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第二季(更新第31讲到第60讲)

 米乐001 2020-01-05


查房中,我跟我的年青中医们说得最多、最认真的一句话:作为一个医生,最重要的事是对患者负责!可是可是可是,在个人订阅号上面,我却是很不负责任的,我承诺:以后不会了。


都怪以前标题党,虽然只有四年的时间,我却没能安得下心去把一百来篇《醉花窗医案》的文章给找出来,当时只知道傻傻的写,但写了就挂在订阅号上面了,完全不给索引,这样对新来的朋友就非常不友好。

说真的,有时候实际上我也不知道自己曾经写了什么,真的不负责任。

非常抱歉,我的新朋友们!不过,接下来,我会升级《醉花窗医案》的,一定会比前面更精彩,一定会给出索引。

为了吸取教训,避免搜索困难,我会不断把《伤寒论》整理成合集,在订阅号的状态栏中可以很容易搜索到,方便了阅读,希望大伙儿喜欢。谢谢!




点击条文可以进入课程

《伤寒论》第一季·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01讲-第30讲)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

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

30,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




《伤寒论》第二季(更新第31讲-第60讲)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6,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
47,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48,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
4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
50,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51,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52,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54,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55,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57,伤寒,发汗己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58,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59,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60,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