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W高一秋季语文I我打算用一个秋季的时间,冲击一次古文板块的“零失分

 老余话语文 2022-11-05 发布于江苏

暑假班已经圆满结束了,我们之前说过,暑假我们只需要做好一件事情,那就是把作文给练出来。

在一个暑假的时间中,高一的同学,我们讲了散文的写作技巧,用我们暑假里的作文方法,基本上开学来说,同学们在作文方面就已经能够远远超越自己的小伙伴了。

而接下来,我们就迎来了我们的秋季班的课程。

秋季我们高一的课程主要针对古文板块,也就是诗歌和文言文。

古文板块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古文是语文整张试卷的考题中最能用“量化”方式衡量答案的部分。

也就是说,现代文与作文答案是具有不稳定性的,我们只能尽量接近高分,但是要现代文和作文零失分,当中一定会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但是文言文不一样,文言文的答案是非常稳定的,而对于文言文来说,我们是有能力冲击一下文言文的“零失分”的。

而作为一个补课班的老师,我接触了各个学校的同学,其实大部分时候,好学校和一般学校,同学们在现代文和作文的表现其实差距不是很大,而文言文上来说,却有非常巨大的变化。

所以说,文言文能够冲击零失分,语文分数一定就会很好看了。

那么在介绍我们课程之前,我们先要了解语文这门学科,它所具有的性质:

首先我们要了解到的,是对于语文学科知识来说,知识分为两类,一类知识我们称之为技巧,一类知识是我们所谓的储备。

储备是一个人语文学科知识的强大程度,而掌握技巧能够让相似储备水平的同学在分数上得到不一样的提现。

可以说,技巧决定了语文的下限,而储备,才能决定语文的上限。

比如说一个储备水平在50分的同学,他能够通过技巧达到70分。

但是技巧却不能让这个小朋友得到更高的分数。

这个就是语文知识和技巧之间的关系。

而同时,这两类知识的回报周期是不一样的。

储备的知识在提高成绩上来说的回报周期相对比较长,而技巧类的知识在语文的成绩影响上来说,回报周期相对较短。

技巧能快速上分,但是储备却很难快速上分。

所以,很多时候,市面上有的培训,几乎都是上关于技巧类的答题技巧。

我并不反对技巧,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可以算是上海应试技巧最厉害的那群人中的一个,要说应试技巧,可能能够超越我的人并不多。

但是高一阶段如果讲应试技巧,就有些顾此失彼了,高一阶段,我认为,积累是最重要的。

因为有一句话我一直很认同,叫做一件事情的回报周期,会与成就成正比。。

也就是说,没有积累,语文永远会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分数,语文如果要得到真正的高分,一定要的就是积累

而更重要的是,到底应该积累什么?

如果没有积累足够有价值的知识,那么积累就会变成浪费时间

我还是那句老话,很多人,并不能够真正意义上了解本质,因此他们认知产生了偏差

这种偏差会导致一个人做出自以为理性的行为,但是从行为实质上来说,却是非理性的行为实质。

市面上流行的关于文言文积累的反思,一般都认为,文言文需要去背诵三百实词。

但是实词本身来说,背诵出来了就有意义么?

理性的思考一下就会知道,这样的想法就是认知上的偏差,因为大家可以仔细想一下:每个对自己足够负责的同学,在高考之前肯定都会将300个文言文全部都背出来,但是这些背出来的同学,文言文都拿到满分了么?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背出实词并不意味着文言文能够拿到满分,而决定古文分数高低的,需要储备的,其实不仅仅只有这些实词的知识。

那么我们要在文言文方面得到高分,究竟需要的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语文引申义的规则。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感觉,实词背出来之后,有些时候也写不对。

写不对的原因,是在于你不知道在一个语境下到底应该选择哪个意向。

比如有一个实词叫做被,从被来说,会有两个义项

1 遭受  2 覆盖

有些时候你就会发现,在一句话中,这两个意思貌似都能够解释的通

比如一句话叫做:如被冰雪

那么这个时候,这个“被”这个字,在考场中同学就会犯愁,感觉解释为“如同遭受了冰雪”和“如同覆盖了冰雪”好像都能很读的很通。

而对于那些没有掌握技巧的同学来说,他们背诵实词,只背诵意向,却忽视语境,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但是在一个专业化的老师手里,我们就需要做的,是带着同学用语境的反思来背诵实词的意思。

比如这里,叫做如被冰雪,什么意思呢?

