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 ![]() ![]() 读书答题 第 56 期 本期题目: 宝宝不时有两声咳,正确的是: A.是有肺热,可用板蓝根清热。 B.脾胃虚弱,牵连肺部,需立即健脾。 C.大多是外感夹滞。 D.一定是感冒没断根,无需理会,久而自愈。 E.可能是湿滞脾肺,从而形成虚火。 ![]() 快去答题 下期公布正确答案和幸运名单哦! 答题格式: ▼ 公众号下方对话框发送 “读书答题第56期 + 地区 + 所在群编号 + 你的答案” 上期“读书答题“的正确答案及获得面诊机会的读者名单,见文末! ![]() 快过年了,许多家长在对宝宝的养护上都有些“放肆”,尤其在吃方面没有平时那么谨慎了。 这里也提醒各位家长,欢庆新年的同时,务必替宝宝守好“喂养”关。 因为我发现,最近找我面诊的宝宝大多存在“积食”的情况。“草莓舌”宝宝的比例也比往常更多一些 我们一起来观察这类宝宝的舌头: 舌色偏红 舌苔厚腻或舌苔薄、无舌苔 舌头上有一颗颗小红点,看起来像“草莓舌” 有经验的家长会知道这是体内有热的表现。但具体哪个症状对应,往往一知半解,剩下全靠猜。 这一猜,往往会导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也是一些家长总觉得“帮宝宝调理身体很困难、不得要领”的原因。 家长要学会读透舌头,才能为下一步的调理指明方向。 ① 看舌色 舌色偏红,宝宝体质偏阴虚 宝宝整个舌头看上去红红的,很多情况下是因为阴虚: ![]() 绝大多数阴虚,是由于体内津液不足,不能滋润、也不能制约阳气,从而引起的一系列证候。 这类宝宝主要表现为:舌红少苔、手心足热、盗汗、口燥咽干等。 发烧或刚退烧的宝宝会阴虚 这是因为“热”会耗伤津液。这类宝宝就要把体内缺失的水份补充回来。 不少家长甚至会发现,宝宝原本很不爱喝水的,但因为消耗津液过多,嘴巴常常干干哑哑的,自己就会主动要水喝。 外在生活压力也会导致宝宝阴虚 比如说,家长给宝宝报太多补习班、课业压力太大、常遭家人呵斥等等。 情志呵护不到位,宝宝的肝火过于旺盛,就会导致阴虚。 细看这类宝宝的唇口,会发现周围微微泛青色,这是肝木失衡的表现。 因此家长在用食疗方调理阴虚的同时,不要忘了情志呵护,给宝宝疏肝气。 积久化热形成阴虚 刚开始积食的时候,宝宝的体质多为虚寒,这个时候舌苔就是白厚腻的——越积食,身体越虚寒,舌苔就越厚腻。 而积食久了之后,原本因为积食而造成的厚腻舌苔,会随着积滞的程度而变黄、减少、或接近于无舌苔。 ▶ 划重点: 宝宝舌苔厚腻、发黄、少舌苔,都是有积食的表现,更是体内有热的表现。只是程度不同,舌苔表现不同。 宝宝一旦积久化热,也容易形成阴虚体质。 ![]() 许教授小课堂 对于阴虚宝宝,家长可以用生地、沙参、麦冬、石斛等能够滋阴生津的中药材,给孩子煲粥水喝。平时还可以喝点酸梅汤酸甘化阴。 但是不是补充了津液,宝宝的阴虚体质就能马上好转呢?未必。 ② 观舌象 张嘴草莓舌,体内必有热 宝宝正常的舌头是舌体淡红、舌苔薄白的。 ![]() 如果看到宝宝的舌头上充满了小红点,用手去摸还能感到有些刺手,就是体内有热的重要表现。 ![]() 人的舌头上布满了淡红色、凸起的舌菌状乳头。宝宝身体健康的时候,它们的色泽比较均匀,血管鲜红、血管周围淡红。 当舌菌状乳头增生、充血膨起的时候,宝宝的舌头看起来就会像草莓一样,中医称这些不正常的小红点为“星点”或“芒刺”。 舌象能体现胃气、病邪深浅。 草莓舌的出现,证明宝宝肠道内有“垃圾”堆积,是内热的表现。热邪越盛,芒刺越多。这在临床中医中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积食舌象。 ![]() 实热 宝宝吃了超出自己身体消化能力的食物,食物不仅不能生化成营养物质,还会成为“垃圾”积滞在体内,久而久之成为实热。 ![]() 虚热 而刚才也说,宝宝舌红多是阴虚体,脾胃运化功能不利,会导致体内津液匮乏。 我们可以将之想象为一块久旱的沙漠,因为缺乏水份而干涸炎热。这股“热”就是虚热。 常有家长问我如何区分宝宝实热和虚热。