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生,至少该好好听一回贝多芬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22-11-06 发布于陕西
Image
今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说到德国,我们就不能不提那些享誉世界的古典音乐巨匠,贝多芬、巴赫、勃拉姆斯、门德尔松、亨德尔、舒曼……简直灿若辰星。他们,以音乐向我们诠释追求、完美与伟大。一生,至少该好好聆听他们一回。



Image
贝多芬
全名: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827年
贝多芬,
一个长在世人泪点上的“乐圣”。

26岁患中耳炎,后来完全失聪
他多疾多舛,爱而不得,孤苦无依,
一度忍不住在笔记本上写下:
“没有朋友,孤零零地在这世上。”

命运不要他好过,世界不给他欢乐,
那又怎样?之于贝多芬,
人生不是用来顺从苦难的,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这位残疾的音乐天才,
以排山倒海的欢歌压倒疾苦!

第九交响乐欢乐颂》,
已经为我们耳熟能详。
只要想一想,
这是贝多芬完全失聪后谱成的作品,
就会明白这绝对是音乐史上的奇迹
丰子恺叹道,
“贝多芬的音乐实在是英雄心的表现”!
“贝多芬的音乐是人生的艺术”!

据说,这部交响乐在维也纳成功首演时,
尽管台上有指挥,
贝多芬在一旁还是激动得挥舞手臂,
风摆柳枝一样前仰后合,
好像指挥着也操练着所有的乐器。
演出结束,观众报以雷鸣般掌声,
可惜,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
还是一位女演员推了推他,
他转过身来才看到,
台下那海浪般起伏的鼓掌手臂
无声,却震撼人心,催人泪下

还有一则为人乐道的轶闻:
门德尔松为了要说明贝多芬的创作苦心,
曾用他的一份手稿为例,
那稿纸上有一处改了又改,
贴了十二层小纸片
门德尔松将它们一一揭开给众人看,
谁知原先第一次写下的音符,
竟然同最上面(第十二次改写的)一样!
不朽的乐章,
是灵感,是天赋,是热爱,是激情,
也是千千万万次的追求。

听贝多芬,
“让心中快要向命运投降的小人,重振旗鼓”,
就在此推荐第九交响乐欢乐颂》——

Image

Beethoven - Ode to Joy - Symphony No. 9 Choral 音乐: Various Artists - Classical Music In The Movies 来自QQ音乐
被誉为《欢乐颂》“先声之作”的
c小调合唱幻想曲》,
开创了钢琴、人声与乐队融合的形式先河,
也值得一听——

Image

Image

巴 赫

全名: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年-1750年

“巴赫”,

这个词在德语中就是“小溪”之意。

不过贝多芬说了,

他可不是小溪,他是大海”!

被尊为“西方音乐之父”的巴赫,

作品数量惊人地多,

在历代大师中都是突出的。

如果按作品编号来说,

贝多芬是一百三十多号,

加上未编号的,大致三百左右。

莫扎特的作品编号编到六百多号,

巴赫的作品号码突破了一千大关

他的旋律总是微风细语般的沉思,

是清澈的河滩上,

洁白的羊群在安详地散步,

有音乐评论家引得妙,

巴赫音乐,就像是

我们经常遇到的一片树下的清凉绿荫,

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宁静致远……

爱因斯坦挚爱巴赫,

他给出了欣赏巴赫的简明建议,

聆听演奏热爱崇敬

无需多言。”

好,无需多言!

推荐你聆听的是——

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

这是巴赫键盘乐器的顶峰之作,

也是西方音乐发展的一块基石,

被无数钢琴家膜拜!

Image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 Prelude and Fugue, No. 1 in C Major, BWV 846 (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 - 第1本,前奏曲和赋格,C大调第1号,作品846) 音乐: Edwin Fischer - The Very Best of Classical Chillout 来自QQ音乐

G弦上的咏叹调》也是不错的选择,

那种极富歌唱性的旋律,

跳跃在小提琴的琴弦上,

格外动人心弦,

听后,心里化为一泓小溪般平静

Image

Suite No. 3 in D Major, BWV. 1068 - II. Air On the G String 音乐: Stuttgarter Kammerorchester;Karl Münchinger - Ultimate Baroque 来自QQ音乐



Image
勃拉姆斯
全名: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1833年-1897年

勃拉姆斯Brahms)与
巴赫Bach贝多芬Beethoven
同时出现,
三位大师就组成了音乐史上赫赫有名的“3B”,
可见勃拉姆斯地位之高。
据传,勃拉姆斯对巴赫、贝多芬的
全部钢琴作品“背奏如流”。

