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父,做一个善良的人,真的会被世界“温柔以待”吗?

 刘如培 2022-11-05 发布于河北

昨天看到一个问题,他说:

“老话说,公道自在人心中,人生善恶终有报,而你,只管善良,上天自有安排,可是,做一个善良的人,真的会被世界温柔以待吗?为什么那么多的坏人,偏偏日子却过得很好,我一个善良的人却过得如此落魄不堪?”

我回答道:

世间所谓的善恶,本是人心,人欲,与人执,一点一点连接成串所分别出来的自我定义,你也可以称之为偏窄的集体意识。

它是一种局限性的外在表象。

而一个人真正的善是什么?

是自心的不动气,是所谓的遇事不悲不喜,是静观其变,不妄动。

那么恶呢?

恶,是指一个人的内在不平和,活在了执念当中,以及深陷于非常内耗的情绪里,这一点应该明白。

所以说,这个世间不存在绝对的一个说法,那就是善良的人必须得到什么,丑恶的人会有那般下场,这个还是人心在分别,在评判,在对立,在分离自心的圆满。

你作为一个人身存在于这个世间,不动气时,就已经连接了道,是道心在为,那么世界自然就会呈现一种光明态,你也能深切感知。

相反,你若常常不平和,带着贪执与很深的欲念去外求,去与之对立,甚至顽抗却不自知,那就会造成一种虚妄的影态,也就是人们常常在抱怨这个世界怎么如此的灰暗无光,其实是光明之心被贪执遮蔽了,其实宇宙就是自心的示现。

当然,这个世间还有一条准则,那就是你要相信了无常之物的存在,并深深认同于此,就很容易被无常牵动,就会深深体验生老坏死的变动与无常滋味,简单说,这只是从一体之源切换到分离的个体边缘,所以才造就了世俗之中的某一些准则,事实上它们本不存在,依然是存留在被遮蔽的影态之间。

人眼所见的坏人或是好人,本就是自我的一种认知定义,这并不代表这个人的本质是好还是坏,对于更多的人而言,同一个人却既是好人又是坏人,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别评判之心,而这个世间所有的事物,本质上都是中性的存在,没有绝对的唯一定义或者好坏意义。

那么,你只管善良,相信上天自有安排这句话,它所代表的含义到底是什么?

是将这个无常世界之中的人身,交于道心来接管,而并非继续深陷于自我的贪执之中,当一个人活在了不平和的“恶”之中,它就堵住了道心的运作,一直沦陷于被遮蔽的影态迷宫之间。

而相信上天自有安排,是站在个体分离的视角,对一体之源的臣服之态,这是一个边缘之体归顺于一体之心的巧妙过程,所以某种层次上,这个说法是适合的,但是并不代表一个人局限认知中的“做好事”就一定可以成就自己的“无明之心”,这完全是两码事。

最后,人心是人心,人心的基底是道心,人心自有一杆秤,那么道心也自有安排,世间本就是无常的,好事不一定是好事,坏事也不一定是坏事,全是人心在分别,对于道心而言,存在,就是纯粹的存在,发生,就只是发生了,过往不念,当下不杂,未来无惧。


好了,回答完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