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哪份早餐最好吃?

 奥秘趣闻 2022-11-04 发布于广东

面条米粉胡辣汤,豆浆烧麦各种粥……

中国人的一朝一食里,每个人都有一份无法复制的早餐味道,每个地方也都有自己的精髓早餐。比如:

北京人说:豆汁面茶选一样,烧饼、焦圈不可少。

文章图片1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无饭不起早》

河南人说:驴肉汤、胡辣汤,唯有饼丝、油馍头配得上。

文章图片2

胡辣汤-图片来源于纪录片《无饭不起早》

湖北人说:热干面不算啥,我们还有花面、蛋酒、大连面,再加豆皮、面窝、欢喜坨,保你一月不重样。

文章图片3

图片来自纪录片《早餐中国》

江苏人说:散装说的就是我,面条、馄饨和包子,还有麻糕、干丝和烧卖,去哪儿都是不一样。

文章图片4

图片来自纪录片《早餐中国-第二季》

广东人说:早茶早茶我在行,虾饺皇、马蹄糕、萝卜糕、流沙包,还有干蒸烧卖、金钱肚……样样长得好看也好吃。

文章图片5

早茶-图片来源于纪录片《无饭不起早》

山西人说:头脑、副汤、糊渣渣,只有带汤才能吃

文章图片6

丸子汤-图片来源于纪录片《无饭不起早》

……

如果要我说,我喜欢那些自己走过的小城里的早餐,有故事也有烟火气

文章图片7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无饭不起早》

文章图片8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无饭不起早》

山东好汉秘而不宣的早餐

我呢,是山东「好汉」里的「女汉子」。都说胃里故乡,那些吃了让我一天天长大的早餐,有着浓浓的生活味道。

糁(sá)汤和风搅雪是俺们早餐里的秘密武器了。它们俩一个在临沂,一个在聊城,想吃的话只能「异地恋」。

「风搅雪」,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风花雪夜的味道?

确实,在聊城这样的一个古韵之都,如此风雅的名字更能让人恋恋不忘。

文章图片9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至味山东》

但是呢,山东人实在又豪放,骨子里就不喜欢这名字。所以,聊城人只称呼它为「呱嗒」。

堂邑彭家呱嗒,每天早上都被男男女女挤破门口,你一句我一句地催促着店主的传统手艺。

千锤百炼的面剂子擀成鞋拔子状,铺上特制的馅料,卷啊卷啊卷啊,再擀成鞋拔子状。

文章图片10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至味山东》

放在鏊子上接受油温的洗礼,待七分熟后,再灌上蛋液,继续油煎。你以为这就完了?

不!最后还要送进太上老君的炉膛噼里啪啦两分钟,才能入得了聊城人的嘴。

文章图片11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至味山东》

文章图片12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至味山东》

  • 堂邑彭家呱嗒地址:聊城市东昌府区育新街育新小区(育新街)

至于糁(sá)汤,这是一碗在本省有着地域争斗的汤,济宁人和临沂人都离不开它。可你有没有发现,这个字在汉语拼音里似乎不这么读?

文章图片13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至味山东》

恭喜你,拼音学得很扎实。这个读法取自乾隆,他老人家当你途径山东,喝了口感觉甚好,追问献菜的人,这是啥(sá)。可没成想,自此它就叫糁汤了。

文章图片14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家乡至味2021》

正宗姜家沂州糁馆是当地的一家小夫妻店,目前经营了两代。每天早上你来这里,都能看到当地人拿着饭盒、茶缸前来打汤。

这汤是牛腿骨敲开,骨髓在文火的锅中欢愉的旋转跳跃着。10 多个小时后骨髓汤煮好,加入面粉、葱姜、30 多种调味料,糁汤才算完成。

文章图片15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至味山东》

最经典的吃法,就是在滚烫的糁汤里泡上掰成小段的现炸油条,胡椒辣味的汤流淌进油条毛细血管中,吃上一口,整个人的奇经八脉都被冲开,爽!

