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的教育,有比成绩更重要的东西

 金苹果6 2022-11-04 发布于北京

有些朋友知道我们全家已经搬到丽江山上定居,多数人最常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孩子的教育怎么办?

刚好有同学在学员群里问我相关问题,所以我就趁此机会写篇文章分享我的理念。

我先声明,我们家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仅供参考,假如你不认同,咱们求同尊异;假如你很认同,也请不要一味地仿效。

请你综合考量评估后再做出对你和孩子最好的选择,咱们都对自己的决定负起完全的责任。


Q同学问,秋恺老师,请问你的孩子看电视吗?你怎么看待孩子看电视这个问题呢?

我的孩子之前很喜欢看电视,这几天我决定把电视撤走,但完全没有电视会担心孩子和别的小孩没话题聊,毕竟之前那么爱看电视。


我说,我的孩子几乎不看电视、不玩手机、也不玩平板。

大自然里好玩的东西太多了,有小溪、沙坑、小青蛙、花生虫、牛羊马群、花草树木、有野生大草原可以踢足球和躲猫猫,所以孩子对电子产品自然没那么感兴趣。

Image

孩子偶尔也会借我的手机去玩,但只是拿去拍照,或是玩假装讲电话的游戏,510分钟就会主动还我了。

以前住成都时,孩子偶尔会想看小猪佩奇汪汪队的卡通,那就约定好看几集,最多只看1520分钟,看完后孩子就会自己关掉电视去玩其它的了。

我们搬来丽江已经三个月了,我和我老婆前几天才第一次打开电视看脱口秀,孩子一次都没看过。

所以我认为重点不在于把电视撤走(或是没收手机、平板),而是你为孩子创造的环境中,有没有提供给孩子其它更有趣的选择,以及家长的言传身教与陪伴


L同学问,老师,拼音和数学之类的孩子总要学吧?


我说,这都不急,等孩子有想看的书(阅读欲望)的时候再学拼音就行,让兴趣来推动他学习,他开心我也轻松。

学习本身应该是一件愉快和充满期待的事,让孩子在玩耍中自然而然地学会是最理想的状态,或是等到八岁以后再说,小孩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玩!

数学就更不急了,孩子若感兴趣可以学点,若不想学也无所谓,只要学会简单的加减乘除就够了,将来付钱时不要多付、收钱时不要少收就行。


L同学问,到时候老师你自己教孩子吗?


我说,能教得来就自己教,不行的话就帮孩子挑选适合的网课及书籍,或是请家教,到时候再看实际情况而定。


Q同学说,老师您是完全顺应孩子的成长来呀!


我说,这是我想送给孩子的礼物 


H同学说,我佩服老师的做法,但自己不敢尝试。


我说,建议你看《富爸爸,穷爸爸》,者是罗伯特·清崎,或许你就能明白为什么越来越多家长会做出和我们一样的选择了 


L同学说,我是在还没有小孩的时候看的这本书,看来得再看看,可能认知又不一样了。


我说,咱们都上过学,都花了太多时间被强迫死记硬背、学习自己完全不感兴趣且毕业后完全用不到的东西,就只是为了学习成绩,我不明白浪费这些时间有什么意义。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书上的内容?其中一个重点是:学校只是培养打工人的地方,现在教育内卷得这么厉害,上某些幼儿园竟然还要面试孩子和家长,实在是匪夷所思。

让孩子花这么多年、这么多钱、这么多精力刻苦学习,睡眠那么少,压力这么大,亲子关系如此紧张,有些孩子甚至抑郁自残,到最后竟然只是为了能够拥有高学历以便找到好工作,这样的投资报酬率我个人认为实在是太不划算了!

而且绝大多数的上班族充其量只能待在ES象限,若不设法挤身到BI象限,注定终其一生都要为钱烦恼,偏偏学校不教这些东西(老师或教授们可能也不懂)。

学校只会要求你学好专业技能,拥有一技之长,顺利毕业,将来才能找到所谓的好工作,得到高一点的薪水。

但我压根儿就不打算让我孩子去上班,我的专业之一(九数性格分析体系)是协助人们绽放天赋,所以我会引导孩子朝他们感兴趣、且能发挥天赋的领域去发展,将来就可以靠做他们热爱且非常专业的事业来赚钱,干嘛去帮人打工呢?

我的孩子可能从十几岁甚至几岁的时候,就可以开始钻研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东西。因为他们不去学校上学,也不必学不感兴趣的东西,所以能比其他孩子多出很多很多时间。

当他们成为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的专家时,或许还不到二十岁,赚的钱也可能完胜一般的上班族。

只要确定孩子喜欢,无论想学什么,我都会全力支持,我不会以将来学成之后好不好赚钱来做评判,兴趣爱好是唯一标准

我不求孩子大富大贵,也不指望他们为我养老,按照我们的规划和培育方式,孩子将来养活他自己或他的小家庭应该不成问题。

重点是,他们能拥有超级幸福的童年,有大把的时间玩耍,能够以大自然为师,不必和其他小朋友攀比,没有学习压力,而且长大后做的事也能够发挥与生俱来最强大的天赋

孩子的教育,有比成绩更重要的东西,我想让我的孩子能够快乐、健康、自信地长大,所以我和我太太一致认为这是对孩子最好的选择,我们很有信心能够做到。

不上学,不代表不学习;没文凭,不代表没文化,不上学,不代表没有学习力!

每次我跟大家分享到关于孩子教育的话题时,得到的反馈通常是惊叹、佩服或羡慕。

多数人都觉得我说的有道理,也都蛮向往的,都就是没有勇气跨出那一步,毕竟和多数人的认知落差太大,会担心家族成员的闲言闲语,或是怕因此反而耽误了孩子。

我的回答是,认知决定行为,行为改变命运

在我看来,很多人关于教育孩子的认知是彻头彻尾的谎言,但却深信不疑(例如:学习成绩好才有出息、有好学历才能找到好工作领高薪),导致他们无法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决定,只能一声叹息。

孩子是父母的宝贝,也是国家的栋梁,咱们肯定都想为孩子好,只是咱们对孩子教育的认知和价值观不同,所以采取的行动也不同。

虽然有些事情我和我太太不是那么明确,有些事情我们也还在探索,但是我们愿意做这样的尝试,希望将来能够给理念相同的家长们一些建议。

衷心祝福所有的孩子都能被善待,都能顺应天性绽放天赋,都能自由、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