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外感病全书太阳病(上一)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6-03-10

                                   第二章   太阳 病(上)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语译  太阳人得外感病,有脉浮、头项强痛和恶寒等证状。

    讨论  本条所言乃是原来身体健康的人在患外感病初期病在卫份时的证状表现。头项强痛、恶寒,说明病邪已经侵袭人体。没有脏腑证状,说明邪气尚未入里。脉浮,乃正气外出抗邪之象。这也表示患者原本身体健康,卫外机能正常,所以能和邪气抗衡。

    太阳病进入气份以后,由于邪正消长的变化,病情变化很大,已经没有统一的病机。所以张仲景就取太阳病卫份的证状作为太阳病的提纲证。

    本条条文向我们传达了三点信息:原本身体健康的人;外邪侵袭;邪正抗衡,这三点就构成了太阳病的病机特征。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语译  太阳病,有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等证状的,称为中风。

          太阳病,或者已经发热,或者尚未发热,必见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等证状的,称为伤寒。

    讨论  首先要说明:中风和伤寒是两个病名。许多注家把中风分为动词“中”与名词“风”两个字来解释,把伤寒分为动词“伤”和名词“寒”两个字来解释,把中风解释为中于风邪,把伤寒解释为伤于寒邪,这绝对是对读者的误导。以致有些人读了一辈子的《伤寒论》,却始终搞不清中风和伤寒的区别,这对正确理解条文内容是有很大障碍的。如伤寒麻黄汤证,第3条称恶寒,第35条却言恶风;第3条言脉阴阳俱紧,第51条又言脉浮,第52条却言脉浮数;又57条桂枝汤证,脉亦是浮数。又如第23条之桂枝麻黄各半汤,第25条之桂枝二麻黄一汤,无汗为什么要用桂枝汤?这些问题,没有几个人说得清楚,我看过许多注家的解释,都是随文敷衍,轻轻带过,都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这些都是因为中风与伤寒不别故也。

    首先,我们脑子里必需建立这样的观念:中风是外感病中一种病的名称,伤寒是外感病中另一种病的名称。《伤寒论》中讨论的就是中风病和伤寒病的证状和治疗。有了这样的概念,再来学习第2条第3条,感觉就会不一样了。

    第2条和第3条所作的就是将中风病和伤寒病进行定义的工作。

    中风和伤寒以及第六条所称的温病,都是《难经》中对外感病进行分类所取的病名。《难经》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这其中就有伤寒和中风。中风和伤寒属于伤寒学讨论的范畴,也就是《伤寒论》中学习的内容,本书中在六病上篇讨论。热病和温病及湿温则属于温病学讨论的范畴,属于温病学学习的内容,本书中在六病下篇讨论。

   中风和伤寒是外感病中两个不同的病种,它们的临床表现不同,治法也不同。我们必须将它们区别开来。

    从第2条和第3条所列的证状看出,中风恶风,伤寒恶寒。第12条曰:“啬啬恶寒,淅淅恶风,” 这是形象地描述恶寒和恶风的不同状况。啬啬为不光滑貌,形容病人因不断的怕冷而身上连续地起鸡皮疙瘩。淅淅为风吹过来的声音,形容病人的怕冷是断断续续的,像风吹一样是一阵阵的。这说明伤寒病人卫外之阳气尚未达表,毛孔闭塞,邪正交争在皮毛,所以身上不断地起鸡皮疙瘩。中风病人则卫外之阳气已经达表,毛孔开启,阳气外出,则不怕冷;阳气接续不上,邪气又起而交争,则又怕冷,所以怕冷是一阵阵的。伤寒病恶寒一般是在初起一段时间存在,过后由于阳气外出抗邪达于皮毛,而证状变为恶风的。所以伤寒和中风的区别主要还在于无汗和有汗。

