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

 渐华 2022-11-05 发布于山东

基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需求,尤其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产业人才的现实需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主要内涵可以从类型定位、层次结构、人才培养和办学力量四个方面进行理解。

一、作为教育类型的“完整体系”

职业教育的类型完整性具体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指不同层次职业教育布局的完整性。推进中等层次职业教育、高等层次职业教育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构建特色鲜明、层次分明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以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作为指导方针,促进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的协调发展,推动职业教育与各学段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培训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和转化。

二、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发展适应”

由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技术进步引发人才需求规格的高移,人民群众追求更高质量教育的愿望更加强烈,使学历教育结构重心上移趋势显现。

为适应信息技术主导的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我国职业教育逐渐由“中等职业教育”主导转向“高等职业教育”主导,同时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打通原有的“升学断头路”,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典型特征,形成顺畅的人才培养通道。

三、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检验标准是培养高成长性的个体,而个体职业生涯的高成长性同时依赖于职业院校的初次职业教育和工作场所(包括培训机构)的继续职业教育。其中,初次职业教育聚焦个体“学生”阶段的专业基础,继续职业教育聚焦个体“职业人”阶段问题解决的方法悟性。所以,“大职业教育观”应该同时包括学校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以培养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为培养目标,这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个体职业发展的建设性意义。

四、办学优势力量的“多元整合”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决定了高质量发展需要整合各方社会力量,尤其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家层面校企合作的顶层设计,真正落实校企合作的'双主体’定位”。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真正发挥政府、学校、市场三大主体的作用,提升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