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作压抑,渴望自由,但又顾虑太多,不敢辞职:我劝你老实赚钱吧

 职路施语 2022-11-05 发布于辽宁


作者|爱尚君
来源|职路施语(ID:sszc800614)
转载请联系(微信ID:suiyuan800614)

阅读点关注,职场不迷路。

一、一直很焦虑,我该辞职吗?

前一段时间,接到一位朋友阿赵电话,称自己不想上班了,原因很简单,虽然在公司有提职加薪空间,但平时的工作模式显得很单一、枯燥,且缺少自由,不但上下班打卡,周末加班,也是家常便饭。

而当我正准备建议他不要轻易辞职时,他那边也流露出一些辞职后的担忧,最主要的,无非是沉重的房贷,还有可能会出现日益下降的生活质量。

因而,在即将挂断电话的那一刻,我又重复了一下自己的观点:你还是老实待着,多赚些钱吧

职场当中,每个人都曾产生过这样那样的焦虑,而解决的办法则显得很单一:辞职,不行,再辞职一次。

有句话,成年人的安全感都是钱给的。尽管有些俗,便现实却偏偏如此。电视剧《没有工作的一年》里面的主人公何雨,因不满上司所使出的各种“PUA”,而愤然辞职。

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勇气,源于她觉得有30万的存款,还怕离职这段时间的空窗期吗。然而,事实并非如她想的那么简单。

在没有工作的一年里,她先后经历了投资陷阱、朋友借钱,家人住院等多次生活暴击,还是被打得“遍体鳞伤”,所幸,到最后她的投资理财有了回报,才让她重新恢复了生活自信。

因而,个人想说的是,职场当中,让你情绪不好、很焦虑的事情,并不完全取决你是否辞职,而是你在职,哪怕离职过后,能否继续赚到钱,更确切地说,能否赚到更多的钱的本事。

二、一味地就情绪解决情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见过太多的职场人,想辞职的原因,也是千差万别。但诸多原因皆可归为一点:情绪不自由,很压抑。

为此,不少职场人坚持“快乐就好”这一理念。以暂时逃避的方式,比如,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或者长时间地请病假,再者,开始热衷于各类应酬,朋友之间的吃吃喝喝等等。

实际上,这样做只能起到暂时“麻醉”的作用,而且,回过头来,你会发现原先的焦虑非但没有得到根本缓解,反而会因在此期间,做出了更多的财务支出,而变得更加焦虑。

而有的职场人,则做得更为彻底,直接选择辞职,开始了所谓的自由职业。在他们眼里,从事自由职业,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灵活选择工作地点,平时不那么累,还有高出职场时的收入,做到工作与生活两不误。

实际上,这些人仅仅是盯着“自由”,却忽略了后面的“职业”二字。自由职业,也是一种职业,而且往往都是工作强度要高于普通职业的职业。

见过自己的一位朋友,从事自媒体写作多年,应该说,确实也赚了不少钱,基本上可以月入过万。

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身体的健康。经常是熬了几天的夜,便要专门拿出一天时间用于休息调整,躺在家里,哪儿也去不了,之前医生多次嘱咐他,不能做剧烈运动,不能出远门,否则,心脏随时会出问题。

而且,当你从事自由职业,没有自律打底,那基本上就处于自我“散养”状态,用不了多长时间,整个人就会变得浑浑噩噩、无所事事,慢慢地也会被边缘,原先自我加注式的快乐,也会因此而被消耗殆尽。

三、想缓解情绪,先将本事支棱起来

真正能让你缓解情绪,是你拥有打败情绪本身的能力。要么,一切都平静如我,对凡事无所欲,无所求,这时的焦虑与不安或许会悄悄溜走。要么,你拥有极强的赚钱能力,真正实现了所谓的财富自由。

事实上,上述两个方面,一般人都做不到,而将两者适当降低一下难度,不走极端,换句话说,取两者的平均值与交集,或许能得到最优解,具体来讲,可以是这个样子:

一是坚持活在当下

人人都熟悉的杞人忧天的故事,讲的是杞国人因无缘无故地担心天会塌下来,害怕砸到自己,且无处躲藏,而开始整天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直到经人开导,才放下心中的千斤重担 。