    《素问*评热病论》中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这段话是对伤寒病发热汗出的病机分析,古人的理解:人身之汗皆是水谷精微经脾胃的运化变生而成,邪气侵入与正气交争于骨肉,即发热汗出,发热表示邪气在与正气交争,汗出表示精气(正气) 已经外出,如果汗出热除,则是正胜邪退:如果汗出而复热,则是邪胜而正气不敌邪气。

   伤寒发热无汗 (伤寒发热无汗,在35条才于明示。第3条因有“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句,所以未明言无汗) ,中风发热汗出。发热本应有汗,如上段所述,发热表示邪正交争,汗出是精气外出。伤寒有发热,为什么没有汗出?这和伤寒之恶寒有点关系。恶寒是邪正交争于皮毛,阳气尚未达表,毛孔闭塞,汗液没有外出之路,所以无汗。中风阳气已经达表,毛孔已经开启,汗液有外出之路,所以有发热辄有汗出。分清伤寒和中风的区别对以后理解这两个病的治法是有帮助的。伤寒病皮毛闭塞,发热汗不出,皮毛属肺,所以治疗以宣肺为主,比如说麻黄汤;中风病有汗出而热不除,为精气不足,所以治疗以健脾生精气为主,比如说桂枝汤。

    恶风恶寒,有汗无汗,这些都只是中风病人和伤寒病人在证状上的差异。而真正决定两者区别的是体质的阴阳属性。伤寒病人本身阳气较弱,阴寒胜,寒胜则痛,所以外邪加诸就有体痛,或如35条所言: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正因为阳气较弱,外邪侵袭时卫阳较难达表,所以恶寒而脉紧。中风病人本身阳气较盛,外邪侵袭时卫阳能迅速达表,温熙肌肤,所以恶风而脉缓。但阳盛则热,所以中风病人偏于热性,容易因热盛而发生变证。

    中风和伤寒是外感病中的两个病种,所以六病之中都应该有中风和伤寒。从《伤寒论》的条文看,六病中都有中风的条文,中风的存在不成问题;而伤寒者,则在阳明病中有中寒的条文,少阴病、太阴病中大都是以热药驱逐寒邪的治法,显然都是伤寒条文。只是在少阳病和厥阴病中,情况特殊,没有伤寒的条文。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

    语译  外感病第一天,邪在卫份,(证状)脉象如果没有变动,说明病情没有变化;如果有点想吐的样子,或者显得躁烦,脉又变得数急了,说明病情已经发生变化了。

    讨论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这句话出自《内经·热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所以本条所称的太阳不是太阳病的太阳,而是《内经·热论》中“巨阳受之”的那个太阳。在《内经·热论》中,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既含有经脉的意思,又含有病邪从表传里,从轻转重的意思。所以直接语译为:外感病第一天,邪在卫份。

    “传”字在《伤寒猝病论》中是变化、变动的意思,而不是转变的意思。病邪在两个病之间转变,张仲景会写做“转属某某病”或“转入某某病”等。而本病中病情的变化,如卫入气、气入营,则用传字。  

    “传”字在古文中有两义:一者为驿传之传;一者为对经典所作的解释。《伤寒论》书中传字显然非此两义,应是张仲景从本义中引伸出了新义。既然是引伸义,必然以本义作为基础。在传之本义中,所谓驿传是在一条固定线路上的传递行为:而为经作传亦是以经文所述作为依据。所以,不管是事件或是事物,传之前与传之后必须是互相关联的。我在《解读伤寒》中曾证实过张仲景是一个士,士都接受过严格的文字训练,对文字的使用不会有出轨的行为。所以我将本条中传字理解为是在本病中病情的变化,而不是在两病中的转变。况且,《伤寒论》书中有好几处见“转属某某病”或“转入某某病” 字样,张仲景没有必要再造一个字来凑热闹。

    伤寒中有卫、气、营、血传变,至清朝才由叶天士提出来。可是叶天士是温病大家,他对伤寒的见解没有引起别人注意,所以直到现在有些学习《伤寒论》的人还不知道伤寒中有卫、气、营、血的传变。由于这一点原因,对第4条和第5条条文一直存在着误解。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5)

