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属跟你叫板,不服管,怎么办?三个故事,三个启示,为你解惑

 子霄读书 2022-11-06 发布于北京

宋朝时,张咏在崇阳为官,当场抓住了一个偷钱的小吏。小吏说:“你最多也就打我几下,还能杀我不成?”

这是《智囊》中很有意思的一个故事,对管理者来说,很有启发。

这个小吏,监守自盗,面对上官,还这么嚣张,你觉得张咏会如何处理他?

由于《智囊》的原文相对容易理解,我就不做翻译了,《智囊》中是这样记载的张咏提笔判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说完,拔剑、挥剑一气呵成,怎么了?

可不是吓唬小吏,而是直接砍掉了小吏的狗头!

看你还如何嚣张!我读到这段的时候,被震撼了,这俩哥们,真是一个比一个彪啊!

张咏并没有因此受到任何惩罚,《智囊》中还记载了他另外两个故事:

张咏后来出任益州知府,同样有一个小吏,不开眼,冒犯了张咏!张咏命人给他戴上刑具,小吏居然还生气了,叫嚣道:“你给我戴上容易,但是,要我脱下来就难了!”

怎么回事?这么嚣张!后面有人呗!

张咏根本无所畏惧,才不管你有没有靠山,直接挥剑砍掉了小吏的脑袋!

让你脱下来,又有何难?

哈哈,读到这里,我忍不住笑了,咋就没个当下属的觉悟呢?

冯梦龙的点评也很到位:“若无此等胆决,强横小人,无所不至”,意思是,如果没有这样的胆识和决断,小人就会肆意横行,到处都是。

《智囊》中,还有一个张咏的故事。

有一个人,误杀了一头耕牛,然后畏罪潜逃,要知道,在宋朝的时候,杀耕牛是犯法的。

张咏承诺说,只要这个贼人投案自首,就会从轻发落,但是这个贼人却一直不肯投案。

张咏就把贼人的母亲,拘留了,10天过去了,但是,这个贼始终没有来自首。

张咏就把贼人的母亲放了,把贼人的老婆抓来起来,刚拘留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贼人就主动投案自首了!

张咏说:“拘留母亲10天,不及妻子一夜,母亲的养儿之恩,竟不如夫妻的结发之情!”

《智囊》中这段话很经典:“拘母十夜,留妻一宿,倚门之望何疏?结发之情何厚?”

张咏并没有遵守之前的承诺,把这个贼人判了死刑。其他犯了事的人听了这事之后,纷纷自首,张咏并没有为难他们,让他们各自回乡,变成良民。

张咏这样的领导狠不狠?狠!但是,效果也很明显。对我们做管理,也有启发:

【一】识人用人,人品第一。人品不行,正如张咏所说“一日一钱,千日千钱。”人品是我们识人、用人、结交人最重要的准则。

【二】不容小恶,方是大善。我们如果因为下属小的恶行、恶习,纵容下属,那么迟早会害了他,惩罚他,让他记住教训,这才是大善。

【三】管理不狠,地位不稳。下属挑衅你,怎么办?让他知道规矩,让他再也不敢惹你,跟你龇牙咧嘴。

在《智囊》中,这3个故事很短,但是,我读下来,这么一分析,确实很有意思啊!

说起冯梦龙的《智囊》,里面有10大部,28卷,1200多个谋略故事,涉及到为人处世、成事之道、识人用人……可以说是博大精深。

个人认为,你是企业管理者也好,普通打工仔也好,身处官场或者生意场,都应该读一读这套书,随便读读都能受用无穷。

所以,我强烈建议大家读一读《智囊》。

1、《智囊》中的故事,集先秦自明末,贯穿两千年,全是历史人物的小故事,短小精悍,回味无穷,为人处世、识人用人、安身立命、谋事成事的大智慧。

2、《智囊》中的故事,你读起来不会有任何压力,不需要马上读完,每天选几个自己感兴趣的故事读,随时读随地读,时时受益。

3、《智囊》中的故事,是为我们解惑的,平时想不明白的,读完故事,一拍大腿,顿时豁然开朗,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我最近一直在读《智囊》,我读的,有原文和翻译,只要识字就看得懂,包括冯梦龙的点评都有白话翻译!

好不好,读读就知道,如果你也喜欢,点击下方就可购买!↙↙↙

微信号:实用管理学(shiyongglx),最务实的管理技巧,一看就明白,一用就见效!实用、实战、实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