而职场当中有些人,也往往在重复上演杞人忧天的事情。他们心中的忧虑,往往源于过分地担心未来如何,造成这种担心,反而对现在工作形成一种抑制。

比如,见过公司的一位职员小刘,有一段时间,一心想着辞职。问他手头的工作完成得如何,他说,没干呢,干了也白干,反正会挨批,而且马上就要辞职了。

又问他,那你为提高业务技能付出努力了吗?他的回应则是,没有,反正也准备辞职了,学完了也用不上,再说吧。这种看似正当的理由,实则是一种借口,也是对未来的担忧所呈现的无可奈何。

因而,与其让自己处在未来辞职过后的恐惧当中,而变得无所适从,手足无措,莫不如将对未来的恐惧收回来,专注于当下的工作,而且里面的转机往往就存在于当下你所做的一举一动。

纵使辞职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无论是形势所迫,还是自己主动而为,将担心的时间用于做好本职工作,也是一种止损。

否则,一味地忧虑,其实是非常消耗个人的能量,结果,往往是鸡飞蛋打,两头空。在位时,工作没干好,离开时,能力没形成。

二是适当降低欲望

许多人选择辞职,往往都是缘于一时冲动所做出的决定。自己的一位80后朋友老孙,原本在体制内过得很好,每天踩着朝八晚五的工作节奏,领着旱涝保收的工资收入。

而且个人空余时间也较为宽裕,想提高个人收入水平,利用这段时间,从事一些副业,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就这样,悠哉悠哉地干到退休,岂不是很好。

然而,不知什么时候,老孙看到与他年龄相仿的同学,在私企做高管,每年领着高额的年薪,每天开着豪车上下班,感觉这才叫真正的生活。

正应了那句话,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在体制内待得好好的老孙开始动心了,没过多久便辞职了。

结果,几经周折,老孙总算进了一家离家将近20公里的大型私企,也成功应聘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为此,老孙不得不买一辆较为上档次的私家车,看起来,也确实体面。

但因自身性格的原因,再加上自身所学专业与所事的岗位,工作上,还是有种隔行职隔山的感觉,这让老孙产生了明显的水土不服,但也没办法,没有退路的老孙,只能硬着头皮,接下往下干。

在一次聚会上,老孙由衷地讲到,上下班不开车,乘坐直达公交车也很方便,而且来回走路上班班,还能收获健康。周末,没有了你来我往的繁杂应酬,能与家人一起吃饭,即使是粗茶淡饭,也是一种清静与踏实。

因而,身处职场,没有必要被一个个高调的欲望所牵引,甚至为此通过辞职加以解决,有时调低一下欲望,一切会变得简单许多,伴之而来的焦虑,也会少很多。

三是增强赚钱本领

职场,当你的能力支撑不了你的野心时,得到的必定是闹心。所以,整天想着何时辞职,往往是不会从根本上解决个人的焦虑问题。而一心琢磨着如何提升个人的业务技能,才是化解焦虑的王道。

我们常说,你的安全感,就是钱给的。但钱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显然是过硬的实力,赚来的。也可以这么说,当你有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工作能力,你便有了旁人不能企及的工资收入,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毕竟,哪一家公司都不亏待,为公司创造超高价值的人才。因而,从现在起,就要从时刻关注自己的辞职情绪当中跳出来,转而开始投资自己,让自己源源不断长出能产生让未来受益的价值的能力与技能,当你实实在在拥有这一切的时候,辞职与不辞职,或许可以随心情而定。

四、写在最后

能在辞职与不辞职之间产生纠结的,实际上就可以归为一个字:钱。不辞职,担心钱挣不够,辞职了,又害怕钱没攒够。

因而,解决的办法,就是要把能力当做一个扳手,去调节钱与欲望之间的平衡关系。能力足够大,便可以赚更多的钱,满足你更大的欲望。

反之,因能力不济而囊中羞涩之时,就不要想东想西,要么,调低欲望的“阈值”,钱也是身外之物,够花就好。要么,老实提升能力,多赚些钱吧。

 @职路施语,20年职场人,20年真心话,为你解析职场真相。


作者:爱尚君,80后职场人士,坐标大连。一个致力于将内心想法诉诸笔端的文科男,理性,善思考,喜读书,爱运动,总认为写有价值的文章,如同烹制一份精神美食,唯愿你能亲自品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