    语译  外感病第二三日,阳明、少阳证状没有出现的,说明病情没有变化。

    讨论  本条是对上一条的补充说明。

    张仲景认为六病中都有传的情况发生,如188条:“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可见阳明病第一天有可能出现卫份的恶寒证状,第二天才传而恶热自汗出。又如第303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那么第一二天就可能为脉微细,但欲寐,二三日以上,才传而为心中烦,不得卧。

    上一条是对太阳病传的情况作了说明,本条则是对阳明病、少阳病传的情况作出说明。

   阳明病、少阳病在发病的第一天亦有出现脉浮、恶风寒等卫份证状的。第二天以后才出现阳明、少阳本证。而阳明、少阳病是以恶热、汗出与口苦、咽干、目眩等气份证状作为主证的,脉浮、恶风寒仅见于开头一天,一带而过,马上就传入气份了。所以,如果外感病第二三日不见阳明、少阳证状,可以断定该条属太阳病,再如果“脉若静者”,就为不传也。

    所以,本条如果完整地写出来,应该如下:“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见者,为传。) 阳明、少阳证不见(且脉若静) 者,为不传也。” 古文简略,把括号中的字省去了,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第5条条文。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瘛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

    讨论  本条所称温病有很多学者认为和我们现在所称的温病是有区别的。所称风温则属于温病误治后的变证,不是我们现在所称的风温。为避免混淆,再者本条没有方治,所以不作语译。

    但是,条文冠以太阳病,这一点很值得讨论,这说明张仲景是把整个外感病的内容都已纳入了六病的范畴,也就是说凡是外感病都可以用六病来命名,这一点意义非常重大。一千五百年后,叶天士提出了卫、气、营、血学说,他认为:伤寒和温病都有卫、气、营、血的传变过程。这两个理论互相结合便构成了中医外感病学的理论框架,这个框架便是本书——《中医外感病全书》的理论基础。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7)

    语译  病人的证状有发热恶寒的,这个病就属于阳;病人的证状无热而恶寒的,这个病就属于阴。属于阳的,七日病愈,属于阴的,六日病愈,这是因为七是阳数、六是阴数的缘故啊。

    讨论  本条称病而不称六病,包括的范围要大一些。所以,在《伤寒猝病论》中,不仅六病的条文据此标准安排,就是没有冠以六病名称的条文也是据此标准安排的。至于用数的阴阳来解释病愈的日数,这在当时或许是最恰当的选择。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8)

    语译  太阳病,头痛到了七天以后自己向愈的,是因为病程进行一经的时间已经到了的缘故。如果有进入第二经的动向,就针足阳明经的穴位,使第一经的病情不发生变化,病就痊愈了。

    讨论  古人观察到外感病在一般情况下,六七天后会逐渐向愈,所以把六天这个过程称作一经。如果第七天以后还有外感证状的,那就是第二个六天的过程,就是第二经,当时习惯上用再代表第二,所以第二经就叫做再经。针足阳明,是为了增强胃气,这与服桂枝汤后啜热稀粥一碗是同一个道理。

   本条所言之经,不是经脉之经。因为经脉之经是个名词,而再字是个副词,副词后面是不能带名词的。而在《伤寒论》中,与经字同时出现的,往往都有日期,如本条,又如108条:“伤寒十三日,过经……”,所以我把这个经理解为六天一期的外感病生病的过程。(有关经的详细讨论,可参阅我写的另一本书:《解读伤寒》)。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9)

    语译  太阳病,将要痊愈的时间,在巳午未三个时辰上。

    讨论  太阳病属阳病,正气强邪气亦盛,正邪相争,要待正气最强时病解,而一日之中,午时前后正(阳)气最强,所以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10)

