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人的比武

 淮阴语文 2022-11-05 发布于江苏

一个人的比武

刘庆文      

离开塞外山城——河北省张家口市,扳指头算起来已经40多年了,偶然想起当年在军营里的往事,就像过电影一样,一幕幕的都浮现在脑海里。每个当过兵的人,都会有自己奇特的经历;每一个穿过军装的人,都会有一段难忘的记忆,在部队紧张而有序的工作、学习、训练中,有一些不被人知的小事,在心里埋藏了40多年的小秘密,至今想起这些心里总是美滋滋的,忍不住地偷着乐。

1978年元旦假期刚过完,连长李留义在全连集中训练中讲道:军委领导要求在全军开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我们每个人都要进行岗位练兵,结合自己的分工职责,务必刻苦训练,掌握过硬的军事本领,力争在比武竞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为自己加分,为连队争光。

      那时候,我在连部当军械员兼文书已经有半年多时间了。这个岗位,不同于在班里当战士,不要参加正常的军事操练。连队里的军械员兼文书的主要职责是:管理、维护、掌握使用全连集中存放的武器、弹药、各种器材和军械装具;保管、熟悉全连士兵的军人登记表、名册和上级要求的各种报表、档案资料;起草有关文件、表彰奖励、记录值班日志、接待外来人员等工作,杂事太多,说不忙是假的。

       由于连队中军械员兼文书的岗位职责特殊,上级没有规定比赛规则,又没有可操作的训练样本,我只好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制定的军械员兼文书职责,经过认真思考,反复推敲,制定了自己的训练计划,报给了连长、指导员,他们又进行了修改、完善。

       首先,我整理了全连108名干部、战士的军人登记表和各种资料,做好花名册,以班为单位,将各个人的出生年月、文化程度、什么时候参军,什么时候入党(团)、提干,家庭住址(具体到省、市、县、乡镇、村),家庭主要成员等各个方面的资料逐一统计,不清楚的地方,找本人核对,然后汇总,用复写纸抄写一式三份,并反复背诵,牢记在心。

第二步,熟练掌握连队现有的各种武器,包括机枪、冲锋枪、步枪、手枪等各种武器的性质、功能,并进行反复分解拆卸、组装、擦试、检查、维修等,并用红布将自己的双眼蒙住,在黑暗中进行操练,以防夜间考核。

      在那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除了正常完成自己担负的军械员兼文书的本职工作外,抽空闲,见缝插针,挤时间来进行训练,反复操作。别人夜间休息了,我还躲在军械库里反复分解拆卸武器,掌握各种武器的功能。就是躺在被窝里,嘴里还在不停地念叨着各个人不同的信息情况,直到背得滚瓜烂熟,牢记在心。我还请人掐着秒表,计算自己的训练成绩和效果,确保快捷、准确、熟练,以便于提高战绩。

      1978年2月17日,正值农历丙辰年除夕。连队定于下午4时会餐。那天下午3时,我接到命令,要我携带各种武器,3点半钟到军直属队操场集合,因时间比较紧,我和连长立即行动起来,到军械库领取各种武器,火速赶到了集合地点。

      到军直属队操场一看,那儿有200多名官兵,他们大多数是干部,我们当兵那时候部队里还没有实行军衔制,只能从着装上看出哪些人是干部(军装上衣4个兜的是干部,2个兜的是战士),但不知道是什么级别。见我们到了后,其中一名首长高声喊道:“军直工兵营一连军械员兼文书!”我响亮地回答:“到!”“出列!”“是!”

      我出列后,那位首长拿出连队干部、战士花名册,向我分别询问了不同籍贯、不同时间入伍的战友的各种情况,一共问了七、八个人吧(我也记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这些根本难不倒我,我都一一准确的回答,没有一点误差。

接着,这位首长又用红布蒙住我的双眼,让我把带来的4种武器(机枪、冲锋枪、步枪、手枪)拆卸分解开,并且把各种零件混放在一起,让我重新组装起来,这些操作,我不知道苦练了多少次,下了很多功夫,熟能生巧,我快速地组装完毕,在一片掌声中,我知道成功了。

      直属队的首长在点评中充分肯定了我在比赛中取得的好成绩,说这是我自加压力、勤学苦练的结果。他在讲话中,大力表彰了我在工作中有创新精神,刻苦钻研军事技术,为岗位练兵、比武带了个好头,出色地完成了大练兵任务,并号召工兵营、通信营、防化营等直属单位的战士向我学习,进一步掀起大练兵、大比武的高潮。

事后得知:原来军直属队在大练兵、大比武竞赛中并没有安排军械员兼文书的比赛科目。在除夕的前一天晚上,军直属队的首长在检查连队春节战备值班工作中发现我在连队熄灯休息后还在军械库里挑灯夜战,苦练枪械分解、组装本领,临时决定增加了这次我一个人的军事比武项目。

作者简介:刘庆文(右一),淮阴区总工会退休干部,当过兵,从过政,热爱文学,喜欢阅读,闲时写些杂文,在报刊杂志以及网络媒体上发表各类文章若干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