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刮痧原来有这么多作用

 文香阁 2022-11-06 发布于河北
Image
Image

刮 痧

中医保健

刮痧是以中医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指导,是中医治疗学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光滑的硬物器具(如:刮痧板)或手指蘸取刮痧油在人体表面皮肤特定部位或腧穴上反复的进行刮、挤、揪、捏等物理刺激,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淤血或点状出血的一种治疗方法。

中医刮痧

Image

中医刮痧是根据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从而起到醒神救逆、解毒祛邪、活血化瘀、疏经通络、清热解表、行气止痛、调整阴阳的功效。

现代医学认为刮痧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细胞新陈代谢,使机体毒素加快排除,组织细胞得到营养,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经络,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运行气血营养全身,是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见于《黄帝内经》中。刮痧就是通过对皮肤的良性刺激,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整脏腑机能的作用。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刮痧的三种手法

补法

作用浅、速度慢的轻刺激,对皮肤细胞有兴奋作用;

泻法

作用深、速度快的重刺激,对皮肤细胞有抑制作用;

平补平泻法

介于二者之间。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适用常见疾病

感冒、中暑、失眠、痤疮等热证、颈肩腰背痛等各部位痛症、防病保健。

中医刮痧

Image

感冒

采用穴位(大椎、风门、肺俞、夹脊等穴)刮痧法,将葱姜汁、或万花油涂擦于穴位局部皮肤上,操作者用手紧握刮痧板从上至下刮拭,用力宜均匀柔和,每次治疗时间约15分钟。刮拭出痧后再给饮温开水或生姜汁糖水以发汗解表。隔日治疗1次。

中暑

先刮颈后部风府至哑门穴,由上至下,宜用刮板角部,30次,出痧为度。大椎放痧,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然后刮拭背部膀胱经穴,分别为背部正中线旁开1.5寸和旁开3寸二线,用刮板角部由上至下刮拭,30次,出痧。最后分别刮上肢内侧内关穴和手背部合谷穴,各30次,出痧为度。

失眠

取坐位,将刮痧介质涂于刮痧部位,中等力度刮头部百会穴三分钟,重力刮颈背部至出现疹痕,再中等力度刮手脚穴位至出现局部潮红。三天左右刮一次,五次为一疗程。如果患者有精神因素,应进行心理疏导。睡前不喝酒不抽烟,过度用脑,平时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腰痛

沿着督脉还有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以及第二侧线。三条经络都是经过腰部的,可以用刮痧板由上到下反复地刮擦,直到腰部局部出现了明显的痧痕,可以疏通经络、散寒祛湿,治疗腰痛。配合远端穴位,最常用的比如委中穴。委中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位于人体的腘窝的正中点。可以采用刮痧板在双侧的委中穴也进行刮痧,一直到出现明显的痧痕。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刮痧注意事项

1、严重的器质性疾病,以及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同时孕妇腰骶部、腹部(肚脐)均不适宜刮痧。

2、在过度饥饿、过度疲劳,以及饱腹状态下,不适宜接受刮痧。

3、有出血倾向疾病,病情比较严重的人,如:中风、高血压、急性传染疾病等,都不能用刮痧方式进行治疗。

4、新发生的骨折患处;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年老体弱者,空腹及妊娠妇女的腹部,妇女经期下腹部均不宜刮痧。

5、刮痧治疗仍需中医辨证分析证型,为避免不良反应,建议及时于专业医院咨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