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郝万山讲《伤寒论》笔记 第八集

 任持自性 2023-02-17 发布于陕西

     郝万山讲《伤寒论》笔记  第八集         
         第 08 讲  太阳病的分类提纲
太阳病的提纲: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所以只要见到“太阳病”这三个字,它都应该包括这三个临床症状。
由于体质不同,也由于感受邪气的性质有差异,太阳病可能出现不同的类型。
上次课谈到太阳病分类的第一个证候
太阳中风: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分析每一个症状的病机 结论是:太阳中风证的病因、病机是风邪袭表, 卫强营弱,营卫失和。

接着讲太阳病分类的第二个证候
太阳伤寒:“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 名为伤寒。”
太阳伤寒是寒邪伤表阳的证候。寒是阴邪,最伤阳气,伤得也最重。肌表太阳阳气被伤 温煦失司, 恶寒必然最先出现,而且也最重,原文“或已发热, 或未发热,必恶寒”,强调恶寒这个症状先出现。
为什么“或已发 热,或未发热”?因为太阳伤寒的发热是寒邪闭郁阳气,阳气 郁积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够表现为发热。它不像中风,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风阳伤卫阳,两阳相争,引发卫阳出现病理性的亢奋,出现了发热症状。
对于太阳伤寒证来说,迟早是要发热的。如果自始至终这个病就不出现发热,就不能诊断为太阳伤寒,要考虑可能是少阴伤寒。

 “体痛”,在第35 条描述较详细,“头痛,身 痛,腰痛,骨节疼痛”,也就是全身肌肉,全身关节,包括太阳经脉循行的部位都出现了疼痛,是太阳伤寒证的一个特征性的症状。 主要提示了寒邪伤表,因为寒是主收引,主疼痛的,寒邪伤表  使肌肤气血涩滞,不通就痛,使肌肤、骨节的筋脉拘挛,拘挛也痛。寒伤肌表使肌肤的气血涩滞,筋脉拘挛,出现疼痛的症状。

 掌握
太阳中风证     病机      汗出
太阳伤寒证     病机      体痛
 下一个症状“呕逆”。“呕逆”不是寒邪伤胃胃气上逆,不能加温胃降逆止呕的药。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体表受邪后,正气抗邪于表不能顾护于里,常常会出现 里气升降失调。
正气抗邪于表,在里的消化机能低下,食欲不振 有可能出现呕逆,下利,不大便。不同体质的人表现 不一样:平时容易胃气上逆的会出现呕逆,容易脾气不能升清的会出现下利。胃肠机能薄弱的容易胃肠不蠕动可能三、四天不大便。
从食欲不振到不大便,从呕逆到下利,都是在外感病的病程中因正气抗邪于表不能顾护于里,导致里气升降失调的一种反应,绝不是邪气已经内入胃肠。
这里的呕逆,不是风寒邪气直接侵犯胃肠,而是正气抗邪 于表,不能顾护于里得一种表现。临床上可以有四种情况:食欲不振、呕逆、下利、不大便,都属于这种病机。呕逆不是太阳伤寒的一个主证,而是一个副证或兼证。
例:同方治不同病
少儿高烧不退,舌红 苔黄腻,怕冷,屁特臭。诊断为“着凉停食”,方子是外散表寒,内化食滞,
少儿饮食停滞,正气趋向于体内 消化饮食,体表的正气不足,停食而后着凉。诊断为“停食着凉”方药还是开外散表寒,内化食滞 。

  “脉阴阳俱紧”,这个阳脉指的是寸脉,阴脉指的是尺脉。实际 上阴阳指的是寸关尺三部脉,在太阳病的前提下讲紧,是寸关尺三部脉都 浮 紧。紧主寒邪盛,寒主收引,寒伤肌表,使肌肤的气血涩滞、筋脉拘挛,血管也属于筋脉之一。血管拘挛,紧张度增高,脉摸起来紧张度 就很高,所以紧主寒邪盛,浮主邪在表。