    语译  易得外感病的人,病解后还有一点不舒畅的,十二日就会正常了。

    讨论  风而称家,想是经常得外感病,一定是个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的人。这种人病愈后恢复较慢,身上总还有什么地方有点不舒服。这是气血不足经气一时不流畅的关系,过几天经气疏通了自然会了了。十二日是两个六日。“十二日愈”是一经病解、再过一经痊愈的意思。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11)

    语译  病人身体大热,反而想多穿衣服的,热在表,寒在里呀;身体大寒,反而不想穿衣服的,寒在表,热在里呀。

    讨论  本条所述的是临床上有时会遇到的“真寒假热” 和“真热假寒” 。真寒假热是属于寒性的疾病却表现出热性疾病的证状,如本条上半段所言: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真热假寒是属于热性的病却表现出寒性疾病的证状,如本条下半段所言: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真寒假热和真热假寒都是疾病处于严重阶段所表现出的反常现象,临床上碰到这种情况时要特别引起注意。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翁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

    语译  太阳人中风,脉阳浮而阴弱,阳浮则见发热,阴弱则有汗出,身上常常起鸡皮疙瘩,时时恶风,阵阵烘热,鼻塞、气粗,干呕的,用桂枝汤治疗。

    讨论  本条是对太阳病中风证的出方治疗。本条脉证和第1条第2条脉证相当,符合太阳病中风证的条伴。桂技汤的适应证是头痛、发热、汗出、恶风。两者基本相符,所以用桂技汤主之。鼻鸣是因为邪气犯表,肺气不宣;干呕是胃气逆上,对外邪的反应。这两个证状的病机即是太阳中风的病机,所以用桂技汤原方就可以了,不必加味。

    “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这是言发热汗出的脉象;第97条曰:“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 这是言发热汗出的病理,两者宜互参。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13)

    语译  太阳病,有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证状的,用桂枝汤治疗。

   讨论  本条是言桂技汤的适应证。不言脉象,适用的范围就大了。太阳病,有这几个证状就可以用桂技汤。不仅太阳病,阳明病、太阴病都有桂技汤的适应证。所以,柯韵伯说:“此条是桂技本证,辨证为主,合此病即用此汤,不必问其为伤寒、中风、杂病也。……四证中头痛是太阳本证,头痛、发热、恶风与麻黄证同。本方重在汗出,汗不出者,便非桂技汤证。”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

    语译  太阳病,项背僵硬,转动不灵活,反而汗出恶风的,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

    讨论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多见无汗恶风。所以本条汗出恶风便称为反,以其少见故也。太阳病,汗出恶风,用桂枝汤,葛根是治疗项背强的特效药,所以桂枝加葛根汤正适合本条病情。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15)

    语译  太阳病,用下法治疗以后,病人自觉有气上冲的,可以用桂枝汤治疗,方药和服法如前所述;如果设有气上冲的,桂枝汤就不可以用了。

   讨论  太阳病表证,用下法误治以后,正气受损,邪气乘虚而入,容易产生变证。但亦有邪气仍留在表,不产生变证者,如本条。“其气上冲者” ,表示正气尚有余力抗邪,这和第12条之干呕同一机理。因此,可与桂技汤。“若不上冲者”,则示正气已无余力上出抗邪,将成坏病,桂技汤就不可以用了。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16)

    语译  太阳病数日,已经经过发汗,或者吐法,或者下法,或者温针治疗,仍然不痊愈的,这就是坏病。桂枝汤不可以给与了。要观察病人的脉象、证状,了解病人接受过哪种不恰当的治疗方法,根据诊断结果,给以适当的治疗。

    讨论  本条中的三是代表多数,並非实指三日。

    坏病是个名称,不可以理解做坏的病。坏病仍属于太阳病,若属它病,必写成“转属某某病”。从“桂枝不中与之也”可以推断,坏病已不属卫份,而属气份或营份。这相当于第4条所言的传。传是未经治疗而病情变化;坏病是已经治疗而病情变化。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17)

