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际秩序的未来

 逍遥_书斋 2022-11-07 发布于河南
文章图片1

1.什么是国际秩序?

国际秩序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约定。法律和伦理道德界定、约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国际法、人类价值观的共同原则约束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2.国际法包括哪些内容?

国与国之间的一切条约、公约、协定、声明、承诺,都是宽泛的国际法的范围。

3.国际秩序的具体体现?

国际秩序,体现为全球秩序和区域秩序。全球秩序反映了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如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人权、反贫困、反对恐怖主义、领土主权不可侵犯、贸易自由等。对应的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

区域秩序是由于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利益的冲突矛盾,因此分化为不同的区域化国际组织,包括区域化的经济组织和政治组织。如北约、东亚自贸区、北美自贸区、欧盟、非盟、东盟、上海合作组织、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五眼联盟、日美安保同盟等。

4.国际秩序的本质是什么?

国际秩序的本质,是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分配。

国际秩序的权力分层,其实质是不同国家的国力不同,导致其在利益分配中的话语权不同。

5.当前国际秩序的权力分布?

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强国,在国际秩序中处于相对领导地位,自1945年以来,美国保持这一特殊地位已经有77年。

目前,全球国际秩序的权力分布呈现明显的多极化趋势,这一趋势已经持续了超过20年。苏联和美国争霸的冷战时代,以美国的胜利告终。然而,俄罗斯并没有如美国期望的一样一蹶不振,而是在普京上台(2000年)后迅速的站稳,保持了世界一极的地位。欧盟在1999年推出欧元,2004年5月中东欧10国加入欧盟,欧洲完成了内部的经济统合,形成了稳定的世界一级。中国凭借改革开放,加入以欧美为主导的产业链分工体系,成为了世界工厂,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以后,也崛起为世界一极。其他如印度、日本、英国,也都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拉美、非洲、中东,尽管仍然是在美国主导国际体系的原料和能源供应环节,他们对于美国的经济依赖程度,因为其他经济体的相对崛起,而日趋减弱。

6.国际秩序的未来?

国际秩序的终极目标是人类共同体。用中国传统的说法,是世界大同。用共产主义的说法,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当下和未来一段时期的国际秩序,可以预见,仍然是多极化趋势的延续。

中国在未来的国际秩序中,从人均的角度,并不具有特殊的地位,不过达到中等收入发达国家水平,大约3万美元左右(30年后)。但由于中国的人口体量,30年后,中国的经济总量将达到43万亿美元(年均3%),在国际经济(150万亿美元,年均1.5%)中的总量占比,将达到29%左右,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经济总量将达到36万亿美元(年均1.5%),在国际经济中的总量占比将保持在24%左右,是第二大经济体。印度将达到15万亿美元(年均5.5%,人均GDP1万美元),成为第三大经济体,占比10%。

由于美国在20世纪下半叶的大部分时间,占世界GDP均大于30%,其中二战后到70年代之前,甚至达到40%上下。

因此,2050年时的中国,在国际多极化国际秩序中的影响力,要小于美国在二战后直到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1971年)期间的国际影响力。大约相当于信息技术革命高潮期,90年代,美国在国际秩序当中的影响力。要达到这样的地位,有两种潜在的可能:1.中国在未来30年中率先实现了技术突破,引领了下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化,并在其中担当产业链中心环节的角色;2.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技术进步保持同步,但是在规模化高技术产业输出方面,成为了唯一具有批量供应能力且具有成本优势的供给方,在推动工业化落后地区跟上人类产业化、现代化浪潮的同时,占据了高端制造领域的全球最大份额,从而支撑中国新增的1~2亿中产阶级(人均GDP约6万美元),人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