那我们要知道,被这个字,解释为覆盖,和解释为遭受,是在两种不同语境下的。

当解释为遭受的时候,一般是“抽象”的事物,比如说冤屈苦难之类的东西,一般解释为遭受。

而当解释为覆盖的时候,一般是“客观”的事物,比如头发,比如冰雪。

所以当我们被这个字后面跟着的是冰雪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用语境的判断,应该解释为“覆盖”。

而这个,就是我们秋季班会解释的第一个概念,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用整个秋天的时间,来将实词义进行深挖理解,将实词的解释放进作文,就是我们要做的第一个事情

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实词解释,是需要我们将实词带入语境中去背诵,而不能简简单单的去背词语本身的意思。

但是背诵实词只是文言文的第一步,但是真正要在文言文零失分,仅仅背出实词是不够的。

那种词法句法词类活用的知识,以及虚词意义和用法这一块,我就不多说了。

讲清楚是我的本分,但是绝对不是我课上的亮点,这个只是考验老师的基本功。

而我们课程的第二个亮点,其实在于,我教书10年发现的,做好诗歌与文言文的最重要的一个知识要点。

那就是,我们要将文言文作为“亚文化”来学习

而亚文化本身来说,会有许多亚文化小众群体中的“文化共识”,这种文化共识,才是同学们理解不了诗歌文言的根本问题。

什么叫做“文化共识”?

文化共识就是指一个具有亚文化的小众团体,他们往往会有自己内在的独立文化,而同时,他们的表述本身,会追寻于这种文化,于是因为有了共识,他们就不会直接表达出来。

但是我们后人,因为没有处在这种具有共识性的文化之中,于是我们就没有办法去理解古代人所要表达的内容中所具有的内容和意义,因为有些东西的意义,是不能用“字面义”去衡量的。

举个例子

我之前一直都会说,如果200年后有人看我们现代人的聊天,就一定会很纳闷——

比如今天又一个同学给我发一句话——

“老师,这次我考试考砸了”

随后配上了三个微笑的表情。

这个时候后人就看不懂了,为什么考砸了还要微笑呢?但是实际上我们现在知道,在我们亚文化背后,会有我们现在人的共识——这个微笑本身来说,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微笑的意思,有些时候,发这个表情,有一种含而不露的讽刺的感觉在里面。

这个文化本身,是我们现在年轻人文化圈中的共识,但是如果不在这个文化圈的人,就根本没有办法理会我们在说什么了。

那么,如果你有做诗歌和文言文的经验,你也就知道为什么你读不懂一首诗,或者读不懂一篇文章的中心了。

原因就在于,你不了解古代文人说话背后,所具有的“文化共识”。

就比如今年一模卷,除了这样一篇文章,我选择一个语段——

时隋婴孺,逮长,知父执吐蕃,日夜号泣,坐必西向,不食肉。母告以貌类泌者,终身不引镜。

这句话应该读起来不难,文章的主角长大后,知道自己爸爸被吐蕃抓了,天天哭,向西边坐,不吃肉,妈妈告诉他容貌和他爸爸像,他这辈子不照镜子。

从字面上理解并不难,但是如果我问你,这段文章说明了主角具有什么品质

这个事就就很麻烦了,很多同学根本看不出来,不照镜子,有什么品质呢?

而答案是什么?答案是这篇文章的主角,非常的孝顺。

你问我为什么孝顺?其实很简单,就是在于文化共识。

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下,当一个人行为按照这个逻辑运行的时候,就应该伴随的品质叫做孝顺。

你要问为什么?因为这个当时人的文化共识,他们一致性默认的文化,你很难找到绝对的因果解释。

相似的情况在诗歌中更多,为什么一篇文章你看得懂每个字,但是就读不出诗歌表述的情感呢?

还是在于,对于当时的文化共识没有办法做到了解。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言文要真正读懂,古代人在文化共识的语境下的理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可惜的是,似乎学校里面很少会有这样的研究。

我之前已经和同学们说过,我自己本身是一个语文应试很强的人,所以我非常清楚的知道,我之所以能够有非常好的成绩,其本身的知识框架是怎么样子的。

而高一的秋季班,我们关于文化共识这一块,也会花更多的时间去讲,因为只有能够了解特定文化环境下的共识,文言文和诗歌才能够实现“零失分”的可能性。

所以,秋季的18次课,可能是我老师这个职业从业至今,最完整,最系统的一次,文言文讲解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