    语译  桂枝汤本来是用作解肌的,如果病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的,就不可以给他服了。要经常记住这一点,不要造成误治的后果。

   讨论  解肌这个词的确切含义,我们已不能知道了。但我们可以从本条和第13条的比较中了解其大概的意思。

    本条和第13条的比较,要点是有汗和无汗的比较。汗出自肌肉,但通过皮肤而出。这两条都有发热的证状,都有出汗的条件。但本条脉浮紧,(恶寒) ,邪在皮毛,毛孔闭塞,所以汗不能出。第13条有汗出,说明毛孔已经开启,邪已不在皮毛,而进入人体抗邪的第二道屏障——肌肉了。邪气进入肌肉,与正气相争,则作汗,此时毛孔已经开启,汗液就可出于体外了。出汗后有两种转归,第一,正气胜,能逐邪外出,消除了作汗的条件,则汗止病愈。第二,邪气胜,仍留在肌肉,则仍有汗出。这时就必须用药驱邪,首选的方剂是桂技汤。肌肉为脾胃所主,桂枝汤中,桂枝、生姜温中健胃,大枣、甘草甘温补脾健胃,四药共建补益脾胃之功,又桂枝、生姜虽属辛温,但重在降逆,升发力量不强,又加芍药之微寒,制约其性,这是因为汗出者毛孔已经开启,不必再行宣发,又芍药之酸合枣、草之甘,酸甘化阴,长养阴液,增益生汗之源,所以桂枝汤的作用是安中健胃、滋液发汗驱邪。它作用的位点是脾胃以及脾胃所主的肌肉中的邪气,所谓解肌大约就是解除肌肉中邪气的意思吧。

    病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这是邪在皮毛,毛孔闭塞,因此汗不出。治之之法,应用麻黄汤之类方剂,宣发肺气,使毛孔开启,则汗出邪祛。若误用桂枝汤,则邪气闭于外,热汗逼于内,就会变成坏病了。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18)

    语译  如果酒客得病,不可给与桂枝汤,喝了就会干呕,这是因为酒客不喜甘味的缘故。

    讨论  酒客是指嗜酒之人,这些人脾胃中多滞留湿热,口中喜欢苦味,不喜欢甜味。而桂枝汤味甘甜,所以“得之则呕” 。此处之呕,我认为是干呕,是因为不喜甘味,心理上的作用,干呕几下。示人碰到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若是吐,则据20条:“其后必吐脓血也” ,问题就严重了。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19)

    语译  宿有喘疾(又患太阳病),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治疗。

    讨论  宿有喘疾(老病) ,又患外感病(新病) 。治疗上以治新病为主,兼治老病。所以用桂枝汤为主治外感,加厚朴、杏仁治宿喘。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芍药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20)

   语译  凡是服了桂枝汤呕吐的,接下来就会吐脓血了。

   讨论  桂枝汤是温热性质的方剂,脾胃虚寒的人服了不会吐,但脾胃湿热壅积者服了,两热相激,逆而向上,就会有呕吐发生,如果因脾胃湿热而生痈脓,那其后吐脓血也是很可能的。这样的病例不会多见,但肯定有人见过,所以被记录在案。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21)

    语译  太阳病,用汗法治疗,结果汗出不止,病人恶风,小便短涩,四肢稍有拘急,难以伸直的,用桂枝加附子汤治疗。

    讨论  条文中屈伸为偏义复词,屈字无义。

    太阳病,应该用发汗的方法,思路是正确的。但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或者是服药方法不对、或者是本应用桂枝汤的却误用了麻黄汤……。结果病人汗出不止,如水淋漓。病人还有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等证。病人恶风,说明表邪尚未祛除。小便难说明大汗不止已伤及阴液,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说明阳气已虚,不能温熙经脉。但小便难还不至小便无,四肢也只是微急,尚不至痉挛,说明阴液阳气所伤不甚。此时只要治法正确,将邪气驱除,则阳回汗出即止,阴液也会逐渐恢复。张仲景出一桂枝加附子汤方,因汗出、恶风属桂枝汤本证,大汗出不止仍汗法不当,损伤阳气,气虚不能收摄所致,所以加附子补阳气之不足。不用养阴药,一者养阴药会制约附子功效,二者汗止后津液自会恢复。