虽然置身于浪漫主义音乐盛行的时代,
勃拉姆斯却敢于反潮流,不随声附和,
坚持我行我素,写他的纯音乐的作品
传言他是个内向的人,一生深居简出,
厌恶社交,沉默寡言。
当时的乐人嫌他写的东西晦涩费解,
枯燥无味,不近人情,
甚至连文豪萧伯纳写的乐评文章,
都把勃拉姆斯贬得一文不值
不过时间会为他的作品加冕的

他的音乐也不是那种热情洋溢、
愿意宣泄自己情感的作品。
他给人的感觉是深沉,是蕴藉,
是秋高气爽的蓝天,是烟波浩淼的湖水

第二交响曲的第三乐章
当年令勃拉姆斯红遍欧洲
也被公认为他的天才独创
这一接近回旋曲的乐章,万分迷人,
双簧管在大提琴弹拨下的忧伤,
宛若月光下迷离的疏影婆娑,
撩起的木管和单簧管的声音,
在弦乐的烘托下,
如夜色中的雾霭一样轻轻地荡漾。
来,听纯正的德意志味道,
勃拉姆斯的最经典

Image

Symphony No. 2 in D Major, Op. 73: III. Allegretto grazioso 音乐: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Johannes Brahms - Johannes Brahms: Orchestral Works 来自QQ音乐
另附上他“出圈”的
匈牙利圆舞曲》与《摇篮曲》,
“可盐可甜”,说的也是他的曲风吧! 

Image

Danse Hongroise Nº5 音乐: Richard Clayderman - 100 Mélody d'Or 来自QQ音乐
Lullaby 音乐: Academy Of St. Christopher Orchestra - Brahms: All Time Greatest Moments 来自QQ音乐
Image
门德尔松
全名:费利克斯·门德尔松
Felix Mendelssohn
1809年-1847年

这位犹太人大银行家之子,

(富到家里就拥有一支管弦乐队那种)

身世比贝多芬幸运百倍的神童,

九岁就登台演奏钢琴,年少成名,

被列为当时最卓越的钢琴家之一,

可惜英年早逝

他又是管风琴家、小提琴家,

也喜欢拉中提琴。

作为一位重要的指挥家,

对交响音乐的普及与提高贡献很大。

这位全能的艺术家,

还能写诗,且工于绘画,终身乐此不疲。

丰子恺称他的音乐作品,

是“技巧的、爱情的”,

异常美丽可爱”。

他的《仲夏夜之梦序曲》,

那种优美、洗练,

总叫人难信是一个十七岁的青少年之作

可当你按下播放键,青春朝气已扑面而来——

Image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Incidental Music, Overture, Op. 21 音乐: Berlin State Opera Orchestra -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来自QQ音乐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同样极负盛名,如少年神采飞扬,

有一位乐史家在盛赞此曲之美的同时,

又叹息道:“如果让我重生一次,

好再享受一下第一遍听它的新鲜感,那多好啊!”

希望你也是“第一次”感受它的绝妙——

Image

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 64 - I. Allegro molto Appassionato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第64 - 第一乐章 非常热情的快板) 音乐: Marc van den Brick;The Fine Classical Orchestra - Essential Classics. 99 Masterpieces 来自QQ音乐

听门德尔松,

听的是一种诗意的浪漫的典雅。

乘着歌声的翅膀》,

是他为海涅的同名抒情诗谱曲创作的,

此后成声乐家在音乐会上

常演唱的名曲,同样不容错过——

Image

Image
舒 曼
全名:罗伯特·舒曼
Robert Schumann
1810年-1856年

在所有的音乐家里,

舒曼的文学修养大概是最高的了

他的父亲是一个出版商,

他酷爱文学,亲自翻译过拜伦的诗,

写得一手漂亮文章,

还创办了影响一个时代的音乐杂志。

舒曼与门德尔松并称“浪漫派双璧”

他的钢琴曲不炫技,绝不兜圈子绕弯子,

绝不描眉打鬓过分装扮,

多了一份纯净和简朴。

他的钢琴套曲《童年情景》,

流传最广也最动听的是其中

第七首——《梦幻曲》。

短短三分多钟的钢琴演奏中,

却是如此曲径通幽,

道尽了世上缠绵美好的温情,

令人柔肠寸断。

可以回味,可以陶醉,

以少胜多,就像是我们的五七言绝句。

有人说,

如果你没有听过舒曼的《梦幻曲》,

你真的就等于什么也没听过——

Image

一个最终因精神疾病死于疯人院的人,

却能够作出这样明丽纯净的音乐

令人感慨,

一个音乐家、一个人的心灵,

可以多么强大而柔韧!

纵伤痕累累,

却仍要伸手去摘美好而梦幻的那颗星

如果你知晓了这一切,

也会格外珍视这支钢琴曲。

祝你,

听得感动,听得治愈,听得备受鼓舞!


内容丨本文参考了丰子恺、辛丰年、肖复兴等

音乐鉴赏家的品评 向痴迷音乐的他们亦致以敬意

Image

还不过瘾?

特别推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