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之鬼神(65) 荣清的人鱼之恋

 闹市孤猴 2022-11-07 发布于湖南

人鱼之恋



在明朝洪武年间,山东省有一位大户人家姓荣,人们都称他为荣员外,荣家世代从商,家资颇丰。荣员外有一个儿子叫荣清,他喜爱读书,整日待在书房里刻苦钻研。荣员外多次告诫荣清科举读书过于迂腐,希望儿子能和他一样弃文从商。荣清不以为然,但也不好拂逆父亲的意愿,有时候也随父亲一起外出经商。

有一天,荣清跟随着父亲到湖北去经商,路途遥远,荣清终日在船上无所事事,便开始咏读书上的文章。
船行多日到了武昌,荣老爷让儿子留守船上看管货物,自己带着仆人到岸上寻找买主。等父亲走后,荣清又开始拿书读诗,忽然,隐约看到船外似乎有人影飘动,推门看时却没有人,荣清天性纯洁善良,不疑有他。
到了夜里,荣清正在挑灯夜读,又发现窗外似乎有人影晃动,当他打开门去看,只见门口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少女见荣清发现了自己,慌忙的逃走离开。
又过了三天,一位老婆婆走上船对荣清说明来意,希望荣清娶自己的女儿,荣清不解与老婆婆的女儿有何渊源,老婆婆说偷听他读书的少女就是她的女儿。
此女名叫白玉涟,偶然听到荣清读书的声音,因此倾心于他,至今念念不忘,如今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荣清如果不同意话就怕她是要寻死觅活。
荣清心里也确实喜欢白玉涟,但是怕父亲生气,于是,他将顾虑告诉了白婆婆,白婆婆却不以为然,硬是要荣清写下婚书,荣清不愿意写。白婆婆怒声说道:“我女儿也算是绝色美女,多少人争相联姻我都没同意,如今我将女儿许配与你反被你这小子拒绝,真是奇耻大辱,你们父子也别想北渡回家了。”说完甩袖而去。
等父亲回到船上,荣清将此事委婉地说与父亲听,父亲却因为两家相隔太远,又没有看到白玉涟少女的影子,就一笑了之。
本以为事情到此结束,可没想到的是,荣家的商船真的遭遇到了大风浪,只好停在岸边搁浅,于是荣老爷只好等到第二年的汛期再走,到时候船上的货物价格也能翻上好几倍。
次年汛期,荣老爷北上筹钱,荣清一个人又独自留守在船上。一天晚上,白婆婆又来到船上见荣清,说白玉涟病重希望他能去看望女儿一眼。
荣清听了她的话大惊失色,二话没说就提着灯笼就跟着白婆婆一同去看白玉涟。白玉涟沉卧在病榻之中,已是奄奄一息,看到心上人的到来,艰难地说出自己只有一个心愿,希望荣清能再读一遍他们二人第一次见面时的诗歌。荣清答应了她的请求,并开始声情并茂地朗读起来。
可令人想不到的是白玉涟听完之后竟然病痊愈了,也跟着荣清一起共同吟诗作对。诗歌吟罢二人情到深处相拥而坐,吹灭蜡烛同床共枕······
天刚蒙蒙亮,白婆婆就来敲门,唤二人起床。只见白玉涟开心梳妆,白婆婆心里就已知晓一二,急忙把女儿拉到一旁询问她:“你是否真心愿意和荣清长相厮守?”
白玉涟娇羞地点了点头。
转过头去又问荣清:“你是否愿意娶白玉涟为妻?”
荣清不语,白玉涟看出荣清的难处,并对他说:“妾身和郎君不过是偶然的相遇,婚嫁之事尚且不能奢望,更何况我也是逼婚,你父亲越是不同意,但我有一计,可以一试。”
荣清慌忙询问着她:“你能有什么办法?”
