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胞-树洞萌萌

 树洞萌萌 2022-11-04 发布于陕西

从未想过,人类会如此神奇,有时候很庞大,有时候又很渺小。庞大到可以创造纪录,渺小到无法抵御某些灾害或疾病,甚至是无法承受亲人偶尔的一句无意识的言语刺激。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但该庆幸的是,我们是有感情、有思想和思维的多细胞生物,不同于其他单细胞生物。可单细胞生物以及其他无感情和情绪的生物的优势就是不受任何外界情绪干扰,光是吃喝、生长、繁衍等,就已经很知足快乐了吧,这也正是我们有情绪和思维的多细胞生物所羡慕的东西,但无人能真正做到。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早在多年前,无数位科学家就对人体细胞和情绪、思想等进行过多个研究,可至今人类的某些深处思维、思想和情绪等依然是个黑洞,甚至是很多心理学家和医学家都无法研究通透的东西,毕竟这些东西在很多时候都没有一个定论或固定的表现方式。不过这也证明了,这些东西在未来很多年里,也将有着有待继续研究的价值。从受精卵之前,两颗不同的细胞进行相遇并结合,从而组成了一颗新的细胞,叫受精卵。

而这颗新细胞经过几个月的分裂和成长,逐渐分裂出其他多个细胞,进而经过持续的养分供给,这些众多细胞终于有了人样,甚至有了自己的思维、思想和情绪,而某些思想和情绪也正是受多个细胞和神经控制。但你以为仅仅靠这些就足以产生新的情绪和思想吗?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不!当然还得靠一定的自然环境或者外界刺激影响,之后会刺激到身体的某些细胞,进而联动反应影响更多其他细胞,包括刺激到神经递质产生一种化学物质,比如多巴胺,然后所分泌的多巴胺会传递大脑,使大脑产生兴奋作用,最终使好的情绪产生。而且所有细胞的敏感程度并不同,有的受细胞的敏感本质影响,有的则受所接受的刺激程度和频繁程度影响。

近期写了篇短篇散文,因篇幅较长,所以将此进行拆分,此文为第一章,希望各位喜欢。本文中部分关于专业学术方面,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具备研究作用,若有不足之处,还请见谅!

编辑与摄影:陈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