在《伤寒论》 中出现脉阴阳俱紧的有两个证候,一个是太阳病,太阳伤寒,一个是少 阴病,少阴伤寒。当寒邪盛伤少阴里阳时,也可以出现脉阴阳俱紧,少阴病的脉阴阳俱紧是寸关尺三部脉都 沉紧,而太阳病的脉阴阳 俱紧是寸关尺三部脉都 浮紧。
为什么特别强调寸关尺三部脉都浮紧呢? 如果只是寸脉浮紧、关脉浮紧,尺脉不浮紧而是尺脉沉,那 可能伴有少阴的里阳虚,所以要想诊断为单纯的、典型的太阳伤寒 表实证 一定是寸关尺三部脉都浮紧。
 上述证候得出一个结论,这是寒邪闭表、卫闭营郁的 证候。卫闭 卫阳被闭郁的临床特征是 : 发热, 无汗。在这一条里没有提无汗症状,在第 35 条里提到了“无汗而喘”,这叫详于后而略于前。
读《伤寒论》的时候,常常要前后对比,相互补充,甚至从无字句处探求它的含义。文字表面并没有写出主证,但是从字里行间鉴别比较,可以体会出它的主证。
桂枝二 越婢一汤,主证有心烦,原文里并没有,但是字里行间在和少阴病相鉴别,就知道它的主证有心烦,所以这一条虽然没有提到无汗,但是它有卫阳闭郁的特征,所以是无汗的,发热无汗是卫闭,身痛是营郁的表现,所以太阳伤寒的病机是卫闭营郁。无汗既是卫闭的表现也是营郁的特征,营阴郁滞的特征。

 以上讲了太阳病的中风和伤寒两个主要证候,从风邪、寒邪的性质来分析它的病机。

中医对病因的认识:“外邪感人,受本难知”,没有发病时,很难判断感受的是什么邪气。“因发知受,发则可辨”,
但事实上人一旦发病出现症状之后,他所表现 的这组症状就不仅仅是致病因素所决定的,最主要的是由机体的反应能力、反应状态来决定的。
平素体质偏于卫阳不足的,得病就容易多汗,中风。平素体质卫阳相对偏盛的,容易寒邪闭表,伤寒。因体质因素不同,发病症状也不同。
例:
流感流行期间,一对年轻夫妇,流感发烧大概一个星期,开始吃了两天西药不退烧。问过两人的具体症状,看过具体的脉象后,妻子是风热外感,丈夫却是风寒外感。俩人所处的环境一样,怎么会一个风寒外感,一个风热外感呢?
女的平素是阴虚火旺的体质,做事风风火火,容易心烦急躁,感冒就容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咽喉肿痛,咳嗽吐黄痰,用辛凉的清解药。
丈夫性格内向比较沉稳沉静,平素阳虚寒盛,经常手脚凉凉的,不好说动的性格,平素阳虚体质,遇到外邪后容易化寒,得了感冒就全身疼痛,鼻流清涕没有汗,发热怕冷比 女的要严重得多,是风寒外感用辛温解表药。

辨风寒,风热,并不是根据气候环境,而是根据个人的临床症状,个人的临床症状实际上包含了他的体质因素,包含了机体对邪气的反映状况及反映能力。
中医的辨证论治,不仅仅是针对外来致病因素,也针对人体内的反应状况在内,所以它是一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而不是群体化 的治疗方案。是疗效最好的一种优化的选择。

