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林语堂眼中, 他,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而康震眼中, 他,是名震宇内的文艺全才,是人人倾服的士林领袖,是游戏人间的不老顽童,是超然物外的谪居达者……
但这都不足以道出全部, 他的诗,有豪情,有逸趣…… 他的词,豪放之致,似太白,胸有万卷,笔如点尘,胸襟高旷…… 他的文,独出当世,风格高迈,忠义之气贯日月…… 还有他的书法、绘画成就,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的贡献…… 更重要的是, 这位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面对人生逆境时, 总能逸怀浩然之气,超然乎尘垢之外。
但这都不足以道出全部, 他的诗,有豪情,有逸趣……
他的词,豪放之致,似太白,胸有万卷,笔如点尘,胸襟高旷……
他的文,独出当世,风格高迈,忠义之气贯日月……
还有他的书法、绘画成就,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的贡献……
更重要的是, 这位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面对人生逆境时, 总能逸怀浩然之气,超然乎尘垢之外。
他,是文星旷世,千古奇才——苏东坡
《苏东坡》纪录片 全六集
第一集:雪泥鸿爪
第二集:一蓑烟雨
本集讲述:被贬黄州后,苏轼生活贫苦,但是依然积极向上地生活。耕田东坡,于是自号东坡居士。前一阶段苏轼的诗歌更多的是睿智与讽刺,而这一阶段,他的诗歌更多的是包容和人间温暖。《定风波》是苏轼从“乌台诗案”走出来、超越自我的标志。与李白相比,苏轼更具有人间情味;与杜甫相比,苏轼不至于太沉重,自得其乐。
第三集:大江东去
本集讲述:黄州期间,也是苏轼艺术与文学创作的巅峰时期。他在诗词、散文、书法方面都取得了很高成就。比如:《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怀古》写得是成败皆空的主题。值得一提是苏轼使得“词”成为了一种高雅文学形式,苏轼之前,词坛被柳永称霸;苏轼以“词”明志,使得词不仅能写男女之前,还可以写家国、人生哲理、怀古等。
第四集:成竹在胸
本集讲述:苏轼提出了“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文人画的美学标准。在这种标准下,重要的不是画的像与不像,而是在于表达画面的意趣。他根据自己的绘画理论提出了“成竹在胸”。
黄州调任后,到金陵与王安石相见,到了汴京后,在驸马王诜的西园中举办以苏轼为中心的西园雅集。北宋可以说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第五集:千古遗爱
本集讲述:宋神宗驾崩,高太后垂帘听政,命司马光重新组阁,苏轼重回朝廷。后苏轼出任杭州太守。遗爱亭,遗爱:润物细无声的爱,才是大爱。在杭州期间,苏轼最大的成就就是治理西湖,他命人把西湖淤泥挖出来著称一道防洪堤,这就是现在著名的“苏堤春晓”。后苏轼又被召回朝廷。
第六集:南渡北归
央视纪录频道的《苏东坡》纪录片将以苏轼的人生轨迹为纵轴,以苏轼谪居黄州的这一特殊阶段为横断面,以苏轼黄州四年的生活及心路历程为重点内容,观照苏轼在黄州之前和黄州以后的人生沉浮背景,多层面、多角度地解读苏轼生命感悟、精神嬗变和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呈现出一个最鲜活、最本真、最有意味的苏东坡形象。
让我们跟随纪录片的脚步,一起走近苏轼... ...
来源:拔尖课堂
来自: 宝妞 > 《诗人》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黄州,东坡亭文化之奇葩
黄州,东坡亭文化之奇葩吴继路:黄州,东坡亭文化之奇葩湖北省政府门户网站www.hubei.gov.cn2010年10月20日来源: 一、缘起 中国有历史悠久,内涵丰厚的亭文化,世界上独树一帜,可惜长时期没有...
壹学者
接着他们找出苏东坡的诗集,指责苏东坡讥讽朝政,犯欺君之罪。当苏东坡以戴罪之身被贬黄州。苏东坡恍然大悟:“那只横越大江的仙鹤,莫...
苏轼的赤壁
苏轼的赤壁 风飘飘,水飏飏,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沧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
央视纪录片《苏东坡》全集(1~6集)
央视纪录片《苏东坡》全集(1~6集)历史人文大型纪录片《苏东坡》在2015年12月15日在黄冈东坡赤壁公园开机,该纪录片由央视纪录片频道、...
央视力荐大型纪录片《苏东坡》:看不懂是故事,看懂了是人生
央视力荐大型纪录片《苏东坡》:看不懂是故事,看懂了是人生。余秋雨说:“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王安石曾经是苏轼...
赤壁矶头说东坡
赤壁矶头说东坡。“为向东坡传语。东坡常与友人聚安国寺内竹林小亭,感念黄州太守徐君猷之德绩,李报黄冈人之好客,作《遗爱亭记》。在...
苏东坡:哪有尽如人意的人生,唯有尽力看开了去活
苏东坡:哪有尽如人意的人生,唯有尽力看开了去活。年轻时的苏轼,21岁的苏轼和18岁的苏辙,心高气傲的苏轼一看这光景,心想: “你这是...
他是全中国最懂生活的男人,也是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在道人应纯将要去庐山时,曾向苏轼请教“东坡羹”的做法,于是苏轼写了一首《东坡羹颂》。苏轼自元丰三年(1080)二月到达黄州,到元丰...
月仪诗词话东坡
月仪诗词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