    本条因病人有恶风一证,虽漏不止,仍属太阳病。倘若大汗出,恶寒,小便清,四肢蜷缩,那就是转属少阴病,要用四逆汤、附子汤治疗了。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去滓,温服一升。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22)

    语译  太阳病,用下法治疗以后,脉促胸闷的,用桂枝去芍药汤治疗;如果还有点恶寒的,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治疗。

    讨论  本条所言脉促,据已故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胡希恕先生的意见,这个促不是《脉经》中“数中一止” 的意思,而是靠近的意思,“靠近以外就是浮,靠近以上就是寸卫,即关以上浮,关以下沉这种脉象。” 《伤寒论》比《脉经》早一百多年,不能拿《脉经》的规定来强制《伤寒论》,所以,胡先生的意见应是正确的。另外,促有急迫的意思,所以促脉至数比较数。胡先生又曰:” 联系前文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 此处胸满就是气上冲之甚。……气冲已甚,须赖桂枝以治之,但芍药可制桂、姜之辛,妨碍桂枝发挥作用,因此将芍药去掉,” 。

    上证而微恶寒者,阳气已虚,所以再加附子。若是外感病恶寒,则见脉紧;脉促而恶寒,此恶寒当属阳虚。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曰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23)

    语译  太阳病,得病八九天,证状有如疟疾,发热恶寒,热多寒少,病人无呕吐,二便正常,也没有其它不舒服的,寒热一日发作二三次,脉微而缓的,这是将要痊愈了;如果脉微而恶寒的,这是阴阳皆虚,不可以再发汗、或再下、或再吐了;如果面色反现潮红的,病尚未痊愈,这是因为病人不能得到微微汗出的效果,全身必定搔痒,宜用桂枝麻黄各半汤。

    讨论  第8条曰:“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可见太阳病七日以上有自愈的可能。本条所言,得病八九日,病如疟状,一日发作寒热二三次,而且是热多寒少。古人每以寒热多少来验证外感病的进退愈甚,热多寒少,其病为退,说明表证已渐消退。不呕、清便欲自可,说明外邪也没有传里。脉微缓为无邪之脉,三方面结合起来判断:“为欲愈也。”

    上证不是热多寒少,而是恶寒者,当属病进。而脉微为阳虚, 虽有外邪也不可更行汗、吐、下诸法了。

   又上证病人面现潮红,身上搔痒,说明表邪尚未解除。因为外感病人有的可以自愈,有的皮毛郁闭较重,要有汗出,邪随汗泄,病才得以解除。但该病人热多寒少……,病情相当轻,不必重剂,只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就可以了。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一两   大枣四枚   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24)

    语译  太阳病人第一次服桂枝汤,反而烦热病邪不解的,先刺病人的风池穴和风府穴,随后给服桂枝汤就会痊愈了。

    讨论  桂枝汤煎好后是分三次服用的。笫一次服后,汗出即愈,不必尽剂。现在却碰到了另外一种情况:病邪不解,反增烦热。如果检查辨证正确,用药无误,那就是邪气太盛,或经气阻滞的关系了。所以采用了针药并行的方法,先针刺病人的风池、风府,该两穴是治外感病要穴,有通经祛风作用,再给服桂枝汤就会汗出病愈了。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25)

