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点儿咸小菜吧——风起流年(五十二)

 简心素文 2022-11-05 发布于江苏

来点儿咸小菜吧

——风起流年(五十二)

我们这儿的人离不开咸菜,即使有满桌佳肴,人们推杯换盏,酒足菜饱,最后还得有一个吃饭来收局。请吃饭,没有米饭是不完整的,即使象征性吃上两口。米饭端在手,有人就会说来点儿咸小菜吧。一碟儿小菜上桌,众人你一筷我一筷,很快碟儿便是底朝天,米饭就小菜,倍儿香。

常见小菜有泡萝卜、腌豇豆,还有腌花菜。酱上来时,还会有一些酱黄瓜酱豆角之类,太费酱,吃的少。

泡萝卜豇豆简单,只要把它们收回来,洗干净,晒几个太阳,晒软了即可下坛,图省事,晾干水也行。选材略有讲究,萝卜得小一点,细长最好,粗壮的腌时间太长,等不及。豇豆选嫩一些,老了容易胀气,咬起来软乎乎,口感不好。另外,两端的芥蒂不能掐断,否则也会胀气。淹渍时,坛子里放一层菜,洒一层盐,用拳头使劲按,压紧实,防止透气过多,烂菜。坛子装得满满,封好口,摆在厨房角落里。

我们通常等不及腌透,三两天吧,吃饭时,揭开坛盖,挑起一两根浑身碧绿的豇豆,或一小根萝卜,嚼起来喀吱喀吱,嘴里泛着豆角的青气或萝卜的辣味。

腌透的豆角通体金黄,萝卜晶莹剔透,切成段,切成片,蘸着辣椒酱,咬着脆嫩,吃起来辣里透着些酸,仔细体味还有些鲜,滋味很是美妙。

腌花菜有些繁琐。

从菜地里把一丛丛粗壮的花菜砍倒,挑回家,晾在场地边树丛上晒上几个太阳,拿在手里软绵绵,再提到篮子在河水里洗干净,一把把挂在场地边拴好的绳子上。

傍晚时分,在门前场地上,一口大木盆,一块砧板,一把菜刀,晾干的花菜在咯吱喀吱声中粉身碎骨。鸡和鸭不时好奇地探头探脑来看个究竟,被一声呵斥吓得扑扇着翅膀扑天抢地逃去。

满满的一大盆蓬蓬松松的绿,洒上盐,使劲地揉啊揉渐渐,菜儿吃透了盐,吐出绿水,抓一把,捏在手,一攥,绿色汁水顺着指缝流下来,盆中的菜也折成半盆。

装坛时,放一些菜,用棒槌使劲地按压,恨不得使出吃奶的劲儿。装满一坛,用塑料布盖好,绳子绕上几圏系起来,压上石头或盖上一只碗。

二十天左右,揭开坛盖,一股鲜香扑鼻而来,让人谗涎欲滴。与腌制的复杂相比,吃法很简单。无非是早晨从坛子掏出一些生着吃,或者中午蒸熟了,浇一两勺香油。母亲上街后,小菜上面就会铺上几块乳白色的豆腐,增添了它的滋味。此后,每日早中晚餐,桌子上总是少不了一盆生的或蒸熟的小菜。

满满的一大坛小菜从春伴到冬,从冬伴到春,慢慢地变成金黄灿灿,上面的一层腐烂成黑色的泥一般,附在手上粘粘糊糊,母亲舍不得扔,说臭小菜蒸豆腐更香,我却吃不出香的味道。

当地花菜适应环境,长得又粗又壮,肥壮的茎杆有拇指般粗细。不知何时,它们换成了雪里蕻,植株矮小一些,茎杆亦只有小拇指粗细,但鲜味更加浓郁。

腌豇豆泡萝卜腌小菜曾经在饭桌上是必不可少的一员,陪着我走过许多岁月,留下很多美好的记忆。现在,各种各样的菜品令人眼花缭乱,然而,却吃不出当年的味道。

2022年10月3日。

作者:大漠枭雄

◆大漠枭雄:让花儿留驻在枝上吧——风起流年(五十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