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所经历的40年(26)

 py7211 2020-02-28

      老兵退伍了,我们这些新兵蛋子也顺势成了老兵,经过一年的打磨,也一改初到部队的青涩,一举一动有模有样,坐有坐像,站有站像,原来声如蝇现在声如钟,基本上完成了一个普通老百姓到一名合格军人的转变。部队是一座大熔炉,这个说法没有在部队呆过的,还真心体会不到他的威力。我算是服了。就拿我来说,一个文弱青年,体重不到60KG,体育成绩也是勉强及格的我,一年下来,手榴弹也能投个48米(最远距离),400米障碍也跑出1分45秒,五公里纪录忘记了,但肯定在优秀以内,5发子弹打出50环,不过在我们连队里,我这成绩算是中下了,所以,当确定我到队部当文书时,连长专门找我了解我的训练成绩,面对这样的成绩,他还是有些不太满意,要求我继续加强训练。我理解连长的顾虑,当时,连队参加比武考核的次数比较多,参加比武考核人员都是上级领导拿着花名册随意抽取的,有些领导特别喜欢抽队部人员、炊事班等后勤保障人员,所以,我们连队队部人员、炊事班等后勤人员都是选拔军事成绩比较优秀和全面过硬的同志。后来,我确实被抽到过几次比武和考核,还好没给连队丢脸,这是比较庆幸的事。

       文书属连队的队部人员,一般有2人,文书和通信员,文书享受班长待遇,当兵的第二年我就从列兵直接晋升为下士军衔,拿班长的职务津贴,这对我来说是没有想到的,当上班长了!把这个消息告诉家里人,看到我的成长和进步,父母亲也着实高兴的,一直叮嘱我要好好工作,特别是在连长指导员跟前,眼头放亮些,手脚勤快些。但真正做起来,我才感觉文书的确不好干,不仅是服务保障连首长这一块(这一块的工作大部分是通信员来做,我做的相对少些),文书的工作主要分对上、对下和文书作业三大块,对上牵涉向营、团两级上报方案、计划和相关事项的请示、报告,物资装备的请领,兵员实力的核对等等,对下主要是向班排传达连队首长指示命令、训练计划和安排等,文书作业就多了,连队每周训练计划的拟制、各种记录本的登记、兵器室和枪支弹药的管理、连队首长各种材料,业余大部分时间都发在这一块了,记得当时各种纪录本有13种之多,我把这些本子都摆放在办公桌上,日、周、月、季工作专门弄个提醒表,压在办公桌面的玻璃下,以防遗漏。上面来人调研时,我如实反映了这个问题,后来这种形式主义得到了纠正,把我们从本子中解放出来。形式主义害人,但必要的形式可以反映内容,必要的形式也能锻炼人,能不能把握好度,关键是看你是怎么看待所采取的形式,想反映的什么内容,就如一个家庭,客人来了总要打扫、整理一下房间,给客人留下好的印象。外出参加活动总要打扮一番,穿上得体干净的衣服,女士们还要佩戴些首饰,我们都想把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对人以尊重,过了就适得其反,道理是一样的。我从这些形式中学到了很多,也深受其苦,我后来在担任营连主官的工作过程中,我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折腾,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单位的建设上,再用必要的形式反映单位官兵的建设成果、精神面貌,取得了一些实效,也得到了各级的认可。

       文书的工作贵在细心,一个连队千头万绪,日周月季,很多事情要从我这里经过,然后传达到班排或战士,漏传可是要打板子的。从那时起我开始了记工作笔记的习惯,每天要干的事,干错的事和第二天要干的事都条块的记在本子上,现在偶尔翻看,感觉当时的思想认识可真到位,每次做错了一项工作,被连首长训了,反思的比现在有境界。还有,兵器室的管理更要认真了,不要说少一支枪,就是少一个零部件,都是大事情,每天用时登记,用后清点,不敢马虎。

      文书工作成在协调,对上协调相对简单,公事公办中注意方法,把握好政策,谦虚点,话说的好听些,一般情况下干部们也不太会为难我们这些战士们。协调连队干部之间的事,特别是连队两个主官的事情,他们团结还好,不团结那可遭罪了,夹在中间难做人,两年的文书生活,碰到一些事,受到一些委曲,经验就是管住嘴,不该说的不说,不传激发矛盾的话,不耍小聪明、不做两面人,时刻谨记你今天说的话明天就可能传到别人的耳朵里,最后遭殃的还是自己。

       后来,考上军校,队干部看我有文书的经历,又是六连过来的,他便继续让我担任学员队文书,这一干又是二年,现在想想也有些遗憾,文书都是住单间,少了些和班排的集体活动,战友们在一起聚会时说起的一些逸闻趣事,我参与的就少了,他们在乐的时间,我大都不是在写材料,就是补纪录、做计划。

        有所失也有所得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