  • 正宗姜家沂州糁馆地址:临沂市兰山区考棚街2-3号

如果甘肃没有兰州牛肉面

兰州那碗走出世界的牛肉面,如果我告诉你:在甘肃,只有兰州人把它当作早餐天花板,你信么?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去了敦煌和张掖以后才知道:甘肃省的形状很长,它的美食菜单也很长

千年壁画里的早餐

在'茫茫大漠谣,阵阵驼铃声'的敦煌,天赐的食材比不上云南、贵州等地。可人家有别人没有的祖传「莫高窟壁画菜谱」,靠着小麦、水果、肉就抓住了我的胃。

要说敦煌的早餐,没有比“嗦”一碗羊肉合汁更适合的了。

文章图片16

夏家合汁是资质最老的店,在他家的这碗合汁里,没有一个食材是小角色,生旦净末丑,各有各色滋味。

其中有一种叫「袈裟」的东西,是我最喜欢的。

文章图片17

图片来自纪录片《敦煌,千年不散的宴席》

猪肉被厨师穿上了一层薄薄的鸡蛋饼,切成四菱形后跳进了油锅里,在高温的加持下,它们披上了金黄的战袍,准备与其他战壕里的兄弟一起在碗里汇合。

文章图片18

图片来自纪录片《敦煌,千年不散的宴席》

随后,豆腐条、袈裟、猪肉丸子、粉条、木耳、羊肉片排着队跳进碗里,等待着与羊汤来一场激烈的混战。

经过羊汤 2-3 次的攻城,食材们终于招架不住被狠狠地浇透,撒上胜利的葱花,散发着混血气息的羊肉合汁,便钻进了我的嘴里。

文章图片19

图片来自纪录片《敦煌,千年不散的宴席》

可惜,这碗出了敦煌,再也找不到了。

  • 夏家合汁地址:沙州镇天润花园3号商业楼6号门店

又是一碗名不副实的面

兰州的牛肉拉面没有牛肉,张掖的「牛肉小饭」没有饭

文章图片20

图片来源于《早餐中国》第三季

董记风味牛肉小饭离我住的地方不远,自从吃了一次就变成了那几天的常客。

这碗小饭,是将面做成小丁,粒粒分明的模仿米饭。说真的,看着店家切面我都感觉累。

文章图片21

图片来源于《早餐中国》第三季

而这些小丁丁,竟然要与喝着祁连山雪水长大的黄牛肉、鸡和牛骨头在温泉锅里相遇。

三个大哥为了争夺丁丁,在锅里煮到了不分彼。随后放入豆腐、粉皮等配菜,撒上胡椒粉、姜粉等调味料,最后用淀粉勾芡,灵魂的面汤就算做好了。

文章图片22

图片来源于《早餐中国》第三季

小丁丁这时候乘虚而入,再撒上几片牛肉、几块土豆,一碗有肉、有面、有菜的小饭下肚,立马有劲去看丹霞和峡谷了。

  • 董记风味牛肉小饭地址:南大街与民主西街交叉口南行40米路

湖北武出「重油炸弹」

“过早冇?”

“nia过早七么斯?”

这一幕每天都出现在武汉的过早江湖中。其中,热干面的风头无人能及,但要比「贴膘」这个技能,糯米类的当仁不让。

文章图片23

图片来自纪录片《第一餐》

糯米包油条,是忘却减肥的开始。刚出油锅的油条,还没来得及展示自己金黄的外衣,就被糯米一把搂入怀中。原本刀枪不入的酥脆外表,瞬间变得软韧柔情。

文章图片24

图片来自网络

放上白糖、黄豆粉和芝麻粒,为爱贴膘才心甘情愿。当然,你要是喜欢咸口,没人拦着你加入土豆丝、酸豆角,咸菜或雪里蕻。

文章图片25

图片来自网络

要是你喜欢「油腻型」的,那重油烧卖包你满意。动物的油脂让糯米大放光彩,油亮亮的外表与猪肉们翻滚在一起,黑胡椒的点缀,让你的食欲想不激烈都难。

文章图片26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还不能满足,油饼包烧麦定能让你越吃越High。蓬松脆薄的油饼中,每一个肚子里至少装着「三胞胎」的重油烧卖,一口酥脆,一口绵糯,这种刚柔并进,吃完保你一天不饿。

吃饱了再来碗糯米酿的糊米酒,让口中除了酸甜粘糯外,还保留点桂花的甜香,整个人也更虚浮起来。

文章图片27

图片来自纪录片《无饭不早起》

除了它们,还有一种制作更讲究的食物——豆皮。这听起来和糯米没半毛钱关系的早餐,却是糯米在武汉街头上演的一场大戏。

文章图片28

图片来自纪录片《无饭不早起》

糯米靠着自带的黏性向豆皮发起总攻,一个个死皮赖脸的压在豆皮身上赖着不走,还叫来了肉丁、笋丁、榨菜、香菇来为自己增彩,在烙锅煎烤下以豆皮的名义成功出道。

吃完这些,这一周的碳水都已超标了,可碳水炸弹的组合让人贼开心!

