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源解说 甲骨文:犬,象形字。本义为狗。在甲骨文中,“犬”字像一条侧身立着的狗的样子。上为头,左为脚,中为腹,下为尾。尾部上扬,与“豕”的尾部下垂不同。这将狗翘尾迎着主人的样子表现出来。 金文时,上例以狗的象形来表现,下例则是承接甲骨文的字形,中间腹部被简化了。到战国文字时,字形略有改变,逐渐符号化。篆文失去甲骨文的样子,但依稀有蹲踞的狗的样子,右边小短竖像狗的耳朵。隶书、楷书将中间变化成了“大”字,耳成了小点。 说文解字 【原文】狗之有縣蹏者也。象形。孔子曰:“視犬之字如畫狗也。”凡犬之屬皆从犬。 【注释】犬是悬蹄腾扑的狗(也有指狗在路边翘起一只后腿撒尿)。象形。孔子说:“看'犬’这个字像是在画狗。”凡与犬相关的字,都以“犬”作组件。 现代含义 犬(quǎn):狗 参考资料: 1)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东汉 许慎)。 2)《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