温热外感:太阳温病和太阳风温
《伤寒论》第六条原文: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薇发黄色,剧则如驚痫 [ jīng xián ],时瘛瘲(chì zòng抽搐)。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温热邪气和风寒邪气是不同性质的邪气。
温热邪气最容易伤人阴液, 所以温热邪气伤人的开始,就出现了阴液不足的口渴。
温热邪气是阳邪,阳邪伤表,人体的阳气起而抗邪,引发卫阳出现病理性的亢奋,发热最先出现,和太阳中风的发热病机基本是一样的。
恶寒症状是寒邪伤人阳气,阳气被伤,温煦失司的表现。温热邪气伤人体表的阴液,一般不存在阳气被伤的问题,所以不恶寒。 
温热邪气常常伴有风邪,温热邪气伤人体表的初起阶段,如果夹有风邪的话,也许病人有短暂的、轻度的怕风的感觉。所以这里说,“发热 而渴,不恶寒,为温病”。
提出一个问题,太阳病的提纲说:“太阳之为病,头项强痛而恶寒”,而且我们还说以后凡是遇到“太阳病”三个字,都应当包含有这三个症状。可是现在遇到了“太阳病” 这三个字,却是不恶寒,我们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应当说《伤寒论》重点讨论的是风寒邪气伤人阳气的病变。张仲景看到了温热邪气伤人 阴液的证候,“发热而渴,不恶寒,为温病”。从今 天的角度来看,这完全是一个温邪上受、首先犯 肺的手太阴温病,用太阳病这三个字就是不合适的。因为体表的阳气是太阳所主,而体表和上焦的阴液是靠肺来输布,风寒邪气伤表阳,把它叫太阳病,完全可以理解,温热邪气上受,伤了肌表的阴液,(PS:太阳主表当然叫太阳病)伤了上焦的阴液,就不能把它再叫太阳病,而应当把它叫做肺卫的证候,把它叫手太阴温病。这是我们对这段话的解释,对太阳病这三个字的解释。(PS:风寒 外感,温热 外感 张仲景分的很清楚,后人强行归类桎梏,却赖先人有误,好方便啊。)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高热、汗出而热不退,仍然身灼热的这种证候就叫风 温。“风温为病”,临床表现是“脉阴阳俱浮”,寸、关、尺三部脉都浮数,这个浮是主热的。

主热的浮脉和主表的浮脉有什么不同?
主表的浮脉病机是肌表有邪,正气抗邪于表,气血浮盛于外, 在里是相对气血不足,不能顾护于里。因在里的气血相对不足,脉象轻取即得,重按少力,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水飘木,这是主表的浮脉。
主热的浮脉是热盛鼓动气血,气血壅盛,血管扩张,所以脉轻轻一摸就摸到了,但是重按滑数有力,这是主热的浮脉。主热的这种脉象后世不再把它叫浮。