白玉涟认为作为商人不过就是为了求利,于是她说:“我看过你荣家的商船,眼下正等着出售货物的时候,但这些货物都不赚钱,不如保存某物得三分利,保存一物可得十分利,如果按我所说的一一应验,那我们的婚事就成了。”
荣清回去后,将白玉涟所说的话转告了父亲。起初荣老爷不太相信,于是拿出一半的钱财照着做了。
回到山东以后,荣老爷自己购买的货物,别说赚钱了,连本金都亏了;幸好还有一半的资金,是按照白玉涟所说的购买的货物,获利颇多,综合算下来,不亏不赚。
荣老爷这才开始佩服白玉涟的神奇,荣清又从中夸大其词,说白玉涟能帮他家致富。于是荣家准备好钱财南渡向白婆婆下聘礼,白婆婆却不接受,仓促地打发荣老爷回去,只是说:“等三个月的后的初五,我会将白玉涟送去。”
荣老爷临行前,白玉涟让他采购一批货物运回山东。
三个月后,购买的货物已经翻了五六翻了,白婆婆带着自己的女儿白玉涟也来到了荣府。原来,白玉涟早已算好荣家用她的建议能赚一大笔钱,赚来的银两也算是送给荣家的嫁妆。
事已至此,白玉涟和荣清喜结良缘。婚后二人如胶似漆,恩爱有加,只是白玉涟有一点与众不同,就是每逢荣老爷南渡湖北经商都会让他带一些湖水回来。就这样三年以后,白玉涟生下了一个儿子。
一天,白玉涟哭着向荣清诉说自己想念母亲了,荣老爷带着儿子儿媳一同前往湖北,却没有看见白婆婆的踪影。白玉涟惊慌失措地催促荣清沿湖边寻找,刚巧碰到了一位渔翁正在钓鱼,收杆一看鱼钩上赫然挂着一条白色的鲟鳇,荣清走近一看此鱼十分巨大,外形很像是个女人。
荣清赶快就把这件奇怪的事情讲给白玉涟听,白玉涟听罢心里很紧张,并希望荣清多行善事将鱼买来放生。
荣清前往和渔翁商量,可是渔翁要价很贵,荣清犹豫不决,怎知白玉涟哭诉着说道:“妾身在郎君家中为你家赚的钱财不下一万两,我不过要你买条鱼,你竟然如此的吝啬,如果你不听我这一回,我就投湖自尽。”荣清害怕只好偷来父亲的银两买回鲟鳇放生,回去以后不见白玉涟,到处找她,等到半夜她才回来。
白玉涟看到荣清疑惑的表情,叹了一口气只好说出了实情:“我们二人本是洞庭湖里的鲟鳇鱼精,那条白色的鲟鳇就是白婆婆,龙王命她在洞庭湖里掌管行旅客商。最近龙王打算选宾妃,以前,我就深受龙王的喜爱;现在,他就想纳我为妃。于是,龙王下诏给白婆婆,白婆婆没有办法只好把我们二人之间的事情讲给龙王听,龙王听后大怒遂将白婆婆流放。眼下虽然逃脱,但龙王的惩罚还未结束,必须找一个得道之人才能化解此难。”
真是无巧不成书,三日后,一位得道高僧白骥和尚登门化缘造访,荣清就将此事说给白骥和尚听,白骥和尚闻言大怒,斥责龙王昏淫无道,说着拿出纸笔在一条黄手帕上写了一个“免”字,并告诉荣清将此物扔进洞庭湖就相安无事了。荣清听话照做,白婆婆果然逃过了这一劫。
又过了几年,荣老爷南渡洞庭湖经商几个月未归,眼看家中的湖水快要用完了。于是,白玉涟病倒了,日夜咳嗽不停,临死前她嘱咐荣清说:“我死了千万不要把我埋葬,只要你每天早中晚在我的面前吟诵诗歌,我就能尸身不腐,待到父亲把湖水带回来,将我泡入盆中,我就能活过来了。”说完白玉涟就没有了一点儿生息。
没过多久,荣老爷就带回了湖水,荣清急忙按照白玉涟的遗言浸泡了一两个时辰,果然白玉涟苏醒了过来。
后来,荣老爷去世以后,荣清就带着一家人搬迁到了洞庭湖畔。自此,夫妻二人开始了幸福恩爱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