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EJM: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取栓试验-ATTENTION试验

 最后一个知道的 2022-11-04 发布于河南
对于中度至重度临床表现的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尽管采用了最佳内科治疗措施,仍有高达80%的患者死亡或严重残疾。在一定时间窗内,血管内血栓切除术已成为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的标准治疗方法。然而,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血管内血栓切除术证据是有限的。两项随机试验,即BEST试验和BASICS试验,探讨了基底动脉闭塞患者血管内血栓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尽管发现了血管内血栓切除术的优势,但是在统计学上,这些试验并未发现血管内血栓切除术联合最佳内科治疗优于单独最佳内科治疗。不过,BEST试验的交叉率很高,而BASICS招募缺乏连续性,所以这两项研究的结论具有局限性。先前的观察性研究和荟萃分析也表明,血管内血栓切除术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结局之间的关系,是好坏参半。
2022年10月来自中国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W. Hu等在NEJM上公布了ATTENTION试验结果,目的在于探讨发病在12h内因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引起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血栓切除术联合最佳内科治疗是否优于单独最佳内科治疗。
ATTENTION是研究者发起,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开放标签的对照试验,中国36家中心参与了该试验。主要纳入标准包括年龄>=18岁,基底动脉闭塞引起的中-严重急性缺血性卒中。中-严重急性缺血性卒中定义为神经影像学检查时NIHSS>=10分。发病12h(估计的卒中发病时间)内,基底动脉闭塞通过CTA、MRA或DSA确认。→两位神经科医生判断发病时间,估计的卒中发病时间定义为突发基底动脉卒中症状的时间,任何前驱轻微症状不计算在内。12h时间窗根据患者最后看起来正常的时间计算。主要排除标准包括年龄<80岁者卒中前mRS>=3,年龄>80岁者卒中前mRS>=1,神经影像发现颅内出血,年龄<80岁者PC-ASPECTS评分(评分方法,平扫CT、CTA原始图像或DWI左右丘脑、小脑或大脑后动脉区早期缺血改变或低密度各记1分,PC-ASPECTS评分=10-以上评分的总和)<6分,年龄>=80岁者PC-ASPECTS评分<8分。
研究中心的标准,2020年时完成超过10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血栓切除术,从患者到达医院到开始静脉溶栓的时间<60min,从患者到达医院到动脉穿刺的时间<90min。手术者必须具备5年的脑血管介入治疗经验,独立完成超过80例血栓切除术。
纳入的患者按照2:1的比例随机接受血管内血栓切除术联合最佳内科治疗(血栓切除术组)或单独最佳内科治疗(对照组)。在参与研究的医院,影像确认存在基底动脉闭塞后尽快随机。
纳入的患者皆接受最佳内科治疗,按照国家和机构指南包括静脉溶栓,抗血小板药物,抗凝,或联合治疗。在中国,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标准治疗是发病4.5h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血管内治疗的方法包括回收支架,血栓抽吸,球囊血管成形术,stent deployment,动脉内溶栓,或联合治疗。
主要结局指标为良好功能状态,定义为90天mRS评分0-3分。安全性结局指标包括24-72h时症状性颅内出血,90天死亡率和手术并发症。
在接受筛查的507名患者中,340名患者属于意向治疗人群,226名患者被分配到血栓切除组,114名被分配到对照组。血栓切除组31%的患者和对照组34%的患者使用了静脉溶栓。血栓切除组104名患者(46%)和对照组26名患者(23%)在90天时表现为良好功能状态(调整后RR 2.06;95% CI 1.46至2.91,P<0.001)。血栓切除组有12名患者(5%)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对照组无一例。二级临床和影像学结局指标与主要结局指标大致相同。血栓切除组90天时的死亡率为37%,对照组为55%(调整后RR 0.66;95% CI 0.52至0.82)。血栓切除组14%的患者发生手术并发症,其中一例因动脉穿孔死亡。
最终作者认为,在这项涉及中国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试验中,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接受了静脉溶栓治疗,在卒中发作后12小时内进行血管内血栓切除术其90天的功能结局优于最佳内科治疗,但与手术并发症和脑出血有关。
重要数据:血管内血栓切除术组 vs 对照组,基线NIHSS 24 vs 24,PC-ASPECTS评分9 vs 10分,卒中病因颅内动脉粥样硬化40% vs 29%,颅内动脉粥样硬化8% vs 8%,心源性20% vs 23%,不明原因31% vs 40%,其他原因1% vs 0%,基底动脉闭塞部位V4段9% vs 5%,远端基底动脉31% vs 34%,中段28% vs 25%,远端33% vs 35%,静脉溶栓31% vs 35%,发病到随机时间5.1h vs 4.9h,发病到动脉穿刺时间5.6h vs NA,发病到血运重建时间6.9h vs NA,动脉穿刺到血运重建时间1.2h vs NA,最终mTICI分级2b/3为93% vs NA。预后指标,24-72h NIHSS 21 vs 30分,5-7天或出院时16 vs 35,24-72h CTA或MRA显示血管通畅91% vs 38%。
亚组分析如下图:
图片
文献出处:
N Engl J Med
. 2022 Oct 13;387(15):1361-1372. doi: 10.1056/NEJMoa2206317.
Trial of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Acute Basilar-Artery Occlusio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