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57年的一个深夜,在西安某施工地,一声一声锄着土地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的清晰。 而清脆的一声响动,令施工者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 这哪里是泥土的声音,明明更像是砸到了什么清脆的石板。他们轻轻地刨掉了一些表面的泥土,发现了一整块青色石板。 这毕竟是在西安,施工者大概还是对墓葬文化有一些了解的,此时也不敢轻举妄动了,紧急联系了当地的考古团队。 2 当考古学家到达现场之后,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勘察。 首先要确认一下这个青色石板是不是墓穴的一部分,即使是专家也不敢轻举妄动,谁也不知道哪一块物品就将是一件历史文物。 掀开青色石板之后,一个较为完整的、规模健全、但不是很大的墓葬呈现在大家眼前。 ![]() 这时候的考古专家是非常激动的,这证明很快就有一个新的故事、新的文物可以研究,毕竟现如今保存这么完整的墓葬已经很少见了。 也已经顾不得是深夜了,考古学家们当即就准备开工。 挖掘之后发现了一个棺椁,从外形来看像是一个房屋,门窗什么的都应有尽有。四周刻了各大神兽,做工非常的精细,像是用于保护墓主一样。 仔细勘察发现这更像是一种叫“九脊殿堂式石棺”的棺材,就像是仿宫殿一样,更像是随带歌山式的建筑。 ![]() 看到这是来自于隋代的墓穴,考古学家都很激动。 目前看来这个墓穴的规格,更像是皇家的配置,只是说姚碧普通的墓穴更小一些,这可引起来考古学家的疑问了。 他们带着这些疑问一心发掘,想着会不会有全新的历史文物出土的时候,一声“啊!”打断了一切。 众人随着叫声,看向了即将被打开的石棺盖,清晰刻着:开者即死。 现场的所有考古学家都震惊了一下,到底是多么害怕这个墓穴被盗,才能刻下如此恶毒的诅咒? ![]() 这个时候的考古学家对于墓中的情况又是充满好奇,又是带着一丝丝的敬畏。 在所有防护措施做好了之后,他们打开了棺椁,那一瞬间,看到一个头戴金冠的小女孩被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围绕着。 虽然经过了千年,但是并不是很大的骨骼也证明了这并不是一个成年人,再加上各种配饰和所剩无几的针织物,可以判断出是一个小女孩。 不过很快大家的目光很快就被小女孩头顶的金冠吸引住了。 金冠是由珍珠和上百个金丝构成的,最上方还有一只精巧绝伦的蝴蝶,看起来灵动无比。 能想到这个女孩子生前大概也是活泼好动,招人喜欢的。 ![]() 她脖子上的项链虽然也经过了一百多年,但仍然熠熠生辉。 项链的链身是由28颗镶嵌着珍珠的金球组成,上端有个纽扣镶嵌着一颗青金石,甚至还雕刻出了一个大角鹿,充满着一种异域感,考古学家推测是从西域那边传过来的。 这也将会是中西文化之间交流的见证。 除了一般墓穴中会有的陶器、珍宝玉器之外,甚至还有着玻璃制品、女俑等,不难看出下葬人想让她到另一个世界的时候,也享尽荣华富贵。 ![]() “眼前的石棺是一件艺术品,他实在是太精美了。”根据当年在场的考古学家回忆道。 即使是考古学家见过这么多历史文物,也还会对当时的景象赞不绝口,可见当时的场面有多么的壮观。 大家清点了所有的宝物发现,总共有230多件,每一样都精美绝伦、价值连城。 只是既然有这么多的奇珍异宝,为何不能将墓地做得更大一些呢? 这个小女孩究竟有何特别之处能够得到这么高规格的厚待呢? 3 随着墓志的出土,人们发现了她的名字:李静训,她是隋朝左光禄大夫李敏的第四个女儿。 而看到墓志的最后一句话:“共知泡幻,何嗟寿夭”,也是能感受到下葬之人的悲痛。 