹿角,而鹿茸更是补肾佳品;二是鹿性欲少,一年只是为了繁衍而性交一两次。

一旦我们经常纵欲,或手淫,肾精流失,肾中真水与真火失去了平衡,即真水流失过多,压制不了肾中真火,那么势必会出现肾中真火越过真水,而直扰心脏的现象。

我们想一想,心本身就是火脏,如果得不到肾水来平衡自身之火,反而肾中真火再来烧灼,我们这个心脏如何不焦虑?如何不烦躁?如何不心慌?如何不心悸?如何不失眠?如何不面赤?如何不脱发?如何不眩晕……神思错乱,精神失常,各种幻觉、狂暴行为也会自然发生。

另外,腰为肾之府,所以民间又有将肾称为“腰子”的,肾水流失,肾火独盛,腰受煎灼,所以同时还会伴有腰部酸痛的症状。

而且手淫之时,大脑之中要有性幻想进行强刺激,因心主神思,这同样会引起心火炽盛。

肾脏作为先天之本,对我们身心健康如此重要,只有保精固肾,方可百病不生。这对抑郁焦虑症患者尤其重要。

养生之道,首推静心,心静则心火不起,心火不起则神思不乱,欲念不生,肾精则免耗竭之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