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判断伤寒未传变

 一得斋主人 2022-11-06 发布于山西

第57条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课前思考:

“阳明少阳证不见”是不见什么证候?

第57条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柯琴曰:“伤寒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是言见证之期,非传经之日”。这种认识相当厉害,佐证了《伤寒论》中几日之说不是计日传经,而是六经发病的潜伏期。太阳病几乎不潜伏,当天发病。阳明是三阳的里层,传要有个过程,就有了潜伏期,“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外感风寒的当天,有些轻微恶寒,但还没等吃药,第二天就不恶寒了,进入症状明显期,不恶寒,反恶热,潮热渴饮,身热心烦,成为典型的阳明病。少阳潜伏期又长一些,“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外感风寒之邪,一直没有出现恶寒发热等感冒症状,很多人不认为是感冒。三天之中虽然有口苦咽干、头昏眼花,但大多数人认为是上火,只要多休息、多喝水就好了。如果三天后出现脉弦,心烦喜呕、胸胁苦满、往来寒热、默默不欲饮食等症状,就进入症状明显期,成了典型的少阳病。如果外感伤寒两三天都没有出现这些阳明病与少阳病的症状,就是风寒之邪没有内传,“为不传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