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 看见“完成时的状态”和“将来进行时的能力”

 粮食豆豆 2022-11-05 发布于天津

最近一直在读稻盛和夫先生的《干法》这本书,这本书是写给经营者的,貌似和我现在的教师职业不相干,但是自己却读出了很多认同感。

“看见完成时的状态”和“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是整本书中的重要观点。

首先是看见完成时的状态,稻盛和夫先生强调“意志“的重要性,也就是什么事情首先要敢想,如果连想都不想,就没有实现它的可能性。设想一件事情做好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倒推回去,思考现在能做什么并努力一点一点去做。在这个过程中,执行力非常重要。

一个想法很好,十分钟之后就觉得不可行,原因是自己会预见到很多困难。可是自己不做,又怎么知道能否成功呢?《向前一步》的作者谢丽尔.桑德伯格曾说“不求完美,但求完成”,一件事情只有先做出来才有日臻完美的可能性。

纯粹的“意志”或者说非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意志”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这样的意志,自己就会设想各种方法,每个人的方法不一样,1000个人有1000种方法。但是永远记住,方法总比困难多。

就像留给学生的作业,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做相同的作业,每个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样,有的人十分钟就可以做好的作业对于其他同学可能半小时也做不完,做完了也可能做的不对。在这里就可以用到看见完成时的状态,可以设想自己将来可以完全做好一份作业,那么现在即使有的不会做,只要能把自己会做的认真完成也未尝不可。

做作业有时就像摘桃子,把掂一掂脚能够到的桃子全部摘下来,但是至于你掂起脚来能够到多少桃子,也许只有自己最清楚。所以我经常鼓励学生,可以跟别人学,但是需要同自己比。今天比昨天好一点,明天比今天再好一点,这样日积月累,一步一步的努力,终有一天会把作业做得很好,甚至很完美,以此来实现自身的精进。

其次是“能力要看将来进行时”,用到教育方面,就是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一个学生目前一些科目的知识没有掌握的很好,不一定将来掌握不好,现在不懂的知识,未必永远不懂。况且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不一定让鱼、大象、猴子都去学爬树,这是不科学的,是没有必要的。一个学生他所擅长的领域,其他人可能连入门级别都达不到。

用将来时去看待学生,是对学生的一种信任,一个学生被给予充分信任时,他发自内心的自驱动性学习才有可能发生。一个人的自信产生的途径也许很多,但是来自他人的信任的反馈绝对可以助力他的自信形成。

在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可以布置一些比他能力稍稍高出一些的任务,并设想他即将完成这个任务的全部过程。正如上面的例子,掂一掂脚能够够到桃子。学生在完成这样任务的时候,会有挑战性,这种挑战性会激发他想要完成任务的想法,并且在完成任务的时候获得自信和成就感。

此外,读这本书还有一个感触,就是利他心和无私的精神。教师这个职业之所以崇高,可能就在于他的无私,而这种无私或润物细无声的精神是贯穿在每天的教学和陪伴学生的过程中的,这种声音的渺小可能任何其他人都听不见,但是经验丰富并经过时间淬炼的教师可以通过日复一日的坚守滋润学生的心田并给学生注入无限的生命力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