这里的“脉阴阳俱浮”是里热盛,鼓动气血,气盛血壅,血管扩张而导致的脉轻取即得的一种表现。应当“阴 阳”即寸关尺三部脉都浮而滑数。
“自汗出”就是里热逼迫津液外越。“身重”是热邪壅滞气机。人之所以有轻巧灵活的运动,是仰仗于人体的气机流畅,当热邪盛,壅滞气机,病人翻身都翻不动。
 “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这是热扰心神,热盛神昏的主要表现。
温病在传变过程中,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为后世温病学家提出“逆传心包”规律的一个依据。揭示了逆传心包这种温病传变途径的一个特征症状。
 证候是脉又滑又数,又有热盛神昏,以为是里实热已成,“若被下者”――如果用泻下的方法,结果出现“小便不利”。 这里的“小便不利”是误下以后,下焦阴伤,津液不足, 化源不足,当然就小便少。这个小便不利不是指的尿道涩痛,而是指的是尿少。
“直视”是两个眼睛呆滞凝滞无神,是下焦真阴已经耗伤, 肝肾阴伤、目睛失养两只眼睛呆滞凝视无神。
“失溲”的“溲” 字就是指小便,“溲”字前面必须加一个修饰词“后溲”,“大溲”可以指大便。单个“溲”字就是指的小便。前面“小便不利”是指尿少,阴液不足,化源枯竭,后面的“失溲”是指的小便失禁,尿尽管很少,只有一点点,也失禁,小便失禁是热盛神昏,膀胱失约的缘故。这个病在这种程度还达不到大便失禁的症状,要特别注意,大便失禁常常是临终的一种表现。
“若被火者”,“被火”指的是误用火疗。伤寒论中涉及到的火疗包 括火灸,火针,火熨,火熏。
火针,古代没有酒精灯,就拿针裹上棉花,棉花蘸上棉油,燃烧令通赤,再刺到穴位里。
火灸,在汉代的灸,常常指的是瘢痕灸, 瘢痕灸就是用艾绒,艾叶里头有许多纤维素, 然后把一大堆艾叶放在木板上捣,捣完以后把艾绒拿过来,把渣滓扔掉,再捣,反复捣上多遍以后,把艾叶中的纤维素完全去掉了,这个艾绒是软绵绵的,你捏成什么形状就是什么形状,可以做成小麦粒那么大,绿豆粒那么大的小小的艾炷,不要太大,然后把它放在要灸的穴位上,用燃香轻轻一碰就点着了。你会发现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被灸的人喊疼,一压就灭了。没关系,烧不着手的,把灰轻轻的吹掉,然后再放一个小艾炷,再点,他又嚷疼,快烧到皮肤的时候,你再给他一压就灭了,那么再放上第三炷,你会惊奇地发现等它烧完了, 病人也没嚷疼,怎么回事呢?神经末梢已经烧焦了,他只是感到热,不感到疼了,你再放上一个艾炷,再灸。即使是保健灸,也需要灸上七 壮,灸上七壮后,局部二度以上,或者三度的烫伤,然后留一个 大焦痂,这个时候让病人吃生葱、生蒜、生辣椒,吃羊肉、海鲜,让他发,使焦痂下有许多渗出物,千万不要把痂给抠掉,不能洗澡, 使局部有这样一个创伤,机体就调动全身的力量来修复这个创伤,机体的免疫能力就提高了,可以保证有两个星期左右的疗效,而且有些很疑难的病证,没准儿就通过几次瘢痕灸就可以得到彻底的治愈。比方说一些过敏性的疾病。但是这种灸的方法要留下一个终身的瘢痕。
日本有一个长寿村,平均寿命在九十多岁以上,村民到十八岁以后,每年立春这一天,都在足三里上做瘢痕灸。
火熏法,从文献记载来看,有的在地里挖一个大坑,然后放许多木柴, 燃烧之后,把大坑周围的地都烤的很热,然后铺上一些植物的叶子,芳香药物的叶子,再洒上一些水,人躺在上面,上面盖上被子,类似于桑拿。还有的拿一个大锅,放上一些芳香的药物, 烧开了之后,放上结实的木板,然后把人放上去,一定要结实,不要让他漏到锅里头,再盖上被子。桑拿就是火熏方法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火疗方法对于沉寒痼冷的疾病,在治疗上是有疗效的, 但是对一个温热病来说,那就等于火上加油,以火治火。
  “微发黄色”,轻的就会出现发黄,发黄的病机是热伤营血,营气不布。正常的人营血能够输布,面色红润,不是那种苍黄,萎黄。火热内伤营血,正常的营气不能输布就导致了发黄。
近来有些人说,这种发黄是溶血性的黄疸, 是毒热破坏了红血球之后,造成了血红蛋白释放入血液中的一种溶血性黄疸。
  “剧则如惊痫,时瘛疭”,“疭”是肢体的伸展,“瘛”是肢体的收引, 瘛疭就是肢体一收一伸,就是抽搐。这是热盛动风的表现,出现了抽搐。抽风病,小儿曰惊,成人曰痫,就是癫痫。是温热邪气伤人容易发黄,容易动风的特征。
  “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如果再用火熏的方法,“一逆”,逆者,错也,误也。如果一次错误,病人命以天计,  “再逆”,促进病人 的死亡。

第六条,在风温病的一系列错误治疗的基础上,出现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问题;温热邪气容易下伤肝肾之阴的问题;温热病容易发黄的问题;容易动风的问题。因此为后世温病学家研究探讨温病学的发病规律,温病的传变规律给予了很多的启示,所以这第六条就把温热病的一些特征都给描述出来了。第六条在温病学研究生入学的专业基础题中常常出现。

太阳病的分类: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温病, 太阳风温,现在不叫太阳温病,就叫温病和风温。这四个证候共同特征都是以发热为主要特征。
风寒外感:
①太阳中风 :发热、 汗出、恶风、脉浮缓。
②太阳伤寒 :恶寒为主,恶寒、发热、无汗、 身疼痛。
温热外感:
③太阳温病 :发热而渴不恶寒。
④太阳风温:  高热、汗出 而热不退。
这四个证候都属于外感病的初起阶段,

张仲景把广义伤寒的风寒和温热 这两大类(病证)的临床表现分得清清楚楚,我们把它看成是太阳病的 分类提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