实际上,“草莓舌”宝宝的热,多多少少是虚实夹杂的——并不是“非实即虚”这么简单。 ![]() 一种情况是先有实热再有虚热: 宝宝积食久了,脾胃就会怠工;脾胃一怠工,运化津液的能力就弱了,身体就有虚热。 ![]() 另一种情况是先有虚热再有实热: 宝宝脾胃虚弱,无法正常运化、疏布津液,很容易造成积食,形成实热。 那么在调理上,我们就不能仅仅是消食、清热或滋阴了。 实热、虚热夹杂 调理顺序要分清楚 步骤①:先消积食 实热、虚热夹杂的宝宝,需要先消食导滞,而不是急着清热、滋阴。 我常说的三星汤、保济口服液、保和口服液等都比较适合宝宝服用。 有的医生会在清积食药方中再加5g蒲公英,稍稍替宝宝清热降火,这是没问题的。但家长千万不要擅自给宝宝大肆清热。 宝宝虽有热,但根本体质仍是虚寒的,再加上这类宝宝的脾胃已经非常虚弱了,不把握好清热的分寸,会加大脾胃的负累。 好比说,小儿七星茶偏凉性,家长可以给宝宝适量喝,起到消积化热的功效,但千万不要当成保健品常喝。 步骤②:再滋阴补脾 消化好了,吃进肚子的东西不会积滞在体内,这个时候就能帮宝宝滋阴补脾了。 具体怎么判断消化好不好,还是用我常说的“10秒消化判断法”: 舌苔正常了,是淡红薄白苔 没有口气,或口气清新 大便顺畅了,不再像一开始那么干硬或先软后硬 睡眠质量变好了,熟睡时的小动作少了 …… 这时,家长就可以开始替宝宝通过食疗法滋阴补津了。 注意,刚开始的时候,建议宝宝只喝汤不吃渣,汤水也稍微煮稀一点。 许尤佳教授 推荐 滋阴补脾食疗方 莲藕焖黄鳝 材料: 莲藕150g,黄鳝100g,生姜3g。 做法: 材料各自下锅炒热,一起入锅,加约5碗水小火闷炖15分钟即可。 功效: 补脾益气,补血生津。 适用年龄: 3岁以上消化好、无病痛时用。蚕豆病可以用。 石斛麦冬茶 材料: 麦冬5g,石斛5g。 做法: 材料放入杯中,开水冲泡,加盖等10分钟即可饮用。可冲泡3剂,每日1次,连服1~3天。 功效: 疏清虚热、补益脾胃、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适用年龄: 3岁以上辨证合适用。蚕豆病可以用。 小儿酸梅汤 材料: 乌梅1个,麦冬10g,陈皮1g,冰糖少量。 做法: 乌梅、麦冬、陈皮下锅,加约5碗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煮半小时,加冰糖凉化后即可。1~2周给宝宝喝一次。 功效: 滋阴益气,解渴生津,清心除烦,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适用年龄: 1岁以上可饮用。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宝宝有积滞了,但津液堵塞在某个部位,导致局部津液不足。 这时,在滋阴补脾的同时,还要继续服用清积热的药物,只是把量酌减一些。 总有家长和我说,这些辨证这么复杂,判断和调理都交给医生不就好了吗? 但通过今天的推送我们能发现,宝宝的体质和身体状况,会随着调理的进程、外部环境的改变等多方面原因不断变化。 医生能在每次面诊的时候了解宝宝的情况,但不可能时时刻刻关注到你宝宝具体的情况和变化。 因此我还是恳切建议家长多多学习。毕竟,没人比家长更了解自己的宝宝。 ▼ 每天一节消化课 ▼ 本期推送就到这儿啦! ![]() ![]() “读书答题”上期正确答案 ▼ 55 ![]() ![]() 读书答题 第 55 期 本期题目: 宝宝舌头红点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脾开窍于口,宝宝口舌红是积热。 B.证明宝宝气色好,身体健康。 C.根本原因是宝宝脾虚导致的。 D.需要给宝宝大补脾胃。 E.应多吃凉性食物清热降火。 正确答案:AC ![]() 读书答题第55期 获得面诊机会的 幸运读者名单 ▼ 广州: ![]() 非广州: ![]() 注意: 已获奖的答题者,同一月内不重复上榜(即每人每月最多可获得1次读书答题面诊机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