    语译  服桂枝汤后,大汗出,脉洪大的,仍与服桂枝汤,煎服法仍如前所述;如果寒热似疟疾那样,一天发作二次的,有点汗出就会痊愈,宜用桂枝二麻黄一汤。

    讨论  本条的“脉洪大” 可能是“脉浮大” 之误,因为大汗后脉洪大当是下条之白虎加人参汤证,不可能是桂枝汤证。

    第30条曰:“浮为风,大为虚。” 浮者风邪仍在表,虚者非病者体质之虚,而是大汗出后,正气津液一时不能接续之虚。这是因为汗不得法,第12条所谓“ 如水淋漓,病必不除。” 是也。 因为脉之虚象为发汗不当所致,病情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仍治以桂枝汤,只要煎服如前法,就会微汗出而愈。此处特别强调了一下:如前法。暗示所以大汗出仍是不尊前面第12条桂技汤煎服法所致。

    本条还要与30条比较一下:本条为大汗出后之脉浮大,仍用桂技汤;30条为未出汗之脉浮大,且脚挛急,所以用桂技加附子汤。

    本条下半段“若形似疟” 以下,似乎是第23条末尾错简至此,因为形似疟的热型及桂二麻一汤这样轻的方剂不符合初起的病情,倒象是八九天以后的病情。所以讨论就循着第23条的思路进行。

    形似疟,一日再发,较之一日二三度发又轻了一点。又没有面色潮红,身上痒这些体征,说明皮毛郁闭不甚,所以用桂枝二麻黄一汤,麻黄汤的用量轻于桂枝汤,解肌重,发表轻,正与病情相符。

    所谓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是指在本汤中所占份量而言。实际上桂枝麻黄各半汤是桂枝汤原方三份之一合麻黄汤原方三份之一;桂枝二麻黄一汤是桂枝汤原方三份之一合麻黄汤原方六份之一。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  杏仁十六个(去皮尖)  甘草一两二铢(炙)  大枣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6)

    语译  服桂枝汤,大汗出以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的,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

    讨论  服桂枝汤,大汗出,如12条所言:“如水淋漓,病必不除。” 以后,病由卫传气,病邪入内化热,脉转洪大,热伤津液,则大烦渴且饮水不解。用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清解气份邪热,人参生津止大烦渴。

    本条所言不是太阳阳明并病,因为:一,阳明病胃家实,大汗出后津液耗伤,必有燥屎结实。二,大烦渴见于大汗出以后,两者不是同时出现的证状。本条也不是太阳少阳并病,因为少阳病脉弦细,而本条脉洪大。所以本条还是属于太阳病,应该是太阳病坏病,属于太阳病气份。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27)

    语译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宜用桂枝二越婢一汤治疗。如果脉象微弱的,这是表阳衰弱的征兆,不可以发汗。

    讨论  本条之“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应接在“热多寒少”句后。桂枝二越婢一汤由桂枝汤的四份之一合越婢汤的八份之一组成,份量极轻,但是含有麻、桂的组合,还是有发汗之力的。所以接在“不可发汗” 句后。于理不合。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 这段话,意思有点不完整。从所用方剂来看,属正虚邪弱,好像不是初起的证状。对照23条、25条的桂麻各半汤证和桂二麻一汤证,我猜测本条漏掉了僻如”八九日” 这几个字,如果加上这几个字,这段话的意思就比较完整了。

    桂枝二越婢一汤由桂枝汤和越婢汤组成,越婢汤中有一味石膏能清内热。本条之证“热多寒少” ,与23条、25条的单纯表证不同,所以将单纯宣肺解表的麻黄汤换成了既能宣肺气又能清内热的越婢汤。

    从桂麻各半汤、桂二麻一汤、桂二越一汤这三个方剂的组成来看,都是桂枝汤作为基础方剂,再加上麻黄汤或越婢汤这些俱有发汗作用的方剂组成。桂枝汤本来是用于有汗的发热,为什么这些无汗发热证要拿桂枝汤作为基础方剂呢?在讨论第17条时,曾论及桂枝汤的基本功用是:安中健胃、滋液发汗驱邪。而在23条、25条、27条中,虽属无汗发热,然而八九日发热,津液已经消耗,汗液的源头枯竭,单纯的发汗,恐怕已无汗可发。这时的治疗重点已不在发表,而在于滋养津液,所以选用桂枝汤作为基础方,健脾安胃,滋养汗液的源头,再加少许发汗药,开启皮毛,即汗出而愈矣。