贵州这里不存在粉面之争

在南方早餐的米粉江湖,四处充斥着地域的争斗,每个人都举着自己「爱的号码牌」,似乎广西和湖南才是王牌中的王牌。

到了贵州贵阳,米粉的花样、味道也毫不逊色,就连面都做得尤为讲究。

贵阳独宠的米粉

牛肉粉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但贵阳的有点不同。

文章图片29

图片来自纪录片《寻味贵阳》

贵阳的牛肉粉,多采用酸粉(大米发酵做成的粉),还有粗细之分。这种粉的最大优势是它自带的坑坑洼洼,可以喝饱汤之后,再喂饱我这个饥饿的人。

文章图片30

除了米粉外,每家米粉店还要比拼酸泡菜和辣椒,吃完感觉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又酸又辣。

贵阳的素粉,也是酸粉的归宿之一。

文章图片31

这碗算得上贵阳人的心头爱,虽然姓素,但油辣椒却对味道好坏至关重要。

毕竟每根裹满辣油、辣椒皮的酸粉,才符合贵州人火辣的口味。

除了调料,一碗基础款素粉也少不了肉末、脆哨、花生、大头菜等各式各样的浇头。

文章图片32

尤其是脆哨,在贵阳的饮食圈里可谓是独领风骚。不仅素粉里有它,肠旺面里也有它。

肠旺面

对于很多贵阳人来说,肠旺面就是心里的一道白月光

文章图片33

图片来自纪录片《风味原产地·贵阳》

看似方便的面条,其实是加入鸭蛋和鸡蛋,经过「三翻九转四道压」,才搞出这完全不同于机器塑形的法式慵懒感。

金黄透亮、脆而弹韧的面条,被绾成一份份的小团,放入热水中汆 20 秒,捞出淋一瓢冷水,再放入汤锅中走一遭,它才有本地人深爱的脆而不生的口感。

文章图片34

“旺”就是猪血,在制作上贵阳把它分成薄皮旺、嫩旺、千层旺和老旺,说白了就是不同火候的口感。

薄皮旺,拥有一副吹弹可破的肌肤,轻轻的触碰就能让它爆浆在你的口中,可惜因为尺度过大,如今已经被下了禁令。

现在能吃到的大多都是老旺,它丝毫没有夹生口感,虽说无法满口爆浆,但合格的老旺在牙齿划破的瞬间,会有一种布丁的口感。至于嫩旺和千层旺,由于火候的严格掌控,也基本是绝技了……

文章图片35

“肠”就是猪大肠,它的首要标准就是「洗干净」,毕竟自带臭气的它,如果没有经过面粉的粗洗、盐和醋的反复揉搓,再加花椒、八角等调味料的慢炖,那真就变成了'一颗老鼠屎毁了一碗面'啊!

其次,它还要拥有'趴而不烂'的口感,即要有吹弹的肌肤,又能一捏出水。

文章图片36

图片来自纪录片《风味原产地·贵阳》

除了这三位主角外,灵魂的汤底是这碗面的导演,豆芽、脆哨、辣椒也是必不可少的配角。如果还想来点高配的大场面,那就再加一份鸡块。

文章图片37

鲜红的汤底、金黄的面条、紫红的血旺、粉白的肥肠、酱紫的脆哨、白绿的豆芽,六味合一地上演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肠旺面。

举筷下咽,红而不辣、油而不腻、脆而不生的风味与口感,吃得人荡气回肠。

怎么说呢,中国的早餐真的是太「撒装」了!就算我写个几万字,可能也没有一份说到了你的胃坎里。

但没有淀粉的加持,没有豆子的巧变乾坤,没有汤食的细水流长,早起吃饭的你,怎么有劲给自己注入活力?

话说回来,你最喜欢的那份早餐又是什么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