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宋遗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泊木沐 2022-11-04 发布于辽宁

1.《幽谷图》

▲宋 郭熙《幽谷图》

167.6厘米 53.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幽谷图》绘山岩险峻、谷壑幽深之景,虽符合前人所谓郭熙画作“怪石常存犇壑势,幽泉微露出山踪”之特色,然其真伪之鉴定曾经历多次反复。如清人安岐认为此作是“无上之品”,近代张大千认为此是真迹然并非全本,吴湖帆断其为“笔墨生动、百读不厌”之精品,而叶恭绰则认为此图并非郭熙手笔。直至1985年,“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将其最终定为郭熙“真迹精品”。

2.《柳塘呼犊图》

▲宋 佚名《柳塘呼犊图》

25.0厘米 26.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柳塘呼犊图》表现的是薄暮时分,母牛迎风呼唤牛犊的情景。画作不绘牛犊,仅凭母牛昂首长鸣之姿与高柳随风款摆之态,便呈现给观者以习习暖风扑面、声声呼犊入耳之感,构思可谓新颖奇巧。全图为无声之画赋予活泼悦耳的声响,可谓一曲对造化自然与万物之灵和谐相处的优美颂歌。

3.《天寒翠袖图》

▲宋 佚名 《天寒翠袖图》

24.5厘米 21.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竹林仕女图》与《天寒翠袖图》是宋人依据杜甫的《佳人》诗创作而成。前者绘一女子身着襦裙、半臂,立于竹石、花树之畔,以呼应杜诗“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之句。后者女子衣饰较为简单,侧旁仅绘修竹一丛,贴合“幽居在空谷”之诗意。二图同出一源而各有侧重,展现出画家对杜甫诗作的再创造,与杜诗有珠联璧合之妙。

4.《内人双陆图》

▲宋 佚名《内人双陆图》

30.5厘米 47.6厘米 美国佛利尔·赛克勒美术馆藏

双陆,一种棋类游戏,因棋盘中“彼此、内外各有六枚”而得名。《内人双陆图》所绘即为唐代宫廷女子对弈双陆之景。作品一度被割裂为两段,1960年得以重裱合璧。此画曾被认为是“周昉真迹之仅存者”,后被定为北宋摹本。全图不仅是研究周昉及其追随者画风的重要参照,也为今人考证双陆这一业已失传的游戏提供了宝贵的图像资料。

5.《竹梅小禽图》

▲宋 佚名《竹梅小禽图》

25.7厘米 26.2厘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竹梅小禽图》采用折枝画法,绘寒梅吐蕊、竹影摇拂、麻雀小憩之态,整体格调清俊雅致。画中梅花为梅中名品——绿萼梅,梅枝上栖有三只麻雀,姿态各异,笔法多变,栩栩如生。全图布局严谨,形象生动,属于同类题材中的上乘之作。

6.《三猿得鹭图》

▲宋 佚名《三猿得鹭图》

22.9厘米 24.1厘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三猿得鹭图》是一幅寄寓民众美好希冀的画作。画中以三猿隐喻科举考试之“解元”“会元”“状元”,以鹭谐音“路”,表达“三元得路”之意。此作虽是扇面小品,却凭借巧妙的构图营造出天高地阔之势,凝聚着人们对于未来吉祥喜庆的无限憧憬,也寄托着画家对于观者前程似锦的美好祝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