    “阳”字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含义。如115条:“亡阳必惊狂”之亡阳是指心阳衰弱,本条的无阳是指表阳衰弱。发热恶寒,邪气在表,正气外出抗邪,卫阳在表,脉应该见浮。现在却见微弱之脉,这脉象就反映出正气不足,卫阳衰微,如果发汗,阳气不能收摄,必大汗不止。所以告械说:此无阳也,不可发汗。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  芍药   麻黄  甘草(炙)各十八铢   大枣四枚(擘) 

生姜一两二铢(切)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28)

    语译  服桂枝汤,或下法治疗以后,仍然头项强痛,阵阵烘热,无汗,心下痞满微痛,小便不利的,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疗。

    讨论  从“仍……” 可知,在服桂枝汤或下之前,病人就有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这些证状。这些证状说明病人不仅有外邪,而且还有水饮停于心下。中焦阻塞,上下不能交通,正气难以外出抗邪,所以汗、下不解。治之之法必须驱外邪和逐水饮并行,水饮消,中焦不再阻塞,则上下内外交通,即汗出而愈。

    本条的无汗与麻黄汤证的无汗不同,彼为邪在皮毛,毛孔闭塞;此则为水饮阻滞中焦,脾胃不能转输汗液。

    《医宗金鉴》认为本方不应去桂枝。所言有理,当从之。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切)  白术  茯苓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噪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29)

    语译  外感病,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有恶寒,两脚抽掣难以伸直。反而与桂枝汤想却其表邪,这是误治了。服汤后便四肢厥冷,咽中干,烦躁吐逆的,作甘草干姜汤给与治疗,以恢复病人的阳气。如果厥冷消除了两足温暖了,再作芍药甘草汤给与治疗,病人两脚即会伸直;如果胃气不和,谵语的,少少给与调胃承气汤;如果重复发汗,又加以烧针的,要用四逆汤来治疗了。

    讨论  本条误治后出现烦噪、谵语等证状,说明病情已波及营份。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芍药   甘草(炙)各四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两(炙)  芒消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消,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含,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挛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

    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阳旦,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

    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30)

    语译  提问说:病证象桂枝汤证,按桂枝汤证的治法治疗反而病情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挛而谵语。老师说:到夜半手足就会温暖,两脚就会伸直。后来病情发展正如老师所言。何以知道会这样?

解答说:寸口脉浮而大,浮表示外中风邪,大表示阳气虚弱,外中风邪就会身体发微热,阳气虚弱不能温经就会两胫拘挛,病形似桂枝汤证,因而就用桂枝汤加附子在其中,增加桂枝使其汗出,附子起温经的作用,因为阳气虚弱的缘故。

厥逆,咽中干,烦躁,肠胃中有燥屎结实,病人谵语,烦乱。先给服甘草干姜汤,到夜半时阳气恢复,两脚就会温暖,两胫尚稍微有点拘急,再给与芍药甘草汤,病人两胫就会伸直了。用承气汤使大便微溏,就会制止病人的谵语,所以知道病可以治愈。

    讨论:阳旦汤是桂枝汤的别名。

“脉浮而大”之大是指脉形之大,按之是无力的,所以说:“大为虚” 。若用后世脉学标准来说,这是虚脉。

本条条文是对上一条条文的解释。将这两条条文对照学习,就很容易理解。

第二段即“解答说”这一段,说的是误治以前的证状和正确的治法。读者可与第21条条文对照学习。因为无“漏不止”,所以“增桂令汗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