但李敏好像在历史上并不出名,那为何李静训死后能受到如此厚待? 这就要从李敏的父亲说起了。 李敏是隋朝开国功臣李崇的儿子。因为是功臣,所以李崇战死沙场后,李敏便被接入皇宫生活,享受着和皇子一样的待遇。 而李静训的母亲宇文娥英,则是北周皇太后,隋朝乐平公主杨丽华唯一的女儿。 杨丽华则是李静训的外祖母,也是给李静训下葬之人。 ![]() 那这样看,李静训虽然也算是个家世显赫的小姑娘,但她的墓葬未免也有点超出礼制了。 所以是不是就跟她的外祖母杨丽华有更多的关系呢。 杨丽华是北周重臣杨坚的女儿,后来嫁给宇文赟做太子妃。在北周武帝驾崩之后,自然成为了北周天元皇后。 但是宇文赟昏庸暴戾,即位之后多次都想要赐死杨丽华,还册立了其他几位皇后,用于羞辱杨丽华,形成了“五后并立”的局面。 杨丽华悲愤不已,不过没过几年宇文赟就病逝了,太子宇文逝继承皇位,杨丽华苦尽甘来成为了北周皇太后。 ![]() 在这之后,杨丽华为了想让社会更加繁荣稳定,便让自己的父亲杨坚执掌军事大权,不到短短一年时间,父亲就推翻朝政,自改名号为“隋”,并杀害了所有的皇子,只留下杨丽华和女儿宇文娥英。 宇文娥英毕竟是隋文帝的外孙女,等到她及笄之年的时候,便想着给她寻一个夫婿。 在宇文娥英选中李敏之后,两个人过了一阵幸福美满的日子,还生下了四个孩子,这第四个孩子就是李静训。 杨丽华非常喜欢这个小外孙女,便将她接到了身边照看。 李静训从小就活在外祖母的庇护之下。 对于前半生爱情和亲情都相继被背叛过的杨丽华来说,李静训能够陪在身边,无疑是最大的慰藉了。 也因为父亲隋文帝对于杨丽华的愧疚,多次想让其改嫁,但杨丽华并不肯,所以对于其他方面,隋文帝也是很宠爱自己的女儿。 什么奇珍异宝都往杨丽华宫里送,杨丽华也不排斥,如果李静训喜欢的话,她就留下来给她当玩具。 ![]() 即使是这样的百般宠爱,也没能将李静训带到成人。 李静训9岁那年,新帝隋炀帝行宫至汾阳宫,作为姐姐的杨丽华自然是跟着一起,但她舍不得李静训,便将其带在身边。 这一路上杨丽华可谓是百般保护,连李静训有什么磕碰都非常害怕。 纵使再小心翼翼,李静训还是生了一场急病,甚至连在场的御医,都没有任何的办法,最终不治而亡。 4 杨丽华自然是无法接受,悲痛欲绝了许久之后,决定亲自为李静训下葬。 不管大大小小的事情,杨丽华都亲自操持。 虽然已经是隋朝了,但她仍以“周皇太后”自称,亲自为李静训写了370字的墓志铭。 即便是后人再去看,跨越1400年,也是能感受到杨丽华失去外孙女的痛苦和祖孙之间深厚的感情。 ![]() 她把墓地选在了一个埋葬妃嫔的皇家尼寺----京兆长安县休祥里万善尼寺,方便自己前去祭奠、礼佛。 看着杨丽华的行为,隋炀帝也不好说什么,毕竟是自己的亲姐姐,就算默许了这场高规格的下葬。 为了满足自己的美好期望,希望外孙女能在另一个世界也享尽荣华富贵,极尽所有财富放入李静训的墓穴之中。 第二年的时候,杨丽华就病逝了,在临死之前把李敏和宇文娥英托付给了隋炀帝,但是隋炀帝因为猜忌,将李敏处死,随后也赐死了宇文娥英,这样来看,北周的血脉大概也没有了。 自古帝王家就是无情的吧,所以像李静训和杨丽华这样的祖孙情,也是少见的。 想必刻上“开者即死”这样的文字,也是杨丽华希望外孙女能够不被叨扰吧。 ![]() 现如今完整的墓葬文化越来越少,要么是在施工时被破坏,要么是在无人管理的阶段被盗墓者都偷走了。 买卖文物,中国文化资源外流的现象在前几年来说是频频发生。 一个历史文物不说它本身的价值,但它背后所承载的一段文化和故事,都能够帮助现代人更好地去研究过去。 也是通过这场祖孙之间的感情,在1400年后,我们才能读到这段感人的历史故事,也才能对留下来的文物有着更多的研究。 |
|
来自: 昵称35641324 > 《天文地理地质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