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理不会从一个正题或一个合题中找到 ——《西方哲学史》 │ 书海遨游No.22036

 每日糊图 2022-11-04 发布于上海

书海遨游 No.22036

推荐指数:☆

  真理不会从一个正题或一个合题中找到  

——《西方哲学史

原书阅读:2,190分钟

本文字数:1,054

本文阅读:3分钟

(注:本读后感仅为介绍和评论该书,供自己学习和研究,做些笔记和思路的整理。)

这是一篇特殊的读后感,这本书8月2日看完至今已经三个月了,读后感也就断断续续写了三个月。要说写了什么,可以说读后感一个字也没写,读书笔记却整理了2万多字。整理完以后,读后感就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了。

或者说是太多可以写了,一部哲学史,上百个哲学家的思想,跃然纸上,也在脑海中小鹿乱撞。要梳理清全部的脉络发展,乃至每个哲学家们的思想及相应区隔,工作量是相当的大,或者说不是简单整理几万个字就可以完成的工作。

也许这本书只是一个厚厚的敲门砖,敲开学习哲学的大门。最大的收获,或者说越来越确实的是哲学一定不是学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学派。就像作者说的那句话,“真理不会从一个正题或一个合题中找到”。

同时另一个收获就是,探寻真理的欲望更加的强烈。

以史为鉴的确是很好的方式,而且作者在此也很好的做到从发展的角度去呈现当初的样子。如同冯·兰克的观点,历史研究的首要目的并不是理解我们自己时代的来源和背景,而是根据过去时代自身的前提来理解过去。”

所有的发展演变都有其一定脉络,也许这比某一个点某一句话的“真实”更为重要。很喜欢书中引用的黑格尔的观点,“哲学真理的基础在于我们对那些给定的但不充足的先验预设进行反思”。

以此我也会觉察和整理自己目前的思想和观点,看看在哲学史中有没有参照的前辈,就好像每个人的思想其实都是前人的传承下来,并没有什么空穴来风的念头,太阳底下也无新鲜事。也许这部分支持这位哲学家,另一部分更像另一位。然后就能像黑格尔说的那样寻找出目前立场的缺陷,以便将我们推进到更高的洞见”

这条路没有止境,永远会有不足和欠缺,也许这才是哲学真正的魅力,以此和喜欢哲学的朋友们共勉。

2022.08.02 

作者:奎纳尔·希尔贝克
Gunnar Skirbekk

“每日糊图”:每天都会发一张自己拍的照片和一段原创的文字,和你分享着生活和心情。

“书海遨游”:本人看书很杂,每看一本书都会感慨几句,也以此分享给大家,当然更喜欢和大家一起讨论,引发更多的共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