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有一首特别有名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编辑这组小文的时候,就不停地想起这首诗:那些“亲切的怀恋”,让我们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笑了。 拾遗当年(34) 见着别人写的回忆录生动感人,我也萌生了动笔的冲动。默默回想过去的日子,发现很难有连续的记忆,只好捡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说。 (二十一)劈荆斩棘的岁月(之九) 自己过日子了,不能大手大脚。今年不买晋祠的秧苗了,口味略差点也比市里的供应粮好吃得多。育秧时,水面还有薄冰,整秧田必须光脚下水;你带头也没人跟,连哄带骂,提高工分值……勉勉强强算是弄成了。 过去看小说,见过有能吃苦的、一边拼命工作一边还能完成学业的牛人。咱骨头没那么硬,困了要睡,饿了要吃,凡夫俗子一个。一天中午,我吃饭时犯困了,把饭盒往窗台上一放睡着了。朦胧中听到有人哈哈大笑,睁眼一看,有几个人正一手指着我笑得上气不接下气。我搭眼一看,铝饭盒竟扣在自己肚子上。一想,这是往窗台上递的时候,没到位自己就睡着了。苦笑一下,换了衣服去洗。 即使是尽量挤出时间看书,效果也实在太差。同队的想参加高考的人,也有不少。我和郝队长商量了一下,决定报名参加高考的人,可以出半天的工。我们的户口在阳曲县杨兴公社,报名还得专门去一趟,一天打来回得紧赶紧。 我琢磨一下,理科那么多题要做,怕是时间不够,虽然我最喜欢物理。文科大概可以系统过一遍,平时看的书总能顶点小用……我最终决定报考了文科。 自以为这下可有时间看书了,又赶上收麦子的季节,这又急忙停止半工政策,全部参加抢收。同时明确参加抢收的,每天记一个工以外,加半斤大米和半斤黄豆,这两样在当时就折合一块钱了。 我那段日子特别讨人厌,出早工,挨着宿舍敲别人窗户,敲一遍不行,再敲一遍,清清楚楚听着别人在里边骂人。男生宿舍好办,不起就进去掀被子、拽人;女生宿舍只能使劲敲窗户,隔窗威胁倒罚——谁不出工,扣罚一个工,加扣半斤大米和黄豆。 就这样紧抢十几天,还是没抢完。下雨了,我没喊人出早工。一个人蹓到地头一看,黄转绿了,麦穗上眼见着小绿芽直棱棱的挺精神。垂头丧气回去蒙头睡了,睡到平时出工的点,喊人冒雨出工。“发芽”面也是面,还是得都收回来。谢天谢地,天好的时候总算大部分都抢回来了。 麦收一过,恢复正常作息时间,该上工的上工,该复习的复习。我却不得安生,总有人有事找你,搞得我很烦躁,这一烦躁差点出了大事。 一天傍晚,突然听到外面吵得很凶,从声音就能判断是当地农民和我们的人在吵。我摘下墙上的猎枪就冲了出去,当年林场给每个队发了一支猎枪,用于护林。一看,好傢伙,对方正用枪指着队友,准备抓人。我立刻冲上去用枪指着对方,大声吼到:“谁敢动我就开枪。”一时双方僵持在那里。直到带队干部和林业处的人赶来,才劝对方暂时撤走。 我知道是我们的人惹了祸,但当时绝对不能让把人带走,他们会往死里打。我对郝队长说:“剩下的事我不管了,你去调查处理吧。我最近情绪不对劲,容易把事搞大了。” 你说,一个小队就四十来个人,种了九十多亩地。一天到晚,不是这事就是那事。我想干脆不复习了,就在这里认认真真种地也能过上好日子。我们种的麦子亩产在四百斤以上,水稻六百斤以上,当时绝对是“跨黄河、追长江”的水平。麦地里还套种了黄豆,我们还种了菜,茄子豆角西红柿花样挺多,还喂了猪。等手扶拖拉机用熟了,实现了机耕,只要肯下功夫,这日子比城里应该还好过…… 那段日子,我一直在犹豫彷徨…… 六月末一天晚上,我已经睡觉了,突然矿上的值班车来了,是我们队段某某的父亲来叫他的儿子回去。同时,他父亲对郝队长说:“小郭的父亲需要他回去照护一段。”当时,我的父亲脑梗已半身不遂。这样,我收拾收拾乘值班车回家了。路上,我担心父亲的病是否复发,多发性脑梗也是常见的。多次向段叔叔打听,他说:“放心没复发,现在很稳定。” 到家一看,父亲的情况正常,正在锻炼恢复阶段。 我想平时都是妈妈照顾父亲,看到妈妈明显累得憔悴了许多,也该我这个不孝子照顾一段了。 结果,父亲急得是我高考的事,说:“马上就要高考了,你抓紧时间复习吧。” 我说:“干脆别考了,我们农场的条件也挺好,就这样干下去也行。” 父亲说:“你那么爱读书,不考你会后悔一辈子的。” 父亲和那位段叔叔一起聊过高考的事,知道我们农活忙恐怕复习不成,加上他既种过庄稼,也在基层工作多年,知道他这个儿子是个不会打弯的主,更没可能复习好。眼看高考临近,急忙想了这么个法子把我弄回来